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開源宮主
劉允、字厚中。
潮州海陽人。
登紹興四年進士第。
宣和甲辰、除知循州。
命下遽乞緻仕。
會朝廷以複燕雲肆赦。
雖已告老。
并許複從宦。
劉獨不起。
而出入闾裡。
飲食起居。
了無衰相。
親舊交口勸勉。
确然不回。
明年春、丁母憂。
感疾。
正晝忽起。
呼其子昉曰、有诏授我奎文殿學士。
昉聽未審。
複質之。
劉挽其手。
書奎文二字。
曰、須為作劄子辭。
不獲命。
則具謝表。
又數日。
複言天官已除他人。
吾免矣。
家人喜相賀。
遂浸安。
然絕不茹葷。
至四月一日。
又曰、吾比得開源宮主。
蓋仙官之最清要者。
吾甚樂之。
家人曰、豈其夢邪。
曰、非也。
适有人報甚明。
非久去矣。
即索紙筆疏數事。
大抵以喪葬過度為戒。
又三日、整衣起坐。
呼二子昉、景。
告以從治命。
中夜而卒。
前數夕。
鄉人李正甫、夢谒劉。
見吏卒盈門。
雲來迎新君。
其鄰許氏婦、亦夢所居巷陌間。
幡幢寶蓋。
飛揚雜沓。
頃之、劉冉冉從導者而去。
既卒數日。
肌體柔滑如生。
四支皆可伸屈。
時方烝暑。
而色不少變。
劉少時。
當元祐丙寅中秋之夕。
夢遊一洞府。
見塑像道裝。
青娥在旁指曰、此公前身也。
既寤作八詩以紀之。
至是頗應雲。
其詩曰、銀築層台玉砌成。
五雲深映百花明。
獸環響徹重門啟。
無限青娥喜笑迎。
一青鬟前引度回廓。
簾卷雲間舊院堂。
松桂滿庭龜鶴在。
俨然豐觀道家裝。
二徐入東堂百步餘。
虛堂猶記舊來居。
牕紗掩映瓊簽軸。
盡是當時讀遍書。
三曈昽瑞日照觚棱。
溶曳祥煙遠棟甍。
松桧雅知人趣尚。
風來偏作步虛聲。
四側金壇畔虬松老。
甃玉池邊绶鹝長。
吟折紫芝香滿手。
數聲鳴鳳在修篁。
五獸爐煙和百花香。
玉葉瓊枝倚兩旁。
一曲雲和鸾鶴舞。
勸人争捧九霞觞。
六雲母屏間看舊題。
醉吟阿母碧桃枝。
群仙指點未題處。
更乞淩虛白鶴詞。
七步出朱宮日漸移。
青鬟羅拜問歸期。
塵緣若斷人間世。
看取蟠桃正熟時。
八潮人陳安國嘗叙其事。
昉後更名旦。
仕至太常少卿。
紹興庚午。
終于直龍圖閣知潭州。
景嘗知台州。
漳民娶山鬼 建州人範周翰、為漳州司理參軍。
郡近村民有以負薪為業而無妻者。
久之得一婦人。
遂與歸。
以二籠自随。
其家皆喜。
唯民妹獨見婦一足。
不敢言。
至夜同寝。
日高不啟門。
父母壞壁以入。
但白骨在床。
發其箧。
皆瓦石及紙錢耳。
蓋山魈類也。
王刊試卷 梁山軍人王刊、字夢錫。
初名某。
嘗夢至大官府。
見巨牌揭于壁間。
有王刊二字。
遂更今名。
已而預貢。
崇甯五年赴省白晝遇黃衣卒于通衢。
持試卷三通與之。
刊愧謝。
但有三百錢以勞之。
曰、我若及第。
當厚報汝。
其人唯唯而去。
遂以所得卷子入試。
其年登科。
竟不知為何人也。
刊官至朝奉待。
楊晖入陰府 紹興二十二年。
虔卒齊述叛。
未撲滅間。
吉州吉水縣民楊晖。
夢追入陰府。
見數百人身披三木系庭下。
主者責晖曰、汝何敢與齊述為亂。
晖曰、晖乃吉水村民。
與述了無幹涉。
主者曰、然則誤矣。
即遣還。
吳仲弓 鄭州人吳仲弓。
建炎末。
知桂陽監。
時湖湘多盜。
仲弓一切繩以重法。
入獄者多死。
及得疾。
繞項皆生癰疽。
久之瘡潰。
喉管皆見。
如受斬刑者。
一日命家人作烝鴨欲食。
未及而死。
死之二日。
司理院推吏忽自語曰。
官追我證吳知郡公事。
即死。
時衡州人劉式為司理。
親見之。
芭蕉上鬼 紹興初。
連南夫帥廣東。
曹紳以宣義郎攝機宜。
連公前後所殺海寇不可計。
或同日誅一二百人。
曹皆手處其事。
不暇細問也。
以是論功。
遷官至朝奉大夫。
後為廣倅。
公宇在淨慧寺。
到官未幾而病。
每吏卒衙時。
