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一百0一 列傳第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姑曰:「今日向暮且行。
」曰:「汝行李辦未?」曰:「辦矣。
」承暉變色曰:「社稷若何?」師姑不能對。
叱下斬之。
承暉起,辭謁家廟,召左右司郎中趙思文與之飲酒,謂之曰「事勢至此,惟有一死以報國家。
」作遺表付尚書省令史師安石,其表皆論國家大計,辨君子小人治亂之本,歷指當時邪正者數人,曰「平章政事高琪,賦性陰險,報復私憾,竊弄威柄,包藏禍心,終害國家。
」因引咎以不能終保都城為謝。
復謂妻子死于滄州,為書以從兄子永懷為後。
從容若平日,盡出財物,召家人隨年勞多寡而分之,皆與從良書。
舉家號泣,承暉神色泰然,方與安石舉白引滿,謂之曰:「承暉於五經皆經師授,謹守而力行之,不為虛文。
」旣被酒,取筆與安石訣,最後倒寫二字,投筆歎曰:「遽爾謬誤,得非神志亂邪?」謂安石曰:「子行矣。
」安石出門,聞哭聲,復還問之,則已仰藥薨矣。
家人匆匆瘞庭中。
是日暮,盡忠出奔,中都不守。
貞祐三年五月二日也。
師安石奉遺表奔赴行在奏之。
宣宗設奠於相國寺,哭之盡哀。
贈開府儀同三司、太尉、尚書令、廣平郡王,謚忠肅。
詔以永懷為器物局直長。
永懷子撒速為奉禦。
承暉生而貴富,居家類寒素,常置司馬光、蘇軾像於書室,曰:「吾師司馬而友蘇公。
」平章政事完顏守貞素敬之,與為忘年交。
抹撚盡忠本名彖多,上京路猛安人。
中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第,調高陽、朝城主簿,北京、臨潢提刑司知事。
禦史臺舉廉能,遷順義軍節度副使。
以憂去官,起復翰林修撰,同知德昌軍節度事,簽北京按察司、滑州刺史,改恩州。
上言:「凡買賣軍器,乞令告給憑驗,以防盜賊私市。
」尚書省議,「止聽係籍人匠貨賣,有知情售不應存留者同私造法」。
從之。
遷山東按察副使,坐虛奏田稼豐收請糴常平粟,詐稱宣差和糴,降虢州刺史,改乾州。
泰和六年,伐宋,為元帥右監軍完顏充經歷官,坐奏報稽滯,杖五十。
八年,入為吏部郎中,累遷中都、西京按察使。
是時,紇石烈執中為西京留守,與盡忠爭,私意不協。
盡忠陰伺執中過失,申奏。
執中雖跋扈,善撫禦其部曲,密於居庸、北口置腹心刺取按察司文字。
及執中自紫荊關走還中都,詔盡忠為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
以保全西京功進官三階,賜金百兩、銀千兩、重綵百段、絹二百疋。
未幾,拜尚書右丞,行省西京。
貞祐初,進拜左丞。
詔曰:「卿緫領行省,鎮撫陪京,守禦有功,人民攸賴。
朕新嗣祚,念爾重臣,益勉乃力,以副朕懷。
」二年五月,自西京入朝,加崇進,封申國公,賜玉帶、金鼎、重幣。
二年,進拜都元帥,左丞如故。
宣宗遷汴,與右丞相承暉守中都。
承暉為都元帥,盡忠復為左副元帥。
十月,進拜平章政事,監修國史,左副元帥如故。
宣宗詔盡忠善撫乣軍,盡忠不察,殺乣軍數人。
已而中都受圍,承暉以盡忠久在軍旅,付以兵事,嘗約同死社稷。
及烏古論慶壽等兵潰,外援不至,中都危急,密與腹心元帥府經歷官完顏師姑謀棄中都南奔,已戒行李,期以五月二日向暮出城。
是日,承暉、盡忠會議于尚書省,承暉無奈盡忠何,徑歸家,召師姑問之,知將以其夜出奔,乃先殺師姑,然後仰藥而死。
是日,凡在中都妃嬪,聞盡忠出奔,皆束裝至通玄門。
盡忠謂之曰:「我當先出,與諸妃啟途。
」諸妃以為信然。
盡忠乃與愛妾及所親者先出城,不復顧矣。
中都遂不守。
盡忠行至中山,謂所親曰:「若與諸妃偕來,我輩豈能至此!」 盡忠至南京,宣宗釋不問棄中都事,仍以為平章政事。
盡忠言:「記注之官,奏事不當回避,可令左右司官兼之。
」宣宗以為然。
盡忠奏應奉翰林文字完顏素蘭可為近侍局。
宣宗曰:「近侍局例注本局人及宮中出身,雜以他色,恐或不和。
」盡忠曰:「若給使左右,可止注本局人。
旣令預政,固宜慎選。
」宣宗曰:「何謂預政?」盡忠曰:「中外之事得議論訪察,即為預政矣。
」宣宗曰:「自世宗、章宗朝許察外事,非自朕始也。
如請謁營私,擬除不當,臺諫不職,非近侍體察,何由知之?」盡忠乃謝罪。
參政德升繼之曰:「固當慎選其人。
」宣宗曰:「朕於庶官曷嘗不慎,有外似可用而實無才力者,視之若忠孝而包藏悖逆者。
蒲察七斤以刺史立功,驟升顯貴,輒懷異志。
