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五 志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王之地,禮合尊崇,議封爵,建廟宇。
”十二月,禮部、太常、學士院奏奉敕旨封興國靈應王,即其山北地建廟宇。
十五年三月,奏定封冊儀物,冠九旒,服九章,玉圭、玉冊、函、香、币、冊、祝。
遣使副各一員,詣會甯府。
行禮官散齋二日,緻齋一日。
所司于廟中陳設如儀。
廟門外設玉冊、衮冕幄次,牙杖旗鼓從物等視一品儀。
禮用三獻,如祭嶽鎮。
其冊文雲:“皇帝若曰:自兩儀剖判,山嶽神秀各鐘于其分野。
國将興者,天實作之。
對越神休,必以祀事。
故肇基王迹,有若岐陽。
望秩山川,于稽虞《典》。
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混同流光,源所從出。
秩秩幽幽,有相之道。
列聖蕃衍熾昌,迄于太祖,神武征應,無敵于天下,爰作神主。
肆予沖人,紹休聖緒,四海之内,名山大川,靡不鹹秩。
矧王業所因,瞻彼旱麓,可儉其禮?服章爵号非位于公侯之上,不足以稱焉。
今遣某官某,持節備物,冊命茲山之神為興國靈應王,仍敕有司歲時奉祀,于戲!廟食之享,亘萬億年。
維金之祯,與山無極,豈不偉欤?”自是,每歲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擇日緻祭。
明昌四年十月,備衮冕、玉冊、儀物,上禦大安殿,用黃麾立仗八百人,行仗五百人,複冊為開天弘聖帝。
諸神雜祠·大房山 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山陵地大房山神為保陵公,冕八旒、服七章、圭、冊、香、币,使副持節行禮,并如冊長白山之儀。
其冊文雲:“皇帝若曰:古之建邦設都,必有名山大川以為形勝。
我國既定鼎于燕,西顧郊圻,巍然大房,秀撥混厚,雲雨之所出,萬民之所瞻,祖宗陵寝于是焉依。
仰惟嶽鎮古有秩序,皆載祀典,矧茲大房,禮可阙欤?其爵号服章俾列于侯伯之上,庶足以稱。
今遣某官某,備物冊命神為保陵公。
申敕有司,歲時奉祀。
其封域之内,禁無得樵采弋獵。
著為令。
”是後,遣使山陵行禮畢,山陵官以一獻禮緻奠。
諸神雜祠·混同江 大定二十五年,有司言:“昔太祖征遼,策馬徑渡,江神助順,靈應昭著,宜修祠宇,加賜封爵。
”乃封神為興國應聖公,緻祭如長白山儀,冊禮如保陵公故事。
其冊文雲:“昔我太祖武元皇帝,受天明命,掃遼季荒茀,成師以出,至于大江,浩浩洪流,不舟而濟,雖穆滿渡江面鼋粱,光武濟河而水冰,自今觀之無足言矣!執徐之歲,四月孟夏,朕時邁舊邦,臨江永歎,仰藝祖之開基,佳江神之效靈,至止上都,議所以尊崇之典。
蓋古者五嶽視三公,四渎視諸侯,至有唐以來,遂享帝王之尊稱,非直後世彌文,而崇德報功理亦有當然者。
矧茲江源出于長白,經營帝鄉,實相興運,非錫以上公之号,則無以昭答神休。
今遣某官某。
持節備物冊命神為興國應聖公。
申命有司,歲時奉祀。
于戲!嚴廟貌,正封爵,禮亦至矣!惟神其衍靈長之德,用輔我國家彌億年,神亦享廟食于無窮,豈不休哉!” 諸神雜祠·嘉蔭侯 大定二十五年,敕封上京護國林神為護國嘉蔭侯,毳冕七旒,服五章,圭同信圭,遣使詣廟,以三獻禮祭告。
