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十八 魏書十八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遣子就東詣太祖,請太守。
時酒泉黃華、張掖張進各據其郡,欲與恭(艾)并勢。
就至酒泉,為華所拘執,劫以白刃。
就終不回,私與恭疏曰:「大人率厲燉煌,忠義顯然,豈以就在困危之中而替之哉?昔樂羊食子,李通覆家,經國之臣,寧懷妻孥邪?今大軍垂至,但當促兵以掎之耳;願不以下流之愛,使就有恨於黃壤也。
」恭即遣從弟華攻酒泉沙頭、乾齊二縣。
恭又連兵尋繼華後,以為首尾之援。
別遣鐵騎二百,迎吏官屬,東緣酒泉北塞,徑出張掖北河,逢迎太守尹奉。
於是張進須黃華之助;華欲救進,西顧恭兵,恐急擊其後,遂詣金城太守蘇則降。
就竟平安。
奉得之官。
黃初二年,下詔褒揚,賜恭爵關內侯,拜西域戊己校尉。
數歲徵還,將授以侍臣之位,而以子就代焉。
恭至燉煌,固辭疾篤。
太和中卒,贈執金吾。
就後為金城太守,父子著稱於西州〔一〕。
〔一〕 世語曰:就子斅,字祖文,弘毅有幹正,晉武帝世為廣漢太守。
王濬在益州,受中制募兵討吳,無虎符,斅收濬從事列上,由此召斅還。
帝責斅:「何不密啟而便收從事?」斅曰:「蜀漢絕遠,劉備嘗用之。
輒收,臣猶以為輕。
」帝善之。
官至匈奴中郎將。
斅子固,字元安,有斅風,為黃門郎,早卒。
斅,一本作勃。
魏略勇俠傳載孫賓碩、祝公道、楊阿若、鮑出等四人,賓碩雖漢人,而魚豢編之魏書,蓋以其人接魏,事義相類故也。
論其行節,皆龐、閻之流。
其祝公道一人,已見賈逵傳。
今列賓碩等三人于後。
孫賓碩者,北海人也,家素貧。
當漢桓帝時,常侍左悺、唐衡等權侔人主。
延熹中,衡弟為京兆虎牙都尉,秩比二千石,而統屬郡。
衡弟初之官,不脩敬於京兆尹,入門不持版,郡功曹趙息呵廊下曰:「虎牙儀如屬城,何得放臂入府門?」促收其主簿。
衡弟顧促取版,既入見尹,尹欲脩主人,敕外為市買。
息又啟雲:「(左)〔衡〕悺子弟,來為虎牙,非德選,不足為特酤買,宜隨中舍菜食而已。
」及其到官,遣吏奉牋謝尹,息又敕門,言「無常見此無陰兒輩子弟邪,用其箋記為通乎?」晚乃通之,又不得即令報。
衡弟皆知之,甚恚,欲滅諸趙。
因書與衡,求為京兆尹,旬月之間,得為之。
息自知前過,乃逃走。
時息從父仲臺,見為涼州刺史,於是衡為詔徵仲臺,遣歸。
遂詔中都官及郡部督郵,捕諸趙尺兒以上,及仲臺皆殺之,有藏者與同罪。
時息從父岐為皮氏長,聞有家禍,因從官舍逃,走之河間,變姓字,又轉詣北海,著絮巾布蔥,常於市中販胡餅。
賓碩時年二十餘,乘犢車,將騎入市。
觀見岐,疑其非常人也。
因問之曰:「自有餅邪,販之邪?」岐曰:「販之。
」賓碩曰:「買幾錢?賣幾錢?」岐曰:「買三十,賣亦三十。
」賓碩曰:「視處士之望,非似賣餅者,殆有故!」乃開車後戶,顧所將兩騎,令下馬扶上之。
時岐以為是唐氏耳目也,甚怖,面失色。
賓碩閉車後戶,下前襜,謂之曰:「視處士狀貌,既非販餅者,加今面色變動,即不有重怨,則當亡命。
我北海孫賓碩也,闔門百口,又有百歲老母在堂,勢能相度者也,終不相負,必語我以實。
」岐乃具告之。
賓碩遂載岐驅歸。
住車門外,先入,白母言:「今日出得死友在外,當來入拜。
」乃出,延岐入,椎牛鍾酒,快相娛樂。
一二日,因載著別田舍,藏置複壁中。
後數歲,唐衡及弟皆死。
岐乃得出,還本郡。
