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關燈
小
中
大
陵達,又不救羽。
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禦,勸先主因此除之。
於是賜封死,使自裁。
封歎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達本字子敬,避先主叔父敬,改之。
〔二〕 〔一〕 魏略曰:申儀兄名耽,字義舉。
初在西平、上庸間聚眾數千家,後與張魯通,又遣使詣曹公,曹公加其號為將軍,因使領上庸都尉。
至建安末,為蜀所攻,以其郡西屬。
黃初中,儀復來還,詔即以兄故號加儀,因拜魏興太守,封列侯。
太和中,儀與孟達不和,數上言達有貳心於蜀,及達反,儀絕蜀道,使救不到。
達死後,儀詣宛見司馬宣王,宣王勸使來朝。
儀至京師,詔轉拜儀樓船將軍,在禮請中。
〔二〕 封子林為牙門將,鹹熙元年內移河東。
達子興為議督軍,是歲徙還扶風。
彭羕字永年,廣漢人。
身長八尺,容貌甚偉。
姿性驕傲,多所輕忽,惟敬同郡秦子敕,薦之於太守許靖曰:「昔高宗夢傅說,周文求呂尚,爰及漢祖,納食其於布衣,此乃帝王之所以倡業垂統,緝熙厥功也。
今明府稽古皇極,允執神靈,體公劉之德,行勿翦之惠,清廟之作於是乎始,褒貶之義於是乎興,然而六翮未之備也。
伏見處士綿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詠縕袍,偃息於仁義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高概節行,守真不虧,雖古人潛遁,蔑以加旃。
若明府能招緻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譽,豐功厚利,建跡立勳,然後紀功於王府,飛聲於來世,不亦美哉!」 羕仕州,不過書佐,後又為眾人所謗毀於州牧劉璋,璋髡鉗羕為徒隸。
會先主入蜀,泝流北行。
羕欲納說先主,乃往見龐統。
統與羕非故人,又適有賓客,羕徑上統床臥,謂統曰:「須客罷當與卿善談。
」統客既罷,往就羕坐,羕又先責統食,然後共語,因留信宿,至于經日。
統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遂並緻之先主。
先主亦以為奇,數令羕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識遇日加。
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拔羕為治中從事。
羕起徒步,一朝處州人之上,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
諸葛亮雖外接待羕,而內不能善。
屢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
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遷羕為江陽太守。
羕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
超問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復道邪!」〔一〕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
」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
羕退,具表羕辭,於是收羕付有司。
〔一〕 揚雄方言曰:悈、鰓、乾、都、耇、革,老也。
郭璞注曰:皆老者皮毛枯瘁之形也。
臣松之以為皮去毛曰革。
古者以革為兵,故語稱兵革,革猶兵也。
羕罵備為老革,猶言老兵也。
羕於獄中與諸葛亮書曰:「僕昔有事於諸侯,以為曹操暴虐,孫權無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與興業緻治,故乃翻然有輕舉之志。
會公來西,僕因法孝直自衒鬻,龐統斟酌其間,遂得詣公於葭萌,指掌而譚,論治世之務,講霸王之義,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慮明定,即相然贊,遂舉事焉。
僕於故州不免凡庸,憂於罪罔,得遭風雲激矢之中,求君得君,志行名顯,從布衣之中擢為國士,盜竊茂才。
分子之厚,誰復過此。
〔一〕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為不忠不義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咽喉,愚夫不為也。
況僕頗別菽麥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為首興事業,而有投江陽之論,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頗以被酒,侻失『老』語。
此僕之下愚薄慮所緻,主公實未老也。
且夫立業,豈在老少,西伯九十,寧有衰志,負我慈父,罪有百死。
至於內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討曹操耳,寧敢有他志邪?孟起說之是也,但不分別其閒,痛人心耳。
昔每與龐統共相誓約,庶託足下末蹤,盡心於主公之業,追名古人,載勳竹帛。
統不幸而死,僕敗以取禍。
自我墮之,將復誰怨!足下,當世伊、呂也,宜善與主公計事,濟其大猷。
天明地察,神祇有靈,復何言哉!貴使足下明僕本心耳。
