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許翠娥
關燈
小
中
大
山西劉希文,餘忘其郡邑,其于符錄及地理陽宅、占卦算命,悉知而不精。
然不以不能為能而罔欺,不以能為不能而勒索,蓋正人也。
惟符錄之事,事屬不測,但以無懼為主;雖不能勝,必試之,即受恥辱于鬼狐,亦漠然置之。
妻死,家無系憐,恃藝糊口于四方。
遊至平陽,有為狐祟者邀之去。
劉為之設壇焚符,不應。
三焚之,仍不應,劉亦無可如何矣。
既而來一麗人,謂劉曰:“吾之來,非君符水有靈,實吾自至。
蓋以吾家與君屬至戚,故奉親命來相邀。
”劉問之,女曰:“吾胞妹許翠娥,幼字于君,君負約别娶。
吾父欲為妹另擇配,妹不可,迄今猶守貞以俟,故邀君辱臨,以就婚耳。
”劉曰:“吾别無婚媾。
”女曰:“此令先君之所為,君應不記憶。
”劉喜,不遑細詢,立欲從之去。
女曰:“何急也?吾去,君所醫者之病即愈,可受其謝。
五日後,奉迓台駕于東門外,午時為度。
”言已而杳。
初,希文之父路拾一小狐,似初産。
攜至家,喂以米粥。
三日眼睜能走,兩越月如小犬,其毛如濡可愛。
劉時五、六歲,常戲弄之,當晝亦有擁之而卧之時。
父見之,戲曰:“此汝婦。
”又三年,如巨犬,劉每食必食之。
忽不見,劉思之而泣。
父戲之曰:“想汝媳婦耶?”此事劉固識之,而意料不及此。
及劉受病家之謝,已及五日,遂如女邀。
出其東門,見一小車駕駒俟周道。
禦者見劉曰:“君劉貴人耶?”劉曰:“吾非貴人,吾劉希文也。
”禦者曰:“吾即迎接貴人者。
”即車中取衣冠奉劉。
劉衣畢升車,展鈴而發。
不多時,數裡外忽睹城垣,劉曰:“此何處?”禦者曰:“此嶽陽城也。
”劉心計曰:“一百二十裡路,倏忽即到耶?”未幾,至一莊首,見數人盛服并列,若候客。
禦者曰:“彼悉奉迓貴人者。
”劉聞之,下,整衣與揖。
共陪劉至一大門,懸燈結彩。
既入,花燭之儀,宛如世家。
劉見新人娈勝伯姊,不勝之喜。
及寝,劉曰:“卿之族徒,仆已悉,但不知與卿家何日結親?”翠娥笑曰:“妾幼時,君牽與同卧;妾去後,君思之而泣。
忘諸乎?”劉豁然。
及半年,翠曰:“君可以行矣,嶽家不可久居。
”劉曰:“諾。
但仆客遊無方,卿不從仆去,則屬不情;卿若從仆去,諸日奔波,卿不能堪,且于仆之所為,大有違礙。
難何如之?”翠曰:“是不難。
君行矣,無論君投宿何處,妾每夕必自至。
”劉不語,翠曰:“君請勿疑,妾不食言。
”劉去,每宿旅店,翠果繼至,且預言次日某事某事徒勞罔功。
劉如翠言為之,果有利無吝。
月馀,翠欲歸省,請十日自回。
劉曰:“月馀卿未一歸耶?”曰:“然。
”曰:“何處俟卿?”翠曰:“勿庸。
君遊不出百裡外,妾自能尋之。
”劉許之,而翠去。
劉遊至一山莊,聞号泣者凡四、五家。
劉訝曰:“何喪之同也?”問之,莊人曰:“東南山有蛇精二,變化人形,雌惑壯男,雄祟麗婦,且時吞噬沖幼子女。
今之号泣者,悉喪子、喪婦與喪幼年男女者也。
”劉恻然曰:“何以知為蛇精?”莊人曰:“莊首有巨灣,水極澄澈。
是物每夜同來飲水。
”劉曰:“可得睹乎?”曰:“可。
”及夕,膽豪者伴劉隐身灣側以俟。
二更後,遙見明燈四盞,其來迅速。
莊人曰:“明燈即蛇眼。
”及近視之,長約五丈,粗可一圍,劉亦為之毛發猬樹。
曉,觀其去來蹤迹,其來路草皆下仆,去路草悉上偃。
劉見幾生情,曰:“吾能除此毒害。
”莊人喜,問其術。
劉曰:“急市尖刀數十把,預備火炮響器。
