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金瑞
關燈
小
中
大
見之,喜,以璋文弱,使理輕舉,居前庭;使女伴女治針黹,居後院。
而璋與女實每夜同處。
久之,女曰:“君見主人之女否?”曰:“未也。
”女曰:“誠佳人也。
”璋曰:“比卿如何?”曰:“妾實不及其娟麗。
”璋曰:“卿能使仆一見顔色否?”女曰:“不惟使君見之,将使君妻之。
”璋急問其期,女曰:“何急也!約不遠耳。
”及二鼓,女曰:“妾視其寝未。
”遂去。
既而返曰:“女睡熟矣!女若問君名,可實告之,其馀勿輕言。
”女送璋至董女樓而返。
燈火尚明,時方盛暑,見女白身卧帳中,潛就淫之。
女覺而醒,俟璋事已,問曰:“汝金璋耶?”璋曰:“然。
”“何得到此?”璋不答,起身而杳,女大疑。
次夜複然。
璋以董女之問語女,女曰:“渠若再問,答以仙助之,勿言妾也。
”第三夜,女設酒胾以俟,二更後,不見璋,遂自言曰:“金郎,來則來耳,何俟妾寐?”璋應聲入曰:“仆來矣!”女酌酒奉之,複問到此之由,璋以狐女之言答之,女信之。
蓋樓系活梯,女父母以女及笄,晝則設梯,夜則捐去,固非凡人所能到也。
飲際,問璋履曆,璋仍以狐女為姊,諱其為狐,其馀曆言之。
女聞之,傷悲之情如夫婦。
及期月,女有娠,女母梁氏見而疑之,語于董。
董曰:“夜無樓梯,誰能上之?”梁曰:“固然,然女之情形實可疑。
”夜,董與妻竊聽之,果有男女微言之聲。
暗設梯,梁氏上,穴窗窺之,見有男子與女對語。
扣門而入,則惟女一人。
問女曰:“适見有男子在此,其人焉往?”女曰:“誠有之,其人之去來俱有仙助。
”曰:“其人為誰?”女答以金璋。
梁曰:“惜也,其為傭工!”女曰:“今為傭工,其實是宦門之子。
”遂曆言璋之家世與遭遇。
梁語于董,且曰:“吾二人無子,久欲得贅婿賴以奉養,金某有家不能歸,贅之大有裨益。
且渠與女有私已經歲,亦不得不婿之。
”董從之,爰蔔吉行合卺禮。
璋與女方對飲,狐女忽至。
董女起身曰:“姊盍早來?”狐女曰:“吾非汝姊,實良人之嫡妻。
”謂璋曰:“君得令居,無需妾,請永别。
鬻妾之資,妾帶之去矣!”言已不見。
董女驚訝,急問璋。
璋曰:“渠為狐,妻卿之故,悉渠之力也,兼于仆有救命之恩。
”遂并叙之。
女曰:“渠既有恩,何故鬻之?”璋複叙鬻之之故,女笑曰:“得人之身價,複以人之胞妹自代,狐姊可謂巧于報複矣!”未二年,董翁卒,璋改金姓為董氏,産業悉璋承受矣。
金公卒後,繼妻魏氏盡有殡葬。
聞金璋死,痛子之切,遂得迷症,棄财毀物;仇人嶽某複施以暗算。
及病愈,家産一無所有。
不得已傭媪于人,嶽家不許主人容留之,乞食亦無與之者。
魏乃遠離居邑,日丐村鎮,夜宿瓦窯,百苦并嘗矣。
金瑞之出亡也,不知焉往之善,順路而适,數月之久,未獲立足之地。
遊至徽州,資斧将盡,不得已傭身于人,伺候書室。
主人亦姓金,塾師賈孝廉與金公同年,學生惟東人一子一侄,曰震曰霖,俱十六歲。
一日,師有公事,命題而行。
及午,震、霖俱不食,蓋為文章無隻字也。
瑞曰:“勿虞,吾代作之。
”立為草創,令震、霖錄之,日夕,二藝俱成。
師見之大駭,曰:“此文非汝二人所能為也。
”震、霖以實告,師語金公。
公問瑞曰:“有此才學,胡為出亡到此?”瑞實言之。
金公喜曰:“令尊與仆與師同年中式,大同年也。
以年侄作傭僮,大失友義矣!”使從賈師讀,認為侄。
應童試而售,聯捷,欽點主政,簽分兵部。
遇鄉人,問家景,知父、弟俱亡,母氏不知所往,遂大恸。
鄉人勸之曰:“令堂無倚,當急尋而奉養之,哭無益也。
”瑞遂棄官尋母。
至居裡,借宿舊鄰家,細詢母音,知母嘗傭于某村甲某。
詣甲問之,甲言傭此數日即辭去。
瑞急于周圍村莊細訪之,月馀無耗。
囊物不多,日不敢飽,蓋恐費用不繼也。
