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

關燈
吳公誠 興化人吳公誠、字君與。

    年七十。

    以大夫緻仕。

    夢人告曰。

    公猶有俸金七百千在官。

    既覺。

    取券曆會之。

    凡積留未請者。

    正如其數。

    乃謂諸子曰。

    我所得止此。

    且置勿請。

    庶稍延我壽。

    子如戒緘封。

    不複言。

    後一年而卒。

    計挂冠後所入半俸。

    适滿七百千。

    乃非昔日所積者。

    既服除。

    其子與郡守有舊。

    悉以向所當得者複給之。

     金四執鬼 福州城南禊遊堂下。

    有公蓮池數十畝。

    民金四榷其利。

    其居在南台。

    去池七裡。

    慮有盜。

    每夕辄往巡邏。

    嘗遇一人行支徑中。

    诘之。

    曰、我以事它适。

    偶夜歸耳。

    時已二鼓。

    金素有膽。

    視其舉措不類人。

    又非人所常行路。

    乃好謂之曰。

    我家在江南。

    偶飲酒多覺醉。

    不可歸。

    欲與汝相負。

    汝先自此負我至合沙門。

    去城二裡我乃負汝至馬鋪。

    去城四裡汝複負我過浮橋。

    其人欣然如所約而去。

    至馬鋪欲下。

    金執之甚急。

    連聲呼家人燭火來視。

    已化為一老鹞。

    乃縛而焚之。

     佛救宿冤 臨安民張公子者。

    嘗至一寺。

    見敗屋内古佛無手足。

    取歸莊嚴供事之。

    歲餘即有靈響。

    其家吉兇事。

    辄先告之。

    凡二三十年。

    建炎間。

    金人犯臨安。

    張竄伏眢井。

    似夢非夢。

    見所事佛來與之别。

    曰、汝有難當死。

    吾無策可救。

    緣前世在黃巢亂中。

    曾殺一人。

    其人今為丁小大。

    明日當至此。

    殺汝以報。

    不可免矣。

    張怖懼。

    明日果有人攜矛臨井。

    叱張令出。

    既出即欲刃之。

    張呼曰。

    公非丁小大乎。

    其人駭問曰。

    何以知我名氏。

    具告佛語。

    其人怃然擲刃于地。

    曰、冤可解不可結。

    汝昔殺我。

    我今殺汝。

    汝後世又當殺我。

    何時可了。

    今釋汝以解之。

    然汝留此。

    必為後騎所戕。

    且與我偕行。

    遂令相從數日。

    度其脫也。

    乃遣去。

    丁生蓋河北民。

    為金人簽軍者。

    三事皆陳季若說。

     京師異婦人 宣和中。

    京師士人元夕出遊。

    至美美樓下。

    觀者阗咽不可前。

    少駐步。

    見美婦人舉措張皇。

    若有所失。

    問之。

    曰、我逐隊觀燈。

    适遇人極隘。

    遂迷失侶。

    今無所歸矣。

    以言誘之。

    欣然曰、我在此稍久。

    必為他人掠賣。

    不若與子歸。

    士人喜。

    即攜手還舍。

    如是半年。

    嬖寵殊甚。

    亦無有人蹤迹之者。

    一日、召所善友與飲。

    命婦人侍酒甚款。

    後數日。

    友複來。

    曰、前夕所見之人。

    安從得之。

    曰、吾以金買得之。

    友曰、不然。

    子宜實告我。

    前夕飲酒時。

    見每過燭後。

    色必變。

    意非人類。

    不可不察。

    士人曰。

    相處累月。

    焉有是事。

    友不能強。

    乃曰、葆真宮王文卿法師。

    善符箓。

    試與子谒之。

    若有祟。

    渠必能言。

    不然。

    亦無傷也。

    遂往。

    王師一見驚曰、妖氣極濃。

    将不可治。

    此祟異絕。

    非尋常鬼魅比也。

    曆指坐上它客曰。

    異日皆當為左證。

    坐者盡恐。

    士人已先聞友言。

    不敢複隐。

    備告之。

    王師曰。

    此物平時有何嗜好。

    曰、一錢箧極精巧。

    常佩于腰間。

    不以示人。

    王即朱書二符授之。

    曰、公歸俟其寝。

    以一置其首。

    一置箧中。

    士人歸。

    婦人已大罵曰、托身于君許久。

    不能見信。

    乃令道士書符。

    以鬼待我何故。

    初尚設辭諱。

    婦人曰、某仆為我言。

    一符欲置吾首。

    一置箧中。

    何諱也。

    士人不能辨。

    密訪仆。

    仆初不言。

    始疑之。

    迨夜伺其睡。

    則張燈制衣。

    将旦不息。

    士人愈窘。

    複走谒王師。

    師喜曰、渠不過能忍一夕。

    今夕必寝。

    第從吾戒。

    是夜果熟睡。

    如教施符。

    天明無所見。

    意謂已去。

    越二日。

    開封遣獄吏逮王師下獄。

    曰、某家婦人瘵疾三年。

    臨病革。

    忽大呼曰。

    葆真宮王法師殺我。

    遂死。

    家人為之沐浴。

    見首上及腰間箧中皆有符。

    乃詣府投牒。

    雲王以妖術取其女。

    王具述所以。

    即追士人。

    并向日坐上諸客。

    證之皆同。

    始得免。

    王師建昌人。

    林亮功說。

    林與士人之友同齋。

     永福村院犬 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