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小
中
大
軍所進白鷹,誤認殿上畫雉為生,掣臂者數四,蜀
主歎異,命學士歐陽炯撰《壁畫奇異記》,見《益州名畫錄》。
又蜀後主嘗诏筌 于内殿觀吳道玄畫鐘馗,乃謂筌曰:“此吳畫以右手第二指抉鬼之目,不若以拇 指為有力。
”命筌改進,筌于是不用道玄之筆,别改以拇指抉鬼目者進焉,後主 怪其不如旨,筌曰:“道玄所畫者,眼色意思皆在第二指,今臣所畫。
眼色意思 俱在拇指。
”後主視之不妄,乃喜,見《宣和畫譜》。
米氏《畫史》雲:“蘇子 美所藏黃筌《圖》,隻蘇州有三十本,更無少異,今院中作屏風畫,率用筌 格,稍舊退出,卻無處可辨。
”又東坡與錢濟明書雲:“家有黃筌畫龍,跋起兩 山間,陰威凜然,舊作郡時以祈雨,有應。
”然則筌畫之難辨而可寶,自宋時已 然矣。
◎蒲延昌 蒲延昌于廣政中進畫,授翰林待诏。
時福感寺僧模寫宋展子虔獅子于壁,延 昌見之,曰:“但得其樣,未得其筆。
”遂畫《獅子圖》以獻。
時王昭遠公有嬖 妾患┲,以之懸于卧内,其疾頓減,怪而問之,對曰:“昔梁昭明太子以張僧繇 獅子愈疾,名曰辟邪,其來久矣。
”亦見《益州名畫錄》。
◎小李将軍 人但知李思訓之子昭道,稱小李将軍,而不知成都李升,小字錦奴,畫得思 訓筆法,同時與昭道聲聞并馳,亦稱小李将軍,見《宣和畫譜》及《益州名畫錄》。
◎易元吉 米襄陽《畫學》雲:“易元吉,徐熙後一人而已,世但以猿獐稱之,可歎!” 或曰:元吉嘗畫孝嚴殿壁,院人妒其能,隻令畫猿獐以進,後且為人所鸩。
◎華光僧 畫梅花者,始于北宋之僧仲仁,而著于南宋之楊補之。
仲仁,會稽人,住衡 州華光山,陶宗儀《畫史會要》所稱華光長老也。
黃山谷詩:“雅聞華光能墨梅, 更乞一枝洗煩惱。
”其為當時所重如此。
曾敏行《獨醒雜志》載,紹興初,有華 光寺僧來居清江慧力寺,士人楊補之、譚逢原與之往來,乃得仲仁之傳。
◎無李論 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稱,景中,李成之孫宥為開封尹,命相國寺僧惠 明購成之畫,倍出金币,歸者如市,米元章為作《無李論》,耳食者遂謂世無李 畫,不知米論但就一時言之也。
〖T3〗合作畫 南唐李後主有與周文矩合作《重屏圖》,見《清河書畫舫》,關仝畫山水入 妙,然于人物非工,每有得意者,必使胡翼主人物,見《德隅齋畫品》,此皆後 世畫人合作之始也。
◎倪雲林 《式古堂畫考》有倪元鎮設色畫,款署“天順三年春三月松雲隐林倪”。
其再題款,已作瓒字,則在至元四年也。
董思翁跋雲:“雲林畫,世無設色者, 此亦一奇。
” ◎高房山 高房山《春雲曉霭圖》立軸,《銷夏錄》所載,乾隆間,蘇州王月軒以四百 金得于平湖高氏。
有裱工張姓者,以白金五兩買側理紙半張,裁而為二,以十金 屬翟雲屏臨成二幅,又以十金屬鄭雪橋摹其款印,用清水浸透,實貼于漆幾上, 俟其幹,再浸,再貼,日二三十次,凡三月而止,複以白芨煎水蒙于畫上,滋其 光潤墨痕已入肌裡,先裝一幅,因原畫绫邊上有“煙客江村”圖記,複取“江村” 題簽嵌于内。
畢澗飛适卧疴不出房,一見歎賞,以八百金購之,及病起谛視,雖 知之已無及矣。
又裝第二幅攜至江西,陳中丞以五百金購之,今其真本仍在吳門, 乃無過而問之者。
◎寶繪錄 前明崇祯間,有雲間張泰階者,集所選晉、唐以來僞畫二百件,刻為《寶繪 錄》,凡二十卷,自六朝至元、明,無家不備。