其家婢使鹹聞寺
潮州海陽人。
登紹興四年進士第。
宣和甲辰、除知循州。
命下遽乞緻仕。
會朝廷以複燕雲肆赦。
雖已告老。
并許複從宦。
劉獨不起。
而出入闾裡。
飲食起居。
了無衰相。
親舊交口勸勉。
确然不回。
明年春、丁母憂。
感疾。
正晝忽起。
呼其子昉曰、有诏授我奎文殿學士。
昉聽未審。
複質之。
劉挽其手。
書奎文二字。
曰、須為作劄子辭。
不獲命。
則具謝表。
又數日。
複言天官已除他人。
吾免矣。
家人喜相賀。
遂浸安。
然絕不茹葷。
至四月一日。
又曰、吾比得開源宮主。
蓋仙官之最清要者。
吾甚樂之。
家人曰、豈其夢邪。
曰、非也。
适有人報甚明。
非久去矣。
即索紙筆疏數事。
大抵以喪葬過度為戒。
又三日、整衣起坐。
呼二子昉、景。
告以從治命。
中夜而卒。
前數夕。
鄉人李正甫、夢谒劉。
見吏卒盈門。
雲來迎新君。
其鄰許氏婦、亦夢所居巷陌間。
幡幢寶蓋。
飛揚雜沓。
頃之、劉冉冉從導者而去。
既卒數日。
肌體柔滑如生。
四支皆可伸屈。
時方烝暑。
而色不少變。
劉少時。
當元祐丙寅中秋之夕。
夢遊一洞府。
見塑像道裝。
青娥在旁指曰、此公前身也。
既寤作八詩以紀之。
至是頗應雲。
其詩曰、銀築層台玉砌成。
五雲深映百花明。
獸環響徹重門啟。
無限青娥喜笑迎。
一青鬟前引度回廓。
簾卷雲間舊院堂。
松桂滿庭龜鶴在。
俨然豐觀道家裝。
二徐入東堂百步餘。
虛堂猶記舊來居。
牕紗掩映瓊簽軸。
盡是當時讀遍書。
三曈昽瑞日照觚棱。
溶曳祥煙遠棟甍。
松桧雅知人趣尚。
風來偏作步虛聲。
四側金壇畔虬松老。
甃玉池邊绶鹝長。
吟折紫芝香滿手。
數聲鳴鳳在修篁。
五獸爐煙和百花香。
玉葉瓊枝倚兩旁。
一曲雲和鸾鶴舞。
勸人争捧九霞觞。
六雲母屏間看舊題。
醉吟阿母碧桃枝。
群仙指點未題處。
更乞淩虛白鶴詞。
七步出朱宮日漸移。
青鬟羅拜問歸期。
塵緣若斷人間世。
看取蟠桃正熟時。
八潮人陳安國嘗叙其事。
昉後更名旦。
仕至太常少卿。
紹興庚午。
終于直龍圖閣知潭州。
景嘗知台州。
漳民娶山鬼 建州人範周翰、為漳州司理參軍。
郡近村民有以負薪為業而無妻者。
久之得一婦人。
遂與歸。
以二籠自随。
其家皆喜。
唯民妹獨見婦一足。
不敢言。
至夜同寝。
日高不啟門。
父母壞壁以入。
但白骨在床。
發其箧。
皆瓦石及紙錢耳。
蓋山魈類也。
王刊試卷 梁山軍人王刊、字夢錫。
初名某。
嘗夢至大官府。
見巨牌揭于壁間。
有王刊二字。
遂更今名。
已而預貢。
崇甯五年赴省白晝遇黃衣卒于通衢。
持試卷三通與之。
刊愧謝。
但有三百錢以勞之。
曰、我若及第。
當厚報汝。
其人唯唯而去。
遂以所得卷子入試。
其年登科。
竟不知為何人也。
刊官至朝奉待。
楊晖入陰府 紹興二十二年。
虔卒齊述叛。
未撲滅間。
吉州吉水縣民楊晖。
夢追入陰府。
見數百人身披三木系庭下。
主者責晖曰、汝何敢與齊述為亂。
晖曰、晖乃吉水村民。
與述了無幹涉。
主者曰、然則誤矣。
即遣還。
吳仲弓 鄭州人吳仲弓。
建炎末。
知桂陽監。
時湖湘多盜。
仲弓一切繩以重法。
入獄者多死。
及得疾。
繞項皆生癰疽。
久之瘡潰。
喉管皆見。
如受斬刑者。
一日命家人作烝鴨欲食。
未及而死。
死之二日。
司理院推吏忽自語曰。
官追我證吳知郡公事。
即死。
時衡州人劉式為司理。
親見之。
芭蕉上鬼 紹興初。
連南夫帥廣東。
曹紳以宣義郎攝機宜。
連公前後所殺海寇不可計。
或同日誅一二百人。
曹皆手處其事。
不暇細問也。
以是論功。
遷官至朝奉大夫。
後為廣倅。
公宇在淨慧寺。
到官未幾而病。
每吏卒衙時。
其家婢使鹹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