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關燈
◎章宗四 四年春正月乙醜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丁卯,谕外方使人不得佩刀入宮。

    庚午,幸豫王永成第視疾。

    辛未,如光春宮春水。

    壬申,陰霧,木冰。

    丁醜,行尚書省奏,宋賀正使還至慶都卒。

    诏遣防禦使女奚烈元往祭,緻赙絹布各二百二十匹,仍命送伴使張雲護喪以歸。

    豫王永成薨。

    辛卯,高麗國王王沒,嗣子韺遣使來告哀。

     二月乙未朔,還宮。

    丁酉,以山東、河北旱,诏祈雨東、北二嶽。

    己亥,命購豫王永成遺文。

    庚戌,始祭三皇、五帝、四王。

    癸醜,诏刺史,州郡無宣聖廟學者并增修之。

     三月丁卯,日昏無光,大風毀宣陽門鸱尾。

    癸酉,命大興府祈雨。

    戊寅,幸太極宮。

    诏定前代帝王合緻祭者。

    尚書省奏:“三皇、五帝、四王,已行三年一祭之禮。

    若夏太康,殷太甲、太戊、武丁,周成王、康王、宣王,漢高祖、文、景、武、宣、光武、明帝、章帝,唐高祖、文皇一十七君緻祭為宜。

    ”從之。

    乙酉,祈雨于北郊。

    丁亥,如萬甯宮。

    壬辰,祈雨于社稷。

    遼陽府判官民斜卯劉家以上書論列朝臣,削官一階,罷之。

    夏四月丙申,诏定縣令以下考課法。

    已亥,祈雨于太廟。

    庚子,增定關防奸細格。

    丙午,定衣服制。

    以祈雨,望祀嶽鎮海渎于北郊。

    癸醜,祈雨于社稷。

    甲寅,以久旱,下诏責躬,求直言,避正殿,減膳撤樂,省禦廄馬,免旱災州縣徭役及今年夏稅。

    遣使審系囚,理冤獄。

    乙卯,宰臣上表待罪。

    诏答曰:“朕德有愆,上天示異。

    卿等各趨乃職,思副朕懷。

    ”戊午,以西上閣門使張偁等為故高麗國王王敕祭使,東上閣門使石悫等為高麗國王王韺慰問起複橫賜使。

    庚申,祈雨于太廟。

    壬戌,萬甯宮端門災。

     五月乙醜,祈雨于北郊。

    有司請雩,诏三禱嶽渎社稷宗廟,不雨,乃行之。

    癸酉,平章政事徒單镒、尚書左丞完顔匡罷。

    甲戌,雨。

    乙亥,百官上表請禦正殿,複常儀。

    乙酉,謝雨于宗廟。

    丁亥,報祀社稷。

    汰随朝冗官。

    定省令史關決公務,詭稱已禀,擅退六部、大理寺法狀及妄有所更易者罪。

    辛卯,報謝嶽鎮海渎。

     六月壬辰朔,罷兼官俸給。

    壬寅,複行吏目移轉法。

    乙巳,始祭中溜。

    戊申,罷惠、川、高三州,秀岩、灤陽、徽川、鹹甯、金安、利民六縣,及北京宮苑使。

    諸群牧提舉,居庸、紫荊、通會三關使,西北路鎮防十三千戶,諸路醫學博士。

    壬子,司天台長行張冀進《天象傳》。

    秋七月丁卯,定申報盜賊制。

    戊辰,朝獻于衍慶宮。

    庚午,幸望京甸。

    壬申,如萬甯宮。

    甲戌,罷限錢法。

    甲申,改葬鎬王永中于威州。

     八月,大理丞姬端修、司直溫敦按帶論奏知大興府事纥石烈執中,坐所言不當,各削一官,罷職。

    丁酉,以尚書右丞相宗浩為左丞相,右丞仆散揆為平章政事,參知政事孫即康為尚書右丞,禦史大夫仆散端為左丞,吏部尚書獨吉思忠為參知政事。

    庚子,诏完顔綱、喬宇、宋元吉等編類陳言文字,其言涉宮庭,若大臣、省台、六部,各以類從,凡二千卷。

    辛醜,以西京留守崇肅為禦史大夫。

    癸卯,更定閣門祗候出職格。

    先是以天旱诏求直言。

    至是尚書省奏:“河南府盧顯達、汝州王大材所陳,言涉不遜,請以情理切害論其罪。

    ”從之,仍遍谕中外。

    命諸路學校生徒少者罷教授,止以本州、府文資官提控之。

    丁未,以安州軍事判官劉常言,諸按察司體訪不實,辄加糾劾者,從故出入人罪論,仍勒停。

    若事涉私曲,各從本法。

    辛亥,還宮。

    乙卯,以知真定府事完顔昌等為賀宋生日使。

    丁巳,幸太極宮。

    弛圍場遠地禁,縱民耕捕樵采。

    減教坊長行五十人,渤海教坊長行三十人,文繡署女工五十人。

    出宮女百六十人。

     九月庚申朔,天壽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丙寅,如薊州秋山。

    壬申,定屯田戶自種及租佃法。

    冬十月甲午,定私鹼法。

    丙申,诏親軍三十五以下令習《孝經》、《論語》。

    癸卯,至自秋山。

    甲寅,以提點尚衣局完顔燮為夏國生日使。

     十一月丁卯,以殿前右副都點檢烏林答毅等為賀宋正旦使。

    癸酉,木冰,凡三日。

    丁醜,定收補承應人格。

     十二月己醜朔,新平等縣虸蚄蟲生。

    己亥,左丞相宗浩等請上尊号。

    不許。

    辛醜,敕陝西、河南饑民所鬻男女,官為贖之。

    乙卯,百官再表乞受尊号。

    不許。

     五年春正月己未朔,大雪。

    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庚申,谒衍慶宮。

    乙醜,幸太極宮。

    丁卯,如光春宮春水。

    壬申,朝獻于衍慶宮。

    乙亥,诏有司:“自泰和三年郡縣三經行幸、民嘗供億者,賜今年租稅之半。

    ”丁醜,次霸州。

    調山東、河北軍夫改治漕渠。

     二月己醜朔,谕按察司:“近制以鎮靜而知大體為稱職,苛細而暗于大體為不稱。

    由是各路按察以因循為事,莫思舉刺,郡縣以貪黜相尚,莫能畏戢。

    自今若糾察得實,民無冤滞,能使一路鎮靜者為稱職。

    其或煩紊使民不得伸訴者,是為曠廢。

    ”癸巳,定鞫勘官受飲宴者罪。

    己亥,如建春宮。

    甲寅,制盜用及僞造都門契者罪,視宮城門減一等。

     三月庚申,還宮。

    癸亥,更定兩稅輸限。

    乙醜,宋兵入秦川界。

    庚午,親王、百官請上尊号,不許。

    甲戌,谕有司,進士名有犯孔子諱者避之,仍著為令。

    命給米諸寺,自 十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