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七十七 列傳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宗弼本名兀朮 亨本名孛疊 張邦昌 劉豫 撻懶
宗弼,本名斡啜,又作兀朮,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太祖第四子也。
希尹獲遼護衛習泥烈,問知遼帝獵鴛鴦濼。
都統杲出青嶺,宗望、宗弼率百騎與馬和尚逐越盧、孛古、野裡斯等,馳擊敗之。
宗弼矢盡,遂奪遼兵士槍,獨殺八入,生獲五人,遂審得遼主在鴛鴦濼畋獵,尚未去,可襲取者。
及宗望伐宋,宗弼從軍,取湯陰縣,降其卒三千人。
至禦河,宋人已焚橋,不得渡,合魯索以七十騎涉之,殺宋焚橋軍五百人。
宗望遣吳孝民先入汴諭宋人,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
宗望薨,宗輔為右副元帥,徇地淄、青。
宗弼敗宋鄭宗孟數萬衆,遂克青州。
復破賊將趙成于臨朐,大破黃瓊軍,遂取臨朐。
宗輔軍還,遇敵三萬衆于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
詔伐宋康王,宗輔發河北,宗弼攻開德府,糧乏,轉攻濮州。
前鋒烏林荅泰欲破王善二十萬衆,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攻開德府,宗弼以其軍先登,奮擊破之。
攻大名府,宗弼軍復先登,破其城。
河北平。
宋主自揚州奔于江南,宗弼等分道伐之。
進兵歸德,城中有自西門北門出者,當海復敗之。
乃絕隍築道,列砲隍上,將攻之,城中人懼,遂降。
先遣阿裡、蒲盧渾至壽春,宗弼軍繼之。
宋安撫使馬世元率官屬出降。
進降廬州,再降巢縣王善軍。
當海等破酈瓊萬餘衆于和州,遂自和州渡江。
將至江寧西二十裡,宋杜充率步騎六萬來拒戰,鶻盧補、當海、迪虎、大旲合擊破之。
宋陳邦光以江寧府降。
留長安奴、斡裡也守江寧。
使阿魯補、斡裡也別將兵徇地,下太平州、濠州及句容、溧陽等縣,泝江而西,屢敗張永等兵,杜充遂降。
宗弼自江寧取廣德軍路,追襲宋主于越州。
至湖州,取之。
先使阿裡、蒲盧渾趨杭州,具舟于錢塘江。
宗弼至杭州,官守巨室皆逃去,遂攻杭州,取之。
宋主聞杭州不守,遂自越奔明州。
宗弼留杭州,使阿裡、蒲盧渾以精兵四千襲之。
訛魯補、朮列速降越州。
大旲破宋周汪軍,阿裡、蒲魯渾破宋兵三千,遂渡曹娥江,去明州二十五裡,大破宋兵,追至其城下。
城中出兵,戰失利,宋主走入于海。
宗弼中分麾下兵,會攻明州,克之。
阿裡、蒲盧渾泛海至昌國縣,執宋明州守趙伯諤,伯諤言「宋主奔溫州,將自溫州趨福州矣」。
遂行海追三百餘裡,不及,阿裡、蒲盧渾乃還。
宗弼還自杭州,遂取秀州。
赤盞暉敗宋軍于平江,遂取平江。
阿裡率兵先趨鎮江,宋韓世忠以舟師扼江口,宗弼舟小,契丹、漢軍沒者二百餘人,遂自鎮江泝流西上。
世忠襲之,奪世忠大舟十艘,於是宗弼循南岸,世忠循北岸,且戰且行。
世忠艨艟大艦數倍宗弼軍,出宗弼軍前後數裡,擊柝之聲,自夜達旦。
世忠以輕舟來挑戰,一日數接。
