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清将金聲桓部将郭天才來歸,鄭彩殺大學士熊汝霖、義興侯鄭遵謙于琅琦。

    晉錢肅樂東閣大學士,自王入閩,先後降克得三府、一州、二十七縣,皆不能守。

    于是給事中林嵋,守道湯棻死興化;大學士朱繼祚、知縣都廷谏死莆田;給事中鄭正畿、禦史林逢經死永福;禦史王恩及死長樂;守将王祁死建甯。

    王移次沙埕。

    餘姚人王翊起兵四明,遙奉魯王年号,破上虞,前翰林學士張煌言,聚兵平岡以應之。

    禦史馮京第如日本乞師。

    冬十月,馬思理卒,以沈宸荃、劉沂春為東閣大學士。

     十一月,王舟退壺江,錢肅樂以憂卒。

    是年,大清将金聲桓、李成棟,以江西廣東來歸,桂王複至肇慶。

     順治六年已醜,正月,魯王舟次玉環山,張名振自石浦來朝。

    三月,王翊徇。

    奉化退大清兵于河泊。

    大清兵圍劉中藻于福安,中藻食盡,不得出戰,為文自祭,吞金死。

    城陷,部将董世尚等數百人,皆死之。

    閩地盡陷。

    浙遣臣南來者,多為鄭彩所害,彩亦帥麾下棄去。

    張名振、阮進迎王還浙次于南田。

     秋七月壬戌,至健跳,從者大學士宸荃、劉沂春,禮部尚書吳鐘巒,兵部尚書李向中,兵部侍郎孫延齡,職方郎中朱養時,戶部主事林瑛。

    每旦,朝于水殿、鐘、巒如立治朝;所至 試秀士,入學,率以見王,襕衫巾縧,拜起秩秩,觀者感歎。

     鹿頸屯師王朝先來觐,封平西伯。

     壬午,大清兵圍健跳,阮進拒卻之。

    九月,命名振、進、朝先、會師讨斬黃斌卿。

    王移跸舟山,以參将府為行在,建太廟府東。

    進張肯堂東閣大學士,朱永佑吏部侍郎。

    遣阮美如日本乞師。

    是年,李成棟、金聲桓、何騰蛟皆敗。

    大清盡取湖南、江西。

    朱成功使陳士京朝肇慶,閩海始用桂王年号。

     順治七年庚寅,正月朔,魯王在舟山谒太廟淚下,謂輔臣張肯堂等曰:“昔高帝起布衣建業,先帝憂勤淪陷,闵予小子,播遷無地,不能保浙東數郡,以延廟食,是以痛心。

    ”諸臣皆泣,頓首待罪。

    二月,王翊來朝,除兵部左侍郎。

    夏,張煌言來朝,晉兵部尚書,留備侍從。

    八月,翊複新昌,拔浒山。

    大清兵分道入四明,翊避入海,馮京第遇害。

    九月,張名振襲殺王朝先,并其兵。

    是年,鄭彩為朱成功所敗,具表請援。

    張名振、阮進、周崔芝,擊彩餘衆,破之,彩還走廈門,歸成功。

     冬十一月,大清兵陷桂林、廣州,桂王奔南甯。

     順治八年辛卯,正月,魯王在舟山。

    秋,王翊潰于四明。

     大清将陳錦合軍攻舟山,定西侯張名振、英義伯阮駿、兵部尚書張煌言,奉王先出奔閩海。

    蕩北伯阮進迎戰于海門,死之。

     裨将金允彥,缒城降,脔其子傳示四門。

     大清試舟海口,南師以三舟突陣,獲樓船戰艦,馘十餘人,縱歸,大清師将退。

    八月丙寅,天大霧,大清師悉抵螺頭門,守陴者方覺。

    安洋将軍劉世勳,都督張名揚,以精兵數百義勇數千,背城力戰,殺傷大軍千餘人。

    九月丙子,城破,宮眷投井死,指揮李向榮、朱起元等,猶率兵民巷戰。

    大清師相謂曰:“吾兵南下,所不易拔者江陰、泾縣,今舟山而三耳。

    如兩京易取也。

    ” 禮部尚書吳鐘巒居普陀,聞變,毅然曰:“吾從亡之臣,當死行在。

    渡海入城,别大學士張肯堂,為高座文廟庑下,命仆舉火。

    肯堂阖室自經。

    執吏部侍郎朱永祐,令剃發曰:“吾發可剃,甯俟今日!”斫其肩死。

    兵部尚書李向中,居艱廬墓,購得衰纟至翔武,就溪流受刃。

    餘死者通政鄭遵儉,兵科董志甯,郎中朱養時,主事林瑛、江用楫、董玄、朱萬年、李開國、顧珍、顧宗堯、楊鼎臣,中書蘇兆人,工部所正戴仲明,錦衣指揮王朝相,内官監劉朝定,西參謀顧明楫,諸生林世英,暨婦女厮仆,或刎,或投水火,死節之盛,為中士所未有。

    十一月,王舟泊南日山,夜遭風,失大學士沈宸荃。

    進次嵓頭,朱成功自廈門來谒,稱主上,自稱罪臣。

    從者泣曰:“成功卑王矣!”王處之泊如,成功故不奉王,送金門千戶所,月節進銀米,緻箋移名振屯,嵓頭,煌言屯鹭門。

     順治九年壬辰,正月,魯王在金門。

    成功使名振總師北行,逼金堂,望祭舟山死事者,将卒皆哭。

    進至崇明沙,登金山,大清江南北戒嚴。

    是年,桂王至安龍,西甯王李定國克桂林。

     順治十年癸巳,正月,魯王在金門,始自去監國号。

    冬,名振複及煌言北行,敗大軍于崇明之平洋沙,殺傷頗衆。

    其年,鄭彩死于廈門。

     順治十一年甲午,正月,王在金門,名振再入鎮江,抵儀真,還逼吳淞關,遣使緻啟獻捷。

     順治十二年乙未,正月,魯王在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