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五十 吳書五 妃嬪傳第五
關燈
小
中
大
孫破虜吳夫人,吳主權母也。
本吳人,徙錢唐,早失父母,與弟景居。
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
吳氏親戚嫌堅輕狡,將拒焉,堅甚以慚恨。
夫人謂親戚曰:「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
」於是遂許為婚,生四男一女。
〔一〕 〔一〕 搜神記曰:初,夫人孕而夢月入其懷,既而生策。
及權在孕,又夢日入其懷,以告堅曰:「昔妊策,夢月入我懷,今也又夢日入我懷,何也?」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 景常隨堅征伐有功,拜騎都尉。
袁術上景領丹楊太守,討故太守周昕,遂據其郡。
孫策與孫河、呂範依景,合眾共討涇縣山賊祖郎,郎敗走。
會為劉繇所迫,景復北依術,術以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討樊能、于麋於橫江,又擊笮融、薛禮於秣陵。
時策被創牛渚,降賊復反,景攻討,盡禽之。
從討劉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賁到壽春報術。
術方與劉備爭徐州,以景為廣陵太守。
術後僭號,策以書喻術,術不納,便絕江津,不與通,使人告景。
景即委郡東歸,策復以景為丹楊太守。
漢遣議郎王誧音普。
銜命南行,表景為揚武將軍,領郡如故。
及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
〔一〕建安七年,臨薨,引見張昭等,屬以後事,合葬高陵。
〔二〕 〔一〕 會稽典錄曰:策功曹魏騰,以迕意見譴,將殺之,士大夫憂恐,計無所出。
夫人乃倚大井而謂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當優賢禮士,捨過錄功。
魏功曹在公盡規,汝今日殺之,則明日人皆叛汝。
吾不忍見禍之及,當先投此井中耳。
」策大驚,遽釋騰。
夫人智略權譎,類皆如此。
〔二〕 志林曰:按會稽貢舉簿,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闕,無舉者,雲府君遭憂,此則吳後以十二年薨也。
八年九年皆有貢舉,斯甚分明。
八年,景卒官,子奮授兵為將,封新亭侯,卒。
〔一〕子安嗣,安坐黨魯王霸死。
奮弟祺嗣,〔二〕封都亭侯,卒。
子纂嗣。
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誅,并遇害。
〔一〕 吳書曰:權征荊州,拜奮吳郡都督,以鎮東方。
〔二〕 吳書曰:祺與張溫、顧譚友善,權令關平辭訟事。
吳主權謝夫人,會稽山陰人也。
父{〈目巨〉火},漢尚書郎、徐令。
〔一〕權母吳,為權聘以為妃,愛幸有寵。
後權納姑孫徐氏,欲令謝下之,謝不肯,由是失志,早卒。
後十餘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遷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後漢書百餘卷。
〔二〕 〔一〕 {〈目巨〉火}子承撰後漢書,稱{〈目巨〉火}幼以仁孝為行,明達有令才。
{〈目巨〉火}弟貞,履蹈法度,篤學尚義,舉孝廉,建昌長,卒官。
〔二〕 會稽典錄曰:承字偉平,博學洽聞,嘗所知見,終身不忘。
子崇揚威將軍,崇弟勖吳郡太守,並知名。
吳主權徐夫人,吳郡富春人也。
祖父真,與權父堅相親,堅以妹妻真,生琨。
琨少仕州郡,漢末擾亂,去吏,隨堅征伐有功,拜偏將軍。
堅薨,隨孫策討樊能、于麋等於橫江,擊張英於當利口,而船少,欲駐軍更求。
琨母時在軍中,謂琨曰:「恐州家多發水軍來逆人,則不利矣,如何可駐邪?宜伐蘆葦以為泭,佐船渡軍。
」〔一〕琨具啟策,策即行之,眾悉俱濟,遂破英,擊走笮融、劉繇,事業克定。
策表琨領丹楊太守,會吳景委廣陵來東,復為丹楊守,〔二〕琨以督軍中郎將領兵,從破廬江太守李術,封廣德侯,遷平虜將軍。
後從討黃祖,中流矢卒。
〔一〕 泭音敷。
郭璞注方言曰:「泭,水中〈竹渒〉也。
」 〔二〕 江表傳曰:初,袁術遣從弟胤為丹楊,策令琨討而代之。
會景還,以景前在(仕)丹楊,寬仁得眾,吏民所思,而琨手下兵多,策嫌其太重,且方攻伐,宜得琨眾,乃復用景,召琨還吳。
