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七十六 列傳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為徒單養子,因并殺檀奴及阿裡白。
元奴、耶補兒逃歸于世宗。
檀奴贈榮祿大夫,阿裡白輔國上將軍。
詔有司改葬。
世宗時,元奴為宗正丞;耶補兒為鎮國上將軍,後為同知濟南尹事。
永元字惇禮,本名元奴。
幼聰敏,日誦千言。
皇統元年,試宗室子作詩,永元中格。
善左氏春秋,通其大義。
天德初,授百女山世襲謀克。
海陵伐宋,已渡淮,軍士多亡歸而契丹叛,由是疑宗室益甚。
已殺永元弟檀奴、阿裡白,永元與弟耶補兒逃匿得免。
世宗即位于遼陽,與耶補兒俱來歸,上慰勞甚厚。
授宗正丞,改符寶郎,為灤州刺史。
授世襲猛安,乞以謀克與耶補兒,詔許之。
轉棣州防禦使、泰寧軍節度使。
張弘信通檢山東,專以多得民間物力為功,督責苛急。
永元面責弘信曰:「朝廷以差調不均,立通檢法。
今使者所至,以殘酷妄加農民田產,箠擊百姓有至死者。
市肆賈販貿易有贏虧,田園屋宇利入有多寡,故官子孫閉門自守,使與商賈同處上役,豈立法本意哉。
」弘信無以對。
於是棣州賦稅得以實自占。
遷震武軍節度使。
大定六年,丁母憂,起復崇義軍節度使,徙順義軍。
朔州西境多盜,而猾吏大姓蠹獄訟,暋亂賦役,永元剔其宿姦,百姓安之。
坐賣馬與驛人取贏利,及濬州防禦使斡論坐縱孳畜踐民田,俱解職。
頃之,永元起為保大軍節度使,歷昭義、絳陽、震武軍,遷濟南尹、北京副留守。
寧國家婢醜底與鹹平人化胡有姦,醜底於主印處紿取印署空紙與化胡,遂寫作永元、寧國生日時辰,誣告永元、寧國謀逆。
詔有司鞫問,乃醜底意望為良,使化胡為之。
上曰:「化胡與醜底有姦,造作惡言,誣害宗室,化胡斬,醜底處死。
」改興中尹,為彰德軍節度使。
卒官,年五十一。
喪過中都,遣使緻祭,賻銀三百兩、綵十端、絹百匹。
永元歷典大藩,多知民間利害,所至稱治,相、棣、順義政迹尤著,其民並為立祠。
兗本名梧桐。
皇統七年,為左副點檢,轉都點檢。
九年,為會寧牧,改左宣徽使。
海陵篡立,兗使宋還,拜司徒兼都元帥,領三省事,進拜太尉。
及殺太祖妃蕭氏,盡以其財產賜兗。
罷都元帥府,立樞密院,兗為樞密使,太尉、領三省事如故。
天德四年十二月晦,薨。
明日,貞元元年元旦,海陵為兗輟朝,不受賀。
宋、夏、高麗、回鶻賀正旦使,命有司受其貢獻。
追進兗王爵。
大定二十二年,追降特進。
兗妻烏延氏,正隆六年坐與奴有姦,海陵殺之。
其弟南京兵馬副都指揮使習泥烈私于族弟屋謀魯之妻,屋謀魯之奴謀欲執習泥烈,習泥烈乃殺其奴。
海陵聞之,遂殺習泥烈。
兗子阿合,大定中為符寶祗候,俄遷同知定武軍節度使。
上曰:「汝歲秩未滿,朕念乃祖乃父為汝遷官,勿為不善,當盡心學之。
」 襄本名永慶,海陵母弟。
為輔國上將軍。
卒,天德二年,追封衛王,再贈司徒。
大定二十二年,追降銀青光祿大夫。
子和尚封應國公,賜名樂善。
左宣徽使許霖之子知彰與和尚鬬爭,其母妃命家奴捽入淩辱之,使人曳霖至第毆詈之。
明日,霖訴于朝。
