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瓊華島

關燈


    ”向遂細細講究,兼将五倫中之十義,十義中之體用,體用中之功效,功效中之次序,凡其中之可以言傳者,一一切言之。

    其人聞之大喜,曰:“此治國平天下之道,當急為講堂,聚島人而訓誨之。

    吾島雖在化外,亦無難漸臻上理矣。

    ”向曰:“惟秉國成,始自為政,君亦徒有其願已耳!”張曰:“此即島中之王公。

    ”向居然起敬,與為長揖。

    島君曰:“此何禮也?”向曰:“中華平等相見如此。

    ”因與講朝觐會典之禮。

    島君曰:“華夏之君若是之尊耶?”遂以向為上賓。

    講堂竣,聚島人于中,令向講書以訓之。

    向先為講倫常,聽者有足蹈手舞者矣,有俯首涕泣者矣,皆因乍聆倫理,鼓動天良也。

    向擇其少慧者,教之書讀,十年後為之開科取士,俗同風一,亦有諸夏氣象矣。

     向于公務之暇,每于島中遨遊。

    至一山,雖不甚高大,而峪中瀕澗處多人參,遂遣人采取,按法制之。

    妻問制此何用,向曰:“此天朝寶物也。

    ”複于海邊得鼍蓋一枚,心知其異,悉寶藏之,以為有此二物,至中國可緻巨富。

      島西八百裡有秀雲島,其人丁等于瓊華,而秉性強悍。

    忽使人來,責令瓊華每年出銀米若幹以為常貢,如不應允,即興問罪之師。

    島君大懼,遂委其事于向。

    向對使人曰:“銀米若幹,猝難立辦,請限五月。

    ”使人乃去。

    向乃令島人制火炮、弓箭、器械,每日操演之。

    及期,西島複使人督催。

    向怒,割來使兩耳,釋令歸,島人大恐。

    向曰:“不與抗衡,而聽其誅求,則島中所出,悉輸于彼,吾人不将餓殍乎?與其死于餓殍,孰若死于征戰!且一日之勝,數世賴之。

    ”島人鹹悟,遂尊向為軍師,曰:“願聽調度,死而無憾!”向曰:“島西有長蛇谷一條,為敵入島必由之路,可于彼處用計擒之。

    ”分島人為三隊,各與一令。

    第五日,西島人果乘船至,勇如虎貔,勢不可敵。

    登岸後,瓊之第一隊先到,略與接戰,詐敗走。

    敵以為怯,盡力追入長蛇谷。

    既入,不見島人;方欲出谷,滾木擂石已斷去路。

    既而箭如雨下,炮如雷鳴,敵大懼欲退,而谷口已為瓊二隊人杜塞,西島人悉困谷内。

    越三日,其頭目請瓊主将,将有言。

    向至,問之。

    曰:“若肯解圍,願勸吾主臣服,不複侵犯。

    ”向許之,約各留軍裝器械,魚貫而出。

    敵如約,徒手乘船而去。

    向曰:“賊衆雖去,賊首必親至,宜再以計破之。

    ”遂暗中傳令,惟日與島君飲宴以俟之。

    未幾,西島主果盡率其衆而來。

    既至,見邊陲無備,督衆遂進。

    既入谷,島人夾谷而出其後,铳炮弓箭以攻之。

    西島人急奔出谷。

    既上島,島人整列于三裡之外,西島主令其衆曰:“退既無路,當進攻!”衆遂蜂擁而進,塵土陡起,半陷入坑坎中。

    島人複以箭炮從縱從之,坑坎為滿,遂各用敵人腰帶縛之。

    擁西島主至軍帳,向親解其縛,待以賓禮,謂之曰:“與君鄰島,宜相親睦,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西島主俯首不語。

    向複曰:“吾主欲送君還島,世世結好,不知肯辱收吾主否?”西島主曰:“若蒙大惠,願時聽調遣,歲輸常貢。

    ”向曰:“貢不必常,以物将敬可也。

    ”遂盡釋所獲敵人,令先歸船,以俟其主。

    設盛宴以款西島主,筵未終,興辭。

    向親送至海邊,立視其開船而去。

    周圍島峪聞此事者,悉輸貢通好,尊其禮教。

     向居島三十年,二子皆長矣。

    時念老母,島無船隻,不得歸省。

    一日,謂妻張氏曰:“設有機會,卿能從仆歸否?”張氏曰:“妾實不能。

    昔島中夫婦,夫不家,婦必改嫁。

    茲聆雅訓,頗知節義,之死矢靡他,亦足以報情深。

    但妾無子,終身無依;君無子,無後為大。

    君攜次子去,長子留此,代君操理島務。

    老母百年,萬望君還歸。

    ”向許之,遂将軍師之事陸續屬長子。

    一日,島人報曰:“現有估船二隻,被風飄泊島下。

    ”向大喜,遂帶仆從三十馀人至島下。

    舟子見之,大懼,倉皇無措。

    向乃止從人于百步外,孤身上船,問其來曆,言載客貨赴廣東。

    向亦自道回中華之意。

    舟人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