宋以前諸圖,皆雜綴趙松雪、俞 紫芝、鄧善之、柯丹邱、黃大癡、吳仲圭、王叔明、袁海叟十數人題識,終以文 衡山,而不雜他人,覽之足以發笑,豈先流布其書,後乃以僞畫出售,希得厚值 耶?《四庫書提要》雲:“《寶繪錄》二十卷,上海張泰階撰。
泰階字爰平,萬 曆己未進士,家有寶繪樓,自言多得名畫真迹,持論甚高,然如曹不興畫,據南 齊謝赫《古畫品錄》,已僅見其一龍首,不知泰階何緣得其《海戍圖》。
又顧恺 之、陸探微、展子虔、張僧繇,卷軸累累,皆前古之所未睹,其閻立本、吳道玄、 王維、李思訓、鄭虔諸人,以朝代相次,僅廁名第六、七卷中,幾以多而見輕矣, 揆以事理,似乎不近,且所列曆代諸家跋語,如出一手,亦複可疑也。
” ◎沈石田世家 《式古堂畫考》載沈貞吉、恒吉山水兩種,貞吉名貞,字南齋,又字陶庵, 又号陶然道人。
其弟恒吉,名恒,字同齋,号纟見庵,即啟南之父也。
他書即以 貞吉、恒吉為名,誤矣。
貞吉自題畫雲:“一竿風月一{衰}煙,兩家傍釣台西 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解纜,潮平鼓,潮落放歌歸去。
時人錯認嚴光,自是無名漁父。
八十三翁沈貞題于有竹居。
”恒吉自題畫雲: “此老粗疏一釣徒,服也非儒,狀也非儒。
年來隻為酒糊塗,朝也村酤,暮也村 酤。
胸中文墨半些無,名也何圖,利也何圖。
煙波染就白髭須,出也江湖,處也 江湖。
時雨方霁,寤寐北窗,展玩古法書名筆,聊為作此,贈誠庵老友一笑。
沈 恒。
”觀此,知啟南以詞畫名家,淵源有自。
啟南壽至八十三,其父恒吉亦六十 有九,貞吉則題畫之年已八十三,一家老壽,所謂煙雲供養者,良不虛乎!《清 河書畫舫》雲:“傳聞纟見庵之父曰蘭坡,尤能鑒賞書畫,遊心藝苑。
”而《 州續稿》載啟南之弟名豳,字翊南,善畫。
《梅村文集》又載啟南之孫名湄,字 伊在,畫學趙承旨,則家學相傳,前輝後光,益遠矣。
◎江山雪霁卷 王右丞《江山雪霁卷》,董思翁所稱,海内墨皇者也。
本為華亭王氏嫁奁中 物,後歸婁東畢部郎澗飛,其值千三百金。
卷長六尺,絹光膩如紙,其色略起青 光,畫絕工細,但有輪廓,都不皴染,而微露刻畫之迹,其筆意惟李成、趙大年 略相似,北宋後無此畫法也。
舊無題識,隻文衡山隸書引首及董思翁、馮開之、 朱元價諸跋而已。
部郎之兄秋帆制軍欲得,靳固不與,揚州吳太史杜村數往就觀, 部郎感其意,謂言能固守勿失,即以付子,太史颔之,遂償值捧歸,坐卧必與俱。
後遊江右,陳望之中丞索觀,詭言不在行箧中,度必詣寓齋窮搜,乃對卷先叩頭 緻罪,權置榻下,雜溷器之側,告之曰:“紹浣今日有難,暫屈君處此,客去, 即請公出,焚香以謝。
”中丞來,遍覓不得,目及榻下,太史色動,遂攫之而出。
因約假觀數日,至期索之,匿不出見,命其子婦、太史之妹轉述翁意,出三千金 求此卷,複厚赀之,時太史旋囊已罄,妹以哀詞求之,堅持不可,強索而歸。
◎海天落照卷 王州跋李昭道《海天落照圖》雲:“真本為宣和秘藏,轉落吳城湯氏,嘉 靖中,有郡守以分宜子太符意迫得之,湯見消息非常,乃延仇實父别室摹一本, 将為米颠狡狯,而為怨家所發,守怒甚,将緻叵測,湯不獲已,因割陳緝熙等三 詩于仇本後,而出真迹,邀所善彭孔嘉輩置酒泣别,摩挲三日,而後歸守,以歸 太符。
太符家名畫近千卷,皆出其下,尋坐法籍入天府,隆慶中一中貴攜出,其 小竊之,時朱忠僖領缇騎,密以重赀購之,中貴诘責甚急,小懼而投諸火。
餘歸息園,湯氏偶以仇本見售,為驚喜,不論值收之。
”按孫月峰言徐文貞家 有此圖數本,多為人乞去,今有最下一臨本尚存,猶自可喜。
