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
弼乃祝曰:“豈予藥殺爾邪?苟非餘,當白爾冤。
”鬼曰:“兒閱人多,惟翁可托,故來訴翁,非有他也。
翁若果白兒冤,宜集十人為證佐。
”弼如其言。
鬼曰:“兒周氏女也,居大同豐州之黑河,父和卿,母張氏。
生時月在庚,故小字為月西。
年十六,母疾,父召王萬裡占之,因識其人。
母死百有五日,父晝卧,兄樵未還,兒偶步牆陰,萬裡以兒所生時日禁咒之,兒昏迷瞪視不能語。
萬裡負至柳林,反接于樹,先剃其發,纏以彩絲;次穴胸割心肝暨眼舌耳鼻指爪之屬,粉而為丸,納諸匏中;複束紙作人形,以咒劫制,使為奴。
服役稍怠,舉針刺之,痛不可言。
昨以翁見辱,乃遣兒報翁,兒心弗忍也。
翁能憐之,勿使銜冤九泉,兒誓與翁結為父子。
在坐諸父慎毋洩,洩則禍将及。
”言訖,哭愈悲。
弼共十人者皆灑涕,備書月西辭,聯署其名,潛白于縣。
縣審之如初,急逮萬裡叔侄鞫之。
始猶抵拒,月西與争,反複甚苦,且請搜其行橐,遂獲符章印尺、長針短釘諸物,萬裡乃引伏雲:“萬裡,廬陵人,售術至興元,逢劉煉師,授以采生法,大概如月西言。
萬裡弗之信,劉于囊間解五色帛,中貯發如彈丸,指曰:『此鹹甯李延奴,為吾所錄,爾能歸錢七十五萬缗,當令給侍左右。
』萬裡欣然允諾。
劉禹步焚符祝之,延奴空中言曰:『師命我何之?』劉曰:『爾當從王先生遊。
先生,仁人也,殊無苦。
』萬裡如約酬錢,并盡受其術。
複經房州,遇邝生某,與語意合。
又獲耿頑童者,亦奴畜之,其歸錢數如劉。
戒萬裡終身勿近牛犬肉,近忘之,因啖牛心炙,事遂敗,尚複何言。
”縣移文豐州,追和卿為左驗。
和卿來,心頗疑之,雜處稠人中。
弼陽問:“誰為爾父?”月西從壁隙呼曰:“黑衣而蒲冠者是也。
”和卿恸,月西亦恸,恸已,曆叩家事,慰勞如平生,官為具成案上大府,将定罪,而萬裡死于獄。
初,弼訴縣歸,親賓持壺觞樂之,忽聞對泣聲,弼詢之,鬼曰:“我耿頑童、李延奴也,月西冤已伸,翁甯不憫我二人邪?”弼難之,頑童曰:“月西與翁約為父子,吾獨非翁兒女邪?何相遇厚薄之不齊也?”弼不得已,再往縣入牒。
官逮頑童父德寶、延奴父福保至,其所言皆驗。
自是,三鬼留弼家,晝相随行,夜同弼卧,雖不見形,其聲琅然。
弼從容問曰:“門當有神,爾曷從入?”月西曰:“無之,但見繪像懸戶上耳。
”曰:“吾欲爇紙錢賜爾何如?”曰:“無所用也。
”曰:“爾之精氣能久存于世乎?”曰:“數至則散矣。
” 頑童善歌,遇弼飲,則唱漢山東調為壽。
弼連以酒酹地,頑童辄醉,應對皆失倫。
客戲以酰代之,頑童怒曰:“幾蜇吾喉吻!何物小子,惡劇至此?”哓哓然數其陰事不止,客慚而遁。
月西尤号黠慧,時與弼諸子相谑,言詞多滑稽。
諸子或理屈,向有聲處擊之,月西大笑曰:“鬼無形,兄何必然,徒見其不智也。
”凡八閱月,始寂寂無聲。
蕭總管求焚戚南元為歸安知縣,有蕭總管祠甚靈,廟壯麗特甚。
一日過之,值賽會之期,聚數千人,戚告于神曰:“天久不雨,若能禳神得雨則善;不爾,廟且毀,罪不赦也。
”舁木偶于橋上,竟不雨,沉之水中。
