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任戰者三千。
以王江司饷,履畝稅,富民皆樂輸,無強。
諸所決罰,人人稱快。
自翊起,浙東列城為晝閉,吏莫敢下鄉,守令争薦誠講解。
已醜,自上虞東出徇奉化。
大清兵方攻吳奎明,追奔至河泊所,翊猝遇之而戰,大軍退。
其年,魯王次健跳,授翊河南道禦史。
翊朝行在,升右佥都禦史。
已跸舟山,再入朝,升兵部侍郎,尋晉尚書。
大帥患山海久不甯,有為謀曰:“此皆失職人逋竄,若招以官,可立解。
”會稽嚴我公,鸷滑士也,聞其說,亟造為告身銀印,曰:“請自隗始。
”遂授都禦史,招撫湖州柏襄甫、會稽顧虎臣,皆降。
我公将渡海,發使者入明山,翊之前營黃中道曰:“嚴我公動搖山海,甯可使之達行在哉?”烹其使,分羹各營,敢受招撫,視此。
我公踉跄去。
庚寅八月,翊合俞國望,陳天樞之師,複新昌;北趙餘姚,拔浒山,紹甯道梗。
諸帥議大舉,将取舟山,惡翊反内地,乃分二道,金砺自奉化,田雄自餘姚,會搗大岚,遊騎四出搜伏, 旗幕三十裡,翊避之于海。
京第病不能行,匿鹳頂山,為降将所緻,死于甯城。
翊兵日蹙,猶大治海舟,期身往崇沙,而以西事委翼明。
從東陽、義烏,收合金、衢、嚴豪俟,順流下錢塘。
會褚九如從弟素先,乘翊小敗,劫饷金北去,衆心搖散。
翼明及裨将陳虎侯、朱伯玉,亦間行亡抵家。
九如逃入天台為道士,氣結死。
幸卯秋七月,翊還山中,所留諸将,降殺且盡。
二十四日,大星墜地,野雞皆鳴,為團練兵執于北溪。
過奉化,賦絕命詩。
在系日,束帻掠鬓,修容,謂守者:“令汝曹見此威儀也。
” 八月十二月,大清帥畢集定海,陳督訊之,翊坐地上曰:“毋多言,成敗利鈍,天也。
”劉帥注矢射之,中肩,田帥中頰,金帥中脅,不動,如貫植木。
絕其吭,始仆。
牙将二人,亦不跪,掠之,則跪而向翊,見者為泣下,曰:“王公忠,宜從者義也。
” 王江之母為金帥所得,以招江,江削發為僧,見金帥于杭,問訊而已。
安置省城,母以天年終。
江買一妾,其妻日夜勃溪,江憐妾而遣其妻,妻攘袂數江,登肩輿去,聞者無不薄江為人。
後江出,人以其妾在,不疑。
既而不返,始知向者以術脫其妻也。
江既得逸,遂與張名振引師入長江,登金山,遙祭孝陵,題詩痛哭。
丙申,複與沈調倫聚衆明山,調倫見獲,江亦病創死。
小南亡命,後二十年,有遇之于金山寺為僧者。
自翊被執後一月,大清陳錦遂圍舟山,舟山破,魯王出奔廈門。
論曰:“金堡言,江北不知有弘光,江南不知有永曆。
甚矣!人之識小而蔽也!尺寸之外無睹,悲夫!以王翊之賢,而鄉闾呼以為賊,夫又何怪焉?翊頭懸甯波城樓,為毛明山所盜,祀于鄞人陸周明書架,周明死,其弟開箧乃見,此與人求王琳 首,書其義甚烈,又何以異哉? ○劉翼明 劉翼明,名光世,以字行,浙江山陰人。
佐王翊者一年,後老死于家。
王翊善下士,能立綱紀,有監軍道五人。
其健将為黃中道、毛明山,團練兵望此兩人旌旗,皆退走。
褚九如号耆舊,為翊延接賓客。
翼明初入山,夜過九如宿,九如逡巡立窗外不去,語遂徹旦,盡舉所部兵屬之。
誡其下曰:“劉将軍勇無敵,第聽約束,必有功。
”翼明由是得展所長。
統兵千人,出屯嵊之東坑,及陳天樞同複新昌,天樞視火藥焚而投水,翼明迎謂曰:“得不死否?”天樞曰:“兄但急入城,理戰守,無憂我。
”月餘而死。
山中兵初畏鎮兵,翼明用忠義鼓舞訓練,旬月間遂得精卒。
一日平明,沖大營,踴躍進。
大兵見進退行列,殊異前日,知劉大刀在,遂潰。
士卒感翼明威信,無犯民舍,每移軍,民攀挽曰:“公去,則他将來,無幸矣。
” 裨将陳國寶,餘姚人,勇而義