其祝文曰:“蔚彼長林,實壯于邑,廣袤百裡,惟神主之。
廟貌有嚴,侯封是享,歆時蠲潔,相厥滋榮。
”是後,遇月七日,上京幕官一員行香,著為令。
諸神雜祠·泸溝河神 大定十九年,有司言:“泸溝河水勢泛決齧民田,乞官為封冊神号。
”禮官以祀典所不載,難之。
已而,特封安平侯,建廟。
二十七年,奉旨,每歲委本縣長官春秋緻祭,如令。
諸神雜祠·昭應順濟聖後 大定十七年,都水監言:“陽武上埽黃河神聖後廟,宜依唐仲春祭五龍祠故事。
”二十七年春正月,尚書省言:“鄭州河陰縣聖後廟,前代河水為患屢禱有應,嘗加封号廟額。
今因禱祈,河遂安流,乞加褒贈。
”上從其請,特加号曰昭應順濟聖後。
廟曰靈德善利之廟。
每歲委本縣長官春秋緻祭,如令。
諸神雜祠·鎮安公 舊名旺國崖,太祖伐遼嘗駐跸于此。
大定八年五月,更名靜甯山,後建廟。
明昌六年八月,以冕服玉冊,冊山神為鎮安公。
冊文曰:“皇帝若曰:古之名山,鹹在祀典。
軒皇之世,神靈所奉者七千。
虞氏之時,望秩每及于五載。
蓋惟有益于國,是以必報其功。
逮乎後王,申以徽冊,至于嶽鎮之外,亦或封爵之加。
故太白有神應之稱,而終南有廣惠之号。
禮由義起,事與時偕,載籍所傳,于今猶監,朕修和有夏,鹹秩無文,眷茲靜甯,秀峙朔野,厓澤布氣,幽贊乎坤元,導風出雲,協符乎乾造。
一方之表,萬物所瞻,南直都畿,北維障徼,連延廣厚,寶藏攸興,盤固高明,謻宮斯奠。
昔有遼嘗恃以富國,迄大定更為之錫名。
洪惟世宗,功昭列聖,亦越顯考,德利生民。
爰即歲時,駕言臨幸,兵革不試,遠人輯甯。
雨旸常調,品彙蕃庑,此上帝無疆之贶,亦英靈有
”十二月,禮部、太常、學士院奏奉敕旨封興國靈應王,即其山北地建廟宇。
十五年三月,奏定封冊儀物,冠九旒,服九章,玉圭、玉冊、函、香、币、冊、祝。
遣使副各一員,詣會甯府。
行禮官散齋二日,緻齋一日。
所司于廟中陳設如儀。
廟門外設玉冊、衮冕幄次,牙杖旗鼓從物等視一品儀。
禮用三獻,如祭嶽鎮。
其冊文雲:“皇帝若曰:自兩儀剖判,山嶽神秀各鐘于其分野。
國将興者,天實作之。
對越神休,必以祀事。
故肇基王迹,有若岐陽。
望秩山川,于稽虞《典》。
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混同流光,源所從出。
秩秩幽幽,有相之道。
列聖蕃衍熾昌,迄于太祖,神武征應,無敵于天下,爰作神主。
肆予沖人,紹休聖緒,四海之内,名山大川,靡不鹹秩。
矧王業所因,瞻彼旱麓,可儉其禮?服章爵号非位于公侯之上,不足以稱焉。
今遣某官某,持節備物,冊命茲山之神為興國靈應王,仍敕有司歲時奉祀,于戲!廟食之享,亘萬億年。
維金之祯,與山無極,豈不偉欤?”自是,每歲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擇日緻祭。
明昌四年十月,備衮冕、玉冊、儀物,上禦大安殿,用黃麾立仗八百人,行仗五百人,複冊為開天弘聖帝。
諸神雜祠·大房山 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山陵地大房山神為保陵公,冕八旒、服七章、圭、冊、香、币,使副持節行禮,并如冊長白山之儀。
