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六(十六則)

關燈
言》、《于子》、《顧子》、《諸葛子》、《陳子要言》、《符子》諸書,今皆不傳于世,亦有不知其名者。

     思颍詩 士大夫發迹壟畝,貴為公卿,謂父祖舊廬為不可居,而更新其宅者多矣。

    複以醫藥弗便,飲膳難得,自村疃而遷于邑,自邑而遷于郡者亦多矣。

    唯翩然委而去之,或遠在數百千裡之外,自非有大不得已,則舉動為不宜輕。

    若夫以為得計,又從而詠歌誇诩之,著于詩文,是其一時思慮,誠為不審,雖名公矩人,未能或之免也。

    歐陽公,吉州廬陵人,其父崇公,葬于其裡之泷岡,公自為《阡表》,紀其平生。

    而公中年乃欲居颍,其《思颍詩序》雲:“予自廣陵得請來穎,愛其民淳訟簡,土厚水甘,慨然有終焉之志。

    爾來思穎之念,未嘗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時時見于文字。

    乃發舊稿,得南京以後詩十餘篇,皆思颍之作,以見予拳拳于颍者,非一日也。

    ”又《續詩序》雲:“自丁家難,服除,入翰林為學士,忽忽八年間,歸颍之志雖未遂,然未嘗一日少忘焉。

    至于今,年六十有四,免并得蔡,蔡、颍連疆,因得以為歸老之漸。

    又得在毫及青十有七篇,附之,時熙甯三年也。

    ”公次年緻仕,又一年而薨,其逍遙于颍,蓋無幾時,惜無一語及于松楸之思。

    崇公惟一子耳,公生四子,皆為颍人,泷岡之上,遂無複有子孫臨之,是因一代貴達,而墳墓乃隔為他壤。

    予每讀二序,辄為太息。

    嗟乎!此文不作可也。

    若東坡之居宜興,乃因免汝州居住而至,其後自海外北還,無以為歸,複暫至常州,已而捐館。

    文定公雖居許,而治命反葬于眉山雲。

     劉蕡下第唐文宗大和二年三月,親策制舉人賢良方正,劉蕡對策,極言宦官之禍。

    既而裴休、李郃等二十二人中第,皆除官。

    考官左散騎常侍馮宿、太常少卿賈餗、庫部郎中龐嚴,見蕡策,皆歎服,而畏宦官,不敢取。

    诏下,物論嚣然稱屈。

    谏官、禦史欲論奏,執政抑之。

    李郃曰:“劉蕡下第,我輩登科,能無厚顔!”乃上疏,以為“蕡所對策,漢、魏以來無與為比。

    今有司以蕡指切左右,不敢以聞,恐忠良道窮,網紀遂絕。

    臣所對不及蕡遠甚,乞回臣所授以施蕡直。

    ”不報。

    予按是時宰相乃裴度、韋處厚、窦易直,易直不足言,裴、韋之賢,顧獨失此,至于抑言者使勿論奏,豈不有愧于心乎?蕡既由此不得仕于朝,而李郃亦不顯,蓋無敢用之也。

    令狐楚、牛僧孺,乃能表蕡入幕府,待以師禮,竟為宦人所嫉誣,貶柳州司戶。

    李商隐贈以詩曰:“漢廷急诏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萬裡相逢歡複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及蕡卒,複以二詩哭之,曰:“一叫千回首,天高不為聞。

    ”又曰:“已為秦逐客,複作楚冤魂。

    并将添恨淚,一灑問乾坤!”其悲之至矣。

    甘露之事,相去才七年,未知蕡及見之否乎?酒肆旗望 今都城與郡縣酒務,及凡鬻酒之肆,皆揭大簾于外,以青白布數幅為之,微者随其高卑小大,村店或挂瓶瓢,标帚稈,唐人多詠于詩,然其制蓋自古以然矣,《韓非子》雲:“宋人有貼酒者,鬥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而酒不售,遂至于酸。

    ”所謂懸幟者此也。

     賢宰相遭讒一代宗臣,當代天理物之任,君上委國而聽之,固為社稷之福,然必不使邪人參其間乃可,不然必為所勝。

    姑以唐世及本朝之事顯顯者言之,若褚遂良、長孫無忌之遭李義府、許敬宗,張九齡之遭李林甫是已。

    裴晉公相憲宗,立淮、蔡、青、郓之功,唐之威令紀綱,既壞而複振,可謂名宰矣。

    皇甫鑄一共政,則去不旋踵,迨穆、敬、文三宗,主既不明,而元稹、李逢吉、宗闵更撼之,使不得一日安厥位。

    趙韓王以佐命元勳,而為盧多遜所勝,寇萊公為丁謂所勝,杜祁公、韓、範為陳執中、賈昌朝所勝,富韓公為王介甫所勝,範忠宣為章子厚所勝,趙忠簡為秦會之所勝,大抵皆然也。

     宋齊丘 自用兵以來,令民間以見錢紐納稅直,既為不堪,然于其中所謂和買折帛,尤為名不正而斂最重。

    偶閱大中祥符間,太常博士許載著《吳唐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