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關燈
人皆誰相經緯者,亮答曰:「龐統、廖立,楚之良才,當贊興世業者也。

    」建安二十年,權遣呂蒙奄襲南三郡,立脫身走,自歸先主。

    先主素識待之,不深責也,以為巴郡太守。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徵立為侍中。

    後主襲位,徙長水校尉。

     立本意,自謂才名宜為諸葛亮之貳,而更遊散在李嚴等下,常懷怏怏。

    後丞相掾(李郃)〔李邵〕、蔣琬至,立計曰:「軍當遠出,卿諸人好諦其事。

    昔先(主)〔帝〕不取漢中,走與吳人爭南三郡,卒以三郡與吳人,徒勞役吏士,無益而還。

    既亡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于巴,幾喪一州。

    後至漢中,使關侯身死無孑遺,上庸覆敗,徒失一方。

    是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

    恭作治中無綱紀;朗昔奉馬良兄弟,謂為聖人,今作長史,素能合道。

    中郎郭演長,從人者耳,不足與經大事,而作侍中。

    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為不然也。

    王連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緻今日。

    」(郃)〔邵〕、琬具白其言於諸葛亮。

    亮表立曰:「長水校尉廖立,坐自貴大,臧否群士,公言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又言萬人率者皆小子也;誹謗先帝,疵毀眾臣。

    人有言國家兵眾簡練,部伍分明者,立舉頭視屋,憤吒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勝數。

    羊之亂群,猶能為害,況立託在大位,中人以下識真偽邪?」〔一〕於是廢立為民,徙汶山郡。

    立躬率妻子耕殖自守,聞諸葛亮卒,垂泣歎曰:「吾終為左衽矣!」後監軍姜維率偏軍經汶山、詣立,稱立意氣不衰,言論自若。

    立遂終徙所。

    妻子還蜀。

     〔一〕 亮集有亮表曰:「立奉先帝無忠孝之心,守長沙則開門就敵,領巴郡則有闇昧闟茸其事,隨大將軍則誹謗譏訶,侍梓宮則挾刃斷人頭於梓宮之側。

    陛下即位之後,普增職號,立隨比為將軍,面語臣曰:『我何宜在諸將軍中!不表我為卿,上當在五校!』臣答:『將軍者,隨大比耳。

    至於卿者,正方亦未為卿也。

    且宜處五校。

    』自是之後,怏怏懷恨。

    」詔曰:「三苗亂政,有虞流宥,廖立狂惑,朕不忍刑,亟徙不毛之地。

    」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也。

    少為郡職吏,以才幹稱。

    荊州牧劉表使歷諸郡縣。

    曹公入荊州時,嚴宰秭歸,遂西詣蜀,劉璋以為成都令,復有能名。

    建安十八年,署嚴為護軍,拒先主於綿竹。

    嚴率眾降先主,先主拜嚴裨將軍。

    成都既定,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

    二十三年,盜賊馬秦、高勝等起事於郪,音淒。

    
合聚部伍數萬人,到資中縣。

    時先主在漢中,嚴不更發兵,但率將郡士五千人討之,斬秦、勝等首。

    枝黨星散,悉復民籍。

    又越嶲夷率高定遣軍圍新道縣,嚴馳往赴救,賊皆破走。

    加輔漢將軍,領郡如故。

    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

    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建興元年,封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

    四年,轉為前將軍。

    以諸葛亮欲出軍漢中,嚴當知後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嚴。

    嚴與孟達書曰:「吾與孔明俱受寄託,憂深責重,思得良伴。

    」亮亦與達書曰:「部分如流,趨捨罔滯,正方性也。

    」其見貴重如此。

    〔一〕八年,遷驃騎將軍。

    以曹真欲三道向漢川,亮命嚴將二萬人赴漢中。

    亮表嚴子豐為江州都督督軍,典嚴後事。

    亮以明年當出軍,命嚴以中都護署府事。

    嚴改名為平。

     〔一〕 諸葛亮集有嚴與亮書,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

    亮答書曰:「吾與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復相解!足下方誨以光國,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

    吾本東方下士,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

    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九年春,亮軍祁山,平催督運事。

    秋夏之際,值天霖雨,運糧不繼,平遣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喻指,呼亮來還;亮承以退軍。

    平聞軍退,乃更陽驚,說「軍糧饒足,何以便歸」!欲以解己不辦之責,顯亮不進之愆也。

    又表後主,說「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

    亮具出其前後手筆書疏本末,平違錯章灼。

    平辭窮情竭,首謝罪負。

    於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後,平所在治家,尚為小惠,安身求名,無憂國之事。

    臣當北出,欲得平兵以鎮漢中,平窮難縱橫,無有來意,而求以五郡為巴州刺史。

    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漢中,平說司馬懿等開府辟召。

    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際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時之務。

    平至之日,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