其冊文雲:“皇帝若曰:古之建邦設都,必有名山大川以為形勝。
我國既定鼎于燕,西顧郊圻,巍然大房,秀撥混厚,雲雨之所出,萬民之所瞻,祖宗陵寝于是焉依。
仰惟嶽鎮古有秩序,皆載祀典,矧茲大房,禮可阙欤?其爵号服章俾列于侯伯之上,庶足以稱。
今遣某官某,備物冊命神為保陵公。
申敕有司,歲時奉祀。
其封域之内,禁無得樵采弋獵。
著為令。
”是後,遣使山陵行禮畢,山陵官以一獻禮緻奠。
諸神雜祠·混同江 大定二十五年,有司言:“昔太祖征遼,策馬徑渡,江神助順,靈應昭著,宜修祠宇,加賜封爵。
”乃封神為興國應聖公,緻祭如長白山儀,冊禮如保陵公故事。
其冊文雲:“昔我太祖武元皇帝,受天明命,掃遼季荒茀,成師以出,至于大江,浩浩洪流,不舟而濟,雖穆滿渡江面鼋粱,光武濟河而水冰,自今觀之無足言矣!執徐之歲,四月孟夏,朕時邁舊邦,臨江永歎,仰藝祖之開基,佳江神之效靈,至止上都,議所以尊崇之典。
蓋古者五嶽視三公,四渎視諸侯,至有唐以來,遂享帝王之尊稱,非直後世彌文,而崇德報功理亦有當然者。
矧茲江源出于長白,經營帝鄉,實相興運,非錫以上公之号,則無以昭答神休。
今遣某官某。
持節備物冊命神為興國應聖公。
申命有司,歲時奉祀。
于戲!嚴廟貌,正封爵,禮亦至矣!惟神其衍靈長之德,用輔我國家彌億年,神亦享廟食于無窮,豈不休哉!” 諸神雜祠·嘉蔭侯 大定二十五年,敕封上京護國林神為護國嘉蔭侯,毳冕七旒,服五章,圭同信圭,遣使詣廟,以三獻禮祭告。
其祝文曰:“蔚彼長林,實壯于邑,廣袤百裡,惟神主之。
廟貌有嚴,侯封是享,歆時蠲潔,相厥滋榮。
”是後,遇月七日,上京幕官一員行香,著為令。
諸神雜祠·泸溝河神 大定十九年,有司言:“泸溝河水勢泛決齧民田,乞官為封冊神号。
”禮官以祀典所不載,難之。
已而,特封安平侯,建廟。
二十七年,奉旨,每歲委本縣長官春秋緻祭,如令。
諸神雜祠·昭應順濟聖後 大定十七年,都水監言:“陽武上埽黃河神聖後廟,宜依唐仲春祭五龍祠故事。
”二十七年春正月,尚書省言:“鄭州河陰縣聖後廟,前代河水為患屢禱有應,嘗加封号廟額。
今因禱祈,河遂安流,乞加褒贈。
”上從其請,特加号曰昭應順濟聖後。
廟曰靈德善利之廟。
每歲委本縣長官春秋緻祭,如令。
諸神雜祠·鎮安公 舊名旺國崖,太祖伐遼嘗駐跸于此。
大定八年五月,更名靜甯山,後建廟。
明昌六年八月,以冕服玉冊,冊山神為鎮安公。
冊文曰:“皇帝若曰:古之名山,鹹在祀典。
軒皇之世,神靈所奉者七千。
虞氏之時,望秩每及于五載。
蓋惟有益于國,是以必報其功。
逮乎後王,申以徽冊,至于嶽鎮之外,亦或封爵之加。
故太白有神應之稱,而終南有廣惠之号。
禮由義起,事與時偕,載籍所傳,于今猶監,朕修和有夏,鹹秩無文,眷茲靜甯,秀峙朔野,厓澤布氣,幽贊乎坤元,導風出雲,協符乎乾造。
一方之表,萬物所瞻,南直都畿,北維障徼,連延廣厚,寶藏攸興,盤固高明,謻宮斯奠。
昔有遼嘗恃以富國,迄大定更為之錫名。
洪惟世宗,功昭列聖,亦越顯考,德利生民。
爰即歲時,駕言臨幸,兵革不試,遠人輯甯。
雨旸常調,品彙蕃庑,此上帝無疆之贶,亦英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