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任守制,其遇軍機調遣者,不在此例。
凡 有親喪各官,二十七月之内,遇朝賀祭祀一應慶典,免其行禮,未滿服制之前, 停其升轉。
◎傘蓋 《大清律例》載:“職官傘蓋,一品、二品,銀葫蘆,杏黃羅表,紅裡;三 品、四品,紅葫蘆,杏黃羅表,紅裡,以上皆三檐。
五品,紅葫蘆,藍羅表,紅 裡;六品以下、八品以上,惟用藍絹,皆重檐。
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許用油紙 雨傘。
”又《禮部則例載》:“總督以下至知府,用杏黃傘;府佐貳以下至縣丞、 教官,用藍傘;其雜職以下,無傘。
又武官自提督以下至都司,用杏黃傘;守備 不用‘肅靜’、‘回避’牌,餘視都司。
”今文官府佐貳皆用紅傘,武官千總亦 然,不自知其僭矣。
◎世職 向來八旗世職,于襲次應完之後,有賞給恩騎尉承襲罔替之例,而綠營世職 則無之。
乾隆三十二年,因吾鄉海澄公黃芳度合門殉節,曾準襲公爵十二次,念 其忠荩,準照八旗之例,于襲次完後,仍賞給恩騎尉,世襲罔替。
同時如将軍張 勇、趙良棟、王進寶,提督孫思克、陳福、豆斌,總兵高大喜等,皆照此推恩。
嗣又覆查,得殉節陣亡之張國彥等十七員,軍功較著之惠應诏等十四員,亦一體 加恩,此後綠營武職,始有承襲罔替之例。
◎鼓噪 道光三年冬,南河中軍副将裘安邦操練兵丁過于嚴刻,不服而嘩,其聲徹于 帥署,裘因以鼓噪禀請究辦,将成大獄,大拂河帥之意,龃龉者旬餘日。
值制府 孫公莅浦,詢裘曰:“是日演武場中隻人語喧嘩乎?抑有擊鼓者乎?”裘曰: “隻一片人聲,并無鼓聲。
”公笑曰:“鼓者,伐鼓淵淵,噪者,人聲嘈雜,必 兼之者乃為鼓噪,此殆非也。
”其獄頓息,河帥甚喜,河上同官皆啧啧稱孫公之 明決。
餘以淮海道承問此獄,時河帥已病入膏肓,不忍再激其怒,遂亦将就了之。
按《會典》中載,康熙十年題準官弁給饷稽遲,侵扣暴虐,以緻營兵嘩噪者,革 職,該管上司及提鎮皆降二級調用;又河營兵嘩噪,提督徇情不參及參劾不實者, 降二級調用;又若該管官唆使嘩噪者,革職提問。
是功令中隻有嘩噪之目,并無 鼓聲、人聲之分,孫公亦因例議綦嚴,又河帥适病困,肝火易炎,權辭以解此獄, 非遂可為典要也。
◎武生武舉 文秀才稱生員,武秀才則隻稱武生,文科中式者稱舉人,武科則隻稱武舉。
文稱鹿鳴宴,武稱鷹揚宴,人皆知之;文進士稱恩榮宴,而武進士稱會武宴,則 罕有知者。
又世俗稱武職一級管一級,謂都司可棍責守備,守備可棍責千總,此 無稽之談也。
康熙三十八年,奏準武職上司将所屬末弁,如有事故,并不揭參, 任意笞辱者,罰俸一年,笞辱守備以上者,降二級調用,此亦武職所應知也。
◎虛銜 國家引年之典,有賞給虛銜者,即古人所謂賜闆也。
《魏書·肅宗紀》: “熙平二年,诏京尹所統百年以上賜大郡闆,九十以上賜小郡闆。
”亦有稱給闆 者,“神龜元年,诏京畿百年以上給大郡闆,九十以上給小郡闆,八十以上給大 縣闆,七十以上給小縣闆;諸州百姓百歲以上給小郡闆,九十以上給上縣闆,八 十以上給中縣闆”。
