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八 許翠娥

關燈
中埋尖刀,微露其鋒,半步一把。

    埋畢,謂莊人曰:“于蛇将去時,急燃火炮,共敲響器,以驚之。

    ”衆共應諾。

    蛇受驚,急去。

    至埋刀處,蛇身重,草益偃,刀尖大露,刺蛇腹。

    蛇痛,行益急,益急益痛,益痛行益急,未幾,蛇腹兩開矣。

    其雌在後,亦有靈性,急回,從來路去。

    莊人大恐,曰:“二蛇止傷其一,彼一必複仇。

    ”恐受劉累,悉不容留。

    劉不得已,移居于廟。

    知孽自作,悔之已晚,唯思翠來與之永訣,死無憾。

    日暮,翠倉惶入曰:“君死期至矣。

    妾在此決不令君為之。

    ”劉詳語其事,翠曰:“怨君多事!今宵妖必尋君複仇。

    妾能匿君二夜,三夜不能。

    ”令劉伏神後,以物遮蓋,書符以鎮之,曰:“勿咳嗽,勿妄動,饑亦忍之。

    性命攸關,非小可!”言已,出廟遠遠審之。

    未幾,蛇乘風至,盤旋空中,虺虺如雷。

    莊人屏氣不敢出,翠亦為之戰栗。

    多時,覓劉不得,始去。

    次夕,翠即劉伏處告之曰:“免得今宵之難,可獲亻幸生。

    ”劉問之,翠曰:“不必問。

    君伏處勿動。

    ”蛇至,威勢更厲,至曉方回。

    翠喜謂劉曰:“起。

    二日未食,應饑死。

    ”飯後,引劉去。

    至山後,遙指曰:“彼即洞口,洞有仙人,至彼竭誠禮拜;拜已,哀其救拯,伏地而泣。

    日暮,務禁聲伏處。

    妖至勿懼。

    ”且教以哀之之言曰:“毒蟲違大仙洞府不遠,今毒害人生,諒亦大仙不忍坐視而必除之者。

    吾除之,不啻為大仙除之,且為人除害,害及己身,無妄之災,亦必大仙之所憫恤。

    ”劉曰:“卿知仙人之姓氏乎?”翠曰:“并仙人之為男為女,妾亦不知。

    ”劉心疑,不得不去。

    至,禮拜泣語如女言。

    及皓魄東升,忽聞風聲,即見巨蛇随風至。

    将近,複折身飛去。

    複來複去。

    劉仰視之,見一女仙執劍立洞上,知蛇之去,蓋畏仙與劍也。

    俄,蛇從旁猛至,吞劉。

    仙斬蛇奪劉,劉已死。

    以仙丹醫之,劉咽喉緊閉,丹不能入。

    仙棄之不忍,四顧無人,因接吻以津送之。

    聞有人笑曰:“可謂從井救人矣。

    ”舉首見一婦人立面前,審視之,曰:“野狐可惡。

    不能自救若夫,而曲委于吾。

    此何時何事,而以常情笑之。

    ”翠謝過。

    劉起坐于地,見翠與一女子并立,知為拯己之仙,稽首緻謝。

    翠曰:“大仙與君接吻以醫,君不可一謝而遂已也。

    ”仙怒翠以目。

    翠曰:“此莫大之恩,不得不表而明之。

    ”又曰:“若人為客,旅次不便奉養。

    願大仙洞留數日而後遣之。

    ”女不語。

    女入洞。

    翠牽劉從之,女亦不禁。

    翠為媒合,遂成夫婦焉。

    劉問其來曆,女曰:“妾牡丹仙也,自受呂仙戲辱之後,藏修于此,矢不适人。

    因醫君自失檢點,惹人嘲笑,不得不從君之請耳。

    ”莊人見二蛇皆死,不勝歡虞。

    不見劉,謂劉亦死,作廟祀之。

     劉之與二妻洞居也,四、五年後,女産一子。

    洞中不便養育,翠請代養于莊,女從之。

    劉與翠抱子入莊,莊人見之,竭力奉迎。

    劉指翠與子曰:“此吾妻子,欲居此,祈假住處。

    ”莊人曰:“為君立有生祠,可去像而居之。

    ”劉曰:“居之可也,其像可勿去。

    然其功在仙女,吾何力之有焉?”為莊人詳述之。

    莊人複塑女像于劉像之旁,四時緻祭。

    翠之莊居也,劉時往來。

    至其子娶妻後,劉始不來,而翠亦杳。

    莊中至今猶有劉後人焉。

     虛白道人曰:劉希文之欲制毒蟲,以聞哭聲起意,毫無利心也。

    無利心而為之,則止以除害為心,而無畏害之心矣。

    興利者有利,除害者無害,劉之死而複生,雖似幸免,實非幸免矣。

     牡丹仙積此大功,足以證果。

    上元李瑜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