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三十三 蜀書三 後主傳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驗也。
若其迷沈不反,將助亂人,不式王命,戮及妻孥,罔有攸赦。
廣宣恩威,貸其元帥,弔其殘民。
他如詔書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稱朕意焉。
」 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
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
魏將王雙率軍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還漢中。
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
是歲,孫權稱帝,與蜀約盟,共交分天下。
八年秋,魏使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斜,餘奢反。
欲攻漢中。
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絕,真等皆還。
是歲,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陽谿。
徙魯王永為甘陵王。
梁王理為安平王,皆以魯、梁在吳分界故也。
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
魏司馬懿、張郃救祁山。
夏六月,亮糧盡過軍,郃追至青封,與亮交戰,被箭死。
秋八月,都護李平廢徙梓潼郡。
〔一〕 〔一〕 漢晉春秋曰:冬十月,江陽至江州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墮水死者以千數。
十年,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十一年冬,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
是歲,南夷劉冑反,將軍馬忠破平之。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
秋八月,亮卒于渭濱。
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
大赦。
以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
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
十三年春正月,中軍師楊儀廢徙漢嘉郡。
夏四月,進蔣琬位為大將軍。
十四年夏四月,後主至湔,〔一〕登觀阪,看汶水之流,旬日還成都。
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
〔一〕 臣松之案:湔,縣名也,屬蜀郡,音翦。
十五年夏六月,皇後張氏薨。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後張氏。
大赦,改元。
立子璿為太子,子瑤為安定王。
冬十一月,大將軍蔣琬出屯漢中。
二年春三月,進蔣琬位為大司馬。
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張嶷平定越嶲郡。
四年冬十月,尚書令費禕至漢中,與蔣琬諮論事計,歲盡還。
五年春正月,監軍姜維督偏軍,自漢中還屯涪縣。
六年冬十月,大司馬蔣琬自漢中還,住涪。
十一月,大赦。
以尚書令費禕為大將軍。
七年閏月,魏大將軍曹爽、夏侯玄等向漢中,鎮北大將軍王平拒興勢圍,大將軍費禕督諸軍往赴救,魏軍退。
夏四月,安平王理卒。
秋九月,禕還成都。
八年秋八月,皇太後薨。
十二月,大將軍費禕至漢中,行圍守。
九年夏六月,費禕還成都。
秋,大赦。
冬十一月,大司馬蔣琬卒。
〔一〕 〔一〕 魏略曰:琬卒,禪乃自攝國事。
十年,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降,衛將軍姜維迎逆安撫,居之于繁縣。
是歲,汶山平康夷反,維往討,破平之。
十一年夏五月,大將軍費禕出屯漢中。
秋,涪陵屬國民夷反,車騎將軍鄧芝往討,皆破平之。
十二年春正月,魏誅大將軍曹爽等,右將軍夏侯霸來降。
夏四月,大赦。
秋,衛將軍姜維出攻雍州,不克而還。
將軍句安、李韶降魏。
十三年,姜維復出西平,不克而還。
十四年夏,大將軍費禕還成都。
冬,復北駐漢壽。
大赦。
十五年,吳王孫權薨。
立子琮為西河王。
十六年春正月,大將軍費禕為魏降人郭循所殺于漢壽。
夏四月,衛將軍姜維復率眾圍南安,不克而還。
十七年春正月,姜維還成都。
大赦。
夏六月,維復率眾出隴西。
冬,拔狄道、(河閒)〔河關〕、臨洮三縣民,居于綿竹、繁縣。
十八年春,姜維還成都。
夏,復率諸軍出狄道,與魏雍州刺史王經戰于洮西,大破之。
經退保狄道城,維卻住鍾題。
十九年春,進姜維位為大將軍,督戎馬,與鎮西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
秋八月,維為魏大將軍鄧艾所破于上邽。
維退軍還成都。
是歲,立子瓚為新平王。
大赦。
二十年,聞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以叛,姜維復率眾出駱谷,至芒水。
是歲大赦。
景耀元年,姜維還成都。
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
宦人黃皓始專政。
吳大將軍孫綝廢其主亮,立琅邪王休。
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
三年秋九月,追諡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
四年春三月,追諡故將軍趙雲。
冬十月,大赦。
五年春正月,西河王琮卒。
是歲,姜維復率眾出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
六年夏,魏大興徒眾,命征西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雍州刺史諸葛緒數道並攻。
於是遣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廖化、輔國大將軍董厥等拒之。
大赦。
改元為炎興。
冬,鄧艾破衛將軍諸葛瞻於綿竹。
