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卷十七 魏書十七 張樂于張徐傳第十七

關燈
輦出勞之,還屯陳郡。

    文帝即王位,轉前將軍。

    〔一〕分封兄汎及一子列侯。

    孫權復叛,遣遼還屯合肥,進遼爵都鄉侯。

    給遼母輿車,及兵馬送遼家詣屯,敕遼母至,導從出迎。

    所督諸軍將吏皆羅拜道側,觀者榮之。

    文帝踐阼,封晉陽侯,增邑千戶,并前二千六百戶。

    黃初二年,遼朝洛陽宮,文帝引遼會建始殿,親問破吳意狀。

    帝歎息顧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

    」為起第舍,又特為遼母作殿,以遼所從破吳軍應募步卒,皆為虎賁。

    孫權復稱藩。

    遼還屯雍丘,得疾。

    帝遣侍中劉曄將太醫視疾,虎賁問消息,道路相屬。

    疾未瘳,帝迎遼就行在所,車駕親臨,執其手,賜以禦衣,太官日送禦食。

    疾小差,還屯。

    孫權復叛,帝遣遼乘舟,與曹休至海陵,臨江。

    權甚憚焉,敕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是歲,遼與諸將破權將呂範。

    遼病篤,遂薨于江都。

    帝為流涕,諡曰剛侯。

    子虎嗣。

    六年,帝追念遼、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

    其分遼、典邑各百戶,賜一子爵關內侯。

    」虎為偏將軍,薨。

    子統嗣。

     〔一〕 魏書曰:王賜遼帛千匹,穀萬斛。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也。

    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為帳下吏。

    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莅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廣昌亭侯。

    從征張繡於安眾,圍呂布於下邳,破別將,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沛,皆破之,拜討寇校尉。

    渡河攻獲嘉,還,從擊袁紹於官渡,力戰,斬紹將淳于瓊。

    從擊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行遊擊將軍。

    別擊黃巾,破之,定樂安郡。

    從圍鄴,鄴定,從擊袁譚於南皮,先登,入譚東門。

    譚敗,別攻雍奴,破之。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于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又遣別征,統禦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

    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於是禁為虎威;進,折衝;遼,盪寇將軍。

     進別征高幹,從北道入上黨,回出其後。

    幹等還守壺關,連戰斬首。

    幹堅守未下,會太祖自征之,乃拔。

    太祖征管承,軍淳于,遣進與李典擊之。

    承破走,逃入海島,海濱平,荊州未服,遣屯陽翟。

    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

    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後從征孫權,假進節。

    太祖還,留進與張遼、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戶。

    以進數有功,分五百戶,封一子列侯;進遷右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薨,諡曰威侯。

    子綝嗣。

    綝果毅有父風,官至揚州刺史。

    諸葛誕反,掩襲殺綝,詔悼惜之,追贈衛尉,諡曰愍侯。

    子肇嗣。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也。

    黃巾起,鮑信招合徒眾,禁附從焉。

    及太祖領兗州,禁與其黨俱詣為都伯,屬將軍王朗。

    朗異之,薦禁才任大將軍。

    太祖召見與語,拜軍司馬,使將兵詣徐州,攻廣威,拔之,拜陷陳都尉。

    從討呂布於濮陽,別破布二營於城南,又別將破高雅於須昌。

    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

    從征黃巾劉辟、黃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襲太祖營,禁帥麾下擊破之,斬(辟)邵等,盡降其眾。

    遷平虜校尉。

    從圍橋蕤於苦,斬蕤等四將。

    從至宛,降張繡。

    繡復叛,太祖與戰不利,軍敗,還舞陰。

    是時軍亂,各閒行求太祖,禁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

    虜追稍緩,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

    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

    」初,黃巾降,號青州兵,太祖寬之,故敢因緣為略。

    禁怒,令其眾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討之,數之以罪。

    青州兵遽走詣太祖自訴。

    禁既至,先立營壘,不時謁太祖。

    或謂禁:「青州兵已訴君矣,宜促詣公辨之。

    」禁曰:「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且公聰明,譖訴何緣!」徐鑿塹安營訖,乃入謁,具陳其狀。

    太祖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於是錄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

    復從攻張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