卷第十六

關燈
所售者。

    皆其役所作。

    竊大韶名以自貴雲。

    杜起莘說。

     升平坊官舍 洪州升平坊。

    一官舍多怪。

    紹興二十一年。

    空無人居。

    有鬻冠珥者。

    過後門。

    二婦人呼之入。

    遍閱所貨物。

    買二冠。

    先償半直。

    令自大門取餘金。

    鬻者信之。

    至前候伺。

    守舍老兵扣其故。

    具以告。

    兵曰。

    此空室耳。

    安得有所謂婦人者。

    率與俱入。

    堂宇凝塵如積。

    二冠高挂壁間。

    始悟為鬼。

    出視所償錢。

    亦無有矣。

    又一年。

    予族弟爟為江西漕屬居之。

    其侄城。

    夜被酒如廁。

    見桃樹下人白發鬅鬙。

    身甚大。

    箕踞而坐。

    城方醉不問。

    及從廁還。

    尚如故。

    漸近漸小。

    僅高數寸。

    叱之乃滅。

    爟說。

     晏氏媪 晏元獻家老乳媪燕氏。

    在晏氏數十年。

    一家頗加禮。

    既死。

    猶以時節祭之。

    嘗見夢曰。

    冥間甚樂。

    但衰老須人挾持。

    苦乏使耳。

    其家為畫二婦人焚之。

    複夢曰。

    賜我多矣。

    奈軟弱不中用何。

    其家感異。

    囑匠者厚以紙為骨。

    且繪二美婢。

    它日來謝曰。

    新婢絕可人意。

    今不寂寞矣。

    明年寒食。

    家人上冢歸。

    複夢曰。

    向所得婢。

    今又舍我去。

    曰、何得爾。

    曰、初不欲言。

    以少年淫蕩。

    皆為燕三誘去。

    家人曰、燕三、人也。

    安得取媪侍女曰。

    亦已來矣。

    曰、然則當為辦之。

    不難也。

    明日相語皆大笑。

    燕三者。

    媪侄也。

    素不檢。

    自媪死。

    不複聞其在亡。

    遣詢之。

    果已死。

    遂複畫二老者與之。

    又來緻謝。

    蓋前後五夢。

    而得二老婢雲。

     鄭畯妻 鄭畯、字敏叔。

    福州人。

    寶文閣待制闳中之子也。

    先娶王氏。

    生一女泰娘。

    王氏且死。

    執夫手。

    囑之曰。

    切勿再娶。

    善為我視泰娘。

    既卒。

    鄭買妾以居。

    久之。

    京師有滕氏女。

    将适人。

    鄭聞其美。

    乃背約納币。

    一日将趨朝。

    尚未起。

    見王氏入其室。

    自取兀子坐床畔。

    以手挂帳。

    拊鄭與語死生契闊。

    且問再娶之故。

    鄭曰、家事付一妾。

    殊不理。

    不免為是。

    王曰。

    既已成約。

    吾複何言。

    若能撫養泰娘。

    如我在時。

    亦何害。

    吾不複措意矣。

    又語過去它事甚悉。

    忽曰。

    盛寵已來呼君。

    當上馬矣。

    遂去。

    鄭急問之曰。

    何時當再會。

    曰、更十年于江上舟中相見。

    鄭明日與其弟語。

    悲歎不樂。

    然卒婚滕氏。

    建炎初。

    自提舉湖南茶鹽罷官。

    買巨杉數千枚。

    如維揚。

    時方營行在官府。

    木價踴貴。

    獲息十倍。

    未幾。

    金虜犯揚州。

    人多竄徙。

    鄭以錢為累。

    戀戀不肯去。

    乃謀買舟泛江而下。

    而江中舟如織。

    不得前。

    又聞寇已至。

    急複入城。

    買金百餘兩。

    才出門。

    胡騎已在後。

    鄭乘馬馳去。

    一騎自後射之。

    鄭回顧曰。

    我鄭提舉也。

    不可害我。

    騎知其官人。

    追及之。

    投以刀即墜馬。

    騎取金而返。

    鄭創甚。

    困卧草間。

    仆走視之。

    已不可救。

    兩日死。

    鄭無子。

    去王氏所言正十年。

    二事尚定國說。

     化成寺 沈持要。

    為江州彭澤丞。

    紹興二十四年六月。

    被檄往臨江。

    過湖口縣六十裡。

    宿于化成寺。

    已就客館。

    至夜訪主僧。

    僧留止丈室别榻。

    方談客館之怪。

    曰、舊有旅榇在房中。

    去年一客投宿。

    望棺中有光。

    頗駭起坐。

    凝思谛觀。

    覺光中如人動作狀。

    愈恐。

    所居鄰佛殿。

    客度且急。

    則當開門。

    徑趨殿上。

    方啟帳伸首次。

    棺中之鬼。

    亦揭棺伸首。

    客下一足。

    鬼亦下一足。

    客複收足。

    鬼亦然。

    如是數四。

    客惶駭。

    知不可留。

    急走出。

    鬼起逐之。

    客入殿環走。

    且大呼乞救。

    群僧共赴之。

    未至。

    客氣乏仆地。

    幾為所及。

    鬼忽與殿柱相值。

    有聲铿然。

    遂寂無所聞。

    僧至。

    扶客起。

    就視其物。

    則枯骨縱橫。

    碎于地矣。

    它日死者之家來。

    疑寺中人發其柩。

    訟于官。

    數月乃得解。

     吳公路 吳逵、字公路。

    建州人。

    政和間。

    自太學谒歸。

    過錢塘。

    夢吏卒迎入大府。

    金章貴人在焉。

    揖吳坐上坐。

    吳辭曰、逵布衣也。

    今遽爾。

    恐涉冒仕之嫌。

    必不敢。

    貴人舍去。

    吳踞床正面。

    吏抱案牍盈幾上。

    以手摘讀。

    吳意郡縣間胥吏。

    乘已初視事。

    以此困我。

    未有以決。

    望廷下已驅數囚。

    皆美男子婦人荷械立。

    大抵所按盡奸事也。

    吳大書曰。

    檢法呈。

    别一吏捧巨冊至。

    視其詞雲。

    奸人妻者。

    以絕嗣報。

    奸人室女者。

    以子孫淫泆報。

    吳判曰。

    準法。

    吏相顧駭伏其敏。

    曰、事畢矣。

    遂寤。

    吳還京師。

    為同舍金彥行安節言之。

    金侍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