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關燈
外黃令高彪碑》“恩如皓春”,《李翕甫阝閣頌》“精通穹皓”, 義并作昊。

    蓋古文昊、皓、浩、本通用,《荀子·成相篇》“皓天不複”,楊 亻京注:“皓與昊同。

    ”《楚詞·遠遊》“曆太皓以右轉兮”,注:“皓一作。

    ” 劉熙《釋名》:“夏曰昊天,其氣布散皓皓也。

    ”班孟堅《幽通賦》“昊爾太素”, 服虔曰:“守死善道,不染流俗,是謂浩爾太素。

    ”皆足為證。

     ◎碑書夫人 《漢金鄉長侯成碑》後書“夫人以延熹七年歲在甲辰十一月三日庚午遭疾終”。

     顧亭林證以《郎中馬江碑》,雲:“夫人冤句曹氏終,溫淑慎言,曰女師,年五 十五,建甯三年十二月卒。

    ”此後人作碑并志夫人之始。

    朱竹坨《跋侯成碑》亦 雲:“終漢之世,侯君而外,夫婦合藏,僅有《郎中馬江碑》,并書夫人曹氏 焉。

    ”按《戚伯著碑》雲:“太歲丁亥,娉妻朱氏,旬期奄遂沒。

    ”《隸釋》 考碑有“太歲丁亥”字,當是建武或章和年所刻,則已在建甯之前。

    又《相府小 吏夏堪碑》亦有“娉會謝氏,并靈合柩”之語,朱、顧亦所見未到耳。

     ◎碑書遭憂 《漢安平相孫根碑》雲:“遭公夫人憂。

    ”《漢諒州刺史魏元丕碑》雲: “遭泰夫人憂。

    ”按孫根父為司空,故母稱公夫人,泰即太字,漢制,惟列侯母 稱太夫人,此蓋借稱以尊之耳。

     ◎總叙旁及 今人為人作志銘,往往有總計其生平所曆之官,而以數語括之者,其體亦自 漢人開之,《車騎将軍馮绲碑》雲“一要金紫、十二銀艾、七墨绶”是也。

    又今 人立碑勒石者,往往附署刻石者姓名,亦自漢有之,《武梁碑》雲:“良匠衛改 雕文刻書。

    ”《隸釋》雲:“此碑兼列良匠之名,與《甫阝閣》列石師,《孔耽 神祠碑》所列治師名同。

    ” ◎魏代兼用 《魏書道武帝紀》:“天興元年,群臣言國家萬世相承,啟基雲、代,應以 代為号,帝下诏:宜仍先号以為魏。

    ”似當時改号稱代,帝實不從。

    而《崔浩傳》 又雲:“昔太祖道武皇帝應天受命,開拓洪業,諸所制置,無不循古,以始封代 土,後為魏,故代魏兼用,猶彼殷商。

    ”則與《本紀》之言不應。

    今考太和二年 《始平公造像記》雲“暨于大代”,又太和七年《孫秋生造像記》首亦題“大代”, 而《修中嶽廟碑》于“大代”字又凡兩見,又延昌三年《司馬景和妻墓志銘》首 題“魏代”,皆與《崔浩傳》語合,則恐《本紀》疏矣。

     ◎碑有旁注 大中六年杜殷撰《杜順和尚行記》,“見”字旁注:“胡甸反。

    ”又鹹通十 三年鄭仁表撰《左拾遺孔纾墓志》,“将”字旁注:“去聲。

    ”始知有病旁注句、 字甚矣!旁注句、字,皆金石例所無也。

    又《孔碑》載故事,赤尉從相府得朱绂 殿中,此縣尉得侍禦史之由,史志并缺之。

     ◎中元後元 劉禹錫撰《楊岐山廣禅師碑銘》,述廣公始生之辰,歲在丁巳,當玄宗之中 元,生三十而受具更臘,五十二而終,終之夕,歲值戊寅,當德宗之後元三月既 望之又十日。

    碑刻紀年稱中元、後元,亦他碑之希見也。

     ◎空格書 唐人臨文遇推崇本朝字面,辄用空三格,或跳行書之,惟《汜水等慈寺碑》 中獨空一格,而《任城橋亭記》乃有空四格、六格、七格、十格不等,不能詳其 何義也。

    至《嵩高靈勝詩碑》則以三川守及賢導等字亦空三格,更不可解。

     ◎人死别稱 凡人死,曰卒,曰沒,曰疾終,曰溘逝,曰物故,曰厭世,曰棄養,曰捐館 舍,此人所熟知也,而顔魯公撰《徐府君神道碑》雲:“夫人春秋六十有八,棄 堂帳于相州之安陽。

