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又和也。

    改 号未幾,會左丞範緻虛言犯北朝年号,蓋北先有重熙年号,時後主名禧,其國中 因避重熙,凡稱重熙則為重和,朝廷不樂。

    是年三月,遽改重和二年為宣和元年, 宣和者,上自以常所處殿名其年,然實欲掩前誤也;自号宣和人,又謂一家有二 日為不祥,及方臘起,連陷二浙數郡,上意彌欲易之,獨難得美名,會寇甫平而 止,七年冬遂内禅雲。

    ”大抵名年既不應襲用前代,又當是時多忌諱,以是為難 合,而古人已多穿鑿征兆,有自來矣。

    至仁廟初始垂簾,儒臣迎合時事,年号天 聖為二人聖,明道為日月,故後人鹹祖述之。

    至若“元”字,謂神宗、哲宗以元 符、元豐登遐,且本朝火德,不宜用水若“治”字,又謂英廟治平不克久,凡十 數義,或出于宦官女子之常談,皆不足據也。

    又王得臣《塵史》雲:“中書許沖 元嘗對客言,熙甯末年、神宗欲改元,近臣拟‘美成’、‘豐亨’二名以進,上 指‘美成’曰:‘羊大帶戈,不可用。

    ’又指‘亨’字曰:‘為子不成,可去 “亨”而加“元”。

    ’遂以元豐紀年雲。

    ” ◎永嘉 錢竹汀先生《養新錄》載:“史繩祖《學齋占畢》記淳熙二年,邛州蒲江縣 上乘院僧築殿辟地,得古,其封石作兩阙狀,有文雲:‘永元年二月十二日, 蜀郡臨邛漢安縣安定裡公乘、校官椽王幽,字珍儒。

    ’凡二十九字。

    繩祖之大父 勤齋先生子堅跋雲:‘永之号,不見于史。

    ’按沖帝即位改元,史傳相承以為 永嘉,之與嘉,文字易混亂,一年而改,見于他文者幾希,非此刻出于今日, 孰知漢沖帝永嘉之應為永乎?”按此竹汀先生所錄如此,然又安知非上乘院古 石之偶訛其字乎?存此以廣異聞可矣。

     ◎保大 江南保大中,浚秦淮,得石志。

    案其刻有“大宋乾德四年”凡六字,他皆磨 滅不可識,令諸儒參驗,乃輔公反江東時年号。

    太祖受命号宋,改元乾德,江 左始衰,豈非威靈(一作棱),将及而符谶先著邪?又劉貢父《詩話》雲:“太 祖欲改元,須古來所未有者,宰相以乾德為請,且言前代所無。

    三年正月平蜀, 有宮人入掖庭者,太祖因閱其鏡奁,背有‘乾德四年’,大驚曰:‘安得四年所 制乎?’宰相不能對,陶谷、窦儀奏對曰:‘蜀少主曾有此号。

    ’太祖歎曰: ‘作宰相須是讀書人!’”然二公又不知輔公已有此号矣。

     ◎日本 日本,古倭奴國,唐鹹亨初更号日本,以近日出而名也。

    其國有官名關白者, 猶雲宰輔之職,代相更替,專國政。

    國習中華文字而讀以倭音,俗尊佛,尚中國 僧,敬祖先,得名花佳果非敬僧即上祖墓,立法嚴,人無争鬥,有犯法者,事覺 即自殺。

    氣候與江、浙齊、産金磁器、漆器、金文紙、馬,出薩峒馬者良。

    薩峒 馬即薩摩州也,其地山高水寒,刀最利,故倭人好以為佩。

    所統屬國,北為對馬 島,與朝鮮接,南為薩峒馬,與琉球接。

    對馬島與登州直,薩峒馬與溫、台直, 長崎與普陀東、西對峙,水程四十更。

    廈門至長崎,北風由五島入,南風由天堂 入,水程七十二更。

    海道以更計裡,一晝夜為十更雲。

    其與中國貿易者,長崎島 為百貨所聚,商旅通焉。

    國尤饒銅,我朝經制,鼓鑄所資,滇銅而外,兼市日本 銅,謂之洋銅,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等省,歲額市四百四十三萬餘斤。

    商辦 銅斤,有倭照以為憑信,攜帶綢緞、絲斤、糖、藥等物往日本,市銅分解各省。

     乾隆二十四年禁止絲斤出洋,又兩廣總督請将綢緞、綿、絹一并禁止,嗣據江蘇 巡撫奏請,仍許洋商酌量攜帶,每船皆有定額,非辦銅商船,不得援以為例,從 之。

    前明關白興帥蹂躏朝鮮,八道幾沒,後朝鮮内附本朝,而侵淩始息。

    崇德四 年日本島主及對馬州太平守平義成緻書朝鮮,脅取土産,朝鮮國王懼,以二書來 告,然日本究不敢興兵,則震天威之所緻也。

    前明日本使者害哩嘛哈上表入 貢,明太祖因詢其國風俗,奏答五言詩一首雲:“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

    衣 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銀甕刍清酒,金刀脍素鱗。

    年年二三月,桃李自成春。

    ” 帝惡其不恭,絕其貢獻,示欲征之意。

    考日本疆域分八道、六十六州、一百二十 三郡、八十八浦,宜其不知漢大而雲“國比中原國”也。

    然其人多壽,就國王論, 如神武天皇一百二十七歲,孝靈天皇一百十五歲,孝元天皇一百十七歲,昭孝天 皇一百十八歲,孝昭天皇一百三十七歲,開化天皇一百十五歲,崇神天皇一百二 十歲,垂仁天皇一百四十歲,景行天皇一百有六歲,成務天皇一百有七歲,神功 天皇百歲,應神天皇、仁德天皇俱百有十歲,雄略天皇百有四歲,降年之永,中 土所希,所雲“人同上古人”,蓋言雖大而非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