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次早,忽又作缪語雲:“菩薩不忍将胡三哥殺害,不過拘系而已。

    今聞胡三哥要打千尺深地洞逃出來,害汝妹性命,我感你恩,故來報信。

    大相公可再求大士,使他不得逃出。

    ”國相又虔禱大士前,願再刊施《心經》千卷,共三千卷,并将此胡三哥為怪之事載于經後,普勸世人。

    禱畢,缪三姑雲:“如此甚好,但昨日與我的銀錠,虛數不敷。

    ”又雲:“《心經》被人來奪扯碎了,煙袋因狗叫心驚失掉了。

    今要銀錠一千,裙襖二副,仍要煙袋、荷包、燒酒、牛肉。

    許我《心經》,可先念三十卷,須做一紙箱,開箱對箱朗誦,自然卷數在内。

    ”又雲:“九月初一日,可齋供大士,将你妹子歸依菩薩,取名觀貞。

    打一銀鎖,将法名鑿上,挂在胸前,以避兇災,以保年壽。

    ”于是一一備辦,候暮而送。

    又雲:“此刻大士已帶了胡三哥到城隍處,你妹子亦去赴審矣。

    ” 黃昏後,妹蘇曰:“城隍廟審事,回來備說。

    先在廟門外見城隍神接大士上殿正坐,城隍在下側首旁坐,我跪大士側邊,胡三哥跪丹墀下。

    大士向城隍說了此話,城隍就向胡三曰:『孽畜,何得擾害生人?』胡三答曰:『我原在新官橋裡住,因橋拆造,借居羅家空樓。

    此系女鬼,他來跟我覓食的。

    』城隍即令判官查我父母及吾兄之籍,又查羅宅之籍。

    查畢,叱曰:『他是生人,如何說是女鬼!』喝令掌嘴。

    掌畢,複抽簽擲地,将胡三哥重打三十闆,曰:『我處亦不究你,解往真人府去治罪。

    』随點役二人,備文解去。

    解差手執紅棍,将胡三哥鎖押而去。

    大士出廟升天,我亦出廟門,缪三姑領我回來。

    ”于是延巫祭奠缪三姑,相送而去,不複來矣。

     至二十六夜,其妹夜半夢前解差二人,一人手執長槍,槍上挂一毛頭,帶有血痕,曰:“胡三已正法矣。

    ”妹驚醒。

    次夜,甫就枕,即有一毛頭滾地而來,将女左臂帶衣痛咬一口。

    随即喊叫,其頭不見,隻見左臂衣上染有血痕。

    自此,或晝或夜,每見毛頭在腳邊滾來滾去。

     九月初一日,依缪三姑之言,置鎖鑿名,齋供大士。

    妹見大士吩咐:“胡三已經正法,你終身勿往東南去。

    汝兄許缪三姑《心經》三百卷,他得此經,已成地仙矣。

    我之《心經》重大,汝兄須加敬奉。

    ”大士又取香灰在女頭上書符鎮之而醒,于是國相同妹叩謝。

    但滾地之頭不時來攪,國相亦每夜夢與人毆擊,不見其形,但覺有一不滿三尺之黑物而已。

    忽悟《心經》佛力浩大,可以解冤釋結,超度苦魂,又向大士前再拜,願誦《心經》三百卷,超度胡三,以解此結。

    于是毛頭亦不複再見。

    此皆國相親曆之事,向人言之。

     旱魃有三種 一種似獸,一種乃僵屍所變,皆能為旱,止風雨。

    惟山上旱魃名格,為害尤甚,似人而長頭,頂有一目,能吃龍,雨師皆畏之。

    見雲起,仰首吹噓,雲即散而日愈烈,人不能制。

    或雲:天應旱,則山川之氣融結而成。

    忽然不見,則雨。

    鬼腳甚香能行經受胎甯波周秀才,在于潛署内作幕。

    久之,形狀羸瘦。

    同事疑之,叩問,總言無他。

    一日同食西瓜,客有言鬼無腳,周忽雲:“鬼不特有腳,且女鬼之腳甚香。

    ”群問:“何所見?”周頗悔失言。

    衆再四诘之,始言于某夜月光下有所感觸,對月長歎,忽見對過廊下,有一婦人,甚美,亦對月長歎。

    周初疑為署中人,坦然不懼,訊其所歎何故,遽答曰:“子不知我之所歎,猶我之不知子之所歎也。

    ”少頃,周閉門而睡,心悔月下逢此美婦人,惜未細談。

    忽聞窗外小語雲:“君果有意,當于明夜月下再會。

    ”至次夜,周屏僮仆,相俟月下,久不至,疑其爽約。

    至四更,忽見婦人踉跄而來曰:“我為君馳千裡而來。

    ”叩之故,曰:“今夜往江南六合祝盟姊壽,去時有同伴數人。

    恐久留失約,故撇同伴獨回。

    途間恐遇虎狼,膽怯行遲,故後期。

    天且漸曉,不能缱绻,如君必欲相會,可與僮仆分居,恐與陰陽有犯。

    ”如其言。

    奴知主人室中有鬼,堅不肯移。

    周大怒,奴始從之,然每夜必窺探主人之室。

    婦人遂不至。

    久之,僮亦釋然,不複來擾。

    忽婦人至曰:“君毋畏,我系前幕友某人之妾,松江人。

    偶小疾,為庸醫所誤,遂殁。

    以陽壽未終,冥籍不收,可以閑遊。

    查《露水夫妻簿》上,與君有緣,但注定隻應交媾一百十六次。

    若無人知,則相處可長,否則,緣盡便散。

    ”又雲:“君外尚有一人,亦有夙緣,應數百次,不知何日得會。

    自此後可為地仙,不複輪回。

    且我行徑受胎,皆與人同,奈君命中無子,我不能為君嗣續耳。

    ”從此,周形神愈憊。

     同人知其事,促之歸。

    周亦以同人皆知,身不能安,遂歸甯波,身漸充肥。

    周每與女交,用紅圈印于憲書月日之下,同人數之,得一百十六圈。

     王弼 王弼,字良輔,秦州人。

    行醫延安,遇巫王萬裡與從子尚賢賣蔔龍沙,忿其語侵,坐折辱之。

    萬裡恚甚,驅鬼物懼弼。

     弼夜坐,忽聞窗外悲嘯聲,啟戶視之,空庭月明,無有也。

    翌日,晝哭于門,且稱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