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九 本紀第九 章宗一
關燈
小
中
大
寧為太傅,改封金源郡王。
辛未,高麗遣使來賀即位。
甲戌,奉皇太後幸壽安宮。
辛巳,詔京、府、節鎮、防禦州設學養士。
初設經童科。
禦史大夫唐括貢罷。
禮部尚書移剌履為參知政事。
以刑部尚書完顏守貞等為賀宋生日使。
八月戊子朔,奉皇太後幸壽安宮。
辛卯,勑有司,京、府、州、鎮設學校處,其長貳幕職內各以進士官提控其事,仍具入銜。
壬辰,初定品官子孫試補令史格,及提刑司所掌三十二條。
左司諫郭安民上踈論三事:曰崇節儉,去嗜欲,廣學問。
丁酉,如大房山。
戊戌,謁奠諸陵。
己亥,還都。
庚子,朝于隆慶宮,是月凡三朝。
壬寅,制提刑司設女直、契丹、漢兒知法各一人。
甲辰,參知政事劉瑋罷。
丙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天壽節。
九月戊午朔,天壽節,以世宗喪,不受朝。
庚申,詔增守山陵為二十丁,給地十頃。
壬戌,詔罷告捕亂言人賞。
甲子,制諸盜賊聚集至十人,或騎五人以上,所屬移捕盜官捕之,仍遞言省部,三十人以上聞奏,違者杖百。
是日,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四朝。
丁卯,制強族大姓不得與所屬官吏交往,違者有罪。
戊辰,以隆慶宮衛尉把思忠為夏國生日使。
庚午,以尚輦局使崇德為橫賜高麗使。
丙子,獵于近郊。
戊寅,監察禦史焦旭劾奏太傅克寧、右丞相襄不應請車駕田獵,上曰:「此小事,不須治之。
」乙酉,如大房山。
冬十月丁亥朔,謁奠諸陵。
己醜,還都。
庚寅,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四朝。
辛卯,上顧謂宰臣曰「翰林闕人」,平章政事汝霖對曰:「鳳翔治中郝俁可。
」汝霖諫止田獵,詔荅曰:「卿能每事如此,朕復何憂。
然時異事殊,得中為當。
」丙申,冬獵。
己亥,次羅山。
庚子,次玉田。
辛醜,沁州、丹州進嘉禾。
丁未,次寶坻。
庚戌,中侍石抹阿古誤帶刀入禁門,罪應死,詔杖八十。
癸醜,至自寶坻。
十一月己未,朝于隆慶宮。
辛酉,以右宣徽院使裴滿餘慶等為賀宋正旦使。
癸亥,上謂宰臣曰:「今之用人,太拘資歷。
循資之法,起於唐代,如此何以得人?」平章政事汝霖對曰:「不拘資格,所以待非常之材。
」上曰:「崔祐甫為相,未踰年薦八百人,豈皆非常之材歟?」甲子,諭尚書省曰:「太傅年高,每趨朝而又赴省,恐不易。
自今旬休外,四日一居休,庶得調攝。
常事他相理問,惟大事白之可也。
」戊辰,諭尚書省,自今五品以上官各舉所知,歲限所舉之數,如不舉者坐以蔽賢之罪。
仍依唐制,內五品以上官到任即舉自代,並從提刑司採訪之。
己巳,初制轉遞文字法。
壬申,朝于隆慶宮。
乙亥,命參知政事移剌履提控刊修遼史。
丁醜,以西上閤門使移剌邴為高麗生日使。
禦史臺奏:「故事,臺官不得與人相見。
蓋為親王、宰執、形勢之家,恐有私徇。
然無以訪知民間利病、官吏善惡。
」詔自今許與四品以下官相見,三品以上如故。
辛巳,詔有司,今後諸處或有饑饉,令緫管、節度使或提刑司先行賑貸或賑濟,然後言上。
十二月丙戌朔,朝于隆慶宮,是月凡五朝。
詔罷鑄錢。
丁亥,密州進白雉。
壬辰,諭有司,女直人及百姓不得用網捕野物,及不得放群鵰枉害物命,亦恐女直人廢射也。
戊戌,復置北京、遼東鹽使司,仍罷西京、解鹽巡捕使。
以河東南、北路提刑司言,賑寧化、保德、嵐州饑,其流移復業,給復一年。
是日,禁宮中上直官及承應人毋得飲酒。
乙巳,祭奠興陵。
