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關燈
乎?”少頃,白撒至,倉皇言于上曰:“今軍已潰,大兵近在堤外,請聖主幸歸德。

    ”上遂登舟,侍衛皆不知,巡警如故。

    時夜已四更矣,遂狼狽入歸德。

     白撒收潰兵大橋,得二萬餘人,懼不敢入。

    上聞,遣近侍局提點移剌粘古、纥石烈阿裡合、護衛二人以舟往迎之。

    既至,不聽入見,并其子下獄。

    諸都尉司軍以白撒不戰而退,發憤出怨言。

    上乃暴其罪曰:”惟汝将士,明聽朕言:我初提大軍次黃陵岡得捷,白撒即奏宜渡河取衛州,可得糧十萬石,乘勝恢複河北。

    我從其計,令率諸軍攻衛。

    去蒲城二百餘裡,白撒遷延八日方至,又不預備攻具,以緻敗衄。

    白撒棄軍竄還蒲城,便言諸軍已潰,北兵勢大不可當,信從登舟,幾死于水。

    若當時知諸軍未嘗潰,隻河北戰死,亦可垂名于後。

    今白撒已下獄,不複錄用,籍其家産以賜汝衆,其盡力國家,無效此人。

    ”囚白撒七日而餓死,發其弟承麟、子狗兒徐州安置。

    當時議者,衛州之舉本自官奴,歸之白撒則亦過矣。

     初,瀕河居民聞官軍北渡,築坦塞戶,潛伏洞穴,及見官奴一軍号令明肅,撫勞周悉,所過無絲發之犯,老幼婦子坦然相視,無複畏避。

    俄白撒輩縱軍四出,剽掠俘虜,挑掘焚炙,靡所不至。

    哭聲相接,屍骸盈野。

    都尉高祿謙、苗用秀輩仍掠人食之,而白撒誅斬在口,所過官吏殘虐不勝,一飯之費有數十金不能給者,公私皇皇,日皆徯大兵至矣。

     白撒目不知書,奸黠有餘,簿書政事,聞之即解,善談議,多知,接人則煦煦然,好貨殖,能捭阖中人主心,遂浸漬以取将相。

    既富貴,起第于汴之西城,規模拟宮掖,婢妾百數,皆衣金縷,奴隸月廪與列将等,猶以為未足也。

    上嘗遣中使責之曰:“卿汲汲于此,将無北歸意耶?”白撒終不悛,以及于禍。

     贊曰:白撒本非将才,恇怯誤國,徒能阿合以取富貴,性愎貪鄙,當此危亡,方謀封殖以自逸,此猶大廈将焚而燕雀不悟者欤! 赤盞合喜,性剛愎,好自用,朝廷以其有才幹任之。

    宣宗時,累遷蘭州刺史、提控軍馬。

    貞祐四年十一月,夏人四萬餘騎圍定西,辇緻攻具,将取其城。

    合喜及楊斡烈等率兵鏖戰走之,斬首二千級,俘數十人,獲馬八百餘匹,器械稱是,餘悉遁去。

    興定元年正月,以屢敗夏人,遙授同知臨洮府事,兼前職。

    是冬,陝西行省奉诏伐宋,合喜權行元帥府,駐來遠寨以張聲勢,既而獲捷。

    二年四月,宋兵數千侵臨洮,合喜擊走之,斬獲甚衆。

    三年四月,遷元帥左都監,行元帥府事于鞏州。

     四年四月,夏人犯邊,合喜讨之,師次鹿兒原,遇複兵千人,遣提控烏古論世顯率偏師敗之,都統王定亦破其衆一千五百于新泉城。

    九月,夏人攻鞏州,合喜遣兵擊之,一日十餘戰,夏人退據南閑,遣精兵三萬傅城,又擊走之,生擒夏将劉打、甲玉等。

    訊知夏大将你思丁、兀名二人謀,以為鞏帥府所在,鞏既下則臨洮、積石、河、洮諸城不攻自破,故先及鞏,且構宋統制程信等将兵四萬來攻。

    合喜聞之,饬兵嚴備。

    俄而兵果至,合喜督兵搏戰,卻之,殺數千人。

    攻益急,将士殊死戰,殺傷者以萬計。

    夏人焚其攻具,拔栅而去。

    合喜已先伏甲要地邀之,複率衆蹑其後,斬首甚衆。

    十月,以功遙授平西軍節度使。

     元光元年,大将萌古不花攻鳳翔,朝廷以主将完顔仲元孤軍不足守禦,命合喜将兵援之。

    二年二月,木華黎國王、斜裡吉不花等及夏人步騎數十萬圍鳳翔,東自扶風、岐山,西連汧、隴,數百裡間皆其營栅,攻城甚急,合喜盡力,僅能禦之。

    于是,合喜以同知臨洮府事顔盞蝦蟆戰尤力,遂以便宜升為通遠軍節度使,上嘉其功,許之。

    是歲,升簽樞密院事。

    哀宗即位,拜參知政事,權樞密副使。

     正大八年十一月,鄧州馳報大元兵破峣峰關,由金州東下。

    報至時日已暮,省院官入奏,上曰:“事至于此,奈何?”上即位至是八年,從在東宮日立十三都尉,每尉不下萬人,強壯矯捷,極為精練。

    步卒負擔器甲糧糗重至六七鬥,一日夜行二百裡。

    忠孝軍萬八千人,皆回纥、河西及中州人夜掠而逃歸者,人有從馬,以騎射選之乃得補。

    親衛、騎兵、武衛、護衛,遷外諸軍又二十餘萬。

    故頻年有大昌原、倒回谷之捷,士氣既振,遂有一戰之資。

    至是,院官同奏:“北軍冒萬裡之險,曆二年之久,方入武休,其勞苦已極。

    為吾計者,以兵屯睢、鄭、昌武、歸德及京畿諸縣,以大将守洛陽、潼關、懷、孟等處,嚴兵備之。

    京師積糧數百萬斛,令河南州郡堅壁清野,百姓不能入城者聚保山砦。

    彼深入之師,欲攻不能,欲戰不得,師老食盡,不擊自歸矣。

    ”上太息曰:“南渡二十年,所在之民破田宅、鬻妻子以養軍士。

    且諸軍無慮二十餘萬,今敵至不能迎戰,徒以自保,京城雖存,何以為國,天下其謂我何!”又曰:“存亡 天命,惟不負民可也。

    ”乃诏合達、蒲阿等屯軍襄、鄧。

     九年正月,兩省軍潰于三峰山,北兵進薄京師。

    三月庚子,議曹王出質。

    大兵北行,留速不泬攻城,攻具已辦,既有納質之請,即又雲:“有我受命攻城,但曹王出則退,不然不罷也。

    ”壬寅,曹王入辭,宴于宮中。

    癸卯,北兵立攻具,沿壕列木栅,以薪草填壕,頃刻平十餘步。

    主兵者以議和之故不敢與戰,但于城上坐視而已。

     城中喧哄,上聞之,從六七騎出端門至舟橋。

    時新雨淖,車駕忽出,人驚愕失措,但跪于道傍,亦有望而拜者,上自麾之曰:“勿拜,恐泥污汝衣。

    ”倉皇中,市肆米豆狼藉于地,上敕衛士令各歸其家,老幼遮擁至有誤觸禦衣者。

    少頃,宰相從官皆至,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