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關燈
鄒益夢 鄒益者。

    饒州樂平人。

    為進士。

    初興三舍時。

    乞夢于州城隍廟。

    夜夢往官府。

    見壁間詩一聯雲。

    鄒益若為饒解首。

    朱元天下第三人。

    既覺大喜。

    謂必冠鄉舉。

    時舍法初行。

    挾書假手之法甚嚴。

    益首犯。

    □朱元者、徽州人。

    蔡京改茶法。

    元為茶商。

    坐私販抵罪。

    正第三人雲。

     王李二醫 李醫者、忘其名。

    撫州人。

    醫道大行。

    十年間。

    緻家赀巨萬。

    崇仁縣富民病。

    邀李治之。

    約以錢五百萬為謝。

    李□療旬日。

    不少差。

    乃求去。

    使别呼醫。

    且曰。

    他醫不宜用。

    獨王生可耳。

    時王李名相甲乙。

    皆良醫也。

    病者家亦以李久留不効。

    許其辭。

    李留數藥而去。

    歸未半。

    道逢王醫。

    王詢李所往。

    告之故。

    王曰、兄猶不能治。

    吾伎出兄下遠甚。

    今往無益。

    不如俱歸。

    李曰、不然。

    吾得其脈甚精。

    處藥甚當。

    然不能成功者。

    自度運窮。

    不當得謝錢耳。

    故告辭。

    君但一往。

    吾所用藥。

    悉與君。

    以此治之、必愈。

    王素敬李。

    如其戒。

    既見病者。

    盡用李藥。

    微易湯。

    使次第以進。

    閱三日有瘳。

    富家大喜。

    如約謝遣之。

    王歸郡。

    盛具享李生。

    曰、崇仁之役。

    某略無功。

    皆兄之教。

    謝錢不敢獨擅。

    今進其半為兄壽。

    李力辭。

    曰、吾不應得此。

    故主人病不愈。

    今之所以愈、君力也。

    吾何功。

    君治疾而吾受謝。

    必不可。

    王不能強。

    他日以饷遺為名。

    緻物幾千缗。

    李始受之。

    二醫本出庸人。

    而服義重取予如此。

    士大夫或有所不若也。

    今相去數十年。

    臨川人猶喜道其事。

     花果異 紹興二十一年四月。

    池州建德縣定林寺。

    桑樹生李。

    栗樹生桃。

    極甘美異常。

    鄱陽石門民張二公仆家。

    竹籬上生重台牡丹一枝甚大。

    吾家田人汪二十一家。

    镬内現金色蓮花。

    有僧立其上。

    自四月八日至十日不退。

    其家以煮犬遂滅。

    聞自彭澤至石門民家。

    镬多生花。

    但無僧。

    此異所未聞也。

    是年雨澤及時。

    鄉老以為大有年之祥。

     黃履中禱子 黃钺、字元受。

    建昌人。

    汪應辰榜登科。

    言其祖履中無子。

    禱于君山廟。

    夢人以彩籠盛五色鳳三。

    别以筠籠盛一鳥。

    并授之。

    後正室生三子。

    皆擢第。

    妾生一子、無所能。

     絇紡三夢 絇紡、字公素。

    元姓句。

    犯上嫌名。

    遂增系為絇。

    其音如章句之句。

    宣和甲辰、赴省試。

    夢人告曰、遽得逢州便得紡。

    喜謂遽得者即得也。

    已而不利。

    至建炎戊申試維揚。

    夢如初。

    紡曰、遽者絇也。

    我已姓絇。

    又試于揚州。

    其必得。

    又不利。

    久之複夢其人來。

    以實告曰。

    君年四十八方登科。

    今未也。

    紡時三十八矣。

    度猶有十年。

    以未可得。

    不敢萌進取意。

    屏居道州。

    富家翁召教其子。

    及紹興甲寅科诏下。

    紡四十五歲矣。

    以為必無成。

    不肯往。

    主人強之曰、所以延君者。

    正欲挾小兒俱入舉場。

    君必行。

    陰令其子自為下家狀求試。

    紡不得已從之遂與富子俱薦送。

    明年、繳公據納禮部。

    漫啟視則所具年甲誤以為四十七。

    是年正四十八也。

    默喜以為神助。

    獨未曉逢州便得之語。

    及坐圖混榜出。

    紡名之左一人姓馮。

    右一人姓周。

    是歲遂登第。

    首尾十二年。

    凡三見夢方驗。

    曲折明白如此。

     黃司業夢 元符戊寅歲。

    睦州建德人黃司業者。

    失其四歲男子。

    日夜悲泣。

    夢之曰。

    兒已受生。

    無用相憶。

    兒前生嘗為宰相。

    坐誣陷善人。

    谪為公家子。

    隅又有小過。

    複再谪。

    今隻在數裡間方十四秀才家。

    他日當有官。

    畢此一世。

    後卻生佳處矣。

    明日訪方秀才。

    果得子。

    以十二月一日生。

    正與黃氏子亡日同。

    黃請觀之。

    兒躍然甚喜。

    與之物。

    即舉手如欲取狀。

    黃歸。

    遂不複哭。

    十四秀才者。

    名逸。

    官至朝請郎。

    所生子名序。

    紹興十二年登科。

    然仕才至常山丞以死。

    壽五十有三。

    右三事皆餘執度丈特言。

     俞翁相人 郡武俞翁者。

    善相人。

    尤能聽器物聲。

    驗吉兇。

    先世仕南唐、為太史令。

    後主歸朝。

    俞氏舉族來居邵武之泰甯。

    翁年既高。

    人尊之呼為翁雲。

    葉祖洽兒童時。

    好騎羊為戲。

    翁見之曰。

    郎君當魁天下士。

    勉之無戲。

    祖洽遂折節讀書。

    會黃右丞履丁内艱鄉居。

    祖洽與邑子上官。

    均執弟子禮。

    師事之。

    嘗過小山寺遇翁。

    翁逆謂曰、狀元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