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後芭蕉林間有人聲。

    或見人坐葉上。

    見群婢亦不驚。

    婢問何人。

    曰、來從通判索命。

    我輩二十六人。

    分四道尋覓。

    今我六人先至此。

    曹聞之懼。

    力禱之。

    許以水陸醮設。

    皆不應。

    曰、但相從去乃可。

    曹竟死。

    未死前。

    一妾生子。

    遍體皆長毛。

    瘗之山下。

    經三日發視。

    猶不死。

    甚怪其事。

    蓋冤鬼所托雲。

    五事皆張可久說。

     董氏禱羅漢 鄉人董爟彥明。

    三十餘歲未有子。

    與其妻自番陽偕詣廬山圓通寺。

    以茶拱羅漢。

    且許施羅帽五百頂以求嗣。

    董躬攜瓶瀹茶。

    至第一百二十四尊者。

    茶方點罷。

    盞已空。

    董禱曰。

    豈尊者有意應緣乎。

    當以真珠莊嚴一帽以獻。

    既歸經旬月。

    妻手自裁帽。

    命族人董道士持以往。

    道士回。

    董有侍妾先見之。

    迎問曰。

    道士歸邪。

    是月妾有身。

    未誕之前。

    家人數夢一僧頂帽。

    往來室中。

    凡十有二月而生一子。

    才逾月。

    間聞人誦經聲。

    雖正啼哭必止。

    董為日誦金剛經一卷。

    已而每聞經必欲前。

    如傾聽之狀。

    既過百啐。

    董偶問之曰、汝酷愛此。

    豈前世曾誦乎。

    兒急張目。

    作老人聲曰、我曾念來。

    董驚愕。

    再問之。

    遂不答。

    自是不甚食乳。

    既而有疾。

    将死。

    兩目數開阖。

    如不忍去者。

    董拊之曰。

    汝既方外人。

    去留皆任意自在。

    要行即行。

    何須爾。

    即閉目。

    扪其體已冷矣。

    其生正一百二十四日雲。

    董說。

     王夫人 獻穆大主之孫李振妻王夫人。

    嫁十餘年無子。

    嘗晚步家園。

    仿佛見一黃鳥。

    飛舞樹間。

    戲逐之。

    即沒于地。

    疑其異。

    亟呼童斸土視之。

    得黃金一塊如鬥大。

    王祝曰。

    此天賜妾也。

    雖然。

    暗昧之物。

    妾不敢當。

    但願得一子耳。

    遂歸。

    明日試再發之。

    已空矣。

    是月有孕。

    生子曰景直。

    崇甯末。

    仕至工部侍郎。

    景直從弟景遹說。

     舒民殺四虎 紹興二十五年。

    吳傅朋說除守安豐軍。

    自番陽遣一卒往呼吏士。

    行至舒州境。

    見村民穰穰。

    十百相聚。

    因弛擔觀之。

    其人曰。

    吾村有婦人。

    為虎銜去。

    其夫不勝憤。

    獨攜刀往探虎穴。

    移時不反。

    今謀往救也。

    久之民負死妻歸。

    雲初尋迹至穴。

    虎牝牡皆不在。

    有二子戲岩窦下。

    即殺之。

    而隐其中以俟。

    少頃望牝者銜一人至。

    倒身入穴。

    不知人藏其中也。

    吾急持尾。

    斷其一足。

    虎棄所銜人。

    踉蹡而竄。

    徐出視之。

    果吾妻也。

    死矣。

    虎曳足行數十步。

    堕澗中。

    吾複入窦伺牡者。

    俄咆躍而至。

    亦以尾先入。

    又如前法殺之。

    妻冤已報。

    無憾矣。

    乃邀鄰裡往視。

    輿四虎以歸。

    分烹之。

     妙靖煉師 妙靖煉師陳氏。

    名瓊玉。

    婺州金華人。

    年十有七。

    一日邀兄遊四明海中。

    兄乘舟、而妙靖行水上。

    閱數日。

    衣裳不濡。

    既還。

    語人曰。

    我水中遇婺女星君。

    相導往蓬萊。

    始知元是第十三洞主。

    遂省悟。

    從此絕食。

    便能詩詞。

    及知人間禍福。

    公卿士庶。

    日往叩之。

    戶外屦滿。

    政和七年。

    郡守劉安、上部使者盧天骥。

    王汝明等。

    聞于朝。

    召至京師賜對。

    妙靖煉師對訖。

    即乞還山。

    師所居、前面葛仙峰。

    後枕仙姑壇。

    獨處一室。

    邑宰柯庭堅。

    贈詩曰。

    絕粒栖神知幾年。

    閉關終日更翛然。

    高風默與麻姑契。

    妙法親從嬰女傳。

    功行素超三界外。

    姓名清徹九重天。

    憑誰與問西王母。

    師是金華第幾仙。

    贈詩者多。

    師獨喜此篇。

    師作詩前後無慮數千首。

    弟昭嘗曰。

    詩詞所言。

    其應如響。

    何從而知。

    師曰。

    聲其裡系。

    即仙官持簿來。

    五百年過去未來皆知。

    恐洩天機。

    姑以風花雪月為詠。

    而吉兇寓其中。

    非苟知之。

    又且掌之。

    昨權無常縣尉。

    管人間生死。

    後權陰典。

    管人間六犯事。

    謂逍官錢王逆不孝奸盜逾濫故殺也。

    世人冒犯。

    故多夭厲。

    不犯者三世中出神仙。

    近又管月台仙籍。

    凡士大夫聰明者。

    皆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