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關燈
小
中
大
禮位在西,東向,俱北上。
設祝版於神位之右。
司尊及奉禮郎帥其屬,設玉幣篚於酌尊所,次及籩豆之位。
正、配位各左有十一籩、右有十一豆,俱為三行。
豋三,在籩豆間。
鉶三,在豋前。
簠一、簋一,各在鉶前。
又設尊罍之位,皇地祇太尊二、著尊二、犧尊二、山罍二,在壇上東南隅。
配位著尊二、犧尊二、象尊二、山罍二,在正位酒尊之東,俱北向西上,皆有坫,加勺、幂,為酌尊所。
又設皇地祇位象尊二、壺尊二、山罍四,在壇下午陛之西,北向西上,配位犧尊二、壺尊二、山罍四,在酉陛之北,東向北上,皆有坫,加幂,設而不酌。
神州地祇位左八籩、右八豆,豋一在籩豆間,簠一、簋一在豋前,爵坫一,在神座前。
又設第二等諸神位每位籩二、豆二、簠一、簋一、俎一、爵坫一。
內壝之內外諸神每位籩一、豆一、簠一、簋一、俎一、爵坫一。
陳列皆與上同。
又設神州地祇太尊二、著尊二,皆有坫。
第二等諸神每方山尊二,內壝內每方蜃尊二,內壝外每方概尊二,皆加勺、幂。
又設正、配位籩一、豆一、簠一、簋一、俎三、及毛血豆一、并神州地祇位俎一,各於饌幕內。
又設二洗於壇下卯陛之東,北向,盥洗在東,爵洗在西,並有罍加勺。
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洗之篚實以匏爵,加坫。
又設第一等分獻官盥洗爵洗位,第二等以下分獻官盥洗位,各於其方道之左,罍在洗左,篚在洗右,俱內向。
執罍篚者各於其後。
祭日醜前五刻,司天監、郊社令帥其屬,升設皇地祇及配位神座於壇上。
設神州地祇座於第一等。
又設玉幣,皇地祇玉以黃琮,神州地祇玉以兩圭有邸,皆置於匣。
正、配位幣並以黃色,神州地祇幣以玄色,五神、五官、嶽鎮海瀆之幣各從其方色,皆陳於篚。
太祝取瘞玉加於幣,於禮神之玉各置於神座前。
光祿卿帥其屬,入實正、配位籩豆。
籩三行以右為上,豆三行以左為上,其實並如郊祀。
豋實以大羹,鉶實以和羹。
又設從祭第一等神州地祇之饌。
籩三行以右為上,豆三行以左為上,其實並如郊祀。
豋實以大羹,簠實以稷,簋實以黍。
第二等每位,左二籩,栗在前,鹿脯次之。
右二豆,菁菹在前,鹿臡次之。
簠實以稷,簋實以黍。
俎,一羊、一豕。
內壝內外每位,左籩一,鹿脯。
右豆一,鹿臡。
簠稷,簋黍,俎以羊。
良醞令帥其屬,入實酒尊。
皇地祇太尊為上,實以汎齊。
著尊次之,實以醴齊。
犧尊次之,實以盎齊。
象尊次之,實以醍齊。
壺尊次之,實以沈齊。
山罍為下,實以三酒。
配位,著尊為上,實以汎齊。
犧尊次之,實以醴齊。
象尊次之,實以盎齊。
壺尊次之,實以醍齊。
山罍為下,實以三酒。
皆左實明水,右實玄酒,皆尚醞代。
次實從祭第一等神州地祇酒尊,太尊為上,實以汎齊。
著尊次之,實以醴齊。
第二等,山尊實以醍齊。
內壝內,蜃尊實以汎齊。
內壝外,概尊實以三酒。
以上尊皆左以明水,右以玄酒,皆尚醞代之。
太常卿設燭於神座前。
省牲器:祭前一日午後八刻,去壇二百步禁止行者。
未後二刻,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
司尊與奉禮郎,帥執事者以祭器入,設於位。
郊社令陳玉幣於篚。
未後三刻,廩犧令與諸太祝、祝史,以牲就省位。
禮直官、贊者分引太常卿,光祿卿、丞,監禮、祭,太官令等詣內壝東門外省牲位。
其視滌濯、告潔、省牲饌,並同郊祀。
俱畢,廩犧令、諸太祝、祝史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
次引光祿卿以下詣廚,省鼎鑊,視滌溉,乃還齋所。
晡後一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各取毛血,實以豆,置於饌幔。
遂烹牲,又祝史取瘞血貯於盤。
奠玉幣:祭日醜前五刻,獻官以下行事官,各服其服。
有司設神位版,陳玉幣,實籩豆簠簋尊罍,俟監祭、監禮按視壇之上下,乃徹去蓋幂。
大樂令帥工人,及奉禮郎、贊者先入。
禮直官、贊者分引分獻官以下,監祭、監禮、諸大祝、祝史、齋郎與執事者,入自南壝
