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言其城池兵糧果不足恃,上已在道,無可奈何。
及蔡受兵,始悔不用官奴之言,特詔尚書省月給其母妻糧,俾無失所。
習顯旣黨官奴,一日率忠孝軍劫官庫金四千兩。
上命歸德治中溫特罕道僧、帥府經歷把奴申鞫問,顯伏罪下獄。
官奴變,顯脫走,殺緫領完顏長樂於宮門,殺道僧、奴申於其家,遂奔亳。
及官奴伏誅,詔點檢阿勒根阿失荅即亳州斬顯及忠孝軍首領數人。
兀惹使用安未還,伺於中路,數其罪殺之。
內族慶山奴名承立,字獻甫,統軍使柺山之子,平章白撒之從弟也。
為人儀觀甚偉,而內恇怯無所有。
至寧初,宣宗自彰德赴闕,慶山奴迎見于臺城。
宣宗喜,遣先還中都觀變。
宣宗旣即位,以承立為西京副留守,權近侍局直長,進官五階,賜錢五千貫,且詔曰:「汝雖授此職,姑留侍朕,遇闕赴之,仍給汝副留守祿。
此朕特恩,宜知悉也。
」貞祐初,遷武衛軍副都指揮使,兼提點近侍局,胡沙虎專權僭竊,嘗為宣宗言之,後胡沙虎伏誅,慶山奴愈見寵幸,以為殿前右副都點檢。
三年,大元兵圍中都,詔以慶山奴為宣差便宜都提控,率所募兵往援。
俄為元帥右都監,行帥府事,兼前職。
四年,知慶陽府事,兼慶原路兵馬都緫管,以所獲馬駝進,詔諭曰:「此皆軍士所得,即以與之可也。
朕安用哉,後勿復進。
」因令遍諭諸道帥府焉。
興定元年正月,大元兵及夏人迴經寧州,慶山奴以兵邀擊敗之,以功進元帥左都監,兼保大軍節度使,行帥府事於鄜州。
二年五月,夏人率步騎三千由葭州入寇,慶山奴以兵逆之,戰于馬吉峰,殺百餘人,斬酋首二級,生擒數十人,獲馬三十餘疋。
三年四月,夏人據通秦寨,慶山奴遣提控納合買住討之。
夏人以步騎二萬逆戰,買住擊敗之,夏人由葭蘆川遁去,凡斬首八百級。
俄而,復攻寨據之,慶山奴率兵與戰,斬首五千級,復其寨。
詔賜慶山奴金帶一,將士賞賚有差。
四年四月,破夏兵于宥州,斬首千餘級,遂圍神堆府。
慶山奴四面攻之,士卒方登陴,援兵大至,復擊走之。
正大四年,李全據楚州,詔以慶山奴為元帥,同緫帥完顏訛可將兵守盱眙,且令城守勿出戰。
已而,全軍盱眙界,二帥迎敵大敗,死者萬餘人,委棄資仗甚衆。
時軍無見糧,轉輸不繼,民疲奔命,愁嘆盈路。
諸相不肯正言,樞密判官白華拜章乞斬之以謝天下,不報。
降為定國軍節度使,又以受賂奪一官。
八年正月,鳳翔破,兩行省徙京兆居民於河南,令慶山奴以行省守之。
時京兆行省止有病卒八百、瘦馬二百,承立懼不能守,屢上奏請還。
每奏一帖,附其兄白撒一書,令為地,朝廷不許。
十月,慶山奴棄京兆還朝,留同知乾州軍州事、保義軍提控苟琪守之。
慶山奴行至閺鄉,哀宗遣近侍裴滿七斤授以黃陵岡從宜,不聽入見。
未幾,代徒單兀典行省事於徐州。
九年正月,自徐引兵入援,選精銳一萬五千,與徐帥完頻兀論統之,將趨歸德。
義勝軍緫領侯進、杜政、張興等率所部三千人降大兵。
慶山奴留睢州三日不敢進,聞大兵且至,懼此州不可守,退保歸德。
二月,行次楊驛店,遇小乃〈得,彳改角〉軍,遂潰。
兀論戰死,慶山奴馬躓被擒,惟元帥郭恩、都尉烏林荅阿督率三百餘人走歸德。
大兵以一馬載慶山奴,擁迫而行,道中見真定史帥,承立問曰:「君為誰?」史帥言:「我真定五路史萬戶也。
」承立曰:「是天澤乎?」曰:「然。
」曰:「吾國已殘破,公其以生靈為念。
」及見大帥忒木〈得,彳改角〉,誘之使招京城,不從,又偃蹇不屈,左右以刀斫其足折,亦不降,即殺之。
議者以承立累敗不能解其軍職,死有餘責,而能以死報國,亦足稱雲。
初,睢州刺史張文壽聞大兵將至,遷旁縣居民入城,大聚芻粟,然無固守意,日夜謀走以自便。
旣而,聞承立入援,即以州事付其僚佐,託以應援徐兵,夜啟關挈家走歸德,慶山奴以為行部郎中,死楊驛。
俄大兵圍睢州,以無主將,故殘破之甚也。
兀論,丞相賽不之姪,元光間例以諸帥為緫領,兀論以丞相故獨不罷。
金朝防近族而用踈屬,故白撒、承立、兀論輩皆腹心倚之。
贊曰:官奴素行反側,倏南倏北,若龍斷然。
哀宗一旦倚為腹心,終為所制,照碧之處何異幽囚,其事與梁武、侯景大同而小異。
徒單兀典、慶山奴為將皆貪,宜數取敗。