亦有稱闆假者,《孝靜紀》:“天平三年,遣使者闆假老人 官,百歲以下各有差。
”亦有稱闆贈者,《吳悉達傳》:“刺史以悉達兄弟行著 鄉間,闆贈悉達父勃海太守。
”又有作扳授者。
武定八年,太公廟碑陰所列闆授 钜钅鹿太守、扳授頓邱太守以下二十馀人皆是,扳與闆字蓋通用。
◎仰 缪蓮仙曰:仰者,下瞻上、卑望尊之詞,如仰觀、仰賴之類是也。
今官文自 上行下多用仰字者,或謂前明往往以台輔重臣谪居末秩,上官不敢輕易指使,故 寓借重之意曰仰,不知君于臣亦有用此者。
宋太宗遣中使以茶藥等物與希夷,仰 所屬守令以安車軟輪迎先生,則仰字之為下行由來舊矣。
◎改元 宋代改元最多,其說最不一。
《鐵圍山叢談》雲:“太上即位之明年,改元 建中靖國者,蓋垂簾之際,患熙、豐、元之臣為黨,故曰建中靖國,實兄弟為 繼,故踵太平興國之故事也。
明年親政,則改元崇甯,崇甯者,崇熙甯也。
崇甯 至五年正月,彗出,乃改明年為大觀,大觀者,取《易》‘大觀在上’,但美名 也。
大觀至四年夏五月,彗出,因又改明年為政和,政和者,取‘庶政惟和’之 義也。
政和盡八年時,方士援漢武故事,謂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 為得天之紀,而漢武但辛巳朔旦冬至,然今歲乃己酉朔旦冬至,真得天之紀矣; 又太宗皇帝以在位二十年,因大赦天下,是時上在位已十有九年,明年當二十年, 舉是二者,乃下赦,改十一月冬至朔旦為重和元年,重和者,謂和之
凡 有親喪各官,二十七月之内,遇朝賀祭祀一應慶典,免其行禮,未滿服制之前, 停其升轉。
◎傘蓋 《大清律例》載:“職官傘蓋,一品、二品,銀葫蘆,杏黃羅表,紅裡;三 品、四品,紅葫蘆,杏黃羅表,紅裡,以上皆三檐。
五品,紅葫蘆,藍羅表,紅 裡;六品以下、八品以上,惟用藍絹,皆重檐。
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許用油紙 雨傘。
”又《禮部則例載》:“總督以下至知府,用杏黃傘;府佐貳以下至縣丞、 教官,用藍傘;其雜職以下,無傘。
又武官自提督以下至都司,用杏黃傘;守備 不用‘肅靜’、‘回避’牌,餘視都司。
”今文官府佐貳皆用紅傘,武官千總亦 然,不自知其僭矣。
◎世職 向來八旗世職,于襲次應完之後,有賞給恩騎尉承襲罔替之例,而綠營世職 則無之。
乾隆三十二年,因吾鄉海澄公黃芳度合門殉節,曾準襲公爵十二次,念 其忠荩,準照八旗之例,于襲次完後,仍賞給恩騎尉,世襲罔替。
同時如将軍張 勇、趙良棟、王進寶,提督孫思克、陳福、豆斌,總兵高大喜等,皆照此推恩。
嗣又覆查,得殉節陣亡之張國彥等十七員,軍功較著之惠應诏等十四員,亦一體 加恩,此後綠營武職,始有承襲罔替之例。
◎鼓噪 道光三年冬,南河中軍副将裘安邦操練兵丁過于嚴刻,不服而嘩,其聲徹于 帥署,裘因以鼓噪禀請究辦,将成大獄,大拂河帥之意,龃龉者旬餘日。
