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百0一 列傳第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古論石虎乃汝等共舉之,朕豈不盡心哉!」德升曰:「比來訪察,開決河隄,水損田禾等,覆之皆不實。
」上曰:「朕自今不敢問若輩,外間事皆不知,朕幹何事,但終日默坐聽汝等所為矣。
方朕有過,汝等不諫,今乃面訐,此豈為臣之義哉!」德升亦謝罪。
紇石烈執中之誅,近侍局嘗先事啟之,遂以為功,陰秉朝政。
高琪託此輩以自固。
及盡忠、德升面責,愈無所忌。
未幾,德升罷相,盡忠下獄,自是以後,中外蔽隔,以至于亡。
盡忠與高琪素不相能,疑宣宗頗踈己,高琪間之。
其兄吾裡也為許州監酒,秩滿,求調南京。
盡忠與吾裡也語及中都事,曰:「邇來上頗踈我,此高琪所為也。
若再主兵,必不置此,胡沙虎之事孰為為之!」吾裡也曰:「然。
」九月,尚書省奏:「遙授武寧軍節度副使徒單吾典告盡忠謀逆。
」上憮然曰:「朕何負彖多,彼棄中都,凡祖宗禦容及道陵諸妃皆不顧,獨與其妾偕來,此固有罪。
」乃命有司鞫治,問得與兄吾裡也相語事,遂并吾裡也誅之。
僕散端本名七斤,中都路火魯虎必剌猛安人。
事親孝,選充護衛,除太子僕正、滕王府長史、宿直將軍、邳州刺史、尚廄局副使、右衛將軍。
章宗即位,轉左衛。
章宗朝隆慶宮,護衛花狗邀駕陳言「端叔父胡睹預弒海陵,端不宜在侍衛。
」詔杖花狗六十,代撰章奏人杖五十。
丁憂,起復東北路招討副使,改左副點檢,轉都點檢,歷河南、陝西統軍使,復召為都點檢。
承安四年,上如薊州秋山獵,端射鹿誤入圍,杖之,解職。
泰和三年,起為禦史大夫。
明年,拜尚書左丞。
泰和六年,詔大臣議伐宋,皆曰無足慮者。
左丞相宗浩、參知政事賈鉉亦曰:「狗盜鼠竊,非舉兵也。
」端曰:「小寇當晝伏夜出,豈敢白日列陳,犯靈璧、入渦口、攻壽春邪?此宋人欲多方誤我,不早為之所,一旦大舉入寇,將墮其計中。
」上深然之。
未幾,丁母憂,起復尚書左丞。
平章政事僕散揆伐宋,發兵南京,詔端行省,主留務。
僕散揆已渡淮,次廬州。
宋使皇甫拱奉書乞和,端奏其書。
朝議諸道兵旣進,疑宋以計緩師,詔端遣拱還宋。
七年,僕散揆以暑雨班師,端還朝。
初,婦人阿魯不嫁為武衛軍士妻,生二女而寡,常託夢中言以惑衆,頗有驗,或以為神。
乃自言夢中屢見白頭老父指其二女曰:「皆有福人也。
若侍掖廷,必得皇嗣。
」是時,章宗在位久,皇子未立,端請納之。
章宗從之。
旣而京師久不雨,阿魯不復言:「夢見白頭老父使己祈雨,三日必大澍足。
」過三日雨不降,章宗疑其誕妄,下有司鞫問,阿魯不引伏。
詔讓端曰:「昔者所奏,今其若何?後人謂朕信其妖妄,實由卿啟其端,倪鬱于予懷,念之難置。
其循省于往咎,思善補于將來。
恪整乃心,式副朕意!」端上表待罪,詔釋不問。
頃之,進拜平章政事,封申國公。
八年,宋人請盟,端遷一官。
章宗遺詔:「內人有娠者兩位,生子立為儲嗣。
」衛紹王即位,命端與尚書左丞孫即康護視章宗內人有娠者。
泰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章宗崩。
二十二日,太醫副使儀師顏狀:「診得範氏胎氣有損。
」明年四月,有人告元妃李氏教承禦賈氏詐稱有身。
元妃、承禦皆誅死。
端進拜右丞相,授世襲謀克。
貞祐二年五月,判南京留守,與河南統軍使長壽、按察轉運使王質表請南遷,凡三奏,宣宗意乃決。
百官士庶皆言其不可,太學生趙昉等四百人上書極論利害,宣宗慰遣之,乃下詔遷都。
明年,中都失守。
宣宗至南京,以端知開封府事。
頃之,為禦史大夫,無何,拜尚書左丞相。
三年,兼樞密副使,未幾,進兼樞密使。
數月,以左丞相兼都元帥行省陝西,給親軍三十人、騎兵三百為衛,次子宿直將軍納坦出侍行。
賜契紙勘同曰:「緩急有事,以此召卿。
」端招遙領通遠軍節度使完顏狗兒即日來歸,奏遷知平涼府事,諸將聞之,莫不感激。
遣納蘭伴僧招諭臨洮衆黎五族都管青覺兒、積石州章羅謁蘭冬及鐸精族都管阿令結、蘭州葩俄族都管汪三郎等,皆相繼內附。
汪三郎賜姓完顏,後為西方名將。
四年,以疾請緻仕,不許,遣近侍與太醫診視。
端雖癃老,凡朝廷使至必遠迓,宴勞不懈,故讒構不果行。
宣宗聞之,詔自今專使酒三行別于儀門,他事經過者一見而止。