女魯歡無大失行,而死於官奴,哀宗猶暴其罪,冤哉。
及蔡受兵,始悔不用官奴之言,特詔尚書省月給其母妻糧,俾無失所。
習顯旣黨官奴,一日率忠孝軍劫官庫金四千兩。
上命歸德治中溫特罕道僧、帥府經歷把奴申鞫問,顯伏罪下獄。
官奴變,顯脫走,殺緫領完顏長樂於宮門,殺道僧、奴申於其家,遂奔亳。
及官奴伏誅,詔點檢阿勒根阿失荅即亳州斬顯及忠孝軍首領數人。
兀惹使用安未還,伺於中路,數其罪殺之。
內族慶山奴名承立,字獻甫,統軍使柺山之子,平章白撒之從弟也。
為人儀觀甚偉,而內恇怯無所有。
至寧初,宣宗自彰德赴闕,慶山奴迎見于臺城。
宣宗喜,遣先還中都觀變。
宣宗旣即位,以承立為西京副留守,權近侍局直長,進官五階,賜錢五千貫,且詔曰:「汝雖授此職,姑留侍朕,遇闕赴之,仍給汝副留守祿。
此朕特恩,宜知悉也。
」貞祐初,遷武衛軍副都指揮使,兼提點近侍局,胡沙虎專權僭竊,嘗為宣宗言之,後胡沙虎伏誅,慶山奴愈見寵幸,以為殿前右副都點檢。
三年,大元兵圍中都,詔以慶山奴為宣差便宜都提控,率所募兵往援。
俄為元帥右都監,行帥府事,兼前職。
四年,知慶陽府事,兼慶原路兵馬都緫管,以所獲馬駝進,詔諭曰:「此皆軍士所得,即以與之可也。
朕安用哉,後勿復進。
」因令遍諭諸道帥府焉。
興定元年正月,大元兵及夏人迴經寧州,慶山奴以兵邀擊敗之,以功進元帥左都監,兼保大軍節度使,行帥府事於鄜州。
二年五月,夏人率步騎三千由葭州入寇,慶山奴以兵逆之,戰于馬吉峰,殺百餘人,斬酋首二級,生擒數十人,獲馬三十餘疋。
三年四月,夏人據通秦寨,慶山奴遣提控納合買住討之。
夏人以步騎二萬逆戰,買住擊敗之,夏人由葭蘆川遁去,凡斬首八百級。
俄而,復攻寨據之,慶山奴率兵與戰,斬首五千級,復其寨。
詔賜慶山奴金帶一,將士賞賚有差。
四年四月,破夏兵于宥州,斬首千餘級,遂圍神堆府。
慶山奴四面攻之,士卒方登陴,援兵大至,復擊走之。
正大四年,李全據楚州,詔以慶山奴為元帥,同緫帥完顏訛可將兵守盱眙,且令城守勿出戰。
已而,全軍盱眙界,二帥迎敵大敗,死者萬餘人,委棄資仗甚衆。
時軍無見糧,轉輸不繼,民疲奔命,愁嘆盈路。
諸相不肯正言,樞密判官白華拜章乞斬之以謝天下,不報。
降為定國軍節度使,又以受賂奪一官。
八年正月,鳳翔破,兩行省徙京兆居民於河南,令慶山奴以行省守之。
時京兆行省止有病卒八百、瘦馬二百,承立懼不能守,屢上奏請還。
每奏一帖,附其兄白撒一書,令為地,朝廷不許。
十月,慶山奴棄京兆還朝,留同知乾州軍州事、保義軍提控苟琪守之。
慶山奴行至閺鄉,哀宗遣近侍裴滿七斤授以黃陵岡從宜,不聽入見。
未幾,代徒單兀典行省事於徐州。
九年正月,自徐引兵入援,選精銳一萬五千,與徐帥完頻兀論統之,將趨歸德。
義勝軍緫領侯進、杜政、張興等率所部三千人降大兵。
慶山奴留睢州三日不敢進,聞大兵且至,懼此州不可守,退保歸德。
二月,行次楊驛店,遇小乃〈得,彳改角〉軍,遂潰。
兀論戰死,慶山奴馬躓被擒,惟元帥郭恩、都尉烏林荅阿督率三百餘人走歸德。
大兵以一馬載慶山奴,擁迫而行,道中見真定史帥,承立問曰:「君為誰?」史帥言:「我真定五路史萬戶也。
」承立曰:「是天澤乎?」曰:「然。
」曰:「吾國已殘破,公其以生靈為念。
」及見大帥忒木〈得,彳改角〉,誘之使招京城,不從,又偃蹇不屈,左右以刀斫其足折,亦不降,即殺之。
議者以承立累敗不能解其軍職,死有餘責,而能以死報國,亦足稱雲。
初,睢州刺史張文壽聞大兵將至,遷旁縣居民入城,大聚芻粟,然無固守意,日夜謀走以自便。
旣而,聞承立入援,即以州事付其僚佐,託以應援徐兵,夜啟關挈家走歸德,慶山奴以為行部郎中,死楊驛。
俄大兵圍睢州,以無主將,故殘破之甚也。
兀論,丞相賽不之姪,元光間例以諸帥為緫領,兀論以丞相故獨不罷。
金朝防近族而用踈屬,故白撒、承立、兀論輩皆腹心倚之。
贊曰:官奴素行反側,倏南倏北,若龍斷然。
哀宗一旦倚為腹心,終為所制,照碧之處何異幽囚,其事與梁武、侯景大同而小異。
徒單兀典、慶山奴為將皆貪,宜數取敗。
女魯歡無大失行,而死於官奴,哀宗猶暴其罪,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