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八十九 列傳第二十七

關燈
其公田之入,今無公田而稅其私田,為法不同。

    古有一易再易之田,中田一年荒而不種,下田二年荒而不種。

    今乃一切與上田均稅之,此民所以困也。

    」上又問曰:「戍卒逋亡物故,今按物力高者補之,可乎?」對曰:「富家子弟騃懦不可用,守戍歲時求索無厭,家產隨壞。

    若按物力多寡賦之,募材勇騎射之士,不足則調兵家子弟補之,庶幾官收實用,人無失職之患。

    」上從之。

     海州捕賊八十餘人,賊首海州人,其兄今為宋之軍官。

    上聞之,謂宰相曰:「宋之和好恐不能久,其宿、泗間漢軍,以女直軍代之。

    」子平曰:「誓書稱沿邊州城,除自來合設置射糧軍數并巡尉外,更不得屯軍守戍。

    」上曰:「此更代之,非增戍也。

    」 上曰:「前日令內任官六品以上,外任五品以上,並舉所知。

    未聞有舉之者,豈無其才,蓋知而不舉也。

    」子平曰:「請令當舉之官,每任須舉一人。

    」澤州刺史劉德裕、祁州刺史斜哥、滄州同知訛裡也、易州同知訛裡剌、楚丘縣令劉春哥以贓汙抵罪,上欲詔示中外,丞相守道以為不可,上以問子平曰:「卿意何如?」子平曰:「臣聞懲一戒百,陛下固宜行之。

    」上曰:「然。

    」遂降詔焉。

     宋人於襄陽漢江上造舟為浮梁三,南京統軍司聞而奏之,上問宰臣曰:「卿等度之,以為何如?」子平曰:「臣聞襄陽薪芻,皆於江北取之,殆為此也。

    」上曰:「朕與卿等治天下,當治其未然。

    及其有事,然後治之,則亦晚矣。

    」河南統軍使宗敘求入見奏邊事,上使修起居注粘割斡特剌就問狀。

    宗敘言:「得邊報及宋來歸者言,宋國調兵募民,運糧餉,完城郭,造戰船浮橋,兵馬移屯江北。

    自和議後即罷制置司,今復置矣。

    商、虢、海州皆有姦人出沒,此不可不備。

    嘗報樞密院,彼視以為文移,故欲入見言之。

    」斡特剌召凡言邊事者詰問,皆無實狀,行至境上,問知襄陽浮橋乃樵采之路,如子平策。

    還奏。

    詔凡妄說邊關兵事者徒二年,告人得實,賞錢五百貫。

     上問宰臣曰:「祭宗廟用牛。

    牛盡力稼穡有功於人,殺之何如?」子平對曰:「惟天地宗廟用之,所以異大祀之禮也。

    」 十一年,罷為南京留守,未幾緻仕。

    十五年,起為平陽尹,復緻仕。

    二十六年,薨于家。

     孟浩字浩然,灤州人。

    遼末年登進士第。

    天會三年,為樞密院令史,除平州觀察判官。

    天眷初,選入元帥府備任使,承制除歸德少尹,充行臺吏、禮部郎中,入為戶部員外郎、郎中。

     韓企先為相,拔擢一時賢能,皆置機要,浩與田〈觳,角改王〉皆在尚書省,〈觳,角改王〉為吏部侍郎,浩為左司員外郎。

    旣典選,善銓量人物,分別賢否,所引用皆君子。

    而蔡松年、曹望之、許霖皆小人,求與〈觳,角改王〉相結,〈觳,角改王〉薄其為人拒之。

     松年,蔡靖子。

    靖將兵不能守燕山,終敗宋國,〈觳,角改王〉頗以此譏斥松年。

    松年初事宗弼於行臺省,以微巧得宗弼意,宗弼當國,引為刑部員外郎。

    望之為尚書省都事,霖為省令史。

    皆怨〈觳,角改王〉等,時時毀短之於宗弼,凡與〈觳,角改王〉善者皆指以為朋黨。

    韓企先疾病,宗弼往問之,是日,〈觳,角改王〉在企先所,聞宗弼至,知其惡己,乃自屏以避。

    宗弼曰:「丞相年老且疾病,誰可繼丞相者?」企先舉〈觳,角改王〉,而宗弼先入松年譖言,謂企先曰:「此輩可誅。

    」〈觳,角改王〉聞流汗浹背。

    企先薨,〈觳,角改王〉出為橫海軍節度使。

    選人龔夷鑒除名,值赦,赴吏部銓,得預覃恩。

    〈觳,角改王〉已除橫海,部吏以夷鑒白〈觳,角改王〉,〈觳,角改王〉乃倒用月日署之。

    許霖在省典覃恩,行臺省工部員外郎張子周素與〈觳,角改王〉有怨,以事至京師,微知夷鑒覃恩事,嗾許霖發之,詆以專擅朝政。

    詔獄鞫之,擬〈觳,角改王〉與奚毅、邢具瞻、王植、高鳳庭、王傚、趙益興、龔夷鑒死,其妻子及所往來孟浩等三十四人皆徙海上,仍不以赦原。

    天下冤之。

     世宗在熈宗時,知田〈觳,角改王〉黨事皆松年等構成之。

    而浩等三十二人遇天德赦令還鄉裡,多物故,惟浩與〈觳,角改王〉兄穀、王補、馮煦、王中安在。

    大定二年,召見,復官爵。

    浩為侍禦史,穀為大理丞,補為工部員外郎,煦為兵部主事,中安知火山軍事,而浩尋復為右司員外郎。

     浩篤實,遇事輒言,無所隱。

    上嘉其忠,每對大臣稱之。

    有疾,求外補,除祁州刺史,緻仕,歸。

    七年,起為禦史中丞,而浩已年老,世宗以不次用之,再閱月,拜參知政事。

    故事,無自中丞拜執政者,浩辭曰:「不次之恩,非臣所敢當。

    」上曰:「卿自刺史緻仕,除中丞,國家用人,豈拘階次。

    卿公正忠勤,雖年高猶可宣力數年,朕思之久矣。

    」浩頓首謝。

     世宗勑有司東宮涼樓增建殿位,浩諫曰:「皇太子義兼臣子,若所居與至尊宮室相侔,恐制度未宜,固宜示以儉德。

    」上曰:「善。

    」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