三府並辟,展轉仕進,至郡守、刺史、太僕,而賓碩亦從此顯名於東國,仕至豫州刺史。
初平末,賓碩以東方饑荒,南客荊州。
至興平中,趙岐以太僕持節使安慰天下,南詣荊州,乃復與賓碩相遇,相對流涕。
岐為劉表陳其本末,由是益禮賓碩。
頃之,賓碩病亡,岐在南,為行喪也。
楊阿若後名豐,字伯陽,酒泉人。
少遊俠,常以報讎解怨為事,故時人為之號曰:「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
」至建安年中,太守徐揖誅郡中彊族黃氏。
時黃昂得脫在外,乃以其家粟金數斛,募眾得千餘人以攻揖。
揖城守。
豐時在外,以昂為不義,乃告揖,捐妻子走詣張掖求救。
會張掖又反,殺太守,而昂亦陷城殺揖,二郡合勢。
昂恚豐不與己同,乃重募取豐,欲令張掖以麻繫其頭,生緻之。
豐遂逃走。
武威太守張猛假豐為都尉,使齎檄告酒泉,聽豐為揖報讎。
豐遂單騎入南羌中,合眾得千餘騎,從(樂浪)〔樂涫〕南山中出,指趨郡城。
未到三十裡,皆令騎下馬,曳柴揚塵。
酒泉郡人望見塵起,以為東大兵到,遂破散。
昂獨走出,羌捕得昂,豐謂昂曰:「卿前欲生繫我頸,今反為我所繫,雲何?」昂慚謝,豐遂殺之。
時黃華在東,又還領郡。
豐畏華,復走依燉煌。
至黃初中,河西興復,黃華降,豐乃還郡。
郡舉孝廉,州表其義勇,詔即拜駙馬都尉。
後二十餘年,病亡。
鮑出字文才,京兆新豐人也。
少遊俠。
興平中,三輔亂,出與老母兄弟五人家居本縣,以飢餓,留其母守舍,相將行採蓬實,合得數升,使其二兄初、雅及其弟成持歸,為母作食,獨與小弟在後採蓬。
初等到家,而噉人賊數十人已略其母,以繩貫其手掌,驅去。
初等怖恐,不敢追逐。
須臾,出從後到,知母為賊所略,欲追賊。
兄弟皆雲:「賊眾,當如何?」出怒曰:「有母而使賊貫其手,將去煮噉之,用活何為?」乃攘臂結衽獨追之,行數裡及賊。
賊望見出,乃共布列待之。
出到,回從一頭斫賊四五人。
賊走,復合聚圍出,出跳越圍斫之,又殺十餘人。
時賊分布,驅出母前去。
賊連擊出,不勝,乃走與前輩合。
出復追擊之,還見其母與比舍嫗同貫相連,出遂復奮擊賊。
賊問出曰:「卿欲何得?」出責數賊,指其母以示之,賊乃解還出母。
比舍嫗獨不解,遙望出求哀。
出復斫賊,賊謂出曰:「已還卿母,何為不止?」出又指求哀嫗:「此我嫂也。
」賊復解還之。
出得母還,遂相扶侍,客南陽。
建安五年,關中始開,出來北歸,而其母不能步行,兄弟欲共輿之。
出以輿車歷山險危,不如負之安穩,乃以籠盛其母,獨自負之,到鄉裡。
鄉裡士大夫嘉其孝烈,欲薦州郡,郡辟召出,出曰:「田民不堪冠帶。
」至青龍中,母年百餘歲乃終,出時年七十餘,行喪如禮,於今年八九十,才若五六十者。
魚豢曰:昔孔子歎顏回,以為三月不違仁者,蓋觀其心耳,孰如孫、祝菜色於市裡,顛倒於牢獄,據有實事哉?且夫濮陽周氏不敢匿跡,魯之朱家不問情實,是何也?懼禍之及,且心不安也。
而太史公猶貴其竟脫季布,豈若二賢,厥義多乎?今故遠收孫、祝,而近錄楊、鮑,既不欲其泯滅,且敦薄俗。
至於鮑出,不染禮教,心痛意發,起於自然,跡雖在編戶,與篤烈君子何以異乎?若夫楊阿若,少稱任俠,長遂蹈義,自西徂東,摧討逆節,可謂勇而有仁者也。
評曰:李典貴尚儒雅,義忘私隙,美矣。
李通、臧霸、文聘、呂虔鎮衛州郡,並著威惠。
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
