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熈宗二子濟安 道濟 斜卯阿裡 突合速 烏延蒲盧渾 赤盞暉 大旲本名撻不野 磐本名蒲速越 阿離補子方
熈宗諸子:悼平皇後生太子濟安,賢妃生魏王道濟。
濟安,皇統二年二月戊子生於天開殿。
上年二十四始有皇子,喜甚,遣使馳報明德宮太皇太後。
五日命名,大赦天下。
三月甲寅,告天地宗廟。
丁巳。
翦鬌,奏告天地宗廟。
戊午,冊為皇太子。
封皇後父太尉胡塔為王,賜人口、馬牛五百、駝五十、羊五千。
隨朝職官並遷一資,皆有賜。
己未,詔天下。
十二月,濟安病劇,上與皇後幸佛寺焚香,流涕哀禱,曲赦五百裡內罪囚。
是夜,薨。
謚英悼太子,葬興陵之側,上送至烏隻黑水而還。
命工塑其像于儲慶寺,上與皇後幸寺安置之。
海陵毀上京宮室,寺亦隨毀。
道濟,皇統三年,命為中京留守,以直學士阿懶為都提點,張玄素為同提點,左右輔導之。
俄封魏王,封其母為賢妃。
初居外,至是養之宮中。
未幾,熈宗怒殺之。
贊曰:國初制度未立,太宗、熈宗皆自諳班勃極烈即帝位。
諳班勃極烈者,漢語雲最尊官也。
熈宗立濟安為皇太子,始正名位,定制度焉。
斜卯阿裡。
父渾坦,穆宗時內附,數有戰功。
阿裡年十七從其伯父胡麻谷討詐都,獲其弟沙裡隻。
高麗築九城於曷懶甸,渾坦攻之,遇敵於木裡門甸,力戰久之,阿裡挺槍馳刺其將於陣中,敵遂潰。
渾坦與石適歡合兵於徒門水,阿裡首敗敵兵,取其二城。
高麗入寇,以我兵屯守要害,不得進,乃還。
阿裡追及于曷懶水,高麗人爭走冰上,阿裡乘之,殺略幾盡,遂合兵于石適歡。
道遇敵兵五萬,擊走之。
又與石適歡遇敵七萬,阿裡先登,奮擊大敗之。
石適歡曰:「汝一日之間,三破重敵,功豈可忘。
」乃厚賜之。
斡塞、烏睹本攻駝吉城,阿裡鑿墉為門,日已暮,不可入,以兵守之,旦日遂取其城。
烏睹本以被甲并乘馬賜之。
從攻下寧江州,授猛安。
又從攻信州、賔州,皆克之。
遼人來攻孛菫忽沙裡城,阿裡率百餘騎救之。
遼兵數萬,阿裡兵少,乃令軍士裂衣多為旗幟,出山谷間,遼兵望見,遁去。
蘇、復州叛,衆至十萬。
旁近女直皆保於太尉胡沙家,築壘為固。
敵圍之數重,守者糧芻俱盡,牛馬相食其鬉尾,人易子而食。
夜,縋二人出,告急於阿裡。
阿裡赴之,內外合擊之,破其衆於闢離密罕水上,勦殺幾盡,水為之不流。
蒲離古胡什吉水、馬韓島凡十餘戰,破數十萬衆。
契丹、奚人聚舟千艘,將入于海。
阿裡以二十七舟邀之,中流矢,臥舟中,中夜始蘇。
敵船已入王家島,即夜取海路追及之,敵走險以拒,阿裡以騎兵邀擊,再中流矢,力戰不退,竟破之,盡獲其舟。
於是,蘇、復州、婆速路皆平。
攻顯州,下靈山縣,取梁魚務,敗餘睹兵,功皆最。
後與散睹魯屯高州,契丹昭古牙、九斤合興中兵數萬攻胡裡特寨,阿裡以八謀克兵救之。
胡裡特先往,敗於城下。
阿裡指陣前緋衣者二十餘人曰「此必賊酋也。
」麾兵奮擊,皆殺之,餘衆大潰。
來州、隰州兵圍胡裡特城,聞阿裡來救,即解圍去。
闍母討張覺,有兵出樓峰口山谷間,阿裡、散篤魯、忽盧補三猛安擊敗之。
宗望代闍母討張覺,阿裡再敗平州兵。