設祝版於神位之右。
司尊及奉禮郎帥其屬,設玉幣篚於酌尊所,次及籩豆之位。
正、配位各左有十一籩、右有十一豆,俱為三行。
豋三,在籩豆間。
鉶三,在豋前。
簠一、簋一,各在鉶前。
又設尊罍之位,皇地祇太尊二、著尊二、犧尊二、山罍二,在壇上東南隅。
配位著尊二、犧尊二、象尊二、山罍二,在正位酒尊之東,俱北向西上,皆有坫,加勺、幂,為酌尊所。
又設皇地祇位象尊二、壺尊二、山罍四,在壇下午陛之西,北向西上,配位犧尊二、壺尊二、山罍四,在酉陛之北,東向北上,皆有坫,加幂,設而不酌。
神州地祇位左八籩、右八豆,豋一在籩豆間,簠一、簋一在豋前,爵坫一,在神座前。
又設第二等諸神位每位籩二、豆二、簠一、簋一、俎一、爵坫一。
內壝之內外諸神每位籩一、豆一、簠一、簋一、俎一、爵坫一。
陳列皆與上同。
又設神州地祇太尊二、著尊二,皆有坫。
第二等諸神每方山尊二,內壝內每方蜃尊二,內壝外每方概尊二,皆加勺、幂。
又設正、配位籩一、豆一、簠一、簋一、俎三、及毛血豆一、并神州地祇位俎一,各於饌幕內。
又設二洗於壇下卯陛之東,北向,盥洗在東,爵洗在西,並有罍加勺。
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洗之篚實以匏爵,加坫。
又設第一等分獻官盥洗爵洗位,第二等以下分獻官盥洗位,各於其方道之左,罍在洗左,篚在洗右,俱內向。
執罍篚者各於其後。
祭日醜前五刻,司天監、郊社令帥其屬,升設皇地祇及配位神座於壇上。
設神州地祇座於第一等。
又設玉幣,皇地祇玉以黃琮,神州地祇玉以兩圭有邸,皆置於匣。
正、配位幣並以黃色,神州地祇幣以玄色,五神、五官、嶽鎮海瀆之幣各從其方色,皆陳於篚。
太祝取瘞玉加於幣,於禮神之玉各置於神座前。
光祿卿帥其屬,入實正、配位籩豆。
籩三行以右為上,豆三行以左為上,其實並如郊祀。
豋實以大羹,鉶實以和羹。
又設從祭第一等神州地祇之饌。
籩三行以右為上,豆三行以左為上,其實並如郊祀。
豋實以大羹,簠實以稷,簋實以黍。
第二等每位,左二籩,栗在前,鹿脯次之。
右二豆,菁菹在前,鹿臡次之。
簠實以稷,簋實以黍。
俎,一羊、一豕。
內壝內外每位,左籩一,鹿脯。
右豆一,鹿臡。
簠稷,簋黍,俎以羊。
良醞令帥其屬,入實酒尊。
皇地祇太尊為上,實以汎齊。
著尊次之,實以醴齊。
犧尊次之,實以盎齊。
象尊次之,實以醍齊。
壺尊次之,實以沈齊。
山罍為下,實以三酒。
配位,著尊為上,實以汎齊。
犧尊次之,實以醴齊。
象尊次之,實以盎齊。
壺尊次之,實以醍齊。
山罍為下,實以三酒。
皆左實明水,右實玄酒,皆尚醞代。
次實從祭第一等神州地祇酒尊,太尊為上,實以汎齊。
著尊次之,實以醴齊。
第二等,山尊實以醍齊。
內壝內,蜃尊實以汎齊。
內壝外,概尊實以三酒。
以上尊皆左以明水,右以玄酒,皆尚醞代之。
太常卿設燭於神座前。
省牲器:祭前一日午後八刻,去壇二百步禁止行者。
未後二刻,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
司尊與奉禮郎,帥執事者以祭器入,設於位。
郊社令陳玉幣於篚。
未後三刻,廩犧令與諸太祝、祝史,以牲就省位。
禮直官、贊者分引太常卿,光祿卿、丞,監禮、祭,太官令等詣內壝東門外省牲位。
其視滌濯、告潔、省牲饌,並同郊祀。
俱畢,廩犧令、諸太祝、祝史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
次引光祿卿以下詣廚,省鼎鑊,視滌溉,乃還齋所。
晡後一刻,太官令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各取毛血,實以豆,置於饌幔。
遂烹牲,又祝史取瘞血貯於盤。
奠玉幣:祭日醜前五刻,獻官以下行事官,各服其服。
有司設神位版,陳玉幣,實籩豆簠簋尊罍,俟監祭、監禮按視壇之上下,乃徹去蓋幂。
大樂令帥工人,及奉禮郎、贊者先入。
禮直官、贊者分引分獻官以下,監祭、監禮、諸大祝、祝史、齋郎與執事者,入自南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