數日,舟行,忽木偶自水躍入舟中,侍者失色走報曰:“蕭總管來!蕭總管來!”戚笑曰:“是總管求焚也。
”命系其舟側。
顧岸傍有社祠,别遣黠隸易服入祠,戒之曰:“伺水中人出,械以來。
”已而果然,蓋諸賽者賄沒人所為也。
遂焚之,而杖作僞者。
全州兵書匣乃水怪奔雲之骨 乾隆丙辰,餘過廣西全州,見絕壁之上有匣,似木非木,其上無蓋,舟人雲諸葛亮藏兵書處。
甲辰,餘再過全州,已将五十年矣,仰而谛視,絲毫無損,疑世上焉得有此不朽之木。
後廣西布政司奇公過其地,用千裡鏡測之,的是木匣,非石匣也。
其下江流迅急,舟難久停,心中終以為疑。
後閱《湧幢小品》雲:嘉靖皇帝常遣南昌姜禦史往取兵書。
姜架雲梯,募健卒緣梯而上,乃一木棺,厚尺許,黃黑色,其上有蓋。
啟之,中有白骨,頭顱大如車輪,兩牙長一尺餘,鋒利如刃,遂取以下。
禦史據實奏聞,瘗其骨于山側。
是夜,姜夢一虎頭人,長丈餘,撞門而入,瞪目怒曰:“餘,水神巫支祈之第三子奔雲是也,能出入風雲,吞齧虎豹。
當禹治水時,我父子與之大戰。
我敗伏山澤中,伯益來放火,幾為所燒,我咬傷伯益之指而逃。
禹王大怒,命天将庚辰用神霄劍斬我,擲屍江中。
其時我父尚在,命群水怪取陰沉木為棺,葬我于此。
将來劫滿時,我尚想下世報仇,汝乃命某卒來剖棺戮屍耶?然汝貴人也,奉天子命而來,我不能害。
彼破棺之卒,吾将取其命矣!”言畢而去。
次日,卒果暴亡。
餘按陰沉木乃洪荒以前之木,經過劫灰者,萬年不壞,以故曆千百年巍然不朽。
其蓋被姜禦史所取,故今猶暴露也。
餘丙午遊武夷山,見大藏山洞之虹橋闆森森架立,恨無姜禦史其人者,架雲梯取而視之。
弼乃祝曰:“豈予藥殺爾邪?苟非餘,當白爾冤。
”鬼曰:“兒閱人多,惟翁可托,故來訴翁,非有他也。
翁若果白兒冤,宜集十人為證佐。
”弼如其言。
鬼曰:“兒周氏女也,居大同豐州之黑河,父和卿,母張氏。
生時月在庚,故小字為月西。
年十六,母疾,父召王萬裡占之,因識其人。
母死百有五日,父晝卧,兄樵未還,兒偶步牆陰,萬裡以兒所生時日禁咒之,兒昏迷瞪視不能語。
萬裡負至柳林,反接于樹,先剃其發,纏以彩絲;次穴胸割心肝暨眼舌耳鼻指爪之屬,粉而為丸,納諸匏中;複束紙作人形,以咒劫制,使為奴。
服役稍怠,舉針刺之,痛不可言。
昨以翁見辱,乃遣兒報翁,兒心弗忍也。
翁能憐之,勿使銜冤九泉,兒誓與翁結為父子。
在坐諸父慎毋洩,洩則禍将及。
”言訖,哭愈悲。
弼共十人者皆灑涕,備書月西辭,聯署其名,潛白于縣。
縣審之如初,急逮萬裡叔侄鞫之。
始猶抵拒,月西與争,反複甚苦,且請搜其行橐,遂獲符章印尺、長針短釘諸物,萬裡乃引伏雲:“萬裡,廬陵人,售術至興元,逢劉煉師,授以采生法,大概如月西言。
萬裡弗之信,劉于囊間解五色帛,中貯發如彈丸,指曰:『此鹹甯李延奴,為吾所錄,爾能歸錢七十五萬缗,當令給侍左右。
』萬裡欣然允諾。
劉禹步焚符祝之,延奴空中言曰:『師命我何之?』劉曰:『爾當從王先生遊。
先生,仁人也,殊無苦。
』萬裡如約酬錢,并盡受其術。
複經房州,遇邝生某,與語意合。
又獲耿頑童者,亦奴畜之,其歸錢數如劉。
戒萬裡終身勿近牛犬肉,近忘之,因啖牛心炙,事遂敗,尚複何言。
”縣移文豐州,追和卿為左驗。