及伐宋,阿裡別擊宋兵,敗之。
孟陽之役,阿裡扼橋渡力戰。
明年,再伐宋,至保州、中山,累破之。
進圍真定,阿裡與婁室、豁魯乘風縱火,焚其樓櫓,諸軍畢登,克其城。
師至河上,粘割胡撒擊走宋人,扼河津,兵數千遂渡河。
諸將分出大名境,阿裡破敵四百盡殪,遂圍汴。
汴中夜出兵來焚攻具,阿裡與謀克常孫陽阿禦之,其衆大潰。
還攻趙州,降之。
天會六年,伐宋主,取陽穀、莘縣,敗海州兵八萬人,海州降。
破賊船萬餘於梁山泊。
招降滕陽、東平、泰山群盜。
盜攻範縣,擊走之,獲船七百艘。
宗弼攻下睢陽,與烏延蒲盧渾先以二千人往招壽春,具舟淮水上。
時康民聚賈船四百與壽春相近,朮列速以騎四百破康民,斬馘數千。
與當海、大旲破賊十萬於淮南。
比至江,連破宋兵,獲舟二百艘。
宗弼至江寧,阿裡、蒲盧渾別降廣德軍,先趣杭州。
去杭十餘裡,遇宋伏兵二千,取我前驅甲士三十人。
阿裡使諸軍去馬搏戰,伏兵敗,皆逼死於水。
宗弼至餘杭,而宋主走明州,阿裡與蒲盧渾以精騎四千襲之,破東關兵,濟曹娥江,敗宋兵於高橋鎮。
至明州,頗失利。
宋主已入于海,乃退軍餘姚。
宗弼使當海濟師,遂下明州,執宋守臣趙伯諤,進至昌國縣。
宋主自昌國走溫州,由海路追三百餘裡,弗及。
遂隳明州,與宗弼俱北歸。
睿宗經略陝西,駐涇州,阿裡先取渭州。
睿宗趨熈河,阿裡、斜喝、韓常三猛安為前軍。
十二年,與高彪監護水運。
宋以舟師阻亳州河路,擊敗之,追殺六十餘裡,獲其將蕭通。
破漣水水寨賊,盡得其大船,遂取漣水軍,招徠安輯之。
天眷間,盜據石州,阿裡討之。
粘割胡撒與所部先登,遂克其城,石州平。
宗弼再伐宋,阿裡已老,督造戰船。
宋稱臣,詔賜阿
濟安,皇統二年二月戊子生於天開殿。
上年二十四始有皇子,喜甚,遣使馳報明德宮太皇太後。
五日命名,大赦天下。
三月甲寅,告天地宗廟。
丁巳。
翦鬌,奏告天地宗廟。
戊午,冊為皇太子。
封皇後父太尉胡塔為王,賜人口、馬牛五百、駝五十、羊五千。
隨朝職官並遷一資,皆有賜。
己未,詔天下。
十二月,濟安病劇,上與皇後幸佛寺焚香,流涕哀禱,曲赦五百裡內罪囚。
是夜,薨。
謚英悼太子,葬興陵之側,上送至烏隻黑水而還。
命工塑其像于儲慶寺,上與皇後幸寺安置之。
海陵毀上京宮室,寺亦隨毀。
道濟,皇統三年,命為中京留守,以直學士阿懶為都提點,張玄素為同提點,左右輔導之。
俄封魏王,封其母為賢妃。
初居外,至是養之宮中。
未幾,熈宗怒殺之。
贊曰:國初制度未立,太宗、熈宗皆自諳班勃極烈即帝位。
諳班勃極烈者,漢語雲最尊官也。
熈宗立濟安為皇太子,始正名位,定制度焉。
斜卯阿裡。
父渾坦,穆宗時內附,數有戰功。
阿裡年十七從其伯父胡麻谷討詐都,獲其弟沙裡隻。
高麗築九城於曷懶甸,渾坦攻之,遇敵於木裡門甸,力戰久之,阿裡挺槍馳刺其將於陣中,敵遂潰。
渾坦與石適歡合兵於徒門水,阿裡首敗敵兵,取其二城。
高麗入寇,以我兵屯守要害,不得進,乃還。
阿裡追及于曷懶水,高麗人爭走冰上,阿裡乘之,殺略幾盡,遂合兵于石適歡。
道遇敵兵五萬,擊走之。
又與石適歡遇敵七萬,阿裡先登,奮擊大敗之。
石適歡曰:「汝一日之間,三破重敵,功豈可忘。
」乃厚賜之。