壬子,諭臺臣曰:「提刑司所舉劾多小過,行則失大體,不行則恐有所沮,其以此意諭之。
」甲寅,宋、高麗、夏遣使來賀正旦。
是冬,無雪。
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改元。
以世宗喪,不受朝賀。
上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四朝。
丁巳,制諸王任外路者許遊獵五日,過此禁之,仍令戒約人從,毋擾民。
辛酉,諭尚書省,宰執所以緫持國家,不得受人餽遺。
或遇生辰,受所獻毋過萬錢。
若緦大功以上親,及二品以上官,不禁。
壬戌,以知河中府事王蔚為尚書右丞,刑部尚書完顏守貞為參知政事。
甲子,如大房山。
乙醜,奠謁興陵、裕陵。
丙寅,還都。
戊辰,制禁自披剃為僧道者。
勑外路求世宗禦書。
辛未,如近畿春水。
己卯,如春水。
二月丁亥,太白晝見。
丙申,遣諭諸王,凡出獵毋越本境。
壬寅,諭有司,寒食給假五日,著于令。
甲辰,至自春水。
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四朝。
癸醜,地生白毛。
甲寅,如大房山。
三月乙卯朔,謁奠興陵。
丙辰,還都。
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六朝。
己未,勑點檢司,諸試護衛人須身形及格,若功臣子孫善射出衆,雖不及格,亦令入見。
癸亥,禮官言:「民或一產三男,內有才行可用者可令察舉,量材敘用。
其驅婢所生,舊制官給錢百貫,以資乳哺,尚書省請更給錢四十貫,贖以為良。
」制可。
丙寅,有司言:「舊制,朝官六品以下從人輸庸者聽,五品以上不許輸庸,恐傷禮體。
其有官職俱至三品、年六十以上緻仕者,人力給半,乞不分內外,願令輸庸者聽。
」從之。
己巳,擊毬於西苑,百僚會觀。
癸酉,詔內外五品以上,歲舉廉能官一員,不舉者坐蔽賢罪。
乙亥,初設應制及宏詞科。
丁醜,制內外官并諸局承應人,遇祖父母、父母忌日並給假一日。
辛巳,詔修曲阜孔子廟學。
壬午
辛未,高麗遣使來賀即位。
甲戌,奉皇太後幸壽安宮。
辛巳,詔京、府、節鎮、防禦州設學養士。
初設經童科。
禦史大夫唐括貢罷。
禮部尚書移剌履為參知政事。
以刑部尚書完顏守貞等為賀宋生日使。
八月戊子朔,奉皇太後幸壽安宮。
辛卯,勑有司,京、府、州、鎮設學校處,其長貳幕職內各以進士官提控其事,仍具入銜。
壬辰,初定品官子孫試補令史格,及提刑司所掌三十二條。
左司諫郭安民上踈論三事:曰崇節儉,去嗜欲,廣學問。
丁酉,如大房山。
戊戌,謁奠諸陵。
己亥,還都。
庚子,朝于隆慶宮,是月凡三朝。
壬寅,制提刑司設女直、契丹、漢兒知法各一人。
甲辰,參知政事劉瑋罷。
丙辰,宋、高麗、夏遣使來賀天壽節。
九月戊午朔,天壽節,以世宗喪,不受朝。
庚申,詔增守山陵為二十丁,給地十頃。
壬戌,詔罷告捕亂言人賞。
甲子,制諸盜賊聚集至十人,或騎五人以上,所屬移捕盜官捕之,仍遞言省部,三十人以上聞奏,違者杖百。
是日,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四朝。
丁卯,制強族大姓不得與所屬官吏交往,違者有罪。
戊辰,以隆慶宮衛尉把思忠為夏國生日使。
庚午,以尚輦局使崇德為橫賜高麗使。
丙子,獵于近郊。
戊寅,監察禦史焦旭劾奏太傅克寧、右丞相襄不應請車駕田獵,上曰:「此小事,不須治之。
」乙酉,如大房山。
冬十月丁亥朔,謁奠諸陵。
己醜,還都。
庚寅,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四朝。
