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關燈
小
中
大
方丘儀 朝日夕月儀 高禖
方丘儀。
齋戒:祭前三日質明,有司設三獻以下行事官位於尚書省。
初獻南面,監祭禦史位於西,東向,監禮博士位於東,西向,俱北上。
司徒亞、終獻位於南,北向。
次光祿卿、太常卿,次第一等分獻官、司天監,次第二等分獻官、光祿丞、郊社令、大樂令、良醞令、廩犧令、司尊彜,次內壝內外分獻官、太祝官、奉禮郎、協律郎、諸執事官,就位,立定。
次禮直官引初獻就位,初獻讀誓曰:「今年五月幾日夏至,祭皇地祇於方丘,所有攝官,各揚其職。
其或不敬,國有常刑。
」讀畢,禮直官贊「七品以下官先退」,餘官對拜,訖,退。
散齋二日,宿於正寢,治事如故。
齋禁並如郊祀。
守壝門兵衛與大樂工人,俱清齋一宿。
行禮官前期習儀於祠所。
陳設:祭前三日,所司設三獻官以下行事執事官次於外壝東門之外,道南,北向,西上,隨地之宜。
又設饌幕於內壝東門之外,道北南向 祭前二日,所司設兵衛,各服其服,守衛壝門,每門二人。
大樂令帥其屬,設登歌之樂於壇上,如郊祀。
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為瘞坎在內壝外之壬地。
祭前一日,司天監、郊社令各服其服,帥其屬,升設皇地祇神座於壇上北方,南向,席以稿稭。
又設配位神座於東方,西向,席以蒲越。
又設神州地祇神座於壇之第一等東南方,席以稿稭。
又設五神、五官、嶽鎮海瀆二十九座於第二等階之間,各依方位。
又設崑崙、山林川澤二十一座於內壝之內,又設丘陵墳衍原隰三十座於內壝外,席皆以莞。
又設神位版,各於座首。
子陛之西,水神玄冥、北嶽、北鎮、北海、北瀆於壇之第二等,北山、北林、北川、北澤、於內壝內,北丘、北陵、北墳、北衍、北原、北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東為上。
卯陛之北,木神勾芒,東嶽、長白山、東鎮、東海、東瀆於壇之第二等,東山、東林、東川、東澤於內壝內,東丘、東陵、東墳、東衍、東原、東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
午陛之東,神州地祇於壇之第一等,火神祝融,南嶽、南鎮、南海、南瀆於壇之第二等,南山、南林、南川、南澤於內壝內,南丘、南陵、南墳、南衍、南原、南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
午陛之西,土神後土、中嶽、中鎮於壇之第二等,中山、中林、中川、中澤於內壝內,中丘、中陵、中墳、中衍、中原、中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
酉陛之南,金神蓐收、西嶽、西鎮、西海、西瀆於壇之第二等,崑崙、西山、西林、西川、西澤於內壝內,西丘、西陵、西墳、西衍、西原、西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
其皇地祇、及配位、神州地祇之座,并禮神之玉,設訖,俟告潔畢權徹,祭日早重設。
其第二等以下神座,設定不收。
奉禮郎、禮直官又設三獻官位於卯陛之東稍北,西向。
司徒位於卯陛之東,道南,西向。
太常卿、光祿卿位次之。
第一等分獻官、司天監位於其東,光祿丞、郊社令、太官令、廩犧令位又在其東,每等異位重行,俱西向北上。
又設太祝、奉禮郎及諸執事位於內壝東門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俱西向北上。
設監祭禦史二位,一於壇下午陛之西南,一於子陛之西北,俱東向。
設監禮博士二位,一於壇下午陛之東南,一於子陛之東北,俱西向。
奉禮郎位於壇之東南,西向。
協律郎位於樂虡西北,東向。
大樂令位於樂虡之間,西向。
司尊彜位於酌尊所,俱北向。
設望瘞位坎之南,北向。
又設牲牓位於內壝東門之外,西向。
太祝、祝史各位於牲後,俱西向。
設省饌位於牲西,太常卿、光祿卿、太官令位於牲北,南向,西上。
監祭、監禮位在太常卿之西稍卻,西上。
廩犧令位於牲西南,北向。
