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七十四 列傳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月甲子,宗翰自太原趨汴,降威勝軍,克隆德府,遂取澤州。
撒剌荅等先已破天井關,進逼河陽,破宋兵萬人,降其城。
宗翰攻懷州,克之。
丁亥,渡河。
閏月,宗翰至汴,與宗望會兵。
宋約畫河為界,復請修好。
不克和。
丙辰,銀朮可等克汴州。
辛酉,宋少帝詣軍前,舍青城。
十二月癸亥,少帝奏表降。
詔元帥府曰:「將帥士卒立功者,第其功之高下遷賞之。
其殞身行陣,沒於王事者,厚卹其家,賜贈官爵務從優厚。
」使勗就軍中勞賜宗翰、宗望,使皆執其手以勞之。
五年四月,以宋二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餘人及珪璋、寶印、袞冕、車輅、祭器、大樂、靈臺、圖書,與大軍北還。
七月,賜宗翰鐵券,除反逆外,餘皆不問,賜與甚厚。
宗翰奏河北、河東府鎮州縣請擇前資官良能者任之,以安新民。
上遣耶律暉等從宗翰行。
詔黃龍府路、南路、東京路於所部各選如耶律暉者遣之。
宗翰遂趨洛陽。
宋董植以兵至鄭州,鄭州人復叛。
宗翰使諸將擊董植軍,復取鄭州。
遂遷洛陽、襄陽、潁昌、汝、鄭、均、房、唐、鄧、陳、蔡之民於河北,而遣婁室平陝西州郡。
是時河東寇盜尚多,宗翰乃分留將士,夾河屯守,而還師山西。
昏德公緻書「請立趙氏,奉職修貢,民心必喜,萬世利也。
」宗翰受其書而不荅。
康王遣王師正奉表,密以書招誘契丹、漢人。
獲其書奏之。
太宗下詔伐康王。
河北諸將欲罷陝西兵,併力南伐。
河東諸將不可,曰:「陝西與西夏為鄰,事重體大,兵不可罷。
」宗翰曰:「初與夏約夾攻宋人,而夏人弗應。
而耶律大石在西北,交通西夏。
吾舍陝西而會師河北,彼必謂我有急難。
河北不足虞,宜先事陝西,略定五路,旣弱西夏,然後取宋。
」宗翰蓋有意于夏人也。
議久不決,奏請于上,上曰:「康王構當窮其所往而追之。
俟平宋,當立藩輔如張邦昌者。
陝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
」於是婁室、蒲察帥師,繩果、婆盧火監戰,平陝西。
銀朮可守太原,耶律餘睹留西京。
宗翰會東軍于黎陽津,遂會睿宗于濮。
進兵至東平,宋知府權邦彥棄家宵遁,降其城,駐軍東平東南五十裡。
復取徐州。
先是,宋人運江、淮金幣皆在徐州官庫,盡得之,分給諸軍。
襲慶府來降。
宋知濟南府劉豫以城降于撻懶。
乃遣拔離速、烏林荅泰欲、馬五襲康王于揚州,未至百五十裡,馬五以五百騎先馳至揚州城下。
康王聞兵來,已於前一夕渡江矣。
於是,康王以書請存趙氏社稷。
先是,康王嘗緻書元帥府,稱「大宋皇帝構緻書大金元帥帳前」,至是乃貶去大號,自稱「宋康王趙構謹緻書元帥閤下」。
其四月、七月兩書皆然。
元帥府荅其書,招之使降。
於是,撻懶、宗弼、拔離速、馬五等分道南伐。
宗弼之軍渡江取建康,入于杭州。
康王入海,阿裡、蒲盧渾等自明州行海三百裡,追之弗及。
宗弼乃還。
其後宗翰欲用徐文策伐江南,睿宗、宗弼議不合,乃止。
語在劉豫傳。
歸德叛,都統大乣裡平之。
初,太宗以斜也為諳班勃極烈,天會八年,斜也薨,久虛此位。
而熈宗宗峻子,太祖嫡孫,宗幹等不以言太宗,而太宗亦無立熈宗意。
宗翰朝京師,謂宗幹曰:「儲嗣虛位頗久,合剌先帝嫡孫,當立,不早定之,恐授非其人。
宗翰日夜未嘗忘此。
」遂與宗幹、希尹定議,入言於太宗,請之再三。
