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十八則)
關燈
小
中
大
。
不成尋别業,未敢息微躬。
會希全物色,時放倚梧桐。
”而其題曰《遣悶》,意可知矣。
韓文公從徐州張建封辟為推官,有書上張公雲:“受牒之明日,使院小吏持故事節目十餘事來,其中不可者,自九月至二月,皆晨入夜歸,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許出,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
若寬假之,使不失其性,寅而入,盡辰而退,申而入,終西而退,率以為常,亦不廢事。
苟如此,則死于執事之門無悔也。
”杜、韓之旨,大略相似雲。
文中子門人王氏《中說》,所載門人,多貞觀時知名卿相,而無一人能振師之道者,故議者往往緻疑。
其最所稱高第,曰程、仇、董、薛,考其行事,程元、仇璋、董常無所見,獨薛收在《唐史》有列傳,蹤迹甚為明白。
收以父道衡不得死于隋,不肯仕,聞唐高祖興,将應義舉,郡通守堯君素覺之,不得去。
及君素東連王世充,遂挺身歸國,正在丁醜、戊寅歲中。
丁醜為大業十三年,又為義甯元年,戊寅為武德元年,是年三月炀帝遇害于江都,蓋大業十四年也。
而杜淹所作《文中子世家》雲:“十三年江都難作,子有疾,召薛收謂曰:吾夢顔回稱孔子歸休之命。
乃寝疾而終。
”殊與收事不合,歲年亦不同,是為大可疑者也。
又稱李靖受《詩》及問聖人之道,靖既雲“丈夫當以功名取富貴,何至作章句儒”,恐必無此也。
今《中說》之後,載文中次子福畤所錄雲:“杜淹為禦史大夫,與長孫太尉有隙。
”予按淹以貞觀二年卒,後二十一年,高宗即位,長孫無忌始拜太尉,其不合于史如此。
故或者疑為阮逸所作,如所謂薛收《元經傳》,亦非也。
晉燕用兵 萬事不可執一法,而兵為甚。
晉文公圍曹,攻門者多死,曹人屍諸城上。
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謀曰:“稱舍于墓。
”言若将發冢者。
師遷焉,曹人兇懼,因其兇而攻之,遂入曹。
燕将騎劫攻齊即墨,田單縱反間言,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
燕軍乃盡掘家墓,燒死人,齊人望見皆涕泣,其欲出戰,怒自十倍,已而果敗燕軍。
觀晉、燕之所以用計則同,而其成敗頓異者何邪?晉但舍于墓,陽為若将發冢,故曹人懼,而燕真為之,以激怒齊人故爾。
李衛公帖 李衛公在朱崖,表弟某侍郎遣人饷以衣物,公有書答謝之,曰:“天地窮人,物情所棄,雖有骨肉,亦無音書,平生舊知,無複吊問。
閣老至仁念舊,再降專人,兼賜衣服器物茶藥至多,開緘發紙,涕咽難勝。
大海之中,無人拯恤,資儲蕩盡,家事一空,百口嗷然,往往絕食,塊獨窮悴,終日苦饑,唯恨垂沒之年,須作餒而之鬼。
十月末,伏枕七旬,藥物陳裛,又無醫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
”書後雲閏十一月二十日,從表兄崖州司戶參軍同正李德裕狀侍郎十九弟。
按德裕以大中二年十月自潮州司馬貶崖州,所謂同十一月,正在三年,蓋到崖才十餘月爾。
而窮困苟生已如是。
《唐書》本傳雲:“貶之明年卒。
”則是此書既發之後,旋踵下世也。
當是時宰相皆其怨仇,故雖骨肉之親,平生之舊,皆不敢複通音問。
