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

關燈
鄭鄰再生 紹興十四年三月四日。

    江東憲司驺卒鄭鄰。

    久疾。

    夢二使追之。

    曰。

    大王召。

    行數十裡。

    樓觀巍然。

    使引之登階。

    入朱門。

    庭下列男女僧道雞犬牛羊。

    殿前挂大鏡。

    照人心腑。

    曆曆可見。

    頃之王出。

    二使擁鄰聲喏。

    稱追到鄭鄰。

    王問甚處人。

    何事到此。

    鄰俯首答曰。

    本貫信州。

    被追來。

    不知何故。

    王命将到頭事祖來。

    以筆點一字。

    顧吏曰。

    又卻是此鄰字。

    莫誤否。

    判官攜簿前白雲。

    合追處州松陽鄭林。

    王曰。

    若爾。

    則不幹此人事。

    教回複命。

    檢勾生死簿。

    稱鄰壽尚有一紀。

    半途呼鄰前曰。

    看汝是一善人。

    在生曾誦經否。

    鄰曰。

    默念高王經。

    看本念觀世音經。

    王曰。

    汝視此閑兇不作善事。

    鄰舉首觀殿下鐵柱。

    系者甚衆。

    五木被體。

    羸瘠裸立。

    絕無人狀。

    柱上立粉牌志其罪。

    某人咒咀。

    某人殺生。

    某人鬥殺。

    獄戶施金釘。

    圖大海。

    獸張口銜之。

    兩庑皆鞫獄官。

    内有戴牛耳幞頭者。

    周覽而旋。

    王曰。

    汝已見了。

    還生時依舊積善。

    若見戮人。

    隻念阿彌觀世音佛名。

    令渠受生。

    汝得消災介福。

    鄰曰。

    領聖旨。

    遂退行數步。

    回首已無所睹。

    唯一叟白衣拄杖。

    鄰問去饒州路。

    叟以杖指雲。

    由此而左。

    得路宜亟行。

    稍緩有豺虎蟲虺之毒。

    鄰憂撓奔回遂寤。

    遍體流汗。

    乃初六夜矣。

     吳小員外 趙應之。

    南京宗室也。

    偕弟茂之在京師。

    與富人吳家小員外。

    日日縱遊。

    春時至金明池上。

    行小徑。

    得酒肆。

    花竹扶疏。

    器用羅陳。

    極蕭灑可愛。

    寂無人聲。

    當垆女年甚艾。

    三人駐留買酒。

    應之指女謂吳生曰。

    呼此侑觞如何。

    吳大喜。

    以言挑之。

    欣然而應。

    遂就坐。

    方舉杯。

    女望父母自外歸。

    亟起。

    三人興既闌。

    皆舍去。

    時春已盡。

    不複再遊。

    但思慕之心。

    形于夢寐。

    明年。

    相率尋舊遊。

    至其處。

    則門戶蕭然。

    當垆人已不見。

    複少憩索酒。

    詢其家。

    曰。

    去年過此。

    見一女子。

    今何在。

    翁媪颦蹙曰。

    正吾女也。

    去歲舉家上冢。

    是女獨留。

    吾未歸時。

    有輕薄三少年從之飲。

    吾薄責以未嫁而為此态。

    何以适人。

    遂悒怏不數日而死。

    今屋之側有小丘。

    即其冢也。

    三人不敢複問。

    促飲畢言旋。

    沿道傷惋。

    日已暮。

    将及門。

    遇婦人冪首搖搖而前。

    呼曰。

    我即去歲池上相見人也。

    員外得非往吾家訪我乎。

    我父母欲君絕望。

    詐言我死。

    設虛冢相绐。

    我亦一春尋君。

    幸而相值。

    今徙居城中委巷。

    一樓極寬潔。

    可同往否。

    三人喜。

    下馬偕行。

    既至則共飲。

    吳生留宿。

    往來逾三月。

    顔色益憔悴。

    其父責二趙曰。

    汝向誘吾子何往。

    今病如是。

    萬一不起。

    當訴于有司。

    兄弟相顧悚汗。

