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騎東去。

    邵應鬥接戰北軍大至,綴三将,以數百騎趣汝霖。

    清兵胡升發大炮,斃七騎,騎東沖孫營,孫營炮炸,遂敗。

    争舟,墜水,汝霖馳刀砍之,不能禁。

    諸生趙之堅,奮長刀,殺六人。

    參将盧玮新至,亦奮擊。

    敵辭易,簇騎攢之,與孫光祖、周宗鎬、胡升各被數十刀死。

    汝霖大呼船兵再上,矢及身,帳下強掖下小舟,知戚死者數十人。

     九月諸帥相見于小亹,議大舉,朝以九日會龍王堂。

    風雨阻潮,皆失期,汝霖獨帥所部至六和塔,助王之仁戰于江,大炮殺傷甚衆。

    之仁兵登岸焚寨,執馘,薄暮乃歸。

    十二日,再戰牛頭灣。

    時軍饷不斷,人心離阻,之仁營有逃者。

    汝霖上言 :“臣四月江舟,風雨饑勞,遂膺腹疾。

    自小亹至西興,延袤六十餘裡,彼方備舟喬司,潛謀徑渡。

    臣及嘉績标卒,兩家不過千餘,緩急何以防禦?之仁一腔肝膽,心力相違,宜溫言谕留,勉圖後效。

    朱大典部内火器最精,原任總兵尉允昌,文武兼才,豈合投閑諸暨?敕即統大典兵江上,海甯新令已至,宜令張名振速渡,以固浙東門戶。

    名振違令,竟歸石浦。

    ” 福州诏至,内外欲開讀,汝霖泣阻,不聽,避之小亹。

    魯王下令返台州,汝霖疏留,以為:“今日之事,殿下宜力疾江幹,檄閩師刻期來會,使浙西克複,仍藉廟谟。

    唐王親來,亦當心折。

    若戀戀宮眷,遽返旌旄,思為退保之圖,久成日蹙之勢。

    傳之海内,未為克讓。

    又臣标參将張行龍,以臣令回籍臨平,圖結義兵,夾攻内應。

    其家丁陳義,入杭偵聽,聞已具舟,旁結草人,思賺我火器。

    而甯鹽義士沈■、查繼美、陸鳴徐出啟疏,以近日嘉湖鐵騎,盡返武林,但得精兵數千,直搗嘉興,斷其往來饋道,杭城自成坐困,勝于今日阻江索戰。

    我客彼主,勞逸相萬。

    乞優遷■等,以彰激勸。

    若王必欲東歸,臣亦惟就海島死耳。

    ”魯王手敕褒美,比之韓愈,乃不果行。

     十月,汝霖移泊龍王堂,又疏:“今日會稽隙地,竟作京雒規模,諸臣之薪膽未嘗,末世之秕政悉踵。

    内員出司軍包饷,外戚入典禁兵,驕卒哄于街衢,青衿嘩于殿陛。

    行間文武,動以朝政為辭,文其退縮。

    惟殿下奮然更始,副遠近之望。

    ”十五日,汝霖揚帆渡江,奪遵謙所失大舟以歸。

    十八日,又進軍,部将魏良、黃麒、吳彪先登,北騎六百伺南軍濟,突擊,良等且戰且退,汝霖親督軍中乘小舟對射騎,死百餘。

    諸生錢振宗,死者亦十餘人。

     汝霖麾下,多農井新募,徒以忠義激厲,在浙中凡一載,大小數十戰,累遇敗覆,而志氣不惰。

    雖方王驕将悍卒,皆畏 待如神明。

    陳萬良、沈羽箙,結寨塘栖臨平間,汝霖欲得其兵取北關,遣張行龍招之。

    萬良受書,泣曰:“久望熊督師,無途自達,乃今江東亦知有吾輩矣。

    ”後萬良西行,複城邑,大清兵斷其後,不得出,死于門中。

     丙戌六月朔,浙河新潰,汝霖扈魯王,沿海南次長垣。

    時唐王已走死,閩地内附。

    魯王以汝霖為東閣大學士,因鄭彩抵福州,軍聲大振,八閩皆詣汝霖,請劄起兵,先後得三府一州二十七縣。

    戊子,魯王在閩安鎮。

    鄭彩專橫,汝霖每折以禮。

     定達伯周瑞惡于彩,汝霖票拟右瑞,彩故忌人心歸汝霖,因是積恨。

    又與遵謙争商舶,恐其襲已。

    會汝霖休沐琅琦,彩裨将李茂守琅琦,與汝霖奴子争口,熊鄭兩家除夕相問遺,茂以告彩,曰:“熊鄭将為難。

    ”五月十七夜,縛汝霖并幼子投海中。

     越三日,殺遵謙。

    凡越中建義者,皆盡于彩。

    惟嘉績以丙戌六月死于舟山,汝霖之死,後嘉績蓋二年矣。

     ○熊汝霖傳後 汝霖初知同安縣,有強直聲。

    嘗渡海敗紅毛于廈門,入為戶科給事中。

    辛已江南疫,饑,人多死,米石直銀四兩,轉運不至。

    出給事中七人,分行督漕。

    汝霖當上江,遼練正耗二百四十一萬石,如期而集。

    民不病。

    時上意廷臣儒忄耎,不次拔授,左官外附,競張空虛媒進。

    汝霖以量才不如核勞,破格壞典,不足以得非常之人,隻為幸階。

    一切叙功禦覽名色,皆宜報罷。

    保舉大将,必連舉主,庶杜債帥之門。

    事勢艱危,倚督撫為成敗。

    因條列關督範志完、宣督江禹緒,鳳督馬士英、保 督侯怐、順撫潘永圖、宣撫李鑒、秦撫蔡官治、皖撫黃配玄、 保撫楊進才,守俱弱。

    合令量力自陳。

    且襄藩南陽淪陷,驚震天下,而兩撫晏然,功罪不明,何以懲後?又力言孫傳庭不宜速戰,禍敗皆驗。

     大清兵略山東,京師戒嚴,汝霖分守齊化門,召對,奏:“行間諸臣,望敵百裡,未有一矢加遺。

    南去則我随其後,北返則我出其前。

    兵士一聞督戰,便洶洶欲叛。

    師不用命,将不用兵,督師之肉,其足食乎?”姜采、熊開元下獄,劉宗周去國,皆極谏。

    尋追論楊嗣昌,譏及執政,上竟惡其切直,降福建按察司照磨。

     南渡,起吏科給事中。

    上言:“諸臣争誇定策,罔志複仇。

     處堂鬥穴,始之武與文争,既而文與文急。

    殿廷之上,無人臣體。

    阮大铖之起,陰陽消長,間不容發。

    四鎮每鎮饷六十萬,額必不供。

    即仿古藩鎮,亦當建牙大河以北。

    何遽藩籬堂奧,孤海内興複之望?先帝十七年憂勤,曾無失德,惟廠衛一節,未免府怨臣民。

    丁茲天步艱難,正宜大開文網,推誠布公,使人人畢忠效節,胡得尚沿斯弊?”馬士英恨新建,使門客朱統縷造飛語于朝。

    汝霖言:“幺麽小臣,為誰驅除指使?不由通政,告密飛章,内外交通,神叢互借,墨敕斜封,端自此始。

     請嚴行诘究,用杜将來。

    ”又言:“先帝笃念宗藩,而聞寇先逃,誰死社稷。

    先帝任隆武臣,而叛降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