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七十六 列傳第十四

關燈
餘力。

    太宗舉宋而有中原,金百世不遷之廟也,再傳而無噍類,於是太祖之美意無復幾微存者。

    春秋之世,宋公舍與夷而立其弟,禍延數世,害及五國,誠足為後世監乎。

     杲本名斜也,世祖第五子,太祖母弟。

    收國元年,太宗為諳班勃極烈,杲為國論〈吳,口改日〉勃極烈。

    天輔元年,杲以兵一萬攻泰州,下金山縣,女固、脾室四部及渤海人皆來降,遂克泰州。

    城中積粟轉緻烏林野,賑先降諸部,因徙之內地。

     天輔五年,為忽魯勃極烈,都統內外諸軍,取中京實北京也,蒲家奴、宗翰、宗幹、宗磐副之,宗峻領合紮猛安,皆受金牌,耶律餘睹為鄉導。

    詔曰:「遼政不綱,人神共棄。

    今欲中外一統,故命汝率大軍,以行討伐。

    爾其慎重兵事,擇用善謀。

    賞罰必行,糧餉必繼。

    勿擾降服,勿縱俘掠。

    見可而進,無淹師期。

    事有從權,毋煩奏稟。

    」復詔曰:「若克中京,所得禮樂圖書文籍,並先次津發赴闕。

    」 當是時,遼人守中京者,聞知師期,焚芻糧,欲徙居民遁去。

    奚王霞末則欲視我兵少則迎戰,若不敵則退保山西。

    杲知遼人無鬬志,乃委輜重,以輕兵擊之。

    六年正月,克高、恩、回紇三城,進至中京。

    遼兵皆不戰而潰,遂克中京。

    獲馬一千二百、牛五百、駝一百七十、羊四萬七千、車三百五十兩。

    乃分兵屯守要害之地。

    駐兵中京,使使奏捷、獻俘。

    詔曰:「汝等提兵于外,克副所任,攻下城邑,撫安人民,朕甚嘉之。

    分遣將士招降山前諸部,計已撫定。

    山後若未可往,即營田牧,俟秋大舉,更當熟議,見可則行。

    如欲益兵,具數來上。

    無恃一戰之勝,輒自弛慢。

    善撫存降附,宣諭將士,使知朕意。

    」 完顏歡都遊兵出中京南,遇騎兵三十餘紿曰:「乞明旦來降于此。

    」杲信之,使溫迪痕阿裡出、納合鈍恩、蒲察婆羅偎、諸甲拔剔鄰往迎之。

    奚王霞末兵圍阿裡出等。

    遂據阪去馬,皆殊死戰,敗霞末兵,追殺至暮而還。

    是役,納合鈍恩功為多。

     宗翰降北安州,希尹獲遼護衛習泥烈,言遼主在鴛鴦濼畋獵,可襲取之。

    宗翰移書于杲,請進兵。

    使者再往,曰:「一失機會,事難圖矣。

    」杲意尚未決。

    宗幹勸杲當從宗翰策,杲乃約宗翰會奚王嶺。

    旣會,始定議,杲出青嶺,宗翰出瓢嶺,期羊城濼會軍。

    時遼主在草濼,使宗翰與宗幹率精兵六千襲之。

    遼主西走,其都統馬哥趨擣裡。

    宗翰遣撻懶以兵一千往擊之。

    撻懶請益兵于都統杲,而獲遼樞密使得裡底父子。

     西京已降復叛,杲使招之不從,遂攻之。

    留守蕭察剌踰城降。

    四月,復取西京。

    杲率大軍趨白水濼,分遣諸將招撫未降州郡及諸部族。

    於是,遼秦晉國王耶律捏裡自立于燕京。

    山西諸城雖降,而人心未固,杲遣宗望奏事,仍請上臨軍。

    耶律坦招西南招討司及所屬諸部,西至夏境皆降,耶律佛頂亦降于坦。

    金肅、西平二郡漢軍四千叛去,坦與阿沙兀野、撻不野簡料新降丁壯,迨夜襲之。

    詰旦,戰于河上,大敗其衆,皆委仗就擒。

     耶律捏裡移書于杲請和,杲復書,責以不先稟命上國,輒稱大號,若能自歸,當以燕京留守處之。

    捏裡復以書來,其略曰:「昨即位時,在兩國絕聘交兵之際。

    奚王與文武百官同心推戴,何暇請命。

    今諸軍已集,儻欲加兵,未能束手待斃也。

    昔我先世,未嘗殘害大金人民,寵以位號,日益強大。

    今忘此施,欲絕我宗祀,於義何如也。

    儻蒙惠顧,則感戴恩德,何有窮已。

    」杲復書曰:「閤下向為元帥,緫統諸軍,任非不重,竟無尺寸之功。

    欲據一城,以抗國兵,不亦難乎。

    所任用者,前旣不能死國,今誰肯為閤下用者。

    而雲主辱臣死,欲恃此以成功,計亦踈矣。

    幕府奉詔,歸者官之,逆者討之。

    若執迷不從,期于殄滅而後已。

    」捏裡乃遣使請于太祖。

    賜捏裡詔曰:「汝,遼之近屬,位居將相,不能與國存亡,乃竊據孤城,僭稱大號,若不降附,將有後悔。

    」 六月,上發京師,詔都統曰:「汝等欲朕親征,已於今月朔旦啟行。

    遼主今定何在,何計可以取之,其具以聞。

    」杲使馬和尚奉迎太祖于撻魯河。

    斡魯、婁室敗夏將李良輔,杲使完顏希尹等奏捷,且請徙西南招討司諸部于內地。

    希尹等見上于大濼西南,上嘉賞之。

    上至鴛鴦濼,杲上謁。

    上追遼主至回離畛川,南伐燕京,次奉聖州。

    詔曰:「自今諸訴訟書付都統杲決遣。

    若有大疑,即令聞奏。

    」太祖定燕京,還次鴛鴦濼,以宗翰為都統,杲從上還京師。

     太宗即位,杲為諳班勃極烈,與宗幹俱治國政。

    天會三年伐宋,杲領都元帥,居京師。

    宗翰、宗望分道進兵。

    四年,再伐宋,獲宋二主以歸。

     天會八年,薨。

    皇統三年,追封遼越國王。

    天德二年,配享太祖廟廷。

    正隆例封遼王。

    大定十五年,謚曰智烈。

    子孛吉。

     宗義本名孛吉,斜也之第九子。

    天德間,為平章政事。

     海陵已殺太宗子孫,尤忌斜也諸子盛強,欲盡除宗室勳舊大臣。

    是時,左副元帥撒離喝在汴京與撻不野有隙,撻不野女為海陵妃,海陵陰使撻不野圖撒離喝。

    於是都元帥府令史遙設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