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關燈
古裡甲石倫 內族訛可 撒合輦 強伸 烏林荅胡土 內族思烈 紇石烈牙吾塔 古裡甲石倫,隆安人。

    以武舉登第。

    為人剛悍頗自用,所在與人不合,宣宗以其勇善戰,每任用之。

    貞祐二年,累遷副提控、太原府判官,與從宜都提控、振武軍節度使完顏蒲剌都議拒守不合,措置乖方,敵因大入,幾不可禦。

    旣乃交章論列以自辨其無罪,上惡其不和,詔分統其兵。

     未幾,遷同知太原府事。

    奏請招集義軍,設置長校,各立等差。

    都統授正七品職,副統正八品,萬戶正九品,千戶正班任使,謀克雜班。

    仍三十人為一謀克,五謀克為一千戶,四千戶為一萬戶,四萬戶為一副統,兩副統為一都統,外設一緫領提控。

    制可。

     四年,遷河東宣撫副使,上章言宣撫使烏古論禮不肯分兵禦敵,且所行多不法。

    詔禮罷職,石倫遷絳陽軍節度使,權經略使,尋知延安府事、兼鄜延路兵馬都緫管。

    大元兵圍忻州,石倫率兵往援,以兵護其民入太原,所保軍民甚衆。

     興定元年七月,改河平軍節度、兼衛州管內觀察使,詔諭曰「朕初謂汝勇果,為國盡力,故倚以濟事。

    尋聞汝嗜酒不法,而太原知府烏古論德升亦屢嘗為朕言之,然皆瑣屑,乃若不救汾州,豈細事哉。

    有司議罪如此,汝其悉之,益當戮力,以掩前過。

    」是年十一月,遷鎮西軍節度使、兼嵐州管內觀察使、行元帥府事。

     二年四月,石倫言:「去歲北兵破太原,遊兵時入嵐州境,而官民將士悉力扞禦,卒能保守無虞。

    向者河東內郡皆駐以精甲,實以資儲,視邊城尤為完富,然兵一至相繼淪沒。

    嵐兵寡而食不足,惟其上下協同,表裏相應,遂獲安帖。

    當大軍初入,郡縣倉皇,非此帥府控制,則隩、管保德、岢嵐、寧化皆不可知矣。

    今防秋不遠,乞朝廷量加旌賞,務令益盡心力,易以鎮守。

    」詔有功者各遷官一級,仍給降空名宣勑,令樞密院遣授之。

     三年二月,石倫奏:「向者并、汾旣破,兵入內地,臣謂必攻平陽,平陽不守,將及潞州,其還當由龍州谷以入太原。

    故臣嘗請兵欲扼其歸路,朝廷不以為然,旣而皆如臣所料。

    始敵入河東時,郡縣民皆攜老幼徙居山險,後雖太原失守,而衆卒不從,其意謂敵不久留,且望官軍復至也。

    今敵居半歲,遣步騎擾諸保聚,而官軍竟無至者,民其能久抗乎。

    夫太原,河東之要郡;平陽,陝西、河南之藩籬也。

    若敵兵久不去,居民盡從,屯兵積糧以固基本,而復擾吾郡縣未殘者,則邊城指日皆下矣。

    北路不守,則南路為邊,去陝西、河南益近,臣竊憂之,故復請兵以圖戰守。

    而樞府檄臣,并將權太原治中郭遹祖、義軍李天祿等萬餘人,就其糧五千石,會汾州權元帥右都監抹撚胡剌復太原。

    臣召遹祖,欲號令其衆,遹祖不從。

    尋得胡剌報曰:『嘗問軍數於遹祖,但稱天祿等言之、未嘗親閱。

    問糧,則曰散在數處。

    』蓋其情本欲視朝廷以己有兵糧,冀或見用,以取重職,不可指為實用也。

    雖然,臣已遣提控石盞吾裡忻等領軍以往矣。

    但敵勢頗重,而往者皆新集白徒,絕無精銳,恐不能勝。

    乞於河南、陝西量分精兵,以增臣力,仍令陝西州郡近河東者給之資糧,更令南路諸軍綴敵之南,以分其勢,如此庶幾太原可復也。

    」詔陝西、河東行省分糧與之,請兵之事以方伐宋不從。

     三月,石倫復上言曰:「頃者大兵破太原,招民耕稼,為久駐之基。

    臣以太原要鎮,所當必爭,遣提控石盞吾裡忻引官兵義兵共圖收復。

    又以軍士有功者宜速賞之,故擬令吾裡忻得注授九品之職,以是請于朝,而執政以為賞功罰罪皆須中覆。

    夫河東去京師甚遠,移報往返不暇數十日,官軍皆敗亡之餘,鋒銳略盡,而義兵亦不習行陣,無異烏合,以重賞誘之猶恐不為用,況有功而久不見報乎。

    夫衆不可用則不能退敵,敵不退則太原不可復,太原不可復則平陽之勢日危,而境土日蹙矣。

    今朝廷抑而不許,不過慮其濫賞耳。

    借使有濫賞之弊,其與失太原之害孰重?」於是詔從其請,自太原治中及他州七品以下職、四品以下散官,並聽石倫遷調焉。

     是月,石倫復言:「日者遣軍潛擣敵壘,欲分石州兵五百權屯方山,剿殺土寇,且備嵐州,而同知蒲察桓端拒而不發。

    又召同知寧邊軍節度使姚裡鴉鶻與之議兵,竟不聽命。

    近領兵將取太原,委石州刺史納合萬家權行六部,而辭以他故,幾誤軍糧。

    約武州刺史郭憲率所領併進,憲亦不至。

    臣猥當方面之任,而所統官屬並不稟從,乞朝廷嚴為懲誡,庶人知職分,易以責辦。

    」宰臣惡之,乃奏曰:「桓端、鴉鶻已經奏改,無復可議。

    石倫身兼行部,不自規畫,而使萬家往來應給,石州無人恐亦有失。

    武州邊郡正當兵衝,使憲率軍離城,敵或乘之,孰與守禦。

    萬家等不從,未為過也。

    」上以為然,因遣諭石倫曰:「卿嘗行院于歸德,衛州防備之事非不素知,乃屢以步騎為請何耶。

    比授卿三品,且數免罪譴卿,嘗自誓以死報國,今所為如此,豈報國之道哉!意謂河南之衆必不可分,但圖他日得以藉口耳。

    卿果赤心為國,盡力經畫,亦足自效。

    萬家等若必懲戒,彼中誰復可使者,姑為容忍可也。

    」 閏三月,石倫駐兵太原之西,矣諸道兵至進戰,聞脅從人頗有革心,上言于朝,乞降空名宜勑、金銀符,許便宜遷注,以招誘之。

    上從其請,並給付之,仍聽注五品以下官職。

     六月,保德州振威軍萬戶王章、弩軍萬戶齊鎮殺其刺史孛朮魯銀朮哥,仍滅其家,脅官吏軍民同狀白嵐州帥府,言銀朮哥專恣慘酷,私造甲仗,將謀不軌。

    石倫密令同知州事把蒲剌都圖之,蒲剌都乃與兵吏置酒召章等飲,擒而族誅之。

    至是,朝廷命行省胥鼎量宜遷賞,仍令蒲剌都攝州事,撫安其衆焉。

     六月,遷金安軍節度使,行帥府事於葭州。

    時鄜州元帥內族承立慮夏人入寇,遣納合買住以兵駐葭州,石倫輒分留買住兵千八百人,令以餘兵屯綏德,而後奏之。

    有司論罪當絞,旣而遇赦,乃止除名。

    元光元年,起為鄭州同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