”莊人如命。
劉同莊人于蛇去路草莽
然不以不能為能而罔欺,不以能為不能而勒索,蓋正人也。
惟符錄之事,事屬不測,但以無懼為主;雖不能勝,必試之,即受恥辱于鬼狐,亦漠然置之。
妻死,家無系憐,恃藝糊口于四方。
遊至平陽,有為狐祟者邀之去。
劉為之設壇焚符,不應。
三焚之,仍不應,劉亦無可如何矣。
既而來一麗人,謂劉曰:“吾之來,非君符水有靈,實吾自至。
蓋以吾家與君屬至戚,故奉親命來相邀。
”劉問之,女曰:“吾胞妹許翠娥,幼字于君,君負約别娶。
吾父欲為妹另擇配,妹不可,迄今猶守貞以俟,故邀君辱臨,以就婚耳。
”劉曰:“吾别無婚媾。
”女曰:“此令先君之所為,君應不記憶。
”劉喜,不遑細詢,立欲從之去。
女曰:“何急也?吾去,君所醫者之病即愈,可受其謝。
五日後,奉迓台駕于東門外,午時為度。
”言已而杳。
初,希文之父路拾一小狐,似初産。
攜至家,喂以米粥。
三日眼睜能走,兩越月如小犬,其毛如濡可愛。
劉時五、六歲,常戲弄之,當晝亦有擁之而卧之時。
父見之,戲曰:“此汝婦。
”又三年,如巨犬,劉每食必食之。
忽不見,劉思之而泣。
父戲之曰:“想汝媳婦耶?”此事劉固識之,而意料不及此。
及劉受病家之謝,已及五日,遂如女邀。
出其東門,見一小車駕駒俟周道。
禦者見劉曰:“君劉貴人耶?”劉曰:“吾非貴人,吾劉希文也。
”禦者曰:“吾即迎接貴人者。
”即車中取衣冠奉劉。
劉衣畢升車,展鈴而發。
不多時,數裡外忽睹城垣,劉曰:“此何處?”禦者曰:“此嶽陽城也。
”劉心計曰:“一百二十裡路,倏忽即到耶?”未幾,至一莊首,見數人盛服并列,若候客。
禦者曰:“彼悉奉迓貴人者。
”劉聞之,下,整衣與揖。
共陪劉至一大門,懸燈結彩。
既入,花燭之儀,宛如世家。
劉見新人娈勝伯姊,不勝之喜。
及寝,劉曰:“卿之族徒,仆已悉,但不知與卿家何日結親?”翠娥笑曰:“妾幼時,君牽與同卧;妾去後,君思之而泣。
忘諸乎?”劉豁然。
及半年,翠曰:“君可以行矣,嶽家不可久居。
”劉曰:“諾。
但仆客遊無方,卿不從仆去,則屬不情;卿若從仆去,諸日奔波,卿不能堪,且于仆之所為,大有違礙。
難何如之?”翠曰:“是不難。
君行矣,無論君投宿何處,妾每夕必自至。
”劉不語,翠曰:“君請勿疑,妾不食言。
”劉去,每宿旅店,翠果繼至,且預言次日某事某事徒勞罔功。
劉如翠言為之,果有利無吝。
月馀,翠欲歸省,請十日自回。
劉曰:“月馀卿未一歸耶?”曰:“然。
”曰:“何處俟卿?”翠曰:“勿庸。
君遊不出百裡外,妾自能尋之。
”劉許之,而翠去。
劉遊至一山莊,聞号泣者凡四、五家。
劉訝曰:“何喪之同也?”問之,莊人曰:“東南山有蛇精二,變化人形,雌惑壯男,雄祟麗婦,且時吞噬沖幼子女。
今之号泣者,悉喪子、喪婦與喪幼年男女者也。
”劉恻然曰:“何以知為蛇精?”莊人曰:“莊首有巨灣,水極澄澈。
是物每夜同來飲水。
”劉曰:“可得睹乎?”曰:“可。
”及夕,膽豪者伴劉隐身灣側以俟。
二更後,遙見明燈四盞,其來迅速。
莊人曰:“明燈即蛇眼。
”及近視之,長約五丈,粗可一圍,劉亦為之毛發猬樹。
曉,觀其去來蹤迹,其來路草皆下仆,去路草悉上偃。
劉見幾生情,曰:“吾能除此毒害。
”莊人喜,問其術。
劉曰:“急市尖刀數十把,預備火炮響器。
”莊人如命。
劉同莊人于蛇去路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