一日,訪至一莊,莊人曰:“數月前有一老婦病故于此
而璋與女實每夜同處。
久之,女曰:“君見主人之女否?”曰:“未也。
”女曰:“誠佳人也。
”璋曰:“比卿如何?”曰:“妾實不及其娟麗。
”璋曰:“卿能使仆一見顔色否?”女曰:“不惟使君見之,将使君妻之。
”璋急問其期,女曰:“何急也!約不遠耳。
”及二鼓,女曰:“妾視其寝未。
”遂去。
既而返曰:“女睡熟矣!女若問君名,可實告之,其馀勿輕言。
”女送璋至董女樓而返。
燈火尚明,時方盛暑,見女白身卧帳中,潛就淫之。
女覺而醒,俟璋事已,問曰:“汝金璋耶?”璋曰:“然。
”“何得到此?”璋不答,起身而杳,女大疑。
次夜複然。
璋以董女之問語女,女曰:“渠若再問,答以仙助之,勿言妾也。
”第三夜,女設酒胾以俟,二更後,不見璋,遂自言曰:“金郎,來則來耳,何俟妾寐?”璋應聲入曰:“仆來矣!”女酌酒奉之,複問到此之由,璋以狐女之言答之,女信之。
蓋樓系活梯,女父母以女及笄,晝則設梯,夜則捐去,固非凡人所能到也。
飲際,問璋履曆,璋仍以狐女為姊,諱其為狐,其馀曆言之。
女聞之,傷悲之情如夫婦。
及期月,女有娠,女母梁氏見而疑之,語于董。
董曰:“夜無樓梯,誰能上之?”梁曰:“固然,然女之情形實可疑。
”夜,董與妻竊聽之,果有男女微言之聲。
暗設梯,梁氏上,穴窗窺之,見有男子與女對語。
扣門而入,則惟女一人。
問女曰:“适見有男子在此,其人焉往?”女曰:“誠有之,其人之去來俱有仙助。
”曰:“其人為誰?”女答以金璋。
梁曰:“惜也,其為傭工!”女曰:“今為傭工,其實是宦門之子。
”遂曆言璋之家世與遭遇。
梁語于董,且曰:“吾二人無子,久欲得贅婿賴以奉養,金某有家不能歸,贅之大有裨益。
且渠與女有私已經歲,亦不得不婿之。
”董從之,爰蔔吉行合卺禮。
璋與女方對飲,狐女忽至。
董女起身曰:“姊盍早來?”狐女曰:“吾非汝姊,實良人之嫡妻。
”謂璋曰:“君得令居,無需妾,請永别。
鬻妾之資,妾帶之去矣!”言已不見。
董女驚訝,急問璋。
璋曰:“渠為狐,妻卿之故,悉渠之力也,兼于仆有救命之恩。
”遂并叙之。
女曰:“渠既有恩,何故鬻之?”璋複叙鬻之之故,女笑曰:“得人之身價,複以人之胞妹自代,狐姊可謂巧于報複矣!”未二年,董翁卒,璋改金姓為董氏,産業悉璋承受矣。
金公卒後,繼妻魏氏盡有殡葬。
聞金璋死,痛子之切,遂得迷症,棄财毀物;仇人嶽某複施以暗算。
及病愈,家産一無所有。
不得已傭媪于人,嶽家不許主人容留之,乞食亦無與之者。
魏乃遠離居邑,日丐村鎮,夜宿瓦窯,百苦并嘗矣。
金瑞之出亡也,不知焉往之善,順路而适,數月之久,未獲立足之地。
遊至徽州,資斧将盡,不得已傭身于人,伺候書室。
主人亦姓金,塾師賈孝廉與金公同年,學生惟東人一子一侄,曰震曰霖,俱十六歲。
一日,師有公事,命題而行。
及午,震、霖俱不食,蓋為文章無隻字也。
瑞曰:“勿虞,吾代作之。
”立為草創,令震、霖錄之,日夕,二藝俱成。
師見之大駭,曰:“此文非汝二人所能為也。
”震、霖以實告,師語金公。
公問瑞曰:“有此才學,胡為出亡到此?”瑞實言之。
金公喜曰:“令尊與仆與師同年中式,大同年也。
以年侄作傭僮,大失友義矣!”使從賈師讀,認為侄。
應童試而售,聯捷,欽點主政,簽分兵部。
遇鄉人,問家景,知父、弟俱亡,母氏不知所往,遂大恸。
鄉人勸之曰:“令堂無倚,當急尋而奉養之,哭無益也。
”瑞遂棄官尋母。
至居裡,借宿舊鄰家,細詢母音,知母嘗傭于某村甲某。
詣甲問之,甲言傭此數日即辭去。
瑞急于周圍村莊細訪之,月馀無耗。
囊物不多,日不敢飽,蓋恐費用不繼也。
一日,訪至一莊,莊人曰:“數月前有一老婦病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