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狐夫人
關燈
小
中
大
原有便門,因無人看守,将門扃鎖,出入必由内庭。
”言已辭去。
相如見園中雖無多花卉,而夭桃文杏,翠柏蒼松,皆可玩賞。
室内明窗淨幾,滿架書籍。
視之,凡學堂應用之書大概悉備。
及午,酒食由内送出。
及夕,酒食如故,并衣服衾帳色色送到。
相如心不自安,兀坐草堂,毫無所事。
欲出遊而園門扃鎖,又不便從内庭出,怅悶已極。
不得已,複理舉業,高聲朗誦以破悶懷。
及晚,酒菜倍他日,來人曰:“家主人即出。
”既而史至,二人對飲,馮為主而史為賓也。
史曰:“聞君誦讀,可喜可欽。
然每日讀書,必按課作文,近今之可師事者其誰乎?”曰:“某進士其可。
”言至此,史即辭去。
至第三日早,史出詩文題各一以授相如。
相如曰:“此題出自誰手?”曰:“某進士也。
”相如曰:“何以得此?”曰:“仆已代君投刺納贽矣。
可速作,日夕仆自走領轉送某進士。
看畢,仆仍送還。
”言已,即告辭曰:“勿誤功課。
”及夕,史果待于園中。
相如急為錄清,卷交而史去,後遂習以為常。
一日,詩、文題均難,深心構思,不覺睡去。
及醒,日已過午。
及夕,稿尚未脫,史待于園已多時。
相如出辭,兼告以故。
史曰:“諾。
君速去作文,勿顧仆。
”屢辭屢諾,而史仍弗去。
相如遂急為草創,夜半錄清,而史始去。
相如于此心實有不忍焉。
後早創速錄,史至即交,無煩立俟。
相如目不窺園,屈指三載。
一日,史曰:“大比臨迩,可為報名投卷計矣。
”曰:“諾。
”史曰:“去時勿啟園門,可由内庭出入,亦無令人看守書室。
”相如悉應之。
然每出入辄見二八女郎侍立庭内,審視之,容華如仙,秀曼都雅,不覺神馳。
入闱之前三日,史敬理杯茗為相如送場,曰:“進場後珍重墨卷,堤防火燭,構思勿偏僻,全場自有望。
”諄諄切囑,俨同道學,相如悉敬聆之。
曰:“适有一事,萬望明示。
昨見内庭有及笄之女,果系恩公何人?”史曰:“渠皇甫氏之子,拙荊之外孫女也。
因渠父母雙亡,故就養于此。
”相如曰:“未報高厚,複有煩勞,自覺不情。
但相如自幼未婚,不知恩公肯為伐柯否?”史曰:“場後歸商令堂,不嫌寒微,自無不妥,蓋主張全在老夫。
不日進場,精神不宜外馳,請辭。
”三場既畢,龍虎高張,相如得中經魁。
衣冠谒史,叩謝鴻恩。
史曰:“此皆令堂之慈惠,仆何力之有?”相如聞之愕然。
史曰:“仆非他,令堂之父也。
初,仆自東郊之從君而西也,令堂在舍下已等候多時,盼望眼紅矣!嗣後甥按課作文,令堂每課必來,卷交始去。
夙昔甥完卷之甚遲也,甥徒知仆久候于園,不知令堂哭壞于舍下,以為甥半途而廢,不可為也已。
及夜半見甥文卷,仆告以故,始反悲為喜。
不但此也,每逢一課,令堂必索某進士之閱卷觀之,看得好則喜形于色,不好則淚含于目。
其喜與泣之心懷,不知如何交迫。
為甥故,令堂已形消骨立。
昨于未張榜之先,令堂來此聽信,聞甥中,即馳歸報喜于令祖母矣。
”相如聞之,抱頭大哭,恨聞知之晚。
即刻命駕急歸,至家,伏地請罪。
母命起,相如起立于側,見母涕泣不已,勸之曰:“兒今已貴,母宜喜,勿過傷也。
”夫人曰:“兒今雖貴,母心操碎矣!當汝竊镪而逃也,吾以術取回之,緻汝手無分文,艱苦備嘗。
深夜自泣,淚浮枕簟,無人知耳。
一知汝生拙念,倉皇無措,恐少遲戕汝性命,急煩汝外祖父速速拯救。
見汝同外祖父偕歸,吾心猶忐忑也。
今汝已中,吾無挂心事矣,———然猶未也,尚未與汝完婚。
”相如聞母言及此,曰:“兒正有一事禀白,外祖母之孫女皇甫氏,及笄未字,兒嘗見之,不知可結婚姻否?”夫人曰:“吾有此心久矣,但有異類之嫌,不肯媒定。
兒既欲之,可。
”以故相如父子皆得狐夫人雲。
虛白道人曰:餘于價人,不羨其得豔妻,而羨其獲内助。
餘于相如,不羨其得舉于鄉,而羨其母氏聖善。
當相如之竊镪而逃,術取之以逼其向誦讀之途,何其智也;當相如之陡生拙意,急救之以保其無性命之憂,何其仁也;及相如悔心轉意,煩生父以誘掖之,閱文卷以期望之,使浪蕩之子成功名中人,何其慈而義也!使天下之母氏盡如狐夫人之雲為,何有嫡繼生養之分? 讀此文而不落淚者,其人必不慈。
馬竹吾 有如此賢繼母,可為黑心符加棒喝。
