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本紀第四

關燈
,高麗、夏遣使來賀。

    壬子,衍聖公孔璠薨,子拯襲。

    二月丁卯,上如天開殿。

    甲戌,赈熙河路,戊子,皇子濟安生。

    辛卯,宋使曹勳來許歲币銀、絹二十五萬兩、匹,畫淮為界,世世子孫,永守誓言。

    改封蜀王劉豫為曹王。

    壬辰,以皇子生,赦中外。

     三月辛醜,還自天開殿。

    大雪。

    丙午,以宗弼為太傅。

    丙辰,遣左宣徽使劉筈以衮冕圭冊冊宋康王為帝。

    歸宋帝母韋氏及故妻邢氏、天水郡王并妻鄭氏喪于江南。

    戊午,立子濟安為皇太子。

    四月丙寅,以臣宋告中外。

    庚午,五雲樓、重明等殿成。

    五月癸巳朔,不視朝。

    上自去年荒于酒,與近臣飲,或繼以夜。

    宰相入谏,辄飲以酒,曰:“知卿等意,今既飲矣,明日當戒。

    ”因複飲。

    乙卯,賜宋誓诏。

    辛酉,宴群臣于五雲樓,皆盡醉而罷。

     七月甲午,回鹘遣使來貢。

    北京、廣甯府蝗。

    丁酉,賜宗弼金券。

    八月丁卯,诏歸朱弁、張邵、洪皓于宋。

    辛未,複太宗子胡盧為王。

    赈陝西。

     九月壬辰,诏給天水郡王子、侄、婿,天水郡公子俸給。

     十一月甲寅,平章政事漆水郡王昂薨,追封郓王。

    十二月乙醜,高麗王遣使謝封冊。

    庚午,宋遣使謝歸三喪及母韋氏。

    壬申,上獵于核耶呆米路。

    癸未,還宮。

    甲申,皇太子濟安薨。

     三年正月己醜朔,以皇太子喪不禦正殿,群臣詣便殿稱賀。

    宋、高麗、夏使詣皇極殿遙賀。

    乙巳,萬壽節,如正旦儀。

    三月辛卯,以尚書左丞勖為平章政事,殿前都點檢宗憲尚書左丞。

    丁酉,太皇太後唐括氏崩。

    己酉,封子道濟為魏王。

     五月丁巳朔,京兆進瑞麥。

    癸亥,上緻祭太皇太後。

    甲申,初立太廟、社稷。

    六月己酉,初置骁毅軍。

    七月丙寅,上緻祭太皇太後。

    庚辰,太原路進獬豸并瑞麥。

     八月辛卯,诏給天水郡王孫及天水郡公婿俸祿。

    丙申,老人星見。

    乙巳,谥太皇太後曰欽仁皇後。

    戊申,葬恭陵。

    十二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四年正月癸醜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甲寅,诏以去年宋币賜始祖以下宗室。

    己未,以宋使王倫為平州轉運使,既受命,複辭,罪其反覆,誅之。

    乙醜,陝西進嘉禾十有二莖,莖皆七穗。

    己巳,萬壽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乙亥,上祭欽仁皇後,哭盡哀。

    二月癸未,上如東京。

    丙申,次百泊河春水。

    丁酉,回鹘遣使來賀,以粘合韓奴報之。

     五月辛亥朔,次薰風殿。

    六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七月庚午,建原廟于東京。

    八月癸未,殺魏王道濟。

    九月乙酉,上如東京。

    壬子,畋于沙河,射虎獲之。

    乙卯,遣使祭遼主陵。

    辛酉,诏薰風殿二十裡内及巡幸所過五裡内,并複一歲。

    癸酉,行台左丞相張孝純薨。

    十月壬辰,立借貸饑民酬賞格。

    甲辰,以河朔諸郡地震,诏複百姓一年,其壓死無人收葬者,官為斂藏之。

    陝西、蒲、解、汝、蔡等處因歲饑,流民典雇為奴婢者,官給絹贖為良,放還其鄉。

    十一月己酉,上獵于海島。

    十二月甲午,至東京。

     五年正月丁未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癸亥,萬壽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二月乙未,次濟州春水。

    三月戊辰,次天開殿。

    五月戊午,初用禦制小字。

    壬寅,以平章政事勖谏,上為止酒,仍布告廷臣。

    六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八月戊戌,發天開殿。

    九月庚申,至自東京。

    十月辛卯,增谥太祖。

    閏月戊寅,大名府進牛生麟。

    壬辰,懷州進嘉禾。

    十二月戊申,增谥始祖以下十帝及太宗、徽宗。

    丁巳,赦。

     六年正月辛未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壬申,封太祖諸孫為王。

    乙亥,畋于謀勒。

    甲申,還京師。

    丁亥,萬壽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庚寅,以邊地賜夏國。

    壬辰,如春水。

    帝從禽,導騎誤入大澤中,帝馬陷,因步出,亦不罪導者。

    乙未,封偎喝為王。

    二月丙寅,右丞相韓企先薨。

     三月壬申,以阿離補為行台右丞相。

    四月庚子朔,上至自春水。

    以同判大宗正事宗固為太保、右丞相兼中書令。

    戊午,行台右丞相阿離補薨。

    五月壬申,高麗王楷薨。

    辛卯,以左宣徽使劉筈為行台右丞相。

     六月乙巳,殺宇文虛中及高士談。

    乙醜,遣使吊祭高麗,并起複嗣王晛。

    九月戊辰朔,以許王破汴,睿宗平陝西,鄭王克遼及婁室、銀術可皆有大功,并為立碑。

    戊寅,曹王劉豫薨。

    是歲,遣粘割韓奴招耶律大石,被害。

     七年正月乙醜朔,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辛巳,萬春節,宋、高麗、夏遣使來賀。

    癸未,以西京鹿囿為民田。

    丁亥,太白經天。

    三月戊寅,高麗遣使謝吊祭、起複。

    四月戊午,宴便殿。

    上醉酒,殺戶部尚書宗禮。

    六月丁酉,殺橫海軍節度使田瑴、左司郎中奚毅、翰林待制邢具瞻及王植、高鳳廷、王效、趙益興、龔夷鑒等。

     七月己巳,太白經天,曲赦畿内。

    九月,太保、右丞相宗固薨。

    以都元帥宗弼為太師、領三省事,都元帥、行台尚書省事如故,平章政事勖為左丞相兼侍中,都點檢宗賢為右丞相兼中書令,行台右丞相劉筈、右丞蕭仲恭為平章政事,李德固為尚書右丞,秘書監蕭肄為參知政事。

    十月壬子,平章行台尚書省事奚寶薨。

    十一月癸酉,以工部侍郎仆散太彎為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