而某侍郎至于再遣專使,其為高義絕俗可知,惜乎姓名不可得而考耳。
此帖藏禁中,後出付秘閣,今勒石于道山堂西。
紹興中趙忠簡公亦谪朱崖,士大夫畏秦氏如虎,無一人敢辄寄聲,張淵道為廣西帥,屢遣兵校持書及藥石、酒面為饋。
公嘗答書雲:“鼎之為己為人,一至于此。
”其述酸寒苦厄之狀,略與衛公同。
既而亦終于彼,手劄今尚存于張氏。
姚崇曾孫勖為李公厚善,及李谮逐,擿索支黨,無敢通勞問。
既居海上,家無資,病無湯劑,勖數饋饷候問,不傅時為厚薄,其某侍郎之徒與! 王孫賦 王延壽《王孫賦》,載于《古文苑》,其辭有雲“顔狀類乎老翁,軀體似乎小兒”,謂猴也。
乃知杜詩“顔狀老翁為”蓋出諸此。
漢郡國諸宮西漢鹽鐵、膳羞、陂湖、工服之屬,郡縣各有司局斡之,其名甚多,然居之者罕。
嘗見于史傳,今略以《地理志》所載言之,凡鐵官三十八,鹽官二十九,工官九,皆不暇紀其處。
自餘若京兆有船司空,為主船官。
太原有挏馬官,主牧馬,元名家馬官。
遼東有牧師官,交趾有羞官,南郡有發弩官,嚴道有水官,丹陽有銅官,桂陽有金官,南海有洭浦官,南郡江夏有雲夢官,九江有陂官、湖官,朐忌、魚複有橘官,鄱陽黃金采,主采金,亦有官。
在内則奉常之均官、食官,司農之斡官,少府之大官主膳食,湯官主餅餌,導官主擇米,如是者蓋以百數。
漢獄名 漢以廷尉主刑獄,而中都他獄亦不一。
宗正屬官有左右都司空。
鴻胪有别火令丞,郡邸獄。
少府有若盧獄令,考工共工獄。
執金吾有寺互、都船獄。
又有上林诏獄,水司空掖受秘獄,暴室、請室、居室、徒官之名。
《張湯傳》蘇林曰:“《漢儀注》獄二十六所。
”《東漢志》雲:“孝武帝所置,世祖皆省之。
”東漢泊唐,雖鞫囚非一處,然不至如是其多。
國朝但有大理及台獄,元豐、紹聖間,蔡确、章子厚起同文館獄之類,非故事也。
不成尋别業,未敢息微躬。
會希全物色,時放倚梧桐。
”而其題曰《遣悶》,意可知矣。
韓文公從徐州張建封辟為推官,有書上張公雲:“受牒之明日,使院小吏持故事節目十餘事來,其中不可者,自九月至二月,皆晨入夜歸,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許出,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
若寬假之,使不失其性,寅而入,盡辰而退,申而入,終西而退,率以為常,亦不廢事。
苟如此,則死于執事之門無悔也。
”杜、韓之旨,大略相似雲。
文中子門人王氏《中說》,所載門人,多貞觀時知名卿相,而無一人能振師之道者,故議者往往緻疑。
其最所稱高第,曰程、仇、董、薛,考其行事,程元、仇璋、董常無所見,獨薛收在《唐史》有列傳,蹤迹甚為明白。
收以父道衡不得死于隋,不肯仕,聞唐高祖興,将應義舉,郡通守堯君素覺之,不得去。
及君素東連王世充,遂挺身歸國,正在丁醜、戊寅歲中。
丁醜為大業十三年,又為義甯元年,戊寅為武德元年,是年三月炀帝遇害于江都,蓋大業十四年也。
而杜淹所作《文中子世家》雲:“十三年江都難作,子有疾,召薛收謂曰:吾夢顔回稱孔子歸休之命。
乃寝疾而終。
”殊與收事不合,歲年亦不同,是為大可疑者也。
又稱李靖受《詩》及問聖人之道,靖既雲“丈夫當以功名取富貴,何至作章句儒”,恐必無此也。
今《中說》之後,載文中次子福畤所錄雲:“杜淹為禦史大夫,與長孫太尉有隙。
”予按淹以貞觀二年卒,後二十一年,高宗即位,長孫無忌始拜太尉,其不合于史如此。
故或者疑為阮逸所作,如所謂薛收《元經傳》,亦非也。