辛卯,上顧謂宰臣曰「翰林闕人」,平章政事汝霖對曰:「鳳翔治中郝俁可。
」汝霖諫止田獵,詔荅曰:「卿能每事如此,朕復何憂。
然時異事殊,得中為當。
」丙申,冬獵。
己亥,次羅山。
庚子,次玉田。
辛醜,沁州、丹州進嘉禾。
丁未,次寶坻。
庚戌,中侍石抹阿古誤帶刀入禁門,罪應死,詔杖八十。
癸醜,至自寶坻。
十一月己未,朝于隆慶宮。
辛酉,以右宣徽院使裴滿餘慶等為賀宋正旦使。
癸亥,上謂宰臣曰:「今之用人,太拘資歷。
循資之法,起於唐代,如此何以得人?」平章政事汝霖對曰:「不拘資格,所以待非常之材。
」上曰:「崔祐甫為相,未踰年薦八百人,豈皆非常之材歟?」甲子,諭尚書省曰:「太傅年高,每趨朝而又赴省,恐不易。
自今旬休外,四日一居休,庶得調攝。
常事他相理問,惟大事白之可也。
」戊辰,諭尚書省,自今五品以上官各舉所知,歲限所舉之數,如不舉者坐以蔽賢之罪。
仍依唐制,內五品以上官到任即舉自代,並從提刑司採訪之。
己巳,初制轉遞文字法。
壬申,朝于隆慶宮。
乙亥,命參知政事移剌履提控刊修遼史。
丁醜,以西上閤門使移剌邴為高麗生日使。
禦史臺奏:「故事,臺官不得與人相見。
蓋為親王、宰執、形勢之家,恐有私徇。
然無以訪知民間利病、官吏善惡。
」詔自今許與四品以下官相見,三品以上如故。
辛巳,詔有司,今後諸處或有饑饉,令緫管、節度使或提刑司先行賑貸或賑濟,然後言上。
十二月丙戌朔,朝于隆慶宮,是月凡五朝。
詔罷鑄錢。
丁亥,密州進白雉。
壬辰,諭有司,女直人及百姓不得用網捕野物,及不得放群鵰枉害物命,亦恐女直人廢射也。
戊戌,復置北京、遼東鹽使司,仍罷西京、解鹽巡捕使。
以河東南、北路提刑司言,賑寧化、保德、嵐州饑,其流移復業,給復一年。
是日,禁宮中上直官及承應人毋得飲酒。
乙巳,祭奠興陵。
壬子,諭臺臣曰:「提刑司所舉劾多小過,行則失大體,不行則恐有所沮,其以此意諭之。
」甲寅,宋、高麗、夏遣使來賀正旦。
是冬,無雪。
明昌元年春正月丙辰朔,改元。
以世宗喪,不受朝賀。
上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四朝。
丁巳,制諸王任外路者許遊獵五日,過此禁之,仍令戒約人從,毋擾民。
辛酉,諭尚書省,宰執所以緫持國家,不得受人餽遺。
或遇生辰,受所獻毋過萬錢。
若緦大功以上親,及二品以上官,不禁。
壬戌,以知河中府事王蔚為尚書右丞,刑部尚書完顏守貞為參知政事。
甲子,如大房山。
乙醜,奠謁興陵、裕陵。
丙寅,還都。
戊辰,制禁自披剃為僧道者。
勑外路求世宗禦書。
辛未,如近畿春水。
己卯,如春水。
二月丁亥,太白晝見。
丙申,遣諭諸王,凡出獵毋越本境。
壬寅,諭有司,寒食給假五日,著于令。
甲辰,至自春水。
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四朝。
癸醜,地生白毛。
甲寅,如大房山。
三月乙卯朔,謁奠興陵。
丙辰,還都。
朝于隆慶宮,是月凡六朝。
己未,勑點檢司,諸試護衛人須身形及格,若功臣子孫善射出衆,雖不及格,亦令入見。
癸亥,禮官言:「民或一產三男,內有才行可用者可令察舉,量材敘用。
其驅婢所生,舊制官給錢百貫,以資乳哺,尚書省請更給錢四十貫,贖以為良。
」制可。
丙寅,有司言:「舊制,朝官六品以下從人輸庸者聽,五品以上不許輸庸,恐傷禮體。
其有官職俱至三品、年六十以上緻仕者,人力給半,乞不分內外,願令輸庸者聽。
」從之。
己巳,擊毬於西苑,百僚會觀。
癸酉,詔內外五品以上,歲舉廉能官一員,不舉者坐蔽賢罪。
乙亥,初設應制及宏詞科。
丁醜,制內外官并諸局承應人,遇祖父母、父母忌日並給假一日。
辛巳,詔修曲阜孔子廟學。
壬午