其所圖日光之閃爍 明暗,及水中日色,海濱人瞻望,與夫
又蜀後主嘗诏筌 于内殿觀吳道玄畫鐘馗,乃謂筌曰:“此吳畫以右手第二指抉鬼之目,不若以拇 指為有力。
”命筌改進,筌于是不用道玄之筆,别改以拇指抉鬼目者進焉,後主 怪其不如旨,筌曰:“道玄所畫者,眼色意思皆在第二指,今臣所畫。
眼色意思 俱在拇指。
”後主視之不妄,乃喜,見《宣和畫譜》。
米氏《畫史》雲:“蘇子 美所藏黃筌《圖》,隻蘇州有三十本,更無少異,今院中作屏風畫,率用筌 格,稍舊退出,卻無處可辨。
”又東坡與錢濟明書雲:“家有黃筌畫龍,跋起兩 山間,陰威凜然,舊作郡時以祈雨,有應。
”然則筌畫之難辨而可寶,自宋時已 然矣。
◎蒲延昌 蒲延昌于廣政中進畫,授翰林待诏。
時福感寺僧模寫宋展子虔獅子于壁,延 昌見之,曰:“但得其樣,未得其筆。
”遂畫《獅子圖》以獻。
時王昭遠公有嬖 妾患┲,以之懸于卧内,其疾頓減,怪而問之,對曰:“昔梁昭明太子以張僧繇 獅子愈疾,名曰辟邪,其來久矣。
”亦見《益州名畫錄》。
◎小李将軍 人但知李思訓之子昭道,稱小李将軍,而不知成都李升,小字錦奴,畫得思 訓筆法,同時與昭道聲聞并馳,亦稱小李将軍,見《宣和畫譜》及《益州名畫錄》。
◎易元吉 米襄陽《畫學》雲:“易元吉,徐熙後一人而已,世但以猿獐稱之,可歎!” 或曰:元吉嘗畫孝嚴殿壁,院人妒其能,隻令畫猿獐以進,後且為人所鸩。
◎華光僧 畫梅花者,始于北宋之僧仲仁,而著于南宋之楊補之。
仲仁,會稽人,住衡 州華光山,陶宗儀《畫史會要》所稱華光長老也。
黃山谷詩:“雅聞華光能墨梅, 更乞一枝洗煩惱。
”其為當時所重如此。
曾敏行《獨醒雜志》載,紹興初,有華 光寺僧來居清江慧力寺,士人楊補之、譚逢原與之往來,乃得仲仁之傳。
◎無李論 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稱,景中,李成之孫宥為開封尹,命相國寺僧惠 明購成之畫,倍出金币,歸者如市,米元章為作《無李論》,耳食者遂謂世無李 畫,不知米論但就一時言之也。
〖T3〗合作畫 南唐李後主有與周文矩合作《重屏圖》,見《清河書畫舫》,關仝畫山水入 妙,然于人物非工,每有得意者,必使胡翼主人物,見《德隅齋畫品》,此皆後 世畫人合作之始也。
◎倪雲林 《式古堂畫考》有倪元鎮設色畫,款署“天順三年春三月松雲隐林倪”。
其再題款,已作瓒字,則在至元四年也。
董思翁跋雲:“雲林畫,世無設色者, 此亦一奇。
” ◎高房山 高房山《春雲曉霭圖》立軸,《銷夏錄》所載,乾隆間,蘇州王月軒以四百 金得于平湖高氏。
有裱工張姓者,以白金五兩買側理紙半張,裁而為二,以十金 屬翟雲屏臨成二幅,又以十金屬鄭雪橋摹其款印,用清水浸透,實貼于漆幾上, 俟其幹,再浸,再貼,日二三十次,凡三月而止,複以白芨煎水蒙于畫上,滋其 光潤墨痕已入肌裡,先裝一幅,因原畫绫邊上有“煙客江村”圖記,複取“江村” 題簽嵌于内。
畢澗飛适卧疴不出房,一見歎賞,以八百金購之,及病起谛視,雖 知之已無及矣。
又裝第二幅攜至江西,陳中丞以五百金購之,今其真本仍在吳門, 乃無過而問之者。
◎寶繪錄 前明崇祯間,有雲間張泰階者,集所選晉、唐以來僞畫二百件,刻為《寶繪 錄》,凡二十卷,自六朝至元、明,無家不備。
宋以前諸圖,皆雜綴趙松雪、俞 紫芝、鄧善之、柯丹邱、黃大癡、吳仲圭、王叔明、袁海叟十數人題識,終以文 衡山,而不雜他人,覽之足以發笑,豈先流布其書,後乃以僞畫出售,希得厚值 耶?《四庫書提要》雲:“《寶繪錄》二十卷,上海張泰階撰。