太宗以宗翰等皆大臣,義不可奪,乃從之,遂立熈宗為諳班勃極烈。
於是,宗翰為國論右勃極烈,兼都元帥。
熈宗即位,拜太保、尚書令,領三省事,封晉國王。
乞緻仕,詔不許。
天會十四年薨,年五十八。
追封周宋國王。
正隆二年,例封金源郡王。
大定間,改贈秦王,謚桓忠,配享太祖廟廷。
孫秉德、斜哥。
秉德別有傳。
斜哥,累官同知曷蘇館節度使事。
大定初,除刑部侍郎,充都統,與副統完顏布輝自東京先赴中都,輒署置官吏,私用官中財物。
世宗至中都,事覺,斜哥當死,布輝當除名。
詔寬減,斜哥除名,布輝削兩階,解職。
二年,起為大宗正丞,除祁州刺史。
坐贓枉法,當死,詔杖一百五十,除名。
遣左衛將軍夾谷查剌諭斜哥曰:「卿何面目至鄉中與宗族相見。
今徙鄜州,以家人自隨,俟汝身死,聽家人從便。
」久之,起同知興中尹,遷唐括部族節度使,歷開遠、順義軍。
斜哥前在雲內受贓,禦史臺劾奏,上謂宰臣曰:「斜哥今三犯矣,蓋其資質鄙惡如此。
」令強幹吏鞫之。
獄成,法當死。
上曰:「斜哥祖父秦王宗翰有大功,特免死,杖一百五十,除名。
」久之,復起為勸農副使。
贊曰:宗翰內能謀國,外能謀敵,決策制勝,有古名將之風。
臨潢旣捷,諸將皆有怠忽之心,而請伐不已。
越千裡以襲遼主,諸將皆有畏顧之心,而請期不已。
觀其欲置江、淮,專事陝服,當時無有能識其意者。
甫釋幹戈,斂衽歸朝,以定熈宗之位,精誠之發,孰可掩哉。
宗望本名斡魯補,又作斡離不,太祖第二子也。
每從太祖征伐,常在左右。
都統杲已克中京,宗翰在北安州,獲遼護衛習泥烈,知遼主在鴛鴦濼,宗翰請襲之。
杲出青嶺,遼兵三百餘掠降人家貲。
宗望曰:「若生緻此輩,可審得遼主所在虛實。
」遂與宗弼率百騎進。
騎多罷乏,獨與馬和尚逐越盧、孛古、野裡斯等,留一騎趣後軍,即馳擊敗之,生擒五人。
因審遼主尚在鴛鴦濼未去無疑也,於是進兵。
宗翰倍道兼行,追遼主于五院司,不及。
婁室等追之至白水濼,
撒剌荅等先已破天井關,進逼河陽,破宋兵萬人,降其城。
宗翰攻懷州,克之。
丁亥,渡河。
閏月,宗翰至汴,與宗望會兵。
宋約畫河為界,復請修好。
不克和。
丙辰,銀朮可等克汴州。
辛酉,宋少帝詣軍前,舍青城。
十二月癸亥,少帝奏表降。
詔元帥府曰:「將帥士卒立功者,第其功之高下遷賞之。
其殞身行陣,沒於王事者,厚卹其家,賜贈官爵務從優厚。
」使勗就軍中勞賜宗翰、宗望,使皆執其手以勞之。
五年四月,以宋二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餘人及珪璋、寶印、袞冕、車輅、祭器、大樂、靈臺、圖書,與大軍北還。
七月,賜宗翰鐵券,除反逆外,餘皆不問,賜與甚厚。
宗翰奏河北、河東府鎮州縣請擇前資官良能者任之,以安新民。
上遣耶律暉等從宗翰行。
詔黃龍府路、南路、東京路於所部各選如耶律暉者遣之。
宗翰遂趨洛陽。
宋董植以兵至鄭州,鄭州人復叛。
宗翰使諸將擊董植軍,復取鄭州。
遂遷洛陽、襄陽、潁昌、汝、鄭、均、房、唐、鄧、陳、蔡之民於河北,而遣婁室平陝西州郡。
是時河東寇盜尚多,宗翰乃分留將士,夾河屯守,而還師山西。
昏德公緻書「請立趙氏,奉職修貢,民心必喜,萬世利也。
」宗翰受其書而不荅。
康王遣王師正奉表,密以書招誘契丹、漢人。
獲其書奏之。
太宗下詔伐康王。
河北諸將欲罷陝西兵,併力南伐。
河東諸將不可,曰:「陝西與西夏為鄰,事重體大,兵不可罷。
」宗翰曰:「初與夏約夾攻宋人,而夏人弗應。
而耶律大石在西北,交通西夏。
吾舍陝西而會師河北,彼必謂我有急難。
河北不足虞,宜先事陝西,略定五路,旣弱西夏,然後取宋。
」宗翰蓋有意于夏人也。
