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小
中
大
味異常,不待君先食矣。
”訓入廚,見甑中蒸一人頭,訓心惡之,陰欲殺之。
妻謂曰:“君欲負我耶?然君方為數郡刺史,我不能殺君。
”指一婢曰:“殺我必先殺此,不爾君必不免。
”訓遂殺妻及其婢,後果為刺史。
○張标(《正統道藏》本作閩中處士) 閩中處士張标者,有道術,能通于冥府。
或三日五日,卧如死而體不冷,既蘇,多說冥中事。
或言未來,一一皆驗,郡中大信之。
王保宜者,唐末為閩師持章赴朝廷,道路不通,乃泛海,因溺死。
其孫侃留居閩中,因家人疾,請摽梼于冥府。
摽從之,因曰:“見君之先父,在水府有冥職。
”言其家事委曲,一一皆是。
○于大 于大,居洪州西山中,無四時常持花,不欲近人。
嘗至應聖宮,以花置道像前。
道士為設茶,置之食案。
須人退,于乃取飲,飲訖置茶盞于案,長揖而去。
人或揖之,亦複相揖,但不與人語耳。
有少年好道,欲往事之,而不能得。
一日,少年拜曰:“願事先生。
”于走不顧。
少年逐之而持其衣,于驅之不去,上山渡水,不暫置之。
至一年,臨水而坐,問少年曰:“頗渴否?”曰:“然。
”懷中出物如茶末,與之曰:“置此口中,掬水下之。
”如言。
須臾因睡,及覺失之矣。
○江處士 歙州江處士,性沖寂好道,能制鬼魅。
鄉裡中嘗有婦人,鬼所附著,家人或仿佛見之。
一夜,其夫覺有人與婦共寝,乃急起持之,呼人取火共縛。
及火至,正見捉己所系腰帶也。
廣求符禁,終不能絕,乃往詣江。
江曰:“吾雖能禦之,然意不欲與鬼神為仇,爾既告我,當為遣之。
令歸家灑掃一室,令一童子烹茶,待吾至,無得令人辄窺。
”如其言,江尋至,入室坐,令童子出迎客。
果見一綠衣少年,貌甚端雅,延之入室,見江再拜。
江命坐,乃坐啜茶,不交一言,再拜而去。
自是婦人複常。
有人入山伐木,因為鬼物所著,自言曰:“樹乃我之所止,汝今旯伐,吾将何依?當假汝身,為我窟宅。
”自是其人覺皮膚之内,有物馳逐,自首至足,靡所不至。
人不勝其苦,往詣江,人未至,鬼已先往。
江所居有栖,栖北有茂竹,江方坐樓上,覺神在竹林中,呼問之,鬼且以告,且求赦過。
江曰:“吾已知矣。
”尋而人至,謂之曰:“汝可于鄉裡中覓空屋人不居者,複來告吾。
”人往尋得之,江以方寸紙,置名與之,戒之曰:“至室屋棄之。
”如言而病失。
又嘗有人為夔鬼所撓,其家置圖畫于樓上,皆為穢物所污。
以告之,江曰:“但封閉樓門三日,當使去之。
”如言,三日開之,穢物盡去,圖畫如故。
餘有所知世居歙州,親見其事。
○錢處士 錢處士,天祐末遊于江淮,嘗止于金陵楊某家。
初,吳朝以金陵為州,築城西抛江,東至潮溝。
錢指城西裡餘荒穢之地,勸楊買之,楊從其言。
及建為都邑,而楊氏所買地正在繁會之處,乃構層樓為酒肆焉。
嘗宿于楊家,中夜忽起,謂人曰:“地下兵馬喧阗,雲接令公,聒我不得眠。
”人皆莫之測也。
明日,義祖自京口至金陵,時人無有預知者。
嘗見一人謂之曰:“爾天罰将及,可急告謝自責。
”人曰:“我未省有過。
”錢曰:“爾深思之。
”人良久乃曰:“昨日飲食不如意,因怒其下,棄食于溝中。
”錢曰:“正是此爾,可急取所棄食之。
”乃取之,将以水汰去其穢,俄而雷電大震。
錢曰:“急取穢食之。
”如言而雷電果息。
嘗有人圖錢之狀,錢見之曰:“吾反不若此常對聖人也。
”人不之悟。
後有僧取其圖,置于志公塔中,人以為應。
