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鄭遵謙 鄭遵謙,字履公,餘姚臨山衛人。

    父之尹,進士,官山西提學佥事,徙家會稽。

    遵廉少為諸生,任俠,鬥雞擊劍,不為繩墨之士所禮。

    始與東陽許都交好,都蓄異意,遂與絕。

    自南都多故,遵謙陰養健兒,市好馬,意指莫測。

    奄人屈尚忠逃至越,遵謙笞殺之,曰:“吾聞諸劉先生,凡系逃官,皆可殺也。

    ”郡人義之。

     杭州失守,遵謙決意起兵,之尹屢禁之,不可。

    乙酉閏六月辛卯,結郡中少年劉翼明等,合衆水神廟,告以國難,衆皆哭。

    遇會稽令彭萬裡受新命歸,招搖過市,衆怒,殺之清風裡。

     遂攻郡署,獲署守通判張忄素傳首。

    即日檄守道于穎,以五百人西扼錢江。

    诘明,遵謙戎服坐新司堂,悉召纟晉紳入計事。

     自吏部尚書商周祚以下,皂衣由角門入,遵謙立語舉兵赴難狀,鹹悸伏,莫敢正視。

    士民環轅門呼曰:“鄭将軍今為國,諸公靦受大祿,有貳議者,劍斬之。

    ”是日禡旗。

    餘姚孫熊之使者已至,遂斷江流,聲震杭州。

     魯王拜遵謙義興将軍,合技勇出屯小亹。

    朝議分方國安、王之仁等為正兵,遵謙、孫熊等為義兵。

    義兵新募,多市井農賈小民,不素練。

    正兵常陵義兵,食正饷,饷嬉江頭;義兵則 食義饷,率告輸富人,常乏食。

    客将陳梧、高鶴嗚等寇鈔越城、餘姚,一年之間,公私交盡,百姓愁困。

     八月廿五日,義兵渡江,遵謙戰甚力。

    副将鄭維翰抵太平門,被炮死。

    九月,及督師汝霖,武甯伯之仁,期會龍王堂。

     旦,大風雨,阻潮,遵謙後期,之仁等獨進,大有斬獲。

    十四日,陳潛夫、張名振敗于觀音堂。

    遵謙亦失利,夜歸小亹。

    冬,魯王勞軍西興,以遵謙首義,特封義興伯。

    丙戌三月朔,杭州開堰放舟,遵謙從之仁迎擊,獲鐵甲八百與軍資。

    五月,師潰于江,遵謙将家屬浮海,從魯王至舟山。

     大清兵入紹興,之尹死之。

    魯王南次中左,諸臣家琅琦,晉遵謙義興侯。

    鄭彩專政,以同姓弟畜遵謙,使領陸兵牛田。

     閩鄭氏以商舶富,遵謙強取二舶,由此交惡。

    及彩殺大學士汝霖,遵謙恚形言色,彩故撲部将吳輝,使扶傷就遵謙求書,投鄭鴻逵,遵謙信之。

    過輝船,被擒,輝伏不出。

    遵謙呼曰:“汝鄭彩厮養,殺我豈出汝意,而慚相避乎?”輝出,就求隻雞盂黍,奠汝霖,跳海死。

     其妾金四姐,故倡也,以殺婢下獄,遵謙破千金出之。

    遵謙死,四姐束藁象彩,每饋,斬藁哭,并沈海中。

    軍中慕其義,稱金夫人。

    始與遵謙同起者,有劉穆。

     ○劉穆 劉穆,字公岸,浙江山陰人。

    貌修偉,善大刀及射,寬而愛人。

    崇祯中,以武進士授上海把總。

    南兵部尚書史可法知其才,補應天副将。

    穆雖為将,家貧,推食食士有氣節者。

    邑人劉翼明、餘姚邵應鬥、蕭山朱伯玉,從知府于穎轉運南都,穆 深結焉。

     乙酉五月,南都敗,歸裡,與穎及鄭遵謙謀匡複。

    聞方國安潰而東,抄掠甯國、廣德,可急撫為用,穆身往迎之。

    未還,遵謙已起郡中。

    武進士沈振東說遵謙,悉取江北船,系南岸,由是杭州兵不得渡。

    國安至,義師亦集,魯王備物典策,築壇西興巅,拜國安大将軍,封鎮東侯。

    諸帥橐鞬列山下,以次上,旌旗數十裡,戎卒十萬,發令聲動江谷,杭城望之震駭。

    浙東軍倚以自強,由穆始議也。

     穆封威北伯,受王之仁節度。

    明年丙戌,晉侯爵,用翼明左軍都督。

    翼明亦善大刀,忠果敢戰,嘗為軍鋒。

    國安愛翼明才勇,欲請緻之,翼明不肯,曰:“吾終不負威北恩。

    且同國事,何分彼此?”穆深得将士心如此。

     穆子九,短而悍,有膽義,得徽人畢昆陽槍術,穆自以為不如。

    及兵起,九槍所向無敵,戰于清風嶺,獨殺銳兵數百人,應槍辄倒。

    縣騎益集,合圍取九,亂斫死,南軍為之奪氣。

    乙酉六月,穆東奔舟山。

    是月六日卒,葬于岑港口。

     ○王之仁 王之仁,字□□,直隸保定人,大監王之心弟也。

    累官定海總兵。

    崇祯十五年壬午,海盜顧榮、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