行矣努力,自愛,自愛!」羕竟誅死,時年三十七。
〔一〕 臣松之以為「分子之厚」者,羕言劉主分兒子厚恩,施之於己,故其書後語雲「負我慈父,罪有百死」也。
廖立廖音理救反。
字公淵,武陵臨沅人。
先主領荊州牧,辟為從事,年未三十,擢為長沙太守。
先主入蜀,諸葛亮鎮荊土,孫權遣使通好於亮,因問士
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禦,勸先主因此除之。
於是賜封死,使自裁。
封歎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達本字子敬,避先主叔父敬,改之。
〔二〕 〔一〕 魏略曰:申儀兄名耽,字義舉。
初在西平、上庸間聚眾數千家,後與張魯通,又遣使詣曹公,曹公加其號為將軍,因使領上庸都尉。
至建安末,為蜀所攻,以其郡西屬。
黃初中,儀復來還,詔即以兄故號加儀,因拜魏興太守,封列侯。
太和中,儀與孟達不和,數上言達有貳心於蜀,及達反,儀絕蜀道,使救不到。
達死後,儀詣宛見司馬宣王,宣王勸使來朝。
儀至京師,詔轉拜儀樓船將軍,在禮請中。
〔二〕 封子林為牙門將,鹹熙元年內移河東。
達子興為議督軍,是歲徙還扶風。
彭羕字永年,廣漢人。
身長八尺,容貌甚偉。
姿性驕傲,多所輕忽,惟敬同郡秦子敕,薦之於太守許靖曰:「昔高宗夢傅說,周文求呂尚,爰及漢祖,納食其於布衣,此乃帝王之所以倡業垂統,緝熙厥功也。
今明府稽古皇極,允執神靈,體公劉之德,行勿翦之惠,清廟之作於是乎始,褒貶之義於是乎興,然而六翮未之備也。
伏見處士綿竹秦宓,膺山甫之德,履雋生之直,枕石漱流,吟詠縕袍,偃息於仁義之途,恬惔於浩然之域,高概節行,守真不虧,雖古人潛遁,蔑以加旃。
若明府能招緻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譽,豐功厚利,建跡立勳,然後紀功於王府,飛聲於來世,不亦美哉!」 羕仕州,不過書佐,後又為眾人所謗毀於州牧劉璋,璋髡鉗羕為徒隸。
會先主入蜀,泝流北行。
羕欲納說先主,乃往見龐統。
統與羕非故人,又適有賓客,羕徑上統床臥,謂統曰:「須客罷當與卿善談。
」統客既罷,往就羕坐,羕又先責統食,然後共語,因留信宿,至于經日。
統大善之,而法正宿自知羕,遂並緻之先主。
先主亦以為奇,數令羕宣傳軍事,指授諸將,奉使稱意,識遇日加。
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拔羕為治中從事。
羕起徒步,一朝處州人之上,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
諸葛亮雖外接待羕,而內不能善。
屢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廣,難可保安。
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遷羕為江陽太守。
羕聞當遠出,私情不悅,往詣馬超。
超問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謂卿當與孔明、孝直諸人齊足並驅,寧當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復道邪!」〔一〕又謂超曰:「卿為其外,我為其內,天下不足定也。
」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聞羕言大驚,默然不答。
羕退,具表羕辭,於是收羕付有司。
〔一〕 揚雄方言曰:悈、鰓、乾、都、耇、革,老也。
郭璞注曰:皆老者皮毛枯瘁之形也。
臣松之以為皮去毛曰革。
古者以革為兵,故語稱兵革,革猶兵也。
羕罵備為老革,猶言老兵也。
羕於獄中與諸葛亮書曰:「僕昔有事於諸侯,以為曹操暴虐,孫權無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與興業緻治,故乃翻然有輕舉之志。
會公來西,僕因法孝直自衒鬻,龐統斟酌其間,遂得詣公於葭萌,指掌而譚,論治世之務,講霸王之義,建取益州之策,公亦宿慮明定,即相然贊,遂舉事焉。
僕於故州不免凡庸,憂於罪罔,得遭風雲激矢之中,求君得君,志行名顯,從布衣之中擢為國士,盜竊茂才。
分子之厚,誰復過此。
〔一〕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為不忠不義之鬼乎!先民有言,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咽喉,愚夫不為也。
況僕頗別菽麥者哉!所以有怨望意者,不自度量,苟以為首興事業,而有投江陽之論,不解主公之意,意卒感激,頗以被酒,侻失『老』語。
此僕之下愚薄慮所緻,主公實未老也。
且夫立業,豈在老少,西伯九十,寧有衰志,負我慈父,罪有百死。
至於內外之言,欲使孟起立功北州,戮力主公,共討曹操耳,寧敢有他志邪?孟起說之是也,但不分別其閒,痛人心耳。
昔每與龐統共相誓約,庶託足下末蹤,盡心於主公之業,追名古人,載勳竹帛。
統不幸而死,僕敗以取禍。
自我墮之,將復誰怨!足下,當世伊、呂也,宜善與主公計事,濟其大猷。
天明地察,神祇有靈,復何言哉!貴使足下明僕本心耳。
行矣努力,自愛,自愛!」羕竟誅死,時年三十七。
〔一〕 臣松之以為「分子之厚」者,羕言劉主分兒子厚恩,施之於己,故其書後語雲「負我慈父,罪有百死」也。
廖立廖音理救反。
字公淵,武陵臨沅人。
先主領荊州牧,辟為從事,年未三十,擢為長沙太守。
先主入蜀,諸葛亮鎮荊土,孫權遣使通好於亮,因問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