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關燈
畫台之前。

    又設皇太子侍立褥位于門下稍東,西向。

    又設皇太子緻賀褥位于百官班前。

    又設協律郎位于樓上前楹稍東,西向。

    尚書省委所司設宣制書位于百官班之北稍東,西向。

    司天台設雞唱生于東阙樓之上。

    尚衣局備皇帝常服,如常日視朝之服。

    尚辇設辇于更衣禦幄之前。

    躬謝禮畢,皇帝乘金辂入應天門,至幄次前,侍中俯伏,跪奏:“請降辂入幄。

    ”俯伏,興。

    皇帝降辂入幄,簾降。

    少頃,侍中奏:“中嚴。

    ”又少頃,俟典贊儀引皇太子就門下侍立位,通事舍人引群官就門下分班相向立,侍中奏:“外辦。

    ”皇帝服常朝服,尚辇進辇,侍中奏:“請升辇。

    ”傘扇侍衛如常儀,由左翔龍門踏道升應天門,至禦座東,侍中奏:“請降辇升座。

    ”宮縣樂作。

    所司索扇(五十柄),扇合,皇帝臨軒即禦座,樓下鳴鞭,簾卷扇開,執禦傘者張于軒前以障日,樂止。

    東上閣門使捧制書置于箱,閣門舍人二員從,以俟引繩降木鶴仙人。

    通事舍人引文武群官合班北向立,宮縣樂作。

    凡分班、合班則樂作,立定即止。

    典儀曰:“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訖,分班相向立。

    侍中詣禦座前承旨,退,稍前南向,宣曰:“奉敕樹金雞。

    ”通事舍人于門下稍前東向,宣曰:“奉敕樹金雞。

    ”退複位。

     金雞初立,大樂署擊鼓,樹訖鼓止。

    竿木伎人四人,緣繩争上竿,取雞所銜绛幡,展示訖,三呼“萬歲”。

    通事舍人引文武群官合班北向立。

    樓上乘鶴仙人捧制書,循繩而下至畫台,閣使奉承置于案。

    閣門舍人四員舉案,又二員對捧制書,閣使引至班前,西向稱:“有制。

    ”典儀曰:“拜。

    ”在位官皆再拜,訖,以制書授尚書省長官,稍前搢笏,跪受,訖,以付右司官,右司官搢笏,跪受,訖,長官出笏,俯伏,興,退複位。

    右司官捧制書詣宣制位,都事對捧,右司官宣讀,至“鹹赦除之”。

    所司帥獄吏引罪人詣班南,北向,躬稱:“脫枷。

    ”訖,三呼“萬歲“,以罪人過。

    右司官宣制訖,西向,以制書授刑部官。

    跪受訖,以制書加于笏上,退以付其屬,歸本班。

    典儀曰:“拜。

    ”在位官皆再拜,舞蹈,又再拜。

    典贊儀引皇太子至班前褥位立定,典儀曰:“拜。

    ”皇太子以下群官皆再拜。

    典贊儀引皇太子稍前,俯伏,跪緻詞,俯伏,興。

    典儀曰:“再拜。

    ”皇太子以下群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

    侍中于禦座前承旨,退臨軒宣曰:“有制。

    ”典儀曰:“再拜。

    ”皇太子以下群官皆再拜。

    侍中宣答,宣訖歸侍位,典儀曰:“再拜。

    ”皇太子已下群官皆再拜,搢笏,舞蹈,又再拜,訖,典贊儀引皇太子至門下褥位,通事舍人引群官分班相向立。

    侍中詣禦座前,俯伏,跪奏:“禮畢。

    ”俯伏,興,退複位。

    所司索扇,宮縣樂作,扇合,簾降,皇帝降座,樂止。

    樓下鳴鞭,皇帝乘辇還内,傘扇侍衛如常儀。

    侍中奏:“解嚴。

    ”通事舍人承敕,群臣各還次,将士各還本所。

     臣下拜赦诏儀 宣赦日,于應天門外設香案,及設香輿于案前,又于東側設卓子,自皇太子宰臣以下序班定。

    閣門官于箱内捧赦書出門置于案。

    閣門官案東立,南向稱:“有敕。

    ”贊皇太子宰臣百僚再拜,皇太子少前上香訖,複位,皆再拜。

    閣門官取赦書授尚書省都事,都事跪受,及尚書省令史二人齊捧,同升于卓子讀,在位官皆跪聽,讀訖,赦書置于案,都事複位。

    皇太子宰臣百僚以下再拜,搢笏,舞蹈,執笏,俯伏,興,再拜。

    拱衛直以下三稱“萬歲”,訖,退。

    其降諸書,禮亦準此,惟不稱“萬歲”。

    其外郡,尚書省差官送赦書到京府節鎮,先遣人報,長官即率僚屬吏從,備旗幟音樂彩輿香輿,詣五裡外迎。

    見送赦書官,即于道側下馬,所差官亦下馬,取赦書置彩輿中,長官詣香輿前上香,訖,所差官上馬,在香輿後,長官以下皆上馬後從,鳴钲鼓作樂導至公廳,從正門入,所差官下馬。

    執事者先設案并望阙褥位于庭中,香輿置于案之前,又設所差官褥位在案之側,又設卓子於案之東南。

    所差官取赦書置于案,彩輿退。

    所差官稱:“有敕。

    ”長官以下皆再拜。

    長官少前上香,訖,退複位,又再拜。

    所差官取赦書授都目,都目跪受,及孔目官二員,三人齊捧赦書,同高幾上宣讀,在位官皆跪聽。

    讀訖,都目等複位。

    長官以下再拜,舞蹈,俯伏,興,再拜。

    公吏以下三稱“萬歲”。

    禮畢。

    明日,長官率僚屬,音樂送至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