蒲鮮萬奴委以遼東,乃復肆亂。
知人之難如此,朕敢輕乎!衆以蒲察五斤為公幹,乃除副使。
衆以斜烈為淳直,乃用為提點。
若烏
」曰:「汝行李辦未?」曰:「辦矣。
」承暉變色曰:「社稷若何?」師姑不能對。
叱下斬之。
承暉起,辭謁家廟,召左右司郎中趙思文與之飲酒,謂之曰「事勢至此,惟有一死以報國家。
」作遺表付尚書省令史師安石,其表皆論國家大計,辨君子小人治亂之本,歷指當時邪正者數人,曰「平章政事高琪,賦性陰險,報復私憾,竊弄威柄,包藏禍心,終害國家。
」因引咎以不能終保都城為謝。
復謂妻子死于滄州,為書以從兄子永懷為後。
從容若平日,盡出財物,召家人隨年勞多寡而分之,皆與從良書。
舉家號泣,承暉神色泰然,方與安石舉白引滿,謂之曰:「承暉於五經皆經師授,謹守而力行之,不為虛文。
」旣被酒,取筆與安石訣,最後倒寫二字,投筆歎曰:「遽爾謬誤,得非神志亂邪?」謂安石曰:「子行矣。
」安石出門,聞哭聲,復還問之,則已仰藥薨矣。
家人匆匆瘞庭中。
是日暮,盡忠出奔,中都不守。
貞祐三年五月二日也。
師安石奉遺表奔赴行在奏之。
宣宗設奠於相國寺,哭之盡哀。
贈開府儀同三司、太尉、尚書令、廣平郡王,謚忠肅。
詔以永懷為器物局直長。
永懷子撒速為奉禦。
承暉生而貴富,居家類寒素,常置司馬光、蘇軾像於書室,曰:「吾師司馬而友蘇公。
」平章政事完顏守貞素敬之,與為忘年交。
抹撚盡忠本名彖多,上京路猛安人。
中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第,調高陽、朝城主簿,北京、臨潢提刑司知事。
禦史臺舉廉能,遷順義軍節度副使。
以憂去官,起復翰林修撰,同知德昌軍節度事,簽北京按察司、滑州刺史,改恩州。
上言:「凡買賣軍器,乞令告給憑驗,以防盜賊私市。
」尚書省議,「止聽係籍人匠貨賣,有知情售不應存留者同私造法」。
從之。
遷山東按察副使,坐虛奏田稼豐收請糴常平粟,詐稱宣差和糴,降虢州刺史,改乾州。
泰和六年,伐宋,為元帥右監軍完顏充經歷官,坐奏報稽滯,杖五十。
八年,入為吏部郎中,累遷中都、西京按察使。
是時,紇石烈執中為西京留守,與盡忠爭,私意不協。
盡忠陰伺執中過失,申奏。
執中雖跋扈,善撫禦其部曲,密於居庸、北口置腹心刺取按察司文字。
及執中自紫荊關走還中都,詔盡忠為左副元帥兼西京留守。
以保全西京功進官三階,賜金百兩、銀千兩、重綵百段、絹二百疋。
未幾,拜尚書右丞,行省西京。
貞祐初,進拜左丞。
詔曰:「卿緫領行省,鎮撫陪京,守禦有功,人民攸賴。
朕新嗣祚,念爾重臣,益勉乃力,以副朕懷。
」二年五月,自西京入朝,加崇進,封申國公,賜玉帶、金鼎、重幣。
二年,進拜都元帥,左丞如故。
宣宗遷汴,與右丞相承暉守中都。
承暉為都元帥,盡忠復為左副元帥。
十月,進拜平章政事,監修國史,左副元帥如故。
宣宗詔盡忠善撫乣軍,盡忠不察,殺乣軍數人。
已而中都受圍,承暉以盡忠久在軍旅,付以兵事,嘗約同死社稷。
及烏古論慶壽等兵潰,外援不至,中都危急,密與腹心元帥府經歷官完顏師姑謀棄中都南奔,已戒行李,期以五月二日向暮出城。
是日,承暉、盡忠會議于尚書省,承暉無奈盡忠何,徑歸家,召師姑問之,知將以其夜出奔,乃先殺師姑,然後仰藥而死。
是日,凡在中都妃嬪,聞盡忠出奔,皆束裝至通玄門。
盡忠謂之曰:「我當先出,與諸妃啟途。
」諸妃以為信然。
盡忠乃與愛妾及所親者先出城,不復顧矣。
中都遂不守。
盡忠行至中山,謂所親曰:「若與諸妃偕來,我輩豈能至此!」 盡忠至南京,宣宗釋不問棄中都事,仍以為平章政事。
盡忠言:「記注之官,奏事不當回避,可令左右司官兼之。
」宣宗以為然。
盡忠奏應奉翰林文字完顏素蘭可為近侍局。
宣宗曰:「近侍局例注本局人及宮中出身,雜以他色,恐或不和。
」盡忠曰:「若給使左右,可止注本局人。
旣令預政,固宜慎選。
」宣宗曰:「何謂預政?」盡忠曰:「中外之事得議論訪察,即為預政矣。
」宣宗曰:「自世宗、章宗朝許察外事,非自朕始也。
如請謁營私,擬除不當,臺諫不職,非近侍體察,何由知之?」盡忠乃謝罪。
參政德升繼之曰:「固當慎選其人。
」宣宗曰:「朕於庶官曷嘗不慎,有外似可用而實無才力者,視之若忠孝而包藏悖逆者。
蒲察七斤以刺史立功,驟升顯貴,輒懷異志。
蒲鮮萬奴委以遼東,乃復肆亂。
知人之難如此,朕敢輕乎!衆以蒲察五斤為公幹,乃除副使。
衆以斜烈為淳直,乃用為提點。
若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