議久不決,奏請于上,上曰:「康王構當窮其所往而追之。
俟平宋,當立藩輔如張邦昌者。
陝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
」於是婁室、蒲察帥師,繩果、婆盧火監戰,平陝西。
銀朮可守太原,耶律餘睹留西京。
宗翰會東軍于黎陽津,遂會睿宗于濮。
進兵至東平,宋知府權邦彥棄家宵遁,降其城,駐軍東平東南五十裡。
復取徐州。
先是,宋人運江、淮金幣皆在徐州官庫,盡得之,分給諸軍。
襲慶府來降。
宋知濟南府劉豫以城降于撻懶。
乃遣拔離速、烏林荅泰欲、馬五襲康王于揚州,未至百五十裡,馬五以五百騎先馳至揚州城下。
康王聞兵來,已於前一夕渡江矣。
於是,康王以書請存趙氏社稷。
先是,康王嘗緻書元帥府,稱「大宋皇帝構緻書大金元帥帳前」,至是乃貶去大號,自稱「宋康王趙構謹緻書元帥閤下」。
其四月、七月兩書皆然。
元帥府荅其書,招之使降。
於是,撻懶、宗弼、拔離速、馬五等分道南伐。
宗弼之軍渡江取建康,入于杭州。
康王入海,阿裡、蒲盧渾等自明州行海三百裡,追之弗及。
宗弼乃還。
其後宗翰欲用徐文策伐江南,睿宗、宗弼議不合,乃止。
語在劉豫傳。
歸德叛,都統大乣裡平之。
初,太宗以斜也為諳班勃極烈,天會八年,斜也薨,久虛此位。
而熈宗宗峻子,太祖嫡孫,宗幹等不以言太宗,而太宗亦無立熈宗意。
宗翰朝京師,謂宗幹曰:「儲嗣虛位頗久,合剌先帝嫡孫,當立,不早定之,恐授非其人。
宗翰日夜未嘗忘此。
」遂與宗幹、希尹定議,入言於太宗,請之再三。
太宗以宗翰等皆大臣,義不可奪,乃從之,遂立熈宗為諳班勃極烈。
於是,宗翰為國論右勃極烈,兼都元帥。
熈宗即位,拜太保、尚書令,領三省事,封晉國王。
乞緻仕,詔不許。
天會十四年薨,年五十八。
追封周宋國王。
正隆二年,例封金源郡王。
大定間,改贈秦王,謚桓忠,配享太祖廟廷。
孫秉德、斜哥。
秉德別有傳。
斜哥,累官同知曷蘇館節度使事。
大定初,除刑部侍郎,充都統,與副統完顏布輝自東京先赴中都,輒署置官吏,私用官中財物。
世宗至中都,事覺,斜哥當死,布輝當除名。
詔寬減,斜哥除名,布輝削兩階,解職。
二年,起為大宗正丞,除祁州刺史。
坐贓枉法,當死,詔杖一百五十,除名。
遣左衛將軍夾谷查剌諭斜哥曰:「卿何面目至鄉中與宗族相見。
今徙鄜州,以家人自隨,俟汝身死,聽家人從便。
」久之,起同知興中尹,遷唐括部族節度使,歷開遠、順義軍。
斜哥前在雲內受贓,禦史臺劾奏,上謂宰臣曰:「斜哥今三犯矣,蓋其資質鄙惡如此。
」令強幹吏鞫之。
獄成,法當死。
上曰:「斜哥祖父秦王宗翰有大功,特免死,杖一百五十,除名。
」久之,復起為勸農副使。
贊曰:宗翰內能謀國,外能謀敵,決策制勝,有古名將之風。
臨潢旣捷,諸將皆有怠忽之心,而請伐不已。
越千裡以襲遼主,諸將皆有畏顧之心,而請期不已。
觀其欲置江、淮,專事陝服,當時無有能識其意者。
甫釋幹戈,斂衽歸朝,以定熈宗之位,精誠之發,孰可掩哉。
宗望本名斡魯補,又作斡離不,太祖第二子也。
每從太祖征伐,常在左右。
都統杲已克中京,宗翰在北安州,獲遼護衛習泥烈,知遼主在鴛鴦濼,宗翰請襲之。
杲出青嶺,遼兵三百餘掠降人家貲。
宗望曰:「若生緻此輩,可審得遼主所在虛實。
」遂與宗弼率百騎進。
騎多罷乏,獨與馬和尚逐越盧、孛古、野裡斯等,留一騎趣後軍,即馳擊敗之,生擒五人。
因審遼主尚在鴛鴦濼未去無疑也,於是進兵。
宗翰倍道兼行,追遼主于五院司,不及。
婁室等追之至白水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