    ”又有稱啟手足者,獨孤及撰《夫人韋氏墓志》雲:“啟手 足之日,長幼号兆。

    ”又權德輿撰《杜岐公志銘》雲:“十一月辛酉,啟手足 于京師。

    ”又梁肅撰《皇甫縣尉志銘》雲:“啟手足于嘉興縣私第。

    ”又宋李宗 谔撰《石保吉碑》雲:“啟手足于豐義坊私第。

    ”又有稱隐化者,陳子昂為其父 元敬志銘雲:“隐化于私宮。

    ”又有稱遷神者,柳宗元撰《崔敬志銘》雲:“遷 神于舟。

    ”又道士卒有稱解駕者,見《許長史舊館壇碑》,有稱遁化者,見顔魯 公撰《李元靖碑》。

    又女僧卒亦有稱遷神者,見李志柬《唐興聖尼法澄銘》, 亦有稱遷化者,見《唐宣化寺尼見行╊銘》,有稱舍壽者,見《唐濟度寺尼法 願志銘》。

    僧卒有稱遷形者,亦有稱遷化者,見《唐道安禅師塔記》及僧維新等 經幢,有稱示滅者,見劉禹錫《牛頭山融大師新塔記》。

     ◎填諱 《徐浩碑》為次子岘所書,倩張平叔填諱。

    《麻衣子神字銘》為孛述魯所 撰,二男孛述魯遠書文,時父已沒矣,因倩李珩填諱。

     ◎尼稱和尚 唐開元中,有《濟度寺故大德比邱尼惠源和尚神空志銘》,又有《都景福尼 靈覺龛銘》,亦稱尼為和尚。

    按《通俗編》引《廣異記》:“大曆時,某寺尼令 婢往市買餅,見朱自勸,問曰:‘汝和尚好否?’又雲:‘聞汝和尚未挾纩,今 附絹二匹,與和尚作寒具。

    ’”此皆唐時尼稱和尚之證。

     ◎顧命 古人上下皆得稱顧命,《後漢書趙咨傳》雲:“子胤不忍父體與土并合,欲 更改殡,祗、建譬以顧命。

    ”又《蔡中郎集》朱公叔墓前石碑:“其孤野受顧命。

    ” 《陳太邱碑》:“臨沒顧命。

    ”《司空臨晉侯楊公碑》:“寝疾顧命。

    ”又《唐 開元中鎮軍大将軍吳文碑》:“公夫人之顧命,願不合于雙棺。

    ” ◎單名空格 今人題名中,凡單名者,每于姓下空一格書,令與二名者齊,或以為不典。

     按唐梁升卿書《禦史台精舍碑》,其碑額、碑陰、碑側題名者一千一百餘人,凡 單名者,中皆空一格書,今此碑現存,是唐已有此例也。

     ◎碑志異文 昌黎作《王仲舒碑》,又作志,作《劉統軍志》,又作碑,東坡作《司馬公 行狀》,又作碑,其事雖同,而文詞句律乃無一字相似者。

    蔡中郎為陳太邱、胡 廣作碑,及為二公作詞銘,同者乃十七八。

     ◎李斯字 少時,聞汀州府城外之蒼玉洞有秦李斯字,意其為峄山棗木,本好事者摹刻 于茲,後至汀郡,往遊其地,岩石崎,如壁如廣,镌前人題詠頗多,而無所謂 李丞相字者。

    既閱府志,《古迹門》雲:“蒼玉洞中一石,膚理光瑩,镌李斯 ‘壽’字,與今篆文頗異。

    ”乃知向所聞者即此,夫李斯始作小篆,其時并無隸 書,今此直是楷書,絕不見古樸之緻,流俗傳訛,固無足怪,而周栎園先生《閩 小紀》亦以為斯翁書,何哉? ◎諸葛磚 四川成都貢院,相傳是蜀漢宮基,至公堂上屋瓦,尚多舊物,質堅而細,與 銅雀瓦相似,可以為研,每方縱橫約皆尺餘,旁有小字雲:“臣諸葛亮造。

    ”素 禁竊匿,故士子出場,亦必搜檢,後因防範匪易,于乾隆三十年盡行拆卸解京。

     此《一斑錄》所據蜀人之言,并雲伊家現有瓦一片,不知确否,姑志之,亦不知 解京現存何所,何以無一人得見者。

     ◎瘗鶴銘舊拓本 丁兒從吳門以重價購得《瘗鶴銘》舊拓本,有翁覃溪師跋,然楮墨未精,頗 無神采,尚不及餘齋舊藏之殘拓一紙。

    今年攜至揚州,呈雲台師,以為真舊拓也, 惜止七字耳。

    未幾,從孟玉生處購得一冊,存二十五字,冊前有姜镛題八分字, 似是康熙年間所作,此迹亦至寶,海内之所希,惜姜镛未詳其人耳。

     ◎絕域金石 紀文達師《筆記》雲“嘉峪關外有闊石徒嶺,闊石徒譯言碑也,有唐太宗時 侯君集平高昌碑,在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