琨生夫人,初適同郡
本吳人,徙錢唐,早失父母,與弟景居。
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
吳氏親戚嫌堅輕狡,將拒焉,堅甚以慚恨。
夫人謂親戚曰:「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
」於是遂許為婚,生四男一女。
〔一〕 〔一〕 搜神記曰:初,夫人孕而夢月入其懷,既而生策。
及權在孕,又夢日入其懷,以告堅曰:「昔妊策,夢月入我懷,今也又夢日入我懷,何也?」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吾子孫其興乎!」 景常隨堅征伐有功,拜騎都尉。
袁術上景領丹楊太守,討故太守周昕,遂據其郡。
孫策與孫河、呂範依景,合眾共討涇縣山賊祖郎,郎敗走。
會為劉繇所迫,景復北依術,術以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討樊能、于麋於橫江,又擊笮融、薛禮於秣陵。
時策被創牛渚,降賊復反,景攻討,盡禽之。
從討劉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賁到壽春報術。
術方與劉備爭徐州,以景為廣陵太守。
術後僭號,策以書喻術,術不納,便絕江津,不與通,使人告景。
景即委郡東歸,策復以景為丹楊太守。
漢遣議郎王誧音普。
銜命南行,表景為揚武將軍,領郡如故。
及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
〔一〕建安七年,臨薨,引見張昭等,屬以後事,合葬高陵。
〔二〕 〔一〕 會稽典錄曰:策功曹魏騰,以迕意見譴,將殺之,士大夫憂恐,計無所出。
夫人乃倚大井而謂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當優賢禮士,捨過錄功。
魏功曹在公盡規,汝今日殺之,則明日人皆叛汝。
吾不忍見禍之及,當先投此井中耳。
」策大驚,遽釋騰。
夫人智略權譎,類皆如此。
〔二〕 志林曰:按會稽貢舉簿,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闕,無舉者,雲府君遭憂,此則吳後以十二年薨也。
八年九年皆有貢舉,斯甚分明。
八年,景卒官,子奮授兵為將,封新亭侯,卒。
〔一〕子安嗣,安坐黨魯王霸死。
奮弟祺嗣,〔二〕封都亭侯,卒。
子纂嗣。
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誅,并遇害。
〔一〕 吳書曰:權征荊州,拜奮吳郡都督,以鎮東方。
〔二〕 吳書曰:祺與張溫、顧譚友善,權令關平辭訟事。
吳主權謝夫人,會稽山陰人也。
父{〈目巨〉火},漢尚書郎、徐令。
〔一〕權母吳,為權聘以為妃,愛幸有寵。
後權納姑孫徐氏,欲令謝下之,謝不肯,由是失志,早卒。
後十餘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遷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後漢書百餘卷。
〔二〕 〔一〕 {〈目巨〉火}子承撰後漢書,稱{〈目巨〉火}幼以仁孝為行,明達有令才。
{〈目巨〉火}弟貞,履蹈法度,篤學尚義,舉孝廉,建昌長,卒官。
〔二〕 會稽典錄曰:承字偉平,博學洽聞,嘗所知見,終身不忘。
子崇揚威將軍,崇弟勖吳郡太守,並知名。
吳主權徐夫人,吳郡富春人也。
祖父真,與權父堅相親,堅以妹妻真,生琨。
琨少仕州郡,漢末擾亂,去吏,隨堅征伐有功,拜偏將軍。
堅薨,隨孫策討樊能、于麋等於橫江,擊張英於當利口,而船少,欲駐軍更求。
琨母時在軍中,謂琨曰:「恐州家多發水軍來逆人,則不利矣,如何可駐邪?宜伐蘆葦以為泭,佐船渡軍。
」〔一〕琨具啟策,策即行之,眾悉俱濟,遂破英,擊走笮融、劉繇,事業克定。
策表琨領丹楊太守,會吳景委廣陵來東,復為丹楊守,〔二〕琨以督軍中郎將領兵,從破廬江太守李術,封廣德侯,遷平虜將軍。
後從討黃祖,中流矢卒。
〔一〕 泭音敷。
郭璞注方言曰:「泭,水中〈竹渒〉也。
」 〔二〕 江表傳曰:初,袁術遣從弟胤為丹楊,策令琨討而代之。
會景還,以景前在(仕)丹楊,寬仁得眾,吏民所思,而琨手下兵多,策嫌其太重,且方攻伐,宜得琨眾,乃復用景,召琨還吳。
琨生夫人,初適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