龐德授命叱敵,有周苛之節。
龐淯不憚伏劍,而誠感鄰國。
閻溫向城大呼,齊解、路之烈焉。
時酒泉黃華、張掖張進各據其郡,欲與恭(艾)并勢。
就至酒泉,為華所拘執,劫以白刃。
就終不回,私與恭疏曰:「大人率厲燉煌,忠義顯然,豈以就在困危之中而替之哉?昔樂羊食子,李通覆家,經國之臣,寧懷妻孥邪?今大軍垂至,但當促兵以掎之耳;願不以下流之愛,使就有恨於黃壤也。
」恭即遣從弟華攻酒泉沙頭、乾齊二縣。
恭又連兵尋繼華後,以為首尾之援。
別遣鐵騎二百,迎吏官屬,東緣酒泉北塞,徑出張掖北河,逢迎太守尹奉。
於是張進須黃華之助;華欲救進,西顧恭兵,恐急擊其後,遂詣金城太守蘇則降。
就竟平安。
奉得之官。
黃初二年,下詔褒揚,賜恭爵關內侯,拜西域戊己校尉。
數歲徵還,將授以侍臣之位,而以子就代焉。
恭至燉煌,固辭疾篤。
太和中卒,贈執金吾。
就後為金城太守,父子著稱於西州〔一〕。
〔一〕 世語曰:就子斅,字祖文,弘毅有幹正,晉武帝世為廣漢太守。
王濬在益州,受中制募兵討吳,無虎符,斅收濬從事列上,由此召斅還。
帝責斅:「何不密啟而便收從事?」斅曰:「蜀漢絕遠,劉備嘗用之。
輒收,臣猶以為輕。
」帝善之。
官至匈奴中郎將。
斅子固,字元安,有斅風,為黃門郎,早卒。
斅,一本作勃。
魏略勇俠傳載孫賓碩、祝公道、楊阿若、鮑出等四人,賓碩雖漢人,而魚豢編之魏書,蓋以其人接魏,事義相類故也。
論其行節,皆龐、閻之流。
其祝公道一人,已見賈逵傳。
今列賓碩等三人于後。
孫賓碩者,北海人也,家素貧。
當漢桓帝時,常侍左悺、唐衡等權侔人主。
延熹中,衡弟為京兆虎牙都尉,秩比二千石,而統屬郡。
衡弟初之官,不脩敬於京兆尹,入門不持版,郡功曹趙息呵廊下曰:「虎牙儀如屬城,何得放臂入府門?」促收其主簿。
衡弟顧促取版,既入見尹,尹欲脩主人,敕外為市買。
息又啟雲:「(左)〔衡〕悺子弟,來為虎牙,非德選,不足為特酤買,宜隨中舍菜食而已。
」及其到官,遣吏奉牋謝尹,息又敕門,言「無常見此無陰兒輩子弟邪,用其箋記為通乎?」晚乃通之,又不得即令報。
衡弟皆知之,甚恚,欲滅諸趙。
因書與衡,求為京兆尹,旬月之間,得為之。
息自知前過,乃逃走。
時息從父仲臺,見為涼州刺史,於是衡為詔徵仲臺,遣歸。
遂詔中都官及郡部督郵,捕諸趙尺兒以上,及仲臺皆殺之,有藏者與同罪。
時息從父岐為皮氏長,聞有家禍,因從官舍逃,走之河間,變姓字,又轉詣北海,著絮巾布蔥,常於市中販胡餅。
賓碩時年二十餘,乘犢車,將騎入市。
觀見岐,疑其非常人也。
因問之曰:「自有餅邪,販之邪?」岐曰:「販之。
」賓碩曰:「買幾錢?賣幾錢?」岐曰:「買三十,賣亦三十。
」賓碩曰:「視處士之望,非似賣餅者,殆有故!」乃開車後戶,顧所將兩騎,令下馬扶上之。
時岐以為是唐氏耳目也,甚怖,面失色。
賓碩閉車後戶,下前襜,謂之曰:「視處士狀貌,既非販餅者,加今面色變動,即不有重怨,則當亡命。
我北海孫賓碩也,闔門百口,又有百歲老母在堂,勢能相度者也,終不相負,必語我以實。
」岐乃具告之。
賓碩遂載岐驅歸。
住車門外,先入,白母言:「今日出得死友在外,當來入拜。
」乃出,延岐入,椎牛鍾酒,快相娛樂。
一二日,因載著別田舍,藏置複壁中。
後數歲,唐衡及弟皆死。
岐乃得出,還本郡。
三府並辟,展轉仕進,至郡守、刺史、太僕,而賓碩亦從此顯名於東國,仕至豫州刺史。
初平末,賓碩以東方饑荒,南客荊州。
至興平中,趙岐以太僕持節使安慰天下,南詣荊州,乃復與賓碩相遇,相對流涕。