和卿來,心頗疑之,雜處稠人中。
弼陽問:“誰為爾父?”月西從壁隙呼曰:“黑衣而蒲冠者是也。
”和卿恸,月西亦恸,恸已,曆叩家事,慰勞如平生,官為具成案上大府,将定罪,而萬裡死于獄。
初,弼訴縣歸,親賓持壺觞樂之,忽聞對泣聲,弼詢之,鬼曰:“我耿頑童、李延奴也,月西冤已伸,翁甯不憫我二人邪?”弼難之,頑童曰:“月西與翁約為父子,吾獨非翁兒女邪?何相遇厚薄之不齊也?”弼不得已,再往縣入牒。
官逮頑童父德寶、延奴父福保至,其所言皆驗。
自是,三鬼留弼家,晝相随行,夜同弼卧,雖不見形,其聲琅然。
弼從容問曰:“門當有神,爾曷從入?”月西曰:“無之,但見繪像懸戶上耳。
”曰:“吾欲爇紙錢賜爾何如?”曰:“無所用也。
”曰:“爾之精氣能久存于世乎?”曰:“數至則散矣。
” 頑童善歌,遇弼飲,則唱漢山東調為壽。
弼連以酒酹地,頑童辄醉,應對皆失倫。
客戲以酰代之,頑童怒曰:“幾蜇吾喉吻!何物小子,惡劇至此?”哓哓然數其陰事不止,客慚而遁。
月西尤号黠慧,時與弼諸子相谑,言詞多滑稽。
諸子或理屈,向有聲處擊之,月西大笑曰:“鬼無形,兄何必然,徒見其不智也。
”凡八閱月,始寂寂無聲。
蕭總管求焚戚南元為歸安知縣,有蕭總管祠甚靈,廟壯麗特甚。
一日過之,值賽會之期,聚數千人,戚告于神曰:“天久不雨,若能禳神得雨則善;不爾,廟且毀,罪不赦也。
”舁木偶于橋上,竟不雨,沉之水中。
數日,舟行,忽木偶自水躍入舟中,侍者失色走報曰:“蕭總管來!蕭總管來!”戚笑曰:“是總管求焚也。
”命系其舟側。
顧岸傍有社祠,别遣黠隸易服入祠,戒之曰:“伺水中人出,械以來。
”已而果然,蓋諸賽者賄沒人所為也。
遂焚之,而杖作僞者。
全州兵書匣乃水怪奔雲之骨 乾隆丙辰,餘過廣西全州,見絕壁之上有匣,似木非木,其上無蓋,舟人雲諸葛亮藏兵書處。
甲辰,餘再過全州,已将五十年矣,仰而谛視,絲毫無損,疑世上焉得有此不朽之木。
後廣西布政司奇公過其地,用千裡鏡測之,的是木匣,非石匣也。
其下江流迅急,舟難久停,心中終以為疑。
後閱《湧幢小品》雲:嘉靖皇帝常遣南昌姜禦史往取兵書。
姜架雲梯,募健卒緣梯而上,乃一木棺,厚尺許,黃黑色,其上有蓋。
啟之,中有白骨,頭顱大如車輪,兩牙長一尺餘,鋒利如刃,遂取以下。
禦史據實奏聞,瘗其骨于山側。
是夜,姜夢一虎頭人,長丈餘,撞門而入,瞪目怒曰:“餘,水神巫支祈之第三子奔雲是也,能出入風雲,吞齧虎豹。
當禹治水時,我父子與之大戰。
我敗伏山澤中,伯益來放火,幾為所燒,我咬傷伯益之指而逃。
禹王大怒,命天将庚辰用神霄劍斬我,擲屍江中。
其時我父尚在,命群水怪取陰沉木為棺,葬我于此。
将來劫滿時,我尚想下世報仇,汝乃命某卒來剖棺戮屍耶?然汝貴人也,奉天子命而來,我不能害。
彼破棺之卒,吾将取其命矣!”言畢而去。
次日,卒果暴亡。
餘按陰沉木乃洪荒以前之木,經過劫灰者,萬年不壞,以故曆千百年巍然不朽。
其蓋被姜禦史所取,故今猶暴露也。
餘丙午遊武夷山,見大藏山洞之虹橋闆森森架立,恨無姜禦史其人者,架雲梯取而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