可以人而不如狐乎?上元李瑜謹注
”言已辭去。
相如見園中雖無多花卉,而夭桃文杏,翠柏蒼松,皆可玩賞。
室内明窗淨幾,滿架書籍。
視之,凡學堂應用之書大概悉備。
及午,酒食由内送出。
及夕,酒食如故,并衣服衾帳色色送到。
相如心不自安,兀坐草堂,毫無所事。
欲出遊而園門扃鎖,又不便從内庭出,怅悶已極。
不得已,複理舉業,高聲朗誦以破悶懷。
及晚,酒菜倍他日,來人曰:“家主人即出。
”既而史至,二人對飲,馮為主而史為賓也。
史曰:“聞君誦讀,可喜可欽。
然每日讀書,必按課作文,近今之可師事者其誰乎?”曰:“某進士其可。
”言至此,史即辭去。
至第三日早,史出詩文題各一以授相如。
相如曰:“此題出自誰手?”曰:“某進士也。
”相如曰:“何以得此?”曰:“仆已代君投刺納贽矣。
可速作,日夕仆自走領轉送某進士。
看畢,仆仍送還。
”言已,即告辭曰:“勿誤功課。
”及夕,史果待于園中。
相如急為錄清,卷交而史去,後遂習以為常。
一日,詩、文題均難,深心構思,不覺睡去。
及醒,日已過午。
及夕,稿尚未脫,史待于園已多時。
相如出辭,兼告以故。
史曰:“諾。
君速去作文,勿顧仆。
”屢辭屢諾,而史仍弗去。
相如遂急為草創,夜半錄清,而史始去。
相如于此心實有不忍焉。
後早創速錄,史至即交,無煩立俟。
相如目不窺園,屈指三載。
一日,史曰:“大比臨迩,可為報名投卷計矣。
”曰:“諾。
”史曰:“去時勿啟園門,可由内庭出入,亦無令人看守書室。
”相如悉應之。
然每出入辄見二八女郎侍立庭内,審視之,容華如仙,秀曼都雅,不覺神馳。
入闱之前三日,史敬理杯茗為相如送場,曰:“進場後珍重墨卷,堤防火燭,構思勿偏僻,全場自有望。
”諄諄切囑,俨同道學,相如悉敬聆之。
曰:“适有一事,萬望明示。
昨見内庭有及笄之女,果系恩公何人?”史曰:“渠皇甫氏之子,拙荊之外孫女也。
因渠父母雙亡,故就養于此。
”相如曰:“未報高厚,複有煩勞,自覺不情。
但相如自幼未婚,不知恩公肯為伐柯否?”史曰:“場後歸商令堂,不嫌寒微,自無不妥,蓋主張全在老夫。
不日進場,精神不宜外馳,請辭。
”三場既畢,龍虎高張,相如得中經魁。
衣冠谒史,叩謝鴻恩。
史曰:“此皆令堂之慈惠,仆何力之有?”相如聞之愕然。
史曰:“仆非他,令堂之父也。
初,仆自東郊之從君而西也,令堂在舍下已等候多時,盼望眼紅矣!嗣後甥按課作文,令堂每課必來,卷交始去。
夙昔甥完卷之甚遲也,甥徒知仆久候于園,不知令堂哭壞于舍下,以為甥半途而廢,不可為也已。
及夜半見甥文卷,仆告以故,始反悲為喜。
不但此也,每逢一課,令堂必索某進士之閱卷觀之,看得好則喜形于色,不好則淚含于目。
其喜與泣之心懷,不知如何交迫。
為甥故,令堂已形消骨立。
昨于未張榜之先,令堂來此聽信,聞甥中,即馳歸報喜于令祖母矣。
”相如聞之,抱頭大哭,恨聞知之晚。
即刻命駕急歸,至家,伏地請罪。
母命起,相如起立于側,見母涕泣不已,勸之曰:“兒今已貴,母宜喜,勿過傷也。
”夫人曰:“兒今雖貴,母心操碎矣!當汝竊镪而逃也,吾以術取回之,緻汝手無分文,艱苦備嘗。
深夜自泣,淚浮枕簟,無人知耳。
一知汝生拙念,倉皇無措,恐少遲戕汝性命,急煩汝外祖父速速拯救。
見汝同外祖父偕歸,吾心猶忐忑也。
今汝已中,吾無挂心事矣,———然猶未也,尚未與汝完婚。
”相如聞母言及此,曰:“兒正有一事禀白,外祖母之孫女皇甫氏,及笄未字,兒嘗見之,不知可結婚姻否?”夫人曰:“吾有此心久矣,但有異類之嫌,不肯媒定。
兒既欲之,可。
”以故相如父子皆得狐夫人雲。
虛白道人曰:餘于價人,不羨其得豔妻,而羨其獲内助。
餘于相如,不羨其得舉于鄉,而羨其母氏聖善。
當相如之竊镪而逃,術取之以逼其向誦讀之途,何其智也;當相如之陡生拙意,急救之以保其無性命之憂,何其仁也;及相如悔心轉意,煩生父以誘掖之,閱文卷以期望之,使浪蕩之子成功名中人,何其慈而義也!使天下之母氏盡如狐夫人之雲為,何有嫡繼生養之分? 讀此文而不落淚者,其人必不慈。
馬竹吾 有如此賢繼母,可為黑心符加棒喝。
可以人而不如狐乎?上元李瑜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