斡塞、烏睹本攻駝吉城,阿裡鑿墉為門,日已暮,不可入,以兵守之,旦日遂取其城。
烏睹本以被甲并乘馬賜之。
從攻下寧江州,授猛安。
又從攻信州、賔州,皆克之。
遼人來攻孛菫忽沙裡城,阿裡率百餘騎救之。
遼兵數萬,阿裡兵少,乃令軍士裂衣多為旗幟,出山谷間,遼兵望見,遁去。
蘇、復州叛,衆至十萬。
旁近女直皆保於太尉胡沙家,築壘為固。
敵圍之數重,守者糧芻俱盡,牛馬相食其鬉尾,人易子而食。
夜,縋二人出,告急於阿裡。
阿裡赴之,內外合擊之,破其衆於闢離密罕水上,勦殺幾盡,水為之不流。
蒲離古胡什吉水、馬韓島凡十餘戰,破數十萬衆。
契丹、奚人聚舟千艘,將入于海。
阿裡以二十七舟邀之,中流矢,臥舟中,中夜始蘇。
敵船已入王家島,即夜取海路追及之,敵走險以拒,阿裡以騎兵邀擊,再中流矢,力戰不退,竟破之,盡獲其舟。
於是,蘇、復州、婆速路皆平。
攻顯州,下靈山縣,取梁魚務,敗餘睹兵,功皆最。
後與散睹魯屯高州,契丹昭古牙、九斤合興中兵數萬攻胡裡特寨,阿裡以八謀克兵救之。
胡裡特先往,敗於城下。
阿裡指陣前緋衣者二十餘人曰「此必賊酋也。
」麾兵奮擊,皆殺之,餘衆大潰。
來州、隰州兵圍胡裡特城,聞阿裡來救,即解圍去。
闍母討張覺,有兵出樓峰口山谷間,阿裡、散篤魯、忽盧補三猛安擊敗之。
宗望代闍母討張覺,阿裡再敗平州兵。
及伐宋,阿裡別擊宋兵,敗之。
孟陽之役,阿裡扼橋渡力戰。
明年,再伐宋,至保州、中山,累破之。
進圍真定,阿裡與婁室、豁魯乘風縱火,焚其樓櫓,諸軍畢登,克其城。
師至河上,粘割胡撒擊走宋人,扼河津,兵數千遂渡河。
諸將分出大名境,阿裡破敵四百盡殪,遂圍汴。
汴中夜出兵來焚攻具,阿裡與謀克常孫陽阿禦之,其衆大潰。
還攻趙州,降之。
天會六年,伐宋主,取陽穀、莘縣,敗海州兵八萬人,海州降。
破賊船萬餘於梁山泊。
招降滕陽、東平、泰山群盜。
盜攻範縣,擊走之,獲船七百艘。
宗弼攻下睢陽,與烏延蒲盧渾先以二千人往招壽春,具舟淮水上。
時康民聚賈船四百與壽春相近,朮列速以騎四百破康民,斬馘數千。
與當海、大旲破賊十萬於淮南。
比至江,連破宋兵,獲舟二百艘。
宗弼至江寧,阿裡、蒲盧渾別降廣德軍,先趣杭州。
去杭十餘裡,遇宋伏兵二千,取我前驅甲士三十人。
阿裡使諸軍去馬搏戰,伏兵敗,皆逼死於水。
宗弼至餘杭,而宋主走明州,阿裡與蒲盧渾以精騎四千襲之,破東關兵,濟曹娥江,敗宋兵於高橋鎮。
至明州,頗失利。
宋主已入于海,乃退軍餘姚。
宗弼使當海濟師,遂下明州,執宋守臣趙伯諤,進至昌國縣。
宋主自昌國走溫州,由海路追三百餘裡,弗及。
遂隳明州,與宗弼俱北歸。
睿宗經略陝西,駐涇州,阿裡先取渭州。
睿宗趨熈河,阿裡、斜喝、韓常三猛安為前軍。
十二年,與高彪監護水運。
宋以舟師阻亳州河路,擊敗之,追殺六十餘裡,獲其將蕭通。
破漣水水寨賊,盡得其大船,遂取漣水軍,招徠安輯之。
天眷間,盜據石州,阿裡討之。
粘割胡撒與所部先登,遂克其城,石州平。
宗弼再伐宋,阿裡已老,督造戰船。
宋稱臣,詔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