初,同、華舊屯陝西軍及河南步騎九千餘人,皆隸陝州宣撫副使永錫,端奏:「潼關之西,皆陝西地,請此軍隸行省,緩急可使。
」朝廷從之。
」上曰:「朕自今不敢問若輩,外間事皆不知,朕幹何事,但終日默坐聽汝等所為矣。
方朕有過,汝等不諫,今乃面訐,此豈為臣之義哉!」德升亦謝罪。
紇石烈執中之誅,近侍局嘗先事啟之,遂以為功,陰秉朝政。
高琪託此輩以自固。
及盡忠、德升面責,愈無所忌。
未幾,德升罷相,盡忠下獄,自是以後,中外蔽隔,以至于亡。
盡忠與高琪素不相能,疑宣宗頗踈己,高琪間之。
其兄吾裡也為許州監酒,秩滿,求調南京。
盡忠與吾裡也語及中都事,曰:「邇來上頗踈我,此高琪所為也。
若再主兵,必不置此,胡沙虎之事孰為為之!」吾裡也曰:「然。
」九月,尚書省奏:「遙授武寧軍節度副使徒單吾典告盡忠謀逆。
」上憮然曰:「朕何負彖多,彼棄中都,凡祖宗禦容及道陵諸妃皆不顧,獨與其妾偕來,此固有罪。
」乃命有司鞫治,問得與兄吾裡也相語事,遂并吾裡也誅之。
僕散端本名七斤,中都路火魯虎必剌猛安人。
事親孝,選充護衛,除太子僕正、滕王府長史、宿直將軍、邳州刺史、尚廄局副使、右衛將軍。
章宗即位,轉左衛。
章宗朝隆慶宮,護衛花狗邀駕陳言「端叔父胡睹預弒海陵,端不宜在侍衛。
」詔杖花狗六十,代撰章奏人杖五十。
丁憂,起復東北路招討副使,改左副點檢,轉都點檢,歷河南、陝西統軍使,復召為都點檢。
承安四年,上如薊州秋山獵,端射鹿誤入圍,杖之,解職。
泰和三年,起為禦史大夫。
明年,拜尚書左丞。
泰和六年,詔大臣議伐宋,皆曰無足慮者。
左丞相宗浩、參知政事賈鉉亦曰:「狗盜鼠竊,非舉兵也。
」端曰:「小寇當晝伏夜出,豈敢白日列陳,犯靈璧、入渦口、攻壽春邪?此宋人欲多方誤我,不早為之所,一旦大舉入寇,將墮其計中。
」上深然之。
未幾,丁母憂,起復尚書左丞。
平章政事僕散揆伐宋,發兵南京,詔端行省,主留務。
僕散揆已渡淮,次廬州。
宋使皇甫拱奉書乞和,端奏其書。
朝議諸道兵旣進,疑宋以計緩師,詔端遣拱還宋。
七年,僕散揆以暑雨班師,端還朝。
初,婦人阿魯不嫁為武衛軍士妻,生二女而寡,常託夢中言以惑衆,頗有驗,或以為神。
乃自言夢中屢見白頭老父指其二女曰:「皆有福人也。
若侍掖廷,必得皇嗣。
」是時,章宗在位久,皇子未立,端請納之。
章宗從之。
旣而京師久不雨,阿魯不復言:「夢見白頭老父使己祈雨,三日必大澍足。
」過三日雨不降,章宗疑其誕妄,下有司鞫問,阿魯不引伏。
詔讓端曰:「昔者所奏,今其若何?後人謂朕信其妖妄,實由卿啟其端,倪鬱于予懷,念之難置。
其循省于往咎,思善補于將來。
恪整乃心,式副朕意!」端上表待罪,詔釋不問。
頃之,進拜平章政事,封申國公。
八年,宋人請盟,端遷一官。
章宗遺詔:「內人有娠者兩位,生子立為儲嗣。
」衛紹王即位,命端與尚書左丞孫即康護視章宗內人有娠者。
泰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章宗崩。
二十二日,太醫副使儀師顏狀:「診得範氏胎氣有損。
」明年四月,有人告元妃李氏教承禦賈氏詐稱有身。
元妃、承禦皆誅死。
端進拜右丞相,授世襲謀克。
貞祐二年五月,判南京留守,與河南統軍使長壽、按察轉運使王質表請南遷,凡三奏,宣宗意乃決。
百官士庶皆言其不可,太學生趙昉等四百人上書極論利害,宣宗慰遣之,乃下詔遷都。
明年,中都失守。
宣宗至南京,以端知開封府事。
頃之,為禦史大夫,無何,拜尚書左丞相。
三年,兼樞密副使,未幾,進兼樞密使。
數月,以左丞相兼都元帥行省陝西,給親軍三十人、騎兵三百為衛,次子宿直將軍納坦出侍行。
賜契紙勘同曰:「緩急有事,以此召卿。
」端招遙領通遠軍節度使完顏狗兒即日來歸,奏遷知平涼府事,諸將聞之,莫不感激。
遣納蘭伴僧招諭臨洮衆黎五族都管青覺兒、積石州章羅謁蘭冬及鐸精族都管阿令結、蘭州葩俄族都管汪三郎等,皆相繼內附。
汪三郎賜姓完顏,後為西方名將。
四年,以疾請緻仕,不許,遣近侍與太醫診視。
端雖癃老,凡朝廷使至必遠迓,宴勞不懈,故讒構不果行。
宣宗聞之,詔自今專使酒三行別于儀門,他事經過者一見而止。
初,同、華舊屯陝西軍及河南步騎九千餘人,皆隸陝州宣撫副使永錫,端奏:「潼關之西,皆陝西地,請此軍隸行省,緩急可使。
」朝廷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