以王江司饷,履畝稅,富民皆樂輸,無強。
諸所決罰,人人稱快。
自翊起,浙東列城為晝閉,吏莫敢下鄉,守令争薦誠講解。
已醜,自上虞東出徇奉化。
大清兵方攻吳奎明,追奔至河泊所,翊猝遇之而戰,大軍退。
其年,魯王次健跳,授翊河南道禦史。
翊朝行在,升右佥都禦史。
已跸舟山,再入朝,升兵部侍郎,尋晉尚書。
大帥患山海久不甯,有為謀曰:“此皆失職人逋竄,若招以官,可立解。
”會稽嚴我公,鸷滑士也,聞其說,亟造為告身銀印,曰:“請自隗始。
”遂授都禦史,招撫湖州柏襄甫、會稽顧虎臣,皆降。
我公将渡海,發使者入明山,翊之前營黃中道曰:“嚴我公動搖山海,甯可使之達行在哉?”烹其使,分羹各營,敢受招撫,視此。
我公踉跄去。
庚寅八月,翊合俞國望,陳天樞之師,複新昌;北趙餘姚,拔浒山,紹甯道梗。
諸帥議大舉,将取舟山,惡翊反内地,乃分二道,金砺自奉化,田雄自餘姚,會搗大岚,遊騎四出搜伏, 旗幕三十裡,翊避之于海。
京第病不能行,匿鹳頂山,為降将所緻,死于甯城。
翊兵日蹙,猶大治海舟,期身往崇沙,而以西事委翼明。
從東陽、義烏,收合金、衢、嚴豪俟,順流下錢塘。
會褚九如從弟素先,乘翊小敗,劫饷金北去,衆心搖散。
翼明及裨将陳虎侯、朱伯玉,亦間行亡抵家。
九如逃入天台為道士,氣結死。
幸卯秋七月,翊還山中,所留諸将,降殺且盡。
二十四日,大星墜地,野雞皆鳴,為團練兵執于北溪。
過奉化,賦絕命詩。
在系日,束帻掠鬓,修容,謂守者:“令汝曹見此威儀也。
” 八月十二月,大清帥畢集定海,陳督訊之,翊坐地上曰:“毋多言,成敗利鈍,天也。
”劉帥注矢射之,中肩,田帥中頰,金帥中脅,不動,如貫植木。
絕其吭,始仆。
牙将二人,亦不跪,掠之,則跪而向翊,見者為泣下,曰:“王公忠,宜從者義也。
” 王江之母為金帥所得,以招江,江削發為僧,見金帥于杭,問訊而已。
安置省城,母以天年終。
江買一妾,其妻日夜勃溪,江憐妾而遣其妻,妻攘袂數江,登肩輿去,聞者無不薄江為人。
後江出,人以其妾在,不疑。
既而不返,始知向者以術脫其妻也。
江既得逸,遂與張名振引師入長江,登金山,遙祭孝陵,題詩痛哭。
丙申,複與沈調倫聚衆明山,調倫見獲,江亦病創死。
小南亡命,後二十年,有遇之于金山寺為僧者。
自翊被執後一月,大清陳錦遂圍舟山,舟山破,魯王出奔廈門。
論曰:“金堡言,江北不知有弘光,江南不知有永曆。
甚矣!人之識小而蔽也!尺寸之外無睹,悲夫!以王翊之賢,而鄉闾呼以為賊,夫又何怪焉?翊頭懸甯波城樓,為毛明山所盜,祀于鄞人陸周明書架,周明死,其弟開箧乃見,此與人求王琳 首,書其義甚烈,又何以異哉? ○劉翼明 劉翼明,名光世,以字行,浙江山陰人。
佐王翊者一年,後老死于家。
王翊善下士,能立綱紀,有監軍道五人。
其健将為黃中道、毛明山,團練兵望此兩人旌旗,皆退走。
褚九如号耆舊,為翊延接賓客。
翼明初入山,夜過九如宿,九如逡巡立窗外不去,語遂徹旦,盡舉所部兵屬之。
誡其下曰:“劉将軍勇無敵,第聽約束,必有功。
”翼明由是得展所長。
統兵千人,出屯嵊之東坑,及陳天樞同複新昌,天樞視火藥焚而投水,翼明迎謂曰:“得不死否?”天樞曰:“兄但急入城,理戰守,無憂我。
”月餘而死。
山中兵初畏鎮兵,翼明用忠義鼓舞訓練,旬月間遂得精卒。
一日平明,沖大營,踴躍進。
大兵見進退行列,殊異前日,知劉大刀在,遂潰。
士卒感翼明威信,無犯民舍,每移軍,民攀挽曰:“公去,則他将來,無幸矣。
” 裨将陳國寶,餘姚人,勇而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