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關燈
皇太孫,以釋天下之惑,塞覬覦之端,絕搆禍之萌,則宗廟獲安,臣民蒙福。

    臣備位宰相,不敢不盡言,惟陛下裁察。

    」 踰月,有詔起復皇孫金源郡王判大興尹,封原王。

    世宗諸子中趙王永中最長,其母張玄徵女,玄徵子汝弼為尚書左丞。

    二十六年,世宗出汝弼為廣寧尹。

    於是,左丞相守道緻仕,遂以克寧為太尉,兼左丞相,原王為右丞相,因使克寧輔導之。

     原王為丞相方四日,世宗問之曰:「汝治事幾日矣?」對曰「四日。

    」「京尹與省事同乎?」對曰:「不同。

    」上笑曰:「京尹浩穰,尚書省緫大體,所以不同也。

    」數日,復謂原王曰:「宮中有四方地圖,汝可觀之,知遠近阨塞也。

    」世宗與宰相論錢幣,上曰:「中外皆患錢少,今京師積錢止五百萬貫,除屯兵路分其他郡縣錢可運至京師。

    」克寧曰:「郡縣錢盡入京師,民間錢益少矣。

    若起運其半,其半變折輕齎,庶幾錢貨流布也。

    」上嘉納之。

     章宗雖封原王,為丞相,克寧猶以未正太孫之位,屢請於世宗,世宗嘆曰:「克寧,社稷之臣也。

    」十一月戊午,宰相入見于香閤,旣退,原王已出,克寧率宰臣屏左右奏立太孫,世宗許之。

    庚申,詔立原王右丞相為皇太孫。

     明日,徒單公弼尚息國公主納幣,賜六品以上宴于慶和殿。

    上謂諸王大臣曰:「太尉忠實明達,漢之周勃也。

    」稱嘆再三。

    克寧進酒,上舉觴為之釂。

    有詔給太尉假三日。

    明年正月,復求解機務。

    上曰:「卿遽求去邪?豈朕用卿有未盡乎?或因喜怒用刑賞乎?其他宰相未有能如卿者,宜勉留以輔朕。

    卿若思念鄉土,可以一往,不必謝政事。

    三月一日朕之生辰,卿不必到,從容至暑月還京師相見。

    」四月,克寧還朝,入見上。

    上問曰:「卿往鄉中,百姓皆安業否?」克寧曰:「生業頗安,然初起移至彼,未能滋殖耳。

    」未幾,以丞相監修國史。

    上問史事,奏曰:「臣聞古者人君不觀史,願陛下勿觀。

    」上曰:「朕豈欲觀此?深知史事不詳,故問之耳。

    」初,瀘溝河決久不能塞,加封安平侯,久之,水復故道。

    上曰:「鬼神雖不可窺測,即獲感應如此。

    」克寧奏曰:「神之所佑者正也,人事乖,則弗享矣。

    報應之來皆由人事。

    」上曰:「卿言是也。

    」世宗頗信神仙浮圖之事,故克寧及之。

     宋前主殂,宋主遣使進遺留物,上怪其禮物薄。

    克寧曰:「此非常貢,責之近於好利。

    」上曰:「卿言是也。

    」乃以其玉器五事、玻璃器大小二十事及茶器刀劍等還之。

     二十八年十一月癸醜,上幸克寧第。

    初,上欲以甲第賜克寧,克寧固辭,乃賜錢因其舊居宏大之。

    畢工,上臨幸,賜金器錦繡重綵,克寧亦有獻。

    上飲歡甚,解禦衣以衣之。

    詔畫克寧像藏內府。

     十二月乙亥,世宗不豫。

    甲申,克寧率宰執入問起居。

    上曰「朕疾殆矣。

    」謂克寧曰:「皇太孫年雖弱冠,生而明達,卿等竭力輔之。

    」又曰:「尚書省政務權聽於皇太孫。

    」克寧奏曰:「陛下幸上京時,宣孝太子守國,許除六品以下官今可權行也。

    」上曰:「五品以下亦何不可。

    」乙酉,詔皇太孫攝行政事,注授五品以下官。

    詔太孫與諸王大臣俱宿禁中。

    克寧奏曰:「皇太孫與諸王宜別嫌疑,正名分,宿止同處,禮有未安。

    」詔太孫居慶和殿東廡。

    丙戌,詔克寧以太尉兼尚書令,封延安郡王。

    平章政事襄為右丞相,右丞張汝霖為平章政事。

    戊子,詔克寧、襄、汝霖宿於內殿。

     二十九年正月癸巳,世宗崩于福安殿。

    是日,克寧等宣遺詔立皇太孫為皇帝,是為章宗。

    徙封為東平郡王。

    詔克寧朝朔望,朝日設坐殿上。

    克寧固辭,詔近臣勉諭。

    克寧涕泣謝曰:「憐憫老臣,幸免常朝,豈敢當坐禮。

    」其後,每朝必為克寧設坐,克寧侍立益敬。

    即位詔文「凡除名開落官吏並量材錄用」,張汝霖奏真盜枉法不可恕,克寧曰:「陛下初即位行非常之典,贓吏誤沾恩宥其害小,國之大信不可失也。

    」章宗深然之。

    無何,進拜太傅,兼尚書令,賜尚衣玉帶。

    乞緻仕,不許。

    詔譯諸葛孔明傳賜之。

    詔尚書省曰:「太傅年高,旬休外四日一居休,大事錄之,細事不須親也。

    」賜金五百兩、銀五千兩、錢千萬、重綵二百端、絹二千匹。

     尚書省奏猛安謀克願試進士者聽之,上曰:「其應襲猛安謀克者學於太學可乎?」克寧曰:「承平日久,今之猛安謀克其材武已不及前輩,萬一有警,使誰禦之?習辭藝,忘武備,於國弗便。

    」上曰:「太傅言是也。

    」章宗初即位,頗好辭章,而疆埸方有事,故克寧言及之。

     明昌二年,克寧屬疾,章宗往視之。

    克寧頓首謝曰「臣無似,嘗蒙先帝任使,陛下即位,屬以上相,今臣老病,將先犬馬填溝壑,無以輔明主綏四方。

    陛下念臣駑怯,親枉車駕臨幸,死有餘罪矣。

    」是日,即榻前拜太師,封淄王,加賜甚厚。

     是歲二月,薨,遺表,其大概言:「人君往往重君子而反踈之,輕小人而終昵之。

    願陛下慎終如始,安不忘危,而言不及私。

    」詔有司護喪事,歸葬于萊州,謚曰忠烈。

    ,明昌五年,配享世宗廟廷,圖像衍慶宮。

    大安元年,改配享章宗廟廷。

     贊曰:徒單克寧可謂大臣矣,功高而身愈下,位盛而心愈勞。

    經曰:「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貴。

    故曰忠信匪懈,不施其功,履盛滿而不忘,德之上也。

    孜孜勉勉,恪守職業,不居不可成,不事不可行,人主知之,次也。

    諫期必行,言期必聽,為其事必有其功者,又其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