岐為劉表陳其本末,由是益禮賓碩。
頃之,賓碩病亡,岐在南,為行喪也。
楊阿若後名豐,字伯陽,酒泉人。
少遊俠,常以報讎解怨為事,故時人為之號曰:「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
」至建安年中,太守徐揖誅郡中彊族黃氏。
時黃昂得脫在外,乃以其家粟金數斛,募眾得千餘人以攻揖。
揖城守。
豐時在外,以昂為不義,乃告揖,捐妻子走詣張掖求救。
會張掖又反,殺太守,而昂亦陷城殺揖,二郡合勢。
昂恚豐不與己同,乃重募取豐,欲令張掖以麻繫其頭,生緻之。
豐遂逃走。
武威太守張猛假豐為都尉,使齎檄告酒泉,聽豐為揖報讎。
豐遂單騎入南羌中,合眾得千餘騎,從(樂浪)〔樂涫〕南山中出,指趨郡城。
未到三十裡,皆令騎下馬,曳柴揚塵。
酒泉郡人望見塵起,以為東大兵到,遂破散。
昂獨走出,羌捕得昂,豐謂昂曰:「卿前欲生繫我頸,今反為我所繫,雲何?」昂慚謝,豐遂殺之。
時黃華在東,又還領郡。
豐畏華,復走依燉煌。
至黃初中,河西興復,黃華降,豐乃還郡。
郡舉孝廉,州表其義勇,詔即拜駙馬都尉。
後二十餘年,病亡。
鮑出字文才,京兆新豐人也。
少遊俠。
興平中,三輔亂,出與老母兄弟五人家居本縣,以飢餓,留其母守舍,相將行採蓬實,合得數升,使其二兄初、雅及其弟成持歸,為母作食,獨與小弟在後採蓬。
初等到家,而噉人賊數十人已略其母,以繩貫其手掌,驅去。
初等怖恐,不敢追逐。
須臾,出從後到,知母為賊所略,欲追賊。
兄弟皆雲:「賊眾,當如何?」出怒曰:「有母而使賊貫其手,將去煮噉之,用活何為?」乃攘臂結衽獨追之,行數裡及賊。
賊望見出,乃共布列待之。
出到,回從一頭斫賊四五人。
賊走,復合聚圍出,出跳越圍斫之,又殺十餘人。
時賊分布,驅出母前去。
賊連擊出,不勝,乃走與前輩合。
出復追擊之,還見其母與比舍嫗同貫相連,出遂復奮擊賊。
賊問出曰:「卿欲何得?」出責數賊,指其母以示之,賊乃解還出母。
比舍嫗獨不解,遙望出求哀。
出復斫賊,賊謂出曰:「已還卿母,何為不止?」出又指求哀嫗:「此我嫂也。
」賊復解還之。
出得母還,遂相扶侍,客南陽。
建安五年,關中始開,出來北歸,而其母不能步行,兄弟欲共輿之。
出以輿車歷山險危,不如負之安穩,乃以籠盛其母,獨自負之,到鄉裡。
鄉裡士大夫嘉其孝烈,欲薦州郡,郡辟召出,出曰:「田民不堪冠帶。
」至青龍中,母年百餘歲乃終,出時年七十餘,行喪如禮,於今年八九十,才若五六十者。
魚豢曰:昔孔子歎顏回,以為三月不違仁者,蓋觀其心耳,孰如孫、祝菜色於市裡,顛倒於牢獄,據有實事哉?且夫濮陽周氏不敢匿跡,魯之朱家不問情實,是何也?懼禍之及,且心不安也。
而太史公猶貴其竟脫季布,豈若二賢,厥義多乎?今故遠收孫、祝,而近錄楊、鮑,既不欲其泯滅,且敦薄俗。
至於鮑出,不染禮教,心痛意發,起於自然,跡雖在編戶,與篤烈君子何以異乎?若夫楊阿若,少稱任俠,長遂蹈義,自西徂東,摧討逆節,可謂勇而有仁者也。
評曰:李典貴尚儒雅,義忘私隙,美矣。
李通、臧霸、文聘、呂虔鎮衛州郡,並著威惠。
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
龐德授命叱敵,有周苛之節。
龐淯不憚伏劍,而誠感鄰國。
閻溫向城大呼,齊解、路之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