詔大興尹蕭玉、左丞良弼、權禦史大夫張忠輔、左司員外郎王全雜治,妃杖一百,殺其家奴為首者,餘決杖有差。
霖嘗跪于妃前,失大臣體,及所訴有妄,笞二十。
大定間,家奴小僧月一妄言和尚熟寢之次有異徵,襄妃僧酷以為信然,召日者李端蔔之。
端雲當為天子,司天張友直亦雲當大貴。
家奴李添壽上變。
僧酷、和尚下吏驗問有狀,皆伏誅。
上曰:「朕嘗痛海陵翦滅宗族。
今和尚所為如此,欲貸其罪,則妖妄誤惑愚民者,便以為真,不可不滅。
朕於此子,蓋不得已也。
」傷閔者久之。
袞本名蒲甲,亦作蒲家,桀驁強悍。
海陵不喜其為人。
初為輔國上將軍。
天德初,加特進,封王,為吏部尚書,判大宗正事。
坐語禁中起居狀,兵部侍郎蕭恭首問,護衛張九具言之。
海陵親問。
恭奪官解職,張九對不以實,特處死,袞與翰林學士承旨宗秀、護衛麻吉、小底王之章皆決杖有差。
海陵自是愈忌之。
未幾,授猛安。
及遷中都,道中以蒲家為西京留守。
西京兵馬完顏謨盧瓦與蒲家有舊,同在西京,遂相往來。
蒲家嘗以玉帶遺之。
蒲家稱謨盧瓦驍勇不減尉遲敬德。
編修官圓福奴之妻與蒲家姻戚,圓福奴嘗戒蒲家曰:「大王名太彰著,宜少謙晦。
」蒲家心知海陵忌之,嘗召日者問休咎。
家奴喝裡知海陵疑蒲家,乃上變告之,言與謨盧瓦等謀反,嘗召日者問天命。
禦史大夫高楨、刑部侍郎耶律慎須呂就西京鞫之,無狀。
海陵怒,使使者往械蒲家等至中都,不復究問,斬之于市。
謨盧瓦、圓福奴并日者皆淩遲處死。
贊曰:金議禮制度,班爵祿,正刑法,治曆明時,行天子之事,成一代之典,杲、宗幹經始之功多矣。
杲子宗義為海陵所殺,宗幹之後又不幸而有海陵,故其子孫之昌熾旣鮮,而亦不免於僇辱焉。
秦、漢而下,宗臣世家與國匹休者,何其少歟。
君子於此,可以觀世變矣。
元奴、耶補兒逃歸于世宗。
檀奴贈榮祿大夫,阿裡白輔國上將軍。
詔有司改葬。
世宗時,元奴為宗正丞;耶補兒為鎮國上將軍,後為同知濟南尹事。
永元字惇禮,本名元奴。
幼聰敏,日誦千言。
皇統元年,試宗室子作詩,永元中格。
善左氏春秋,通其大義。
天德初,授百女山世襲謀克。
海陵伐宋,已渡淮,軍士多亡歸而契丹叛,由是疑宗室益甚。
已殺永元弟檀奴、阿裡白,永元與弟耶補兒逃匿得免。
世宗即位于遼陽,與耶補兒俱來歸,上慰勞甚厚。
授宗正丞,改符寶郎,為灤州刺史。
授世襲猛安,乞以謀克與耶補兒,詔許之。
轉棣州防禦使、泰寧軍節度使。
張弘信通檢山東,專以多得民間物力為功,督責苛急。
永元面責弘信曰:「朝廷以差調不均,立通檢法。
今使者所至,以殘酷妄加農民田產,箠擊百姓有至死者。
市肆賈販貿易有贏虧,田園屋宇利入有多寡,故官子孫閉門自守,使與商賈同處上役,豈立法本意哉。
」弘信無以對。
於是棣州賦稅得以實自占。
遷震武軍節度使。
大定六年,丁母憂,起復崇義軍節度使,徙順義軍。
朔州西境多盜,而猾吏大姓蠹獄訟,暋亂賦役,永元剔其宿姦,百姓安之。
坐賣馬與驛人取贏利,及濬州防禦使斡論坐縱孳畜踐民田,俱解職。
頃之,永元起為保大軍節度使,歷昭義、絳陽、震武軍,遷濟南尹、北京副留守。
寧國家婢醜底與鹹平人化胡有姦,醜底於主印處紿取印署空紙與化胡,遂寫作永元、寧國生日時辰,誣告永元、寧國謀逆。
詔有司鞫問,乃醜底意望為良,使化胡為之。