值制府 孫公莅浦,詢裘曰:“是日演武場中隻人語喧嘩乎?抑有擊鼓者乎?”裘曰: “隻一片人聲,并無鼓聲。
”公笑曰:“鼓者,伐鼓淵淵,噪者,人聲嘈雜,必 兼之者乃為鼓噪,此殆非也。
”其獄頓息,河帥甚喜,河上同官皆啧啧稱孫公之 明決。
餘以淮海道承問此獄,時河帥已病入膏肓,不忍再激其怒,遂亦将就了之。
按《會典》中載,康熙十年題準官弁給饷稽遲,侵扣暴虐,以緻營兵嘩噪者,革 職,該管上司及提鎮皆降二級調用;又河營兵嘩噪,提督徇情不參及參劾不實者, 降二級調用;又若該管官唆使嘩噪者,革職提問。
是功令中隻有嘩噪之目,并無 鼓聲、人聲之分,孫公亦因例議綦嚴,又河帥适病困,肝火易炎,權辭以解此獄, 非遂可為典要也。
◎武生武舉 文秀才稱生員,武秀才則隻稱武生,文科中式者稱舉人,武科則隻稱武舉。
文稱鹿鳴宴,武稱鷹揚宴,人皆知之;文進士稱恩榮宴,而武進士稱會武宴,則 罕有知者。
又世俗稱武職一級管一級,謂都司可棍責守備,守備可棍責千總,此 無稽之談也。
康熙三十八年,奏準武職上司将所屬末弁,如有事故,并不揭參, 任意笞辱者,罰俸一年,笞辱守備以上者,降二級調用,此亦武職所應知也。
◎虛銜 國家引年之典,有賞給虛銜者,即古人所謂賜闆也。
《魏書·肅宗紀》: “熙平二年,诏京尹所統百年以上賜大郡闆,九十以上賜小郡闆。
”亦有稱給闆 者,“神龜元年,诏京畿百年以上給大郡闆,九十以上給小郡闆,八十以上給大 縣闆,七十以上給小縣闆;諸州百姓百歲以上給小郡闆,九十以上給上縣闆,八 十以上給中縣闆”。
亦有稱闆假者,《孝靜紀》:“天平三年,遣使者闆假老人 官,百歲以下各有差。
”亦有稱闆贈者,《吳悉達傳》:“刺史以悉達兄弟行著 鄉間,闆贈悉達父勃海太守。
”又有作扳授者。
武定八年,太公廟碑陰所列闆授 钜钅鹿太守、扳授頓邱太守以下二十馀人皆是,扳與闆字蓋通用。
◎仰 缪蓮仙曰:仰者,下瞻上、卑望尊之詞,如仰觀、仰賴之類是也。
今官文自 上行下多用仰字者,或謂前明往往以台輔重臣谪居末秩,上官不敢輕易指使,故 寓借重之意曰仰,不知君于臣亦有用此者。
宋太宗遣中使以茶藥等物與希夷,仰 所屬守令以安車軟輪迎先生,則仰字之為下行由來舊矣。
◎改元 宋代改元最多,其說最不一。
《鐵圍山叢談》雲:“太上即位之明年,改元 建中靖國者,蓋垂簾之際,患熙、豐、元之臣為黨,故曰建中靖國,實兄弟為 繼,故踵太平興國之故事也。
明年親政,則改元崇甯,崇甯者,崇熙甯也。
崇甯 至五年正月,彗出,乃改明年為大觀,大觀者,取《易》‘大觀在上’,但美名 也。
大觀至四年夏五月,彗出,因又改明年為政和,政和者,取‘庶政惟和’之 義也。
政和盡八年時,方士援漢武故事,謂黃帝得寶鼎神策,是歲己酉朔旦冬至, 為得天之紀,而漢武但辛巳朔旦冬至,然今歲乃己酉朔旦冬至,真得天之紀矣; 又太宗皇帝以在位二十年,因大赦天下,是時上在位已十有九年,明年當二十年, 舉是二者,乃下赦,改十一月冬至朔旦為重和元年,重和者,謂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