又陳禮饌於內壝東門之外,道北,南向。
設省饌位於禮饌之南。
太常卿、光祿卿、太官令位在東,西向,監祭、監
齋戒:祭前三日質明,有司設三獻以下行事官位於尚書省。
初獻南面,監祭禦史位於西,東向,監禮博士位於東,西向,俱北上。
司徒亞、終獻位於南,北向。
次光祿卿、太常卿,次第一等分獻官、司天監,次第二等分獻官、光祿丞、郊社令、大樂令、良醞令、廩犧令、司尊彜,次內壝內外分獻官、太祝官、奉禮郎、協律郎、諸執事官,就位,立定。
次禮直官引初獻就位,初獻讀誓曰:「今年五月幾日夏至,祭皇地祇於方丘,所有攝官,各揚其職。
其或不敬,國有常刑。
」讀畢,禮直官贊「七品以下官先退」,餘官對拜,訖,退。
散齋二日,宿於正寢,治事如故。
齋禁並如郊祀。
守壝門兵衛與大樂工人,俱清齋一宿。
行禮官前期習儀於祠所。
陳設:祭前三日,所司設三獻官以下行事執事官次於外壝東門之外,道南,北向,西上,隨地之宜。
又設饌幕於內壝東門之外,道北南向 祭前二日,所司設兵衛,各服其服,守衛壝門,每門二人。
大樂令帥其屬,設登歌之樂於壇上,如郊祀。
郊社令帥其屬,掃除壇之上下,為瘞坎在內壝外之壬地。
祭前一日,司天監、郊社令各服其服,帥其屬,升設皇地祇神座於壇上北方,南向,席以稿稭。
又設配位神座於東方,西向,席以蒲越。
又設神州地祇神座於壇之第一等東南方,席以稿稭。
又設五神、五官、嶽鎮海瀆二十九座於第二等階之間,各依方位。
又設崑崙、山林川澤二十一座於內壝之內,又設丘陵墳衍原隰三十座於內壝外,席皆以莞。
又設神位版,各於座首。
子陛之西,水神玄冥、北嶽、北鎮、北海、北瀆於壇之第二等,北山、北林、北川、北澤、於內壝內,北丘、北陵、北墳、北衍、北原、北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東為上。
卯陛之北,木神勾芒,東嶽、長白山、東鎮、東海、東瀆於壇之第二等,東山、東林、東川、東澤於內壝內,東丘、東陵、東墳、東衍、東原、東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
午陛之東,神州地祇於壇之第一等,火神祝融,南嶽、南鎮、南海、南瀆於壇之第二等,南山、南林、南川、南澤於內壝內,南丘、南陵、南墳、南衍、南原、南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西為上。
午陛之西,土神後土、中嶽、中鎮於壇之第二等,中山、中林、中川、中澤於內壝內,中丘、中陵、中墳、中衍、中原、中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南為上。
酉陛之南,金神蓐收、西嶽、西鎮、西海、西瀆於壇之第二等,崑崙、西山、西林、西川、西澤於內壝內,西丘、西陵、西墳、西衍、西原、西隰於內壝外,皆各為一列,以北為上。
其皇地祇、及配位、神州地祇之座,并禮神之玉,設訖,俟告潔畢權徹,祭日早重設。
其第二等以下神座,設定不收。
奉禮郎、禮直官又設三獻官位於卯陛之東稍北,西向。
司徒位於卯陛之東,道南,西向。
太常卿、光祿卿位次之。
第一等分獻官、司天監位於其東,光祿丞、郊社令、太官令、廩犧令位又在其東,每等異位重行,俱西向北上。
又設太祝、奉禮郎及諸執事位於內壝東門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俱西向北上。
設監祭禦史二位,一於壇下午陛之西南,一於子陛之西北,俱東向。
設監禮博士二位,一於壇下午陛之東南,一於子陛之東北,俱西向。
奉禮郎位於壇之東南,西向。
協律郎位於樂虡西北,東向。
大樂令位於樂虡之間,西向。
司尊彜位於酌尊所,俱北向。
設望瘞位坎之南,北向。
又設牲牓位於內壝東門之外,西向。
太祝、祝史各位於牲後,俱西向。
設省饌位於牲西,太常卿、光祿卿、太官令位於牲北,南向,西上。
監祭、監禮位在太常卿之西稍卻,西上。
廩犧令位於牲西南,北向。
又陳禮饌於內壝東門之外,道北,南向。
設省饌位於禮饌之南。
太常卿、光祿卿、太官令位在東,西向,監祭、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