泰階字爰平,萬 曆己未進士,家有寶繪樓,自言多得名畫真迹,持論甚高,然如曹不興畫,據南 齊謝赫《古畫品錄》,已僅見其一龍首,不知泰階何緣得其《海戍圖》。
又顧恺 之、陸探微、展子虔、張僧繇,卷軸累累,皆前古之所未睹,其閻立本、吳道玄、 王維、李思訓、鄭虔諸人,以朝代相次,僅廁名第六、七卷中,幾以多而見輕矣, 揆以事理,似乎不近,且所列曆代諸家跋語,如出一手,亦複可疑也。
” ◎沈石田世家 《式古堂畫考》載沈貞吉、恒吉山水兩種,貞吉名貞,字南齋,又字陶庵, 又号陶然道人。
其弟恒吉,名恒,字同齋,号纟見庵,即啟南之父也。
他書即以 貞吉、恒吉為名,誤矣。
貞吉自題畫雲:“一竿風月一{衰}煙,兩家傍釣台西 住。
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解纜,潮平鼓,潮落放歌歸去。
時人錯認嚴光,自是無名漁父。
八十三翁沈貞題于有竹居。
”恒吉自題畫雲: “此老粗疏一釣徒,服也非儒,狀也非儒。
年來隻為酒糊塗,朝也村酤,暮也村 酤。
胸中文墨半些無,名也何圖,利也何圖。
煙波染就白髭須,出也江湖,處也 江湖。
時雨方霁,寤寐北窗,展玩古法書名筆,聊為作此,贈誠庵老友一笑。
沈 恒。
”觀此,知啟南以詞畫名家,淵源有自。
啟南壽至八十三,其父恒吉亦六十 有九,貞吉則題畫之年已八十三,一家老壽,所謂煙雲供養者,良不虛乎!《清 河書畫舫》雲:“傳聞纟見庵之父曰蘭坡,尤能鑒賞書畫,遊心藝苑。
”而《 州續稿》載啟南之弟名豳,字翊南,善畫。
《梅村文集》又載啟南之孫名湄,字 伊在,畫學趙承旨,則家學相傳,前輝後光,益遠矣。
◎江山雪霁卷 王右丞《江山雪霁卷》,董思翁所稱,海内墨皇者也。
本為華亭王氏嫁奁中 物,後歸婁東畢部郎澗飛,其值千三百金。
卷長六尺,絹光膩如紙,其色略起青 光,畫絕工細,但有輪廓,都不皴染,而微露刻畫之迹,其筆意惟李成、趙大年 略相似,北宋後無此畫法也。
舊無題識,隻文衡山隸書引首及董思翁、馮開之、 朱元價諸跋而已。
部郎之兄秋帆制軍欲得,靳固不與,揚州吳太史杜村數往就觀, 部郎感其意,謂言能固守勿失,即以付子,太史颔之,遂償值捧歸,坐卧必與俱。
後遊江右,陳望之中丞索觀,詭言不在行箧中,度必詣寓齋窮搜,乃對卷先叩頭 緻罪,權置榻下,雜溷器之側,告之曰:“紹浣今日有難,暫屈君處此,客去, 即請公出,焚香以謝。
”中丞來,遍覓不得,目及榻下,太史色動,遂攫之而出。
因約假觀數日,至期索之,匿不出見,命其子婦、太史之妹轉述翁意,出三千金 求此卷,複厚赀之,時太史旋囊已罄,妹以哀詞求之,堅持不可,強索而歸。
◎海天落照卷 王州跋李昭道《海天落照圖》雲:“真本為宣和秘藏,轉落吳城湯氏,嘉 靖中,有郡守以分宜子太符意迫得之,湯見消息非常,乃延仇實父别室摹一本, 将為米颠狡狯,而為怨家所發,守怒甚,将緻叵測,湯不獲已,因割陳緝熙等三 詩于仇本後,而出真迹,邀所善彭孔嘉輩置酒泣别,摩挲三日,而後歸守,以歸 太符。
太符家名畫近千卷,皆出其下,尋坐法籍入天府,隆慶中一中貴攜出,其 小竊之,時朱忠僖領缇騎,密以重赀購之,中貴诘責甚急,小懼而投諸火。
餘歸息園,湯氏偶以仇本見售,為驚喜,不論值收之。
”按孫月峰言徐文貞家 有此圖數本,多為人乞去,今有最下一臨本尚存,猶自可喜。
其所圖日光之閃爍 明暗,及水中日色,海濱人瞻望,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