上曰:「化胡與醜底有姦,造作惡言,誣害宗室,化胡斬,醜底處死。
」改興中尹,為彰德軍節度使。
卒官,年五十一。
喪過中都,遣使緻祭,賻銀三百兩、綵十端、絹百匹。
永元歷典大藩,多知民間利害,所至稱治,相、棣、順義政迹尤著,其民並為立祠。
兗本名梧桐。
皇統七年,為左副點檢,轉都點檢。
九年,為會寧牧,改左宣徽使。
海陵篡立,兗使宋還,拜司徒兼都元帥,領三省事,進拜太尉。
及殺太祖妃蕭氏,盡以其財產賜兗。
罷都元帥府,立樞密院,兗為樞密使,太尉、領三省事如故。
天德四年十二月晦,薨。
明日,貞元元年元旦,海陵為兗輟朝,不受賀。
宋、夏、高麗、回鶻賀正旦使,命有司受其貢獻。
追進兗王爵。
大定二十二年,追降特進。
兗妻烏延氏,正隆六年坐與奴有姦,海陵殺之。
其弟南京兵馬副都指揮使習泥烈私于族弟屋謀魯之妻,屋謀魯之奴謀欲執習泥烈,習泥烈乃殺其奴。
海陵聞之,遂殺習泥烈。
兗子阿合,大定中為符寶祗候,俄遷同知定武軍節度使。
上曰:「汝歲秩未滿,朕念乃祖乃父為汝遷官,勿為不善,當盡心學之。
」 襄本名永慶,海陵母弟。
為輔國上將軍。
卒,天德二年,追封衛王,再贈司徒。
大定二十二年,追降銀青光祿大夫。
子和尚封應國公,賜名樂善。
左宣徽使許霖之子知彰與和尚鬬爭,其母妃命家奴捽入淩辱之,使人曳霖至第毆詈之。
明日,霖訴于朝。
詔大興尹蕭玉、左丞良弼、權禦史大夫張忠輔、左司員外郎王全雜治,妃杖一百,殺其家奴為首者,餘決杖有差。
霖嘗跪于妃前,失大臣體,及所訴有妄,笞二十。
大定間,家奴小僧月一妄言和尚熟寢之次有異徵,襄妃僧酷以為信然,召日者李端蔔之。
端雲當為天子,司天張友直亦雲當大貴。
家奴李添壽上變。
僧酷、和尚下吏驗問有狀,皆伏誅。
上曰:「朕嘗痛海陵翦滅宗族。
今和尚所為如此,欲貸其罪,則妖妄誤惑愚民者,便以為真,不可不滅。
朕於此子,蓋不得已也。
」傷閔者久之。
袞本名蒲甲,亦作蒲家,桀驁強悍。
海陵不喜其為人。
初為輔國上將軍。
天德初,加特進,封王,為吏部尚書,判大宗正事。
坐語禁中起居狀,兵部侍郎蕭恭首問,護衛張九具言之。
海陵親問。
恭奪官解職,張九對不以實,特處死,袞與翰林學士承旨宗秀、護衛麻吉、小底王之章皆決杖有差。
海陵自是愈忌之。
未幾,授猛安。
及遷中都,道中以蒲家為西京留守。
西京兵馬完顏謨盧瓦與蒲家有舊,同在西京,遂相往來。
蒲家嘗以玉帶遺之。
蒲家稱謨盧瓦驍勇不減尉遲敬德。
編修官圓福奴之妻與蒲家姻戚,圓福奴嘗戒蒲家曰:「大王名太彰著,宜少謙晦。
」蒲家心知海陵忌之,嘗召日者問休咎。
家奴喝裡知海陵疑蒲家,乃上變告之,言與謨盧瓦等謀反,嘗召日者問天命。
禦史大夫高楨、刑部侍郎耶律慎須呂就西京鞫之,無狀。
海陵怒,使使者往械蒲家等至中都,不復究問,斬之于市。
謨盧瓦、圓福奴并日者皆淩遲處死。
贊曰:金議禮制度,班爵祿,正刑法,治曆明時,行天子之事,成一代之典,杲、宗幹經始之功多矣。
杲子宗義為海陵所殺,宗幹之後又不幸而有海陵,故其子孫之昌熾旣鮮,而亦不免於僇辱焉。
秦、漢而下,宗臣世家與國匹休者,何其少歟。
君子於此,可以觀世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