    心亦疑之。

    聞皇甫法師善治鬼。

    走谒之。

    邀同視吳生。

    皇甫才望見大驚。

    曰。

    鬼氣甚盛。

    祟深矣。

    宜急避諸西方三百裡外。

    傥滿百二十日。

    必為所死。

    不可治矣。

    三人即命駕往西洛。

    每當食處。

    女必在房内。

    夜則據榻。

    到洛未幾。

    适滿十二旬。

    會訣酒樓。

    且愁且懼。

    會皇甫跨驢過其下。

    拜揖祈哀。

    皇甫為結壇行法。

    以劍授吳曰。

    子當死。

    今歸試緊閉戶。

    黃昏時有擊者。

    無問何人。

    即刃之。

    幸而中鬼。

    庶幾可活。

    不幸誤殺人。

    即償命。

    均為一死。

    猶有脫理耳。

    如其言。

    及昏。

    果有擊戶者。

    投之以劍。

    應手仆地。

    命燭視之。

    乃女也。

    流血滂沱。

    為街卒所錄。

    并二趙皇甫師皆絷囹圄。

    鞫不成。

    府遣吏審池上之家。

    父母告雲已死。

    發冢驗視。

    但衣服如蛻。

    無複形體。

    遂得脫。

    江續之說 鼠報 紹興丙寅。

    夏秋間。

    嶺南州縣多不雨。

    廣之清遠。

    韶之翁源。

    英之真陽。

    三邑苦鼠害。

    雖魚鳥蛇皆化為鼠。

    數十成群。

    禾稼為之一空。

    真陽報恩寺耕夫。

    獲一鼠。

    臆猶蛇紋。

    漁父有夜設網。

    旦得數百鱗者。

    取而視之。

    悉成鼠矣。

    逾數月始息。

    以是米價翔貴。

    次年秋始平。

    僧希賜說 李乙再生 李乙、字申叔。

    京師人。

    元名象先。

    政和中通判池州。

    為梅山寺主僧可久言。

    前二年因病亟。

    夢人(下缺一葉)二十六日也。

    餘因說 宋叔海夢缺 蔣保亡母 鄉人馬叔靜之仆蔣保。

    嘗夜歸。

    逢一白衣人。

    偕行至水濱。

    邀同浴。

    保已解衣。

    将入水。

    忽聞有呼其姓名者。

    聲甚遠。

    稍近聽之。

    乃亡母也。

    大聲疾言曰。

    同行者非好人。

    切不可與浴。

    已而母至。

    即負保。

    急涉水至岸。

    值一民居。

    乃擲于竹間。

    居人聞外有響。

    出視之。

    獨見保在。

    其母及白衣皆去矣。

    叔靜弟登說 俞一公 俞一公、字彥輔。

    徽州婺源人。

    使氣陵铄鄉裡。

    小民畏法。

    不敢與之競者。

    必以術吞其赀。

    年益老。

    不改悔。

    紹興壬戌歲大病。

    時作馬嘶。

    一日。

    家人皆不在側。

    彥輔忽起阖戶。

    外人聞咆擲聲。

    亟入視。

    則彥輔手足。

    皆成馬蹄。

    身首未及化。

    腰脊已軟。

    數起數仆。

    不能言。

    其家畏惡聲彰露。

    舁入棺而瘗之。

     方客遇盜 方客者。

    婺源人。

    為鹽商。

    至蕪湖遇盜。

    先縛其仆。

    以刃剚腹。

    投江中。

    次至方。

    方拜泣乞命。

    盜曰。

    既殺君仆。

    不可相舍。

    方曰。

    願一言而死。

    問其故。

    曰。

    某自幼好焚香。

    今箧中猶有水沉數兩。

    容發箧取之。

    焚謝天地神祇。

    就死未晚。

    許之。

    移時香盡。

    盜曰。

    以爾可愍。

    奉免一刀。

    隻縛手足。

    缒以大石。

    投諸水。

    時方出行已數月。

    其家訝不聞耗。

    一日忽歸。

    妻責之曰。

    爾既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