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子是我也。

    ”托人詢之,果然。

     物變 每年八九月間,于阗河石子化玉,采者以腳踹之。

    兩岸卡兵傳鼓,見一人伛偻俯身,必須得玉以獻,否則治罪。

    采盡,則明年複生。

    天大霧,則山上石變者為山料,河中石子變者為水料。

    俄羅斯國有鳥來千群,一遇大霧,即伏地不動,化為灰鼠。

    其它沙魚變虎、變鹿,兩蟻相鬥便化為蠅蝦,爬蟲變蜻蜓,為人所撲,則怒毒而變蜈蚣。

     人變樹外國兀魯特及回部民從不肯自盡,雲自盡者必變樹,樹易招斬伐,故不願也。

    秦中明府蔣雲骧雲。

     水精碧霞洗 漳州山上有氣沖上,即知其下有水精;滇南聞大雷,便生碧霞冼。

    皆因時變,并非洪荒以來已有之物。

     浮提國 浮提國人能憑虛而行,心之所到,頃刻萬裡。

    前朝江西巡按某曾渡海見其人,相貌端麗,所到處便能學其言語,入人閨闼,門戶不能禁隔,惟從無淫亂竊取之事。

     刀瘡藥 甘肅田五之變,官兵殪之于石峰堡,死者甚衆。

    諸童子割男女之陰聯為一副,賣錢十二文。

    配刀瘡藥者争買之,過一宿則臭腐不可用。

     乩仙靈蠢不同或倩人捉刀 乩仙靈蠢不同。

    趙雲松在京師煩鄉人王殿邦孝廉請仙,殿邦本有素所奉仙,不須畫符,焚香默祝即至,下筆如飛,俱有文義。

    或雲松與之倡和,意中方想得某字,而乩上已書,每字皆比雲松早半刻。

    及雲松在滇南果毅公阿将軍幕下,阿公之子豐升赫亦能請仙。

    一夕邀雲松同觀,而乩大動不能成字。

    雲松知其非通品也,乃戲為之傳遞。

    意中想一字,依約至喉間,則乩上即書此字;意中故停不構思,則乩上不能成字矣。

     拔鬼舌蔣敬五之仆阿真,勇而好酒。

    常随主寓西直門,其地多鬼,人不敢居,阿真居之。

    夜有鬼披發而來,某方醉,不懼也。

    鬼伸舌丈許以吓之。

    阿真起,以手執之,并拔鬼舌,冷軟如綿。

    鬼大号而去,乃置舌席下。

    次早視之,一草繩耳。

    鬼從此絕。

    蔣瑩溪蔣瑩溪贅于華亭王氏,内弟繼勳娶于桐鄉,歸未數日,室中失牙箸銀器數件,搜得于贈嫁之仆處,将鳴之官。

    是晚,仆夫婦齊缢。

    其夫系一僧,拐婦而來,懼發覺則罪大,故自盡也。

    不數日,蔣小婢無故自缢,急救乃蘇。

    蔣至其處罵曰:“汝有奸拐盜竊之罪,不當官治罪,自殒其生,亦大幸矣,何敢作祟于無故之小婢?倘婢不活,吾将鞭汝二屍焚之。

    ”嗣後婢安好。

     方宮詹桐城方宮詹亨鹹,前身在嘉靖時作青城山道童,見楊升庵中狀元,心為一動,遂托生宜興潘家。

    少年進士,通一比丘尼,半途相負,尼思慕抑郁而亡。

    亡何,尼轉世為貴公子,潘轉世為女,嫁與貴公子而早寡,守節七十餘年,所以報也。

    三次輪回為宮詹,公生而美貌,耳有穿孔,故乳名姐哥。

    父拱幹為前明侍郎,名其子必取字于文頭武腳,曰膏茂,曰章钺,曰亨鹹,皆本此義。

    或戲之曰:“何不取『于戲哀哉』四字為名,亦皆文頭武腳也。

    ”麒麟無腸 乾隆四年,蕪湖民間牛生麒麟,三日而死。

    剖其腹,不見腸胃,中實如蟹,人以為奇。

    後有人雲:康熙《南巡盛典》曾載此事。

     四耳貓 四川簡州貓皆四耳,有從簡州來者親為餘言。

     頭形如桶 《南史》載:毗骞國王頭長三尺,萬古不死。

    後閱謝濟世《西域記》雲:毗骞王生于漢章帝二年,本朝稱董喀爾寺呼爾托托,聖祖曾遣使者至其國見之。

    王頭如桶,頸如鵝,俱長三尺。

    張目直視,語不可辨。

    其子孫皆生死如常,惟王不死。

    事載《康熙天文大成》,趙衣吉秀才雲。

    鳥怪 松江王掌科之姨,淩進士應蘭之次女。

    年甫及笄,嫁于李氏。

    方理晨妝,有五色鳥翔于窗間,飛立于鏡架之上,舉爪招女,女便癡迷,口啁啾作鳥聲,人不有辨。

    身輕如雀,梁間瓦上,上落如飛。

    鏡架之鳥,則已去矣。

    家人患之,不能禳解。

     聞蘇州穹窿山有道人能行法,迎而求之。

    道人曰:“此鳥怪也,我能禳治。

    但須白布三尺,裹鳥所立之鏡,用烈火燒之,鏡紅而布不壞,則可治也。

    ”如其言,布果不壞。

    道人口喃喃誦咒,良久曰:“妖已得矣。

    ”取瓦壇封之,加字篆其上,囑家人曰:“不可開看,速投江中。

    ”女果如夢初醒,言語如常。

    問其故,全然不知。

    家中持瓶者揭封偷視,女瞀亂如初,手制弓鞋,皆作鳥爪之狀。

     再請道人,道人曰:“不聽吾言,果生枝節。

    幸而夫人有福,此怪逃去不遠。

    再如前法試之,須布燒後現出牡丹花一朵者,吾法始靈。

    ”如其言,果布上現牡丹如畫。

    道士再取磁瓶加封施篆,親投江中,女病遂愈。

    至今生子安居,了無他恙。

     劉子壯 明末,湖廣黃岡州張某之子病重,為鬼所迷。

    一鬼既集,群鬼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