將至黃天蕩,宗弼乃因老鸛河故道開三十裡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宗弼乃得至江寧。
撻懶使移剌古自天長趨江寧援宗弼,烏林荅泰欲亦以兵來會,連敗宋兵。
宗弼發江寧,將渡江而北。
宗弼軍渡自東,移剌古渡自西,與世忠戰于江渡。
世忠分舟師絕江流上下,將左右掩擊之。
世忠舟皆張五緉,宗弼選善射者,乘輕舟,以火箭射世忠舟上五緉,五緉著火箭,皆自焚,煙焰滿江,世忠不能軍,追北七十裡,舟軍殲焉,世忠僅能自免。
宗弼渡江北還,遂從宗輔定陝西。
興張浚戰于富平,宗弼陷重圍中,韓常流矢中目,怒拔去其矢,血淋漓,以土塞創,躍馬奮呼搏戰,遂解圍,與宗弼俱出。
旣敗張浚軍于富平,遂與阿盧補招降熈河、涇原兩路。
及攻吳玠于和尚原,抵險不可進,乃退軍,伏兵起,且戰且走,行三十裡,將至平地,宋軍陣于出口,宗弼大敗,將士多戰沒。
明年,復攻和尚原,克之。
天會十五年,為右副元帥,封瀋王。
天眷元年,撻懶、宗磐執議以河南之地割賜宋,詔遣張通古等奉使江南。
明年,宋主遣端明殿學士韓肖冑奉表謝,遣王倫等乞歸父喪及母韋氏兄弟。
宗弼自軍中入朝,進拜都元帥。
宗弼察撻懶與宋人交通賂遺,遂以河南、陝西與宋,奏請誅撻懶,復舊疆。
是時,宗磐已誅,撻懶在行臺,復與鶻懶謀反。
會置行臺於燕京,詔宗弼為太保,領行臺尚書省,都元帥如故,往燕京誅撻懶。
撻懶自燕京南走,將亡入于宋,追至祁州,殺之。
詔「諸州郡軍旅之事,決于帥府。
民訟錢穀,行臺尚書省治之」。
宗弼兼緫其事,遂議南伐。
太師宗幹以下皆曰:「構蒙再造之恩,不思報德,妄自鴟張,祈求無厭,今若不取,後恐難圖。
」上曰「彼將謂我不能奄有河南之地。
且都元帥久在方面,深究利害,宜即舉兵討之。
」遂命元帥府復河南疆土,詔中外。
宗弼由黎陽趨汴,右監軍撒離喝出河中趨陝西。
宋嶽飛、韓世忠分據河南州郡要害,復出兵涉河東,駐嵐、石、保德之境,以相牽制
希尹獲遼護衛習泥烈,問知遼帝獵鴛鴦濼。
都統杲出青嶺,宗望、宗弼率百騎與馬和尚逐越盧、孛古、野裡斯等,馳擊敗之。
宗弼矢盡,遂奪遼兵士槍,獨殺八入,生獲五人,遂審得遼主在鴛鴦濼畋獵,尚未去,可襲取者。
及宗望伐宋,宗弼從軍,取湯陰縣,降其卒三千人。
至禦河,宋人已焚橋,不得渡,合魯索以七十騎涉之,殺宋焚橋軍五百人。
宗望遣吳孝民先入汴諭宋人,宗弼以三千騎薄汴城,宋上皇出奔,選百騎追之,弗及,獲馬三千而還。
宗望薨,宗輔為右副元帥,徇地淄、青。
宗弼敗宋鄭宗孟數萬衆,遂克青州。
復破賊將趙成于臨朐,大破黃瓊軍,遂取臨朐。
宗輔軍還,遇敵三萬衆于河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
詔伐宋康王,宗輔發河北,宗弼攻開德府,糧乏,轉攻濮州。
前鋒烏林荅泰欲破王善二十萬衆,遂克濮州,降旁近五縣。
攻開德府,宗弼以其軍先登,奮擊破之。
攻大名府,宗弼軍復先登,破其城。
河北平。
宋主自揚州奔于江南,宗弼等分道伐之。
進兵歸德,城中有自西門北門出者,當海復敗之。
乃絕隍築道,列砲隍上,將攻之,城中人懼,遂降。
先遣阿裡、蒲盧渾至壽春,宗弼軍繼之。
宋安撫使馬世元率官屬出降。
進降廬州,再降巢縣王善軍。
當海等破酈瓊萬餘衆于和州,遂自和州渡江。