用光祿大夫譙周策,降於艾,奉書曰:「限分江、漢,遇值深遠,階緣蜀土,鬥絕一隅,幹運犯冒,漸苒歷載,遂與京畿攸隔萬裡。
每惟黃初
若其迷沈不反,將助亂人,不式王命,戮及妻孥,罔有攸赦。
廣宣恩威,貸其元帥,弔其殘民。
他如詔書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稱朕意焉。
」 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
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
魏將王雙率軍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還漢中。
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
是歲,孫權稱帝,與蜀約盟,共交分天下。
八年秋,魏使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斜,餘奢反。
欲攻漢中。
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絕,真等皆還。
是歲,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陽谿。
徙魯王永為甘陵王。
梁王理為安平王,皆以魯、梁在吳分界故也。
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
魏司馬懿、張郃救祁山。
夏六月,亮糧盡過軍,郃追至青封,與亮交戰,被箭死。
秋八月,都護李平廢徙梓潼郡。
〔一〕 〔一〕 漢晉春秋曰:冬十月,江陽至江州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墮水死者以千數。
十年,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十一年冬,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
是歲,南夷劉冑反,將軍馬忠破平之。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
秋八月,亮卒于渭濱。
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
大赦。
以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
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
十三年春正月,中軍師楊儀廢徙漢嘉郡。
夏四月,進蔣琬位為大將軍。
十四年夏四月,後主至湔,〔一〕登觀阪,看汶水之流,旬日還成都。
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
〔一〕 臣松之案:湔,縣名也,屬蜀郡,音翦。
十五年夏六月,皇後張氏薨。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後張氏。
大赦,改元。
立子璿為太子,子瑤為安定王。
冬十一月,大將軍蔣琬出屯漢中。
二年春三月,進蔣琬位為大司馬。
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張嶷平定越嶲郡。
四年冬十月,尚書令費禕至漢中,與蔣琬諮論事計,歲盡還。
五年春正月,監軍姜維督偏軍,自漢中還屯涪縣。
六年冬十月,大司馬蔣琬自漢中還,住涪。
十一月,大赦。
以尚書令費禕為大將軍。
七年閏月,魏大將軍曹爽、夏侯玄等向漢中,鎮北大將軍王平拒興勢圍,大將軍費禕督諸軍往赴救,魏軍退。
夏四月,安平王理卒。
秋九月,禕還成都。
八年秋八月,皇太後薨。
十二月,大將軍費禕至漢中,行圍守。
九年夏六月,費禕還成都。
秋,大赦。
冬十一月,大司馬蔣琬卒。
〔一〕 〔一〕 魏略曰:琬卒,禪乃自攝國事。
十年,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降,衛將軍姜維迎逆安撫,居之于繁縣。
是歲,汶山平康夷反,維往討,破平之。
十一年夏五月,大將軍費禕出屯漢中。
秋,涪陵屬國民夷反,車騎將軍鄧芝往討,皆破平之。
十二年春正月,魏誅大將軍曹爽等,右將軍夏侯霸來降。
夏四月,大赦。
秋,衛將軍姜維出攻雍州,不克而還。
將軍句安、李韶降魏。
十三年,姜維復出西平,不克而還。
十四年夏,大將軍費禕還成都。
冬,復北駐漢壽。
大赦。
十五年,吳王孫權薨。
立子琮為西河王。
十六年春正月,大將軍費禕為魏降人郭循所殺于漢壽。
夏四月,衛將軍姜維復率眾圍南安,不克而還。
十七年春正月,姜維還成都。
大赦。
夏六月,維復率眾出隴西。
冬,拔狄道、(河閒)〔河關〕、臨洮三縣民,居于綿竹、繁縣。
十八年春,姜維還成都。
夏,復率諸軍出狄道,與魏雍州刺史王經戰于洮西,大破之。
經退保狄道城,維卻住鍾題。
十九年春,進姜維位為大將軍,督戎馬,與鎮西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
秋八月,維為魏大將軍鄧艾所破于上邽。
維退軍還成都。
是歲,立子瓚為新平王。
大赦。
二十年,聞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以叛,姜維復率眾出駱谷,至芒水。
是歲大赦。
景耀元年,姜維還成都。
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
宦人黃皓始專政。
吳大將軍孫綝廢其主亮,立琅邪王休。
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
三年秋九月,追諡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
四年春三月,追諡故將軍趙雲。
冬十月,大赦。
五年春正月,西河王琮卒。
是歲,姜維復率眾出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
六年夏,魏大興徒眾,命征西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雍州刺史諸葛緒數道並攻。
於是遣左右車騎將軍張翼、廖化、輔國大將軍董厥等拒之。
大赦。
改元為炎興。
冬,鄧艾破衛將軍諸葛瞻於綿竹。
用光祿大夫譙周策,降於艾,奉書曰:「限分江、漢,遇值深遠,階緣蜀土,鬥絕一隅,幹運犯冒,漸苒歷載,遂與京畿攸隔萬裡。
每惟黃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