後烈祖複取之入宮,陳于内寝焉,又每為谶語,
”訓入廚,見甑中蒸一人頭,訓心惡之,陰欲殺之。
妻謂曰:“君欲負我耶?然君方為數郡刺史,我不能殺君。
”指一婢曰:“殺我必先殺此,不爾君必不免。
”訓遂殺妻及其婢,後果為刺史。
○張标(《正統道藏》本作閩中處士) 閩中處士張标者,有道術,能通于冥府。
或三日五日,卧如死而體不冷,既蘇,多說冥中事。
或言未來,一一皆驗,郡中大信之。
王保宜者,唐末為閩師持章赴朝廷,道路不通,乃泛海,因溺死。
其孫侃留居閩中,因家人疾,請摽梼于冥府。
摽從之,因曰:“見君之先父,在水府有冥職。
”言其家事委曲,一一皆是。
○于大 于大,居洪州西山中,無四時常持花,不欲近人。
嘗至應聖宮,以花置道像前。
道士為設茶,置之食案。
須人退,于乃取飲,飲訖置茶盞于案,長揖而去。
人或揖之,亦複相揖,但不與人語耳。
有少年好道,欲往事之,而不能得。
一日,少年拜曰:“願事先生。
”于走不顧。
少年逐之而持其衣,于驅之不去,上山渡水,不暫置之。
至一年,臨水而坐,問少年曰:“頗渴否?”曰:“然。
”懷中出物如茶末,與之曰:“置此口中,掬水下之。
”如言。
須臾因睡,及覺失之矣。
○江處士 歙州江處士,性沖寂好道,能制鬼魅。
鄉裡中嘗有婦人,鬼所附著,家人或仿佛見之。
一夜,其夫覺有人與婦共寝,乃急起持之,呼人取火共縛。
及火至,正見捉己所系腰帶也。
廣求符禁,終不能絕,乃往詣江。
江曰:“吾雖能禦之,然意不欲與鬼神為仇,爾既告我,當為遣之。
令歸家灑掃一室,令一童子烹茶,待吾至,無得令人辄窺。
”如其言,江尋至,入室坐,令童子出迎客。
果見一綠衣少年,貌甚端雅,延之入室,見江再拜。
江命坐,乃坐啜茶,不交一言,再拜而去。
自是婦人複常。
有人入山伐木,因為鬼物所著,自言曰:“樹乃我之所止,汝今旯伐,吾将何依?當假汝身,為我窟宅。
”自是其人覺皮膚之内,有物馳逐,自首至足,靡所不至。
人不勝其苦,往詣江,人未至,鬼已先往。
江所居有栖,栖北有茂竹,江方坐樓上,覺神在竹林中,呼問之,鬼且以告,且求赦過。
江曰:“吾已知矣。
”尋而人至,謂之曰:“汝可于鄉裡中覓空屋人不居者,複來告吾。
”人往尋得之,江以方寸紙,置名與之,戒之曰:“至室屋棄之。
”如言而病失。
又嘗有人為夔鬼所撓,其家置圖畫于樓上,皆為穢物所污。
以告之,江曰:“但封閉樓門三日,當使去之。
”如言,三日開之,穢物盡去,圖畫如故。
餘有所知世居歙州,親見其事。
○錢處士 錢處士,天祐末遊于江淮,嘗止于金陵楊某家。
初,吳朝以金陵為州,築城西抛江,東至潮溝。
錢指城西裡餘荒穢之地,勸楊買之,楊從其言。
及建為都邑,而楊氏所買地正在繁會之處,乃構層樓為酒肆焉。
嘗宿于楊家,中夜忽起,謂人曰:“地下兵馬喧阗,雲接令公,聒我不得眠。
”人皆莫之測也。
明日,義祖自京口至金陵,時人無有預知者。
嘗見一人謂之曰:“爾天罰将及,可急告謝自責。
”人曰:“我未省有過。
”錢曰:“爾深思之。
”人良久乃曰:“昨日飲食不如意,因怒其下,棄食于溝中。
”錢曰:“正是此爾,可急取所棄食之。
”乃取之,将以水汰去其穢,俄而雷電大震。
錢曰:“急取穢食之。
”如言而雷電果息。
嘗有人圖錢之狀,錢見之曰:“吾反不若此常對聖人也。
”人不之悟。
後有僧取其圖,置于志公塔中,人以為應。
後烈祖複取之入宮,陳于内寝焉,又每為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