將至江寧西二十裡,宋杜充率步騎六萬來拒戰,鶻盧補、當海、迪虎、大旲合擊破之。
宋陳邦光以江寧府降。
留長安奴、斡裡也守江寧。
使阿魯補、斡裡也別將兵徇地,下太平州、濠州及句容、溧陽等縣,泝江而西,屢敗張永等兵,杜充遂降。
宗弼自江寧取廣德軍路,追襲宋主于越州。
至湖州,取之。
先使阿裡、蒲盧渾趨杭州,具舟于錢塘江。
宗弼至杭州,官守巨室皆逃去,遂攻杭州,取之。
宋主聞杭州不守,遂自越奔明州。
宗弼留杭州,使阿裡、蒲盧渾以精兵四千襲之。
訛魯補、朮列速降越州。
大旲破宋周汪軍,阿裡、蒲魯渾破宋兵三千,遂渡曹娥江,去明州二十五裡,大破宋兵,追至其城下。
城中出兵,戰失利,宋主走入于海。
宗弼中分麾下兵,會攻明州,克之。
阿裡、蒲盧渾泛海至昌國縣,執宋明州守趙伯諤,伯諤言「宋主奔溫州,將自溫州趨福州矣」。
遂行海追三百餘裡,不及,阿裡、蒲盧渾乃還。
宗弼還自杭州,遂取秀州。
赤盞暉敗宋軍于平江,遂取平江。
阿裡率兵先趨鎮江,宋韓世忠以舟師扼江口,宗弼舟小,契丹、漢軍沒者二百餘人,遂自鎮江泝流西上。
世忠襲之,奪世忠大舟十艘,於是宗弼循南岸,世忠循北岸,且戰且行。
世忠艨艟大艦數倍宗弼軍,出宗弼軍前後數裡,擊柝之聲,自夜達旦。
世忠以輕舟來挑戰,一日數接。
將至黃天蕩,宗弼乃因老鸛河故道開三十裡通秦淮,一日一夜而成,宗弼乃得至江寧。
撻懶使移剌古自天長趨江寧援宗弼,烏林荅泰欲亦以兵來會,連敗宋兵。
宗弼發江寧,將渡江而北。
宗弼軍渡自東,移剌古渡自西,與世忠戰于江渡。
世忠分舟師絕江流上下,將左右掩擊之。
世忠舟皆張五緉,宗弼選善射者,乘輕舟,以火箭射世忠舟上五緉,五緉著火箭,皆自焚,煙焰滿江,世忠不能軍,追北七十裡,舟軍殲焉,世忠僅能自免。
宗弼渡江北還,遂從宗輔定陝西。
興張浚戰于富平,宗弼陷重圍中,韓常流矢中目,怒拔去其矢,血淋漓,以土塞創,躍馬奮呼搏戰,遂解圍,與宗弼俱出。
旣敗張浚軍于富平,遂與阿盧補招降熈河、涇原兩路。
及攻吳玠于和尚原,抵險不可進,乃退軍,伏兵起,且戰且走,行三十裡,將至平地,宋軍陣于出口,宗弼大敗,將士多戰沒。
明年,復攻和尚原,克之。
天會十五年,為右副元帥,封瀋王。
天眷元年,撻懶、宗磐執議以河南之地割賜宋,詔遣張通古等奉使江南。
明年,宋主遣端明殿學士韓肖冑奉表謝,遣王倫等乞歸父喪及母韋氏兄弟。
宗弼自軍中入朝,進拜都元帥。
宗弼察撻懶與宋人交通賂遺,遂以河南、陝西與宋,奏請誅撻懶,復舊疆。
是時,宗磐已誅,撻懶在行臺,復與鶻懶謀反。
會置行臺於燕京,詔宗弼為太保,領行臺尚書省,都元帥如故,往燕京誅撻懶。
撻懶自燕京南走,將亡入于宋,追至祁州,殺之。
詔「諸州郡軍旅之事,決于帥府。
民訟錢穀,行臺尚書省治之」。
宗弼兼緫其事,遂議南伐。
太師宗幹以下皆曰:「構蒙再造之恩,不思報德,妄自鴟張,祈求無厭,今若不取,後恐難圖。
」上曰「彼將謂我不能奄有河南之地。
且都元帥久在方面,深究利害,宜即舉兵討之。
」遂命元帥府復河南疆土,詔中外。
宗弼由黎陽趨汴,右監軍撒離喝出河中趨陝西。
宋嶽飛、韓世忠分據河南州郡要害,復出兵涉河東,駐嵐、石、保德之境,以相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