晉燕用兵 萬事不可執一法,而兵為甚。
晉文公圍曹,攻門者多死,曹人屍諸城上。
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謀曰:“稱舍于墓。
”言若将發冢者。
師遷焉,曹人兇懼,因其兇而攻之,遂入曹。
燕将騎劫攻齊即墨,田單縱反間言,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
燕軍乃盡掘家墓,燒死人,齊人望見皆涕泣,其欲出戰,怒自十倍,已而果敗燕軍。
觀晉、燕之所以用計則同,而其成敗頓異者何邪?晉但舍于墓,陽為若将發冢,故曹人懼,而燕真為之,以激怒齊人故爾。
李衛公帖 李衛公在朱崖,表弟某侍郎遣人饷以衣物,公有書答謝之,曰:“天地窮人,物情所棄,雖有骨肉,亦無音書,平生舊知,無複吊問。
閣老至仁念舊,再降專人,兼賜衣服器物茶藥至多,開緘發紙,涕咽難勝。
大海之中,無人拯恤,資儲蕩盡,家事一空,百口嗷然,往往絕食,塊獨窮悴,終日苦饑,唯恨垂沒之年,須作餒而之鬼。
十月末,伏枕七旬,藥物陳裛,又無醫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
”書後雲閏十一月二十日,從表兄崖州司戶參軍同正李德裕狀侍郎十九弟。
按德裕以大中二年十月自潮州司馬貶崖州,所謂同十一月,正在三年,蓋到崖才十餘月爾。
而窮困苟生已如是。
《唐書》本傳雲:“貶之明年卒。
”則是此書既發之後,旋踵下世也。
當是時宰相皆其怨仇,故雖骨肉之親,平生之舊,皆不敢複通音問。
而某侍郎至于再遣專使,其為高義絕俗可知,惜乎姓名不可得而考耳。
此帖藏禁中,後出付秘閣,今勒石于道山堂西。
紹興中趙忠簡公亦谪朱崖,士大夫畏秦氏如虎,無一人敢辄寄聲,張淵道為廣西帥,屢遣兵校持書及藥石、酒面為饋。
公嘗答書雲:“鼎之為己為人,一至于此。
”其述酸寒苦厄之狀,略與衛公同。
既而亦終于彼,手劄今尚存于張氏。
姚崇曾孫勖為李公厚善,及李谮逐,擿索支黨,無敢通勞問。
既居海上,家無資,病無湯劑,勖數饋饷候問,不傅時為厚薄,其某侍郎之徒與! 王孫賦 王延壽《王孫賦》,載于《古文苑》,其辭有雲“顔狀類乎老翁,軀體似乎小兒”,謂猴也。
乃知杜詩“顔狀老翁為”蓋出諸此。
漢郡國諸宮西漢鹽鐵、膳羞、陂湖、工服之屬,郡縣各有司局斡之,其名甚多,然居之者罕。
嘗見于史傳,今略以《地理志》所載言之,凡鐵官三十八,鹽官二十九,工官九,皆不暇紀其處。
自餘若京兆有船司空,為主船官。
太原有挏馬官,主牧馬,元名家馬官。
遼東有牧師官,交趾有羞官,南郡有發弩官,嚴道有水官,丹陽有銅官,桂陽有金官,南海有洭浦官,南郡江夏有雲夢官,九江有陂官、湖官,朐忌、魚複有橘官,鄱陽黃金采,主采金,亦有官。
在内則奉常之均官、食官,司農之斡官,少府之大官主膳食,湯官主餅餌,導官主擇米,如是者蓋以百數。
漢獄名 漢以廷尉主刑獄,而中都他獄亦不一。
宗正屬官有左右都司空。
鴻胪有别火令丞,郡邸獄。
少府有若盧獄令,考工共工獄。
執金吾有寺互、都船獄。
又有上林诏獄,水司空掖受秘獄,暴室、請室、居室、徒官之名。
《張湯傳》蘇林曰:“《漢儀注》獄二十六所。
”《東漢志》雲:“孝武帝所置,世祖皆省之。
”東漢泊唐,雖鞫囚非一處,然不至如是其多。
國朝但有大理及台獄,元豐